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环评报告表_第1页
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环评报告表_第2页
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环评报告表_第3页
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环评报告表_第4页
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及组件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概述11.1 任务由来11.2 评价工作过程3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41.4 项目主要特点6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61.6 报告书主要结论72、总则82.1编制依据8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42.3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工作重点232.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302.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332.6 “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393本项目工程分析583.1项目基本概况583.2项目工程分析743.3项目主要原辅材料1013.4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1093.5污染源强分析113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654.1 自然环境概况1654.2 环境质量现状1674.3 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87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35.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93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212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2155.4 声环境影响分析2225.5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2265.6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2305.7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2335.8 环境风险分析2375.9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45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2466.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466.2 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596.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716.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736.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766.6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2806.7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评述2906.8 环保投资及“三同时”292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2957.1 总体经济效益分析2957.2 社会效益分析2957.3 环境效益分析2967.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967.5 小结2988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2998.1环境管理2998.2 环境监测计划3079 结论与建议3119.1 结论3119.2 建议和要求314II1、概述1.1 任务由来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15000万元人民币,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专业的水处理公司。中复新水源的业务包括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的技术研发;水处理工程系统集成;相关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维护保障及设备开发;市政公用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环保工程施工;海水淡化厂、水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投资、施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公司在给水供应、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的产品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和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为市政园区的给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海水淡化以及石化等产业水处理建设提供成套设备、EPC总承包和装备综合服务。膜技术是材料科学和过程工程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结合、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领域,特别适合于现代工业对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水处理界和科技界把膜技术视为二十一世纪工业技术改造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新技术,并誉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在众多工业行业中将扮演着战略性角色。“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未来”已成为化工界的共识。 膜技术在水资源、能源、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等方面有巨大市场需求,2017年中国膜行业总产值的近1000亿人民币。目前,中国工业领域反渗透膜的应用规模超过2700万m3/d;海水淡化日产能突破百万吨大关。国家新的城市饮用水标准检测指标增加到101项,随着新标准的出台实施,反渗透膜、纳滤膜、低压反渗透膜作为深度水处理核心组件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市场总量不断扩大。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00000万元建设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及组件项目。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向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提交项目备案申请,并于2019年4月9日取得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连开委备2019131号),同意办理环评手续,项目备案证2019年6月2日更换为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连开委备201986号),又于2019年8月2日更换为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连开委备201913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682号令,2017年)的有关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反渗透膜生产属于“十七、化学纤维制造业,44、化学纤维制造,除单纯纺丝外的”,膜组件生产属于“二十四、专用设备制造业,70、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其他(仅组装的除外)”,环境影响评价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因此,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南京赛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平米反渗透(RO)膜及组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接受委托后,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摸清本项目所在地环境本底状况及周围环境特征,详细了解建设项目有关的生产工艺、污染物的产污点,为建设项目环评工程分析作好基础工作,算清建设项目投产后的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得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并从技术角度论证项目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按照“总量控制”的要求提出有关替代方案及防治污染的对策与建议。根据环境保护审批原则综合分析得出项目在建设地建设可行性与否的结论,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审批依据,为项目工程设计提供支持。21.2 评价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具体工作过程见图1.2-1。报告编制完成后需经过内审、外审及修改过程。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3.1产业政策相符性本项目为反渗透膜及组件的制造,属于污水处理材料:填料、生物滤池用滤料、膜材料(反渗透膜、超滤膜、中空纤维膜)中的反渗透膜膜材料,所以为C2666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经查阅,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第一类 鼓励类,十四、机械,34、海水淡化设备,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订)中第一类 鼓励类,十二、机械,34、海水淡化设备。本项目不属于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118 号)中淘汰限制类项目。本项目各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不属于连云港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5 年本)(连政办发201515 号)中限制类和淘汰类的生产工艺。1.3.2区域规划相符性根据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片区、临港产业区西北片区、江宁工业城)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可知,根据开发区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兼顾发展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加工、新型建材、高档家具、金属制品、仓储物流等产业。其中,临港产业区西北片区(含朝阳工业园)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配套、装备制造、食品产业、新型建材、机械电子、仓储物流等。