《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doc_第1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doc_第2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doc_第3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doc_第4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日期: 姓名: 班级: 组号: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2分) 通 ,意义: 通 ,意义: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B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3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6. 对第二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B. 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C. 和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 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7.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8.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4分) 是马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一食或尽粟一石( )9.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 袛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10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1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 B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 委而去之1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扬名,著称。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通“饲”,喂。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等同,相等。D策之不以其道 策: 马鞭子。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C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14.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各题。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哪一句话? (二)马说内容略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刖:音“yu”,古代一种酷刑,断足。奚:何,为什么。 理:加工雕琢玉石。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2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3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三)【甲】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褫(ch):脱去,卸下。秣:喂食。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策之不以其道(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比行百里始奋迅(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2)然非精洁则不受3. .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4.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 ”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 ” “ ”的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5.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 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 阐述,他们都希望 。(四)【甲】韩愈马说【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 捐:弃 之:指死马 期年:满一年 诚:真心 致士:纳贤士 见事:被侍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不能通其意(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寓意是什么。(2分)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译文: (五)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足肤皲裂而不知佣者笑而应曰(陈涉世家)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 翻译:(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翻译:4.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3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足肤皲裂而不知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BCD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6.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六) 1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腰 白 玉 之 环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敝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选段依次从 、住、食、 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 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的求学意志,那是“ ”。(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材料链接】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5.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3分) (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朕:皇帝自称。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录 毕 走 送 了 不 敢 销 逾 约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弗之怠 弗: (3)宋濂尝与客饮 尝: (4)间问群臣臧否 臧: 3.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八)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弗之怠( ) (2)负箧曳屣( )(3)四支僵劲不能动( ) (4)溥幼嗜学(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4.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5.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 答案:(一)1. “食” 通 “饲”, ,意义: 通喂养(1分) “见” 通 “现” ,意义:表现(1分)2. C 3略 4.答:“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1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之煮2分)。5.答: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言之成理可给分) 6.C 7.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9. C 10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1.B 12. D 13D 14.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平庸浅薄,愚妄无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分,各1分)(题意思接近参考答案即可。)(二)1(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2、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3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4参考(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参考(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三)1(1)鞭打、鞭策(2)通晓、理解(3)等到到(4)流汗(各1分)2(4分)(1)拿着鞭子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3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4一食或尽粟一石 受大而不苟取 力裕而不求逞5. 反面(1分)正反对比(1分)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2分)。【参考译文】绍兴七年,岳飞面君,赵构从容地问道:“爱卿有没有获得过好马?”岳飞道:“臣原有二匹马,每天各吃数斗刍豆,各饮一斛水,但如果草料不精,水质不净,它们就不会食用。二马披着战甲奔跑,起先跑的不快,但跑出百里后就变的迅速,自午时到酋时,可以跑上二百多里。而马背、腹的鞍甲毫无松动,且没有汗水,跟无事一样。这二匹马可谓负重但无怨言,体力充沛但不逞能,是擅长远驰的良马啊。不幸二马后来相继死去。如今臣所骑的马,每天食用不过数升,所喂草料从不挑选,所饮之水从不在意,辔头尚未装好,就想跃跃狂奔,刚跑出百来里地,马儿就力尽汗出,大口喘息,累的如死了一般。这马可谓食少就能饱肚,喜欢逞能炫耀力气,但容易穷尽力气,实在是笨马一匹啊。”赵构道声“好”,说道:“你今日所说很有意义。”(四)1用鞭子打 买 它(的)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4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 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参考译文】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五)1.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2.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3.(1)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