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作为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随着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使用的手机也越来越好,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学生们来说,使用手机对他们的成长是否有好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手机在校园内的流行,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为此我决定做一次调查。调查目的:1、 了解学生购买手机的目的及拥有比例;了解使用手机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得影响;了解社会、学校、家庭方面对学生持有手机的态度及对策。2、 通过这次调查,寻求一个较好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好手机。调查对象:桓台县XX中学全体学生。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目的、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校园实现手机普及这一社会现象的正常与否和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的因素等。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现场采访。调查时间:2010.11.22010.12.2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我挑选了一所中学的全体中学生作为考察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80张,学生其中有效问卷368张,22张为无效问卷。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我得出以下数据:调查表: 1、你是否拥有手机? A.有 69.65% B.无 30.35% 2、你购买手机的目的是?(可多选)A.方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60% B.工作需要 15.29% C.受周围人影响 14.71% D.交异性朋友 7.65% E.炫耀自己 2.35%分析:从调查的这组数据来看,学生们购买手机的目的还是很明确. 3、你是在什么时候拥有的手机? A.小学 11.17% B.初中 45.65% C.高中 44.28%分析:通过调查手机的使用出现了低龄化,拥有手机的学生得年龄逐步走低。 4、你觉得现阶段是否有必要带手机? A.有必要52.36% B.可有可无22.05% C.没必要25.59% 分析:大多数学生都愿意拥有手机,可以看出手机对于学生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5、你购买手机的费用来自?A.家长 74.38% B.亲戚1.83% C.自己赚钱20.14% D.朋友赠送 3.65%分析:学生购买手机的费用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父母,据我们调查还有很大部分同学通过业余时间打工赚钱买的. 6、你选购手机或你有选购的机会时,你会优先考虑下列哪个因素? A.性能30.68% B.价位18.95% C.品牌 22.11% D.服务 7.47% E.流行趋势12.53% F.能用就行 8.26%分析:由此可见同学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要求是高性能的,追求多功能的手机,也是促使同学们着迷于手机游戏等的原因之一. 7、你家长是否允许你带手机上学? A.允许34.16% B.不允许47.69% C.不清楚18.15% 分析: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家长不然孩子带手机的占了多数,可是学生们有手机的依然占多数。 8、你使用手机最多是? A.打电话32.16% B.发短信42.69% C.上网15.79% D.玩游戏 6.43% E.其它2.92%分析:从结果中得知同学们使用手机不外乎打电话、发信息、玩游戏、上网这几个原因,从以上数据中有很多同学都把手机当成”微型电脑”使用了. 9.你每个月的话费支出是多少? A.50元以下 57.74% B.5080元 29.48% C.80100元 11.91% D.100元以上 0.87%分析: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同学们每个月的消费大都在50元左右,这个数目对于学生们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 10、你购买手机的价格一般是多少?A.1000元以下 30.65% B.10001500元 44.78% C.15002500元 20.22% D.3000以上 4.35%分析:学生购买手机的价位还是不低的,大约在1000元左右,还有一些同学的手机价格不菲。 通过上面对各个问题的分析,可以简单的总结成三点:1.现阶段学生是否该拥有手机。2.学生购买手机的目的3.。以上三点也是本次调查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所在。学生购买手机的目的:中学生购买手机有60%是为了通信需要,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14.71%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还有为了炫耀的占2.35%,其它占22.94%.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4.38%,其它20.14%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或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2.48%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中学生持手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追求时尚。二、是沟通快捷。现在的中学生交往意识强,非常注重同学之间的沟通。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节假日一起出去玩、平时互通信息等都是其交流的范围。三、是游戏娱乐。有些中学生简直称的上是“手机玩家了”,他们对手机的各项功能了如指掌:上网、发短信、多方通话、游戏等。四、是课余聊天。中学生中用手机在课余聊天的占20,平均每人每月的话费近60元。五、是亲情交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手机是为了与父母保持联系,这些学生的家长忙于公务或私务,无暇顾及孩子。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6、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它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8、可以利用手机来传送学习资料,辅助自己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当然有利自然就有弊端:1、不安全。手机是贵重物品,学生带手机上学很惹事。上体育课或搞其它活动时容易丢失,给老师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一些不法分子见手机起意,专抢中学生手机,有的还伤了人。学生之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息不当,也引起了不少纠纷。2、影响学习。许多学校的任课老师反映,有的学生上课手机响,影响自己也影响老师和同学。有的学生偷偷发短信,压根儿不注意听讲。已经发现多名学生因迷恋发手机短信而成绩下降。3、引发攀比心理。只要手机新款一出来,总有不少中学生缠着父母买。给孩子买吧,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不给孩子买吧,怕同学瞧不起孩子,难为了家长,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4、据医疗部门资深专家指出手机辐射对少年的发育成长具有一定危害作用。中小学生手机族在壮大,心灵和身体的健康均需要阳光呵护。5、许多学生是使用手机来和同学“煲”电话粥或发短信,这是既花钱、浪费时间又伤身的事。为此许多家长十分苦恼。我们的建议是:手机进入校园,给学生带来了信息,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干扰与冲击,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随之产生,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越来越引起了人民的关注。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还是从学生自身着手,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维护公共道德对于手机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也做出了相应的规范与警示,对违反者进行教育,但这都是外在的,更多的情况下,还需要学生自觉去遵守,这是一种公共道德,也是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加强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以来维护公共道德,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消费在学生消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脚步陶世龙教学课件
- 幼儿创意画课件
- 德国传统美食课件
- 少儿色彩静物课件
- 时尚的小鸭子课件
- 2025版商业综合体场地租赁分成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电网线路改造工程承包合同
- 2025版草原生态保护合作承包合同样本
- 2025版生物科技研发股东个人股权转让与临床试验合作协议
- 2025版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股份协议书范本
- 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
- 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方案
- 2025年零碳园区规划设计方案-方案设计
- 光伏电站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 2025至2031年中国影视广告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
- 2025年北京市房屋买卖合同书
- 2025重庆双江航运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财务报销费用培训
- 2024年甘肃省卓尼县邮政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要素式民事起诉状(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