本项目为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北片区,属于新材料产业,符合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片区、临港产业区西北片区、江宁工业城)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临港产业区西北片区产业定位。1.3.3选址可行性本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路东、盐坨西路南侧、金桥路西地块,北新房屋(连云港)有限公司内未开发部分用地,用地由北新房屋(连云港)有限公司转让获得,根据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和土地证可知,本项目所在地为工业用地,厂区东侧为金桥路,路的对面为空地(规划为居住用地),南侧为汇银路,路的对面为空地(规划为居住用地),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对各废气产生环节采取负压密闭吸风系统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接管,采取了相应的风险应急设施,做好平时的环境管理和监测,通过对周边居民的公众参与调查可知,周围居民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无反对意见,因此选址可行。1.3.3“三线一单”相符性1、生态保护红线根据2.6“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可知,对照江苏省国家级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环生态函201824号)分析可知,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国家级生态红线保护区为连云港临洪河口省级湿地公园,直线距离约2.1km;对照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分析可知,距离项目最近的生态红线保护区为连云港临洪河口省级湿地公园,直线距离约为2.1km,因此本项目与以上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无相交区域,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相关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6“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可知,对照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环境质量底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8号分析,本项目与当地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相符。3、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根据2.6“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可知,对照连云港市战略环境评价报告中“严控资源消耗上线”内容,明确提出的“资源消耗上限”管控内涵及指标设置要求及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资源利用上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7号)分析,本项目与当地资源消耗上线要求相符。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2.6“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可知,对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9 年版)、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片区、临港产业区西北片区、江宁工业城)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环评中规定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容及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分析,本项目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5、地方环境管理文件相符性根据2.6“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可知,本项目满足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的通知(苏环办 2014128号)、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3号)、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连政办发 2016128号)、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连云港市“两减六治三提 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发区企业异味治理专项工作方案(连开环201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1.4 项目主要特点本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金桥路97号,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本项目性质为新建,行业类别为C2666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含DMF、苯类、异构烷烃的有机废气、DMF废液和生产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本项目距离规划居住用地距离较近,环境较敏感。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本项目的排污特点和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特征,本次评价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如下:(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分析区域环境质量对本项目的制约影响;(2)项目对区域大气、水和声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进行预测分析,针对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环保治理措施,并进行可行性论证;(3)含DMF、苯类、异构烷烃的有机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含DMF的生产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等;(3)项目污染物排放是否满足区域排放总量控制要求。(4)主要关注含DMF、苯类、异构烷烃的有机废气对周边规划居住用地的环境影响问题,大气、水等治理措施以及风险防范措施可行性。1.6 报告书主要结论 本次环境评价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符合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选址符合相关规划;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各类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均可以实现达标排放;项目污染物排放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项目排放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周围居民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无反对意见;公众认为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及投产运行后,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落实环评报告中废气、废水、噪声等各项环保治理措施,保证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和功能区达标,加强环境管理,使项目的建设具有充分可行性;在落实各类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以接受。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在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认为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3012、总则2.1编制依据2.1.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30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8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改);(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实施);(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2017年10月1日实施);(11)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第3次部务会议,2018.4.28;(12)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环发201298号;(13)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年 第43号) 10月1日起施行;(1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1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共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19)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2014.3.25);(20)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4.2);(21)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2016年5月28日);(22)“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2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 部令 第4号,2019年1月1日起执行);(24)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公告(工信部2009第67号);(25)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工信部2012年 第14号);(26)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工信部2014年 第16号);(27)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四批)公示(工信部 2016年2月26日);(28)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3号);(29)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163号 2015年12月10日);(30)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2015178号 2015年12月30日);(31)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 2016年10月26日);(32)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2.1.2地方法规政策(1)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1月19日公布、2008年3月22日实施);(2)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3月28日修改);(3)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8年3月28日修改);(4)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03年10月1日实施);(5)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18年5月1日;(6)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1997122 号);(7)263行动方案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发201647号);(8)江苏省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 第91号令 2013年6月9日);(9)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10)关于印发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苏环便管200422号);(11)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苏政办发20139号,2013年1月29日);(12)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3月28日修改);(13)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14)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15)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2007.6.7);(16)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17)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的通知(苏环办2014128号);(18)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6.10.1施行);(19)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271号);(20)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8年9月);(21)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苏环办2014104号);(22)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5月);(23)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6169号);(24)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1891号;(25)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26)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27)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 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936号);(28)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8122号);(29)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苏环办2014148号);(30)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118号);(31)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5年本)的通知,连政办201515 号;(32)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 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9号;(33)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管理底图的通知,连 政办发2017188 号;(34)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资源利用上线管理办法(试行) 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7号);(35)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环境质量底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连政办发201838号);(36)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连政办发2016128号;(37)关于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的通知,连环发2017115号;(38)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2019年版);(39)关于进一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及评估工作的通知,连开大气办20181 号;(40)关于印发开发区企业异味治理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连开环 20196号。2.1.3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2013年修改);(10)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1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2013年修改);(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13)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4)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2.1.4项目有关文件、资料(1)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备案证号:连开委备2019131号,项目代码:2019-320771-46-03-517113);(2)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报告编号:JSP19G20801A、JSY19G20801C;(3)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委托书;(4)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浦片区、临港产业区西北片区、江宁工业城)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5)中复新水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材料。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2.1评价因子在项目工程概况和环境概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环境要素影响的初步分析,建立主要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矩阵和评价因子筛选矩阵,详见表2.2-1、表2.2-2。表2.2-1 评价因子筛选矩阵环境识别污染因子施工期生产期生产单元生活排放空气SO2+NOX+颗粒物+VOCS+DMF+苯类+二甲胺+水pHCOD+SS+氨氮+TP+TN+DMF+TMC+苯类+异构烷烃+总盐+噪声噪声+固废固体废物+备注“”表示基本无影响;“+”表示轻度影响;“+”表示中度影响;“+”表示重度影响表2.2-2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一览表时段环境因素影响程度可逆/不可逆直接/间接累积/非累积施工期大气质量-1S可逆直接非累积地表水质量0/地下水质量0/土壤植被-1L不可逆直接非累积声学环境-1S可逆直接非累积生态环境-1L不可逆直接非累积社会经济0/营运期大气质量-1L不可逆直接非累积地表水质量-1L不可逆间接非累积地下水质量0/土壤植被0/声学环境-1L可逆直接非累积生态环境0/社会经济+1L/直接/备注影响程度:0基本无影响、1轻微、2中度、3显著;影响时段:L长期、S短期;“+”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在本项目工程概况和环境概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环境要素影响的进一步分析,根据工程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物的毒性、污染物环境标准和评价标准,确定本工程的环境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预测因子和总量控制因子。本项目评价因子见表2.2-3。表2.2-3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类别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SO2、NO2、PM10、PM2.5、O3、CO、N,N-二甲基甲酰胺(DMF)、苯类、TVOCDMF、VOCS、SO2、NOX、烟尘、苯类、二甲胺DMF、VOCS、SO2、NOX、烟尘、苯类、二甲胺地表水环境pH、DO、COD、SS、总磷、氨氮、BOD5、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石油类COD、SS、总磷、氨氮、TN、DMF、TMC、苯类、异构烷烃、总盐COD、SS、总磷、氨氮、TN、DMF、TMC、苯类、异构烷烃、总盐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声级地下水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COD土壤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苯类+对苯类、邻苯类、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固体废物各类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生态植被、水土流失备注:鉴于二甲胺为N,N-二甲基甲酰胺转化而来,且N,N-二甲基甲酰胺在空气中会分解为二甲胺,即N,N-二甲基甲酰胺的监测即可包含二甲胺,故现状评价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代表。2.2.2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评价区域SO2、NO2、PM10、TSP、PM2.5、O3、CO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苯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VOCS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里面的TVOC标准,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胺参照执行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中“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要求,详见表2.2-4。表2.2-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 污染物取值时间标准值标准来源二氧化硫年平均60 u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 ug/m31小时平均500 ug/m3二氧化氮年平均40 ug/m324小时平均80 ug/m31小时平均200 ug/m3PM10年平均70 ug/m324小时平均150 ug/m3TSP年平均200 ug/m324小时平均300 ug/m3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m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ug/m31小时平均200ug/m3PM2.5年平均35ug/m324小时平均75ug/m3VOCS8h平均600ug/m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苯类1h平均200ug/m3二甲基甲酰胺一次值30ug/m3前苏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CH245-71)中“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要求二甲胺一次值5ug/m32、地表水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临洪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悬浮物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河流水质标准详见表2.2-5。表2.2-5 地表水评价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水域名执行标准表号及级别污染物指标单位标准限值临洪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类标准pH/69DOmg/L3CODcrmg/L30BOD5mg/L6高锰酸盐指数mg/L10TPmg/L0.3SS*mg/L60NH3-Nmg/L1.5挥发酚mg/L0.01石油类mg/L0.5苯类mg/L0.5*注:SS执行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5级标准限值。3、地下水本项目地下水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标准进行评价,主要指标值详见表2.2-6。表2.2-6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类类类类类pH6.5-8.55.5-6.5,8.5-95.59氨氮(NH4)0.020.10.51.51.5硝酸盐(以N计)2.05.0203030亚硝酸盐(以N计)0.010.11.004.804.80挥发性酚类0.0010.0010.0020.010.01氰化物0.0010.010.050.100.10砷0.0010.0010.010.050.05汞0.00010.00010.0010.0020.002铬(六价)0.0050.010.050.10.1总硬度(以CaCO3计)150300450650650铅0.0050.0050.010.10.1氟1.01.01.02.02.0镉0.00010.0010.0050.010.01铁0.10.20.32.02.0锰0.050.050.101.501.50溶解性总固体300500100020002000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1.02.03.01010硫酸盐50150250350350氯化物50150250350350总大肠菌群3.03.03.0100100细菌总数10010010010001000钠1001502004004004、土壤本项目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要求,详见表2.2-7。表2.2-7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kg,pH无量纲污染物名称基本项目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基本项目第二类用地管制值砷60140镉65172铬(六价)5.778铜1800036000铅8002500汞3882镍9002000四氯化碳2.836氯仿0.910氯甲烷371201,1-二氯乙烷91001,2-二氯乙烷5211,1-二氯乙烯66200顺-1,2-二氯乙烯5962000反-1,2-二氯乙烯54163二氯甲烷61620001,2-二氯丙烷5471,1,1,2-四氯乙烷101001,1,2,2-四氯乙烷6.850四氯乙烯531831,1,1-三氯乙烷8408401,1,2-三氯乙烷2.815三氯乙烯2.8201,2,3-三氯丙烷0.55氯乙烯0.434.3苯440氯苯27010001,2-二氯苯5605601,4-二氯苯20200乙苯28280苯乙烯12901290甲苯12001200间苯类+对苯类570570邻苯类640640硝基苯76760苯胺2606632-氯酚22564500苯并a蒽15151苯并a芘1.515苯并b荧蒽15151苯并k荧蒽1511500129312900二苯并a,h蒽1.515茚并1,2,3-cd芘15151萘70700 5、声环境根据连云港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区划规定,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功能属于2类区,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2-8。表2.2-8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标 准 值标准来源昼 间夜 间6050GB3096-20082.2.3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VOCS参照执行天津市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表2中涂布和表5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苯类、二甲基甲酰胺参照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表1、表2标准;天然气产生的燃烧废气(烟尘、SO2、NOX)参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恶臭气体二甲胺执行恶臭(异味)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1025-2016)(上海市地方标准),详见表2.2-9。表2.2-9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二级执行标准排气筒(m)排放速率(kg/h)新改扩建(mg/m3)VOCS50150.75*2.0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苯类40150.36*0.3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二甲基甲酰胺30150.27*0.2二甲胺5150.075*0.06恶臭(异味)污染物排 放标准(DB31/1025-2016)烟尘20/参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SO250/NOX150/(备注:*因排气筒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最高建筑为本公司办公楼24m,所以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本项目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参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表A.1中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具体排放限值见表2.2-10。表2.2-10 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限值 单位:mg/m3污染物项目特别排放限值限值含义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NMHC6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20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接管排入西北组团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临洪河。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排放执行西北组团污水处理厂污水接管标准,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标准限值见表2.2-11,清下水排放标准见表2.2-12。表2.2-1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单位:mg/L, pH(无量纲)污染物名称西北组团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COD50050SS40010氨氮455(8)总磷80.5总氮7015总盐1500/TMC/异构烷烃/苯类/0.4(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表2.2-12 清下水排放标准(单位:mg/L)废水类型指标标准限值清下水COD30SS303、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运营期项目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2类标准,具体标准见表2.2-13。表2.2-1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标准值单位昼间(6:00-22:00)夜间(22:00-6:00)6050dB(A)4、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见表2.2-14。表2.2-1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5、固体废物控制标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第36号修改单中的要求执行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以及关于修订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有关意见的复函(环函2010264号)。2.3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工作重点2.3.1评价重点根据评价导则及项目特点,确定本次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管理与监测。2.3.2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和环境功能区划,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所规定的方法,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1、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结果,分别计算各污染源中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Pi 及污染物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规定,经估算模式计算可知各气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计算公式为:Pi=(Ci/C0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mg/m3; 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导则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根据导则,采用AerScreen估算模型进行计算,估算模型参数见表2.3-1。预测结果统计见表2.3-2,详细预测见第5.1 章节。表2.3-1 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选项时)100000人最高环境温度()40最低环境温度()-18.1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潮湿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90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岸线距离(km)/岸线方向()/表2.3-2 估算模型参数表类型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最大浓度值(ug/m3)Pmax(%)D10%(m)等级点源1#VOCS6.38100.5317/三级DMF0.00590.0195/三级苯类1.2001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