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年、月、日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3、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计时法。4、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5、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年、月、日是时间单位,能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一些信息。2、难点: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判断平年和闰年。课时安排:10课时7、1 年、月、日年 月 日 累计课时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教重、难点:1.重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难点:对学习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够提取对学习有用的资料。教具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年月日的资料。2、年历、计算器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复习旧知。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课件动画演示。小鸟和小花的对话:“我的朋友今年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再告诉学生:“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会知道答案了”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认识年历。(1)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一讲?生自由发言。(2)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在每个小组的课桌上,有大家预先准备好的2011年和2012年的年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年历,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2.教学大月、小月。(1)小组合作:请大家拿出老师为每一小组预先准备好的表格(1),根据刚才的观察填一填(教材上是2004年和2005年,为了学生搜集资料方便,改为2011年 和2012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2011年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3652012年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366(2)思考问题:认真观察,你从上面表格中发现了什么?发现完后可以同桌交流。(3)学生汇报表格的填写情况,让学生讲一讲你是怎么判断出这个月是几天的呢?(看最后一个数)(4)让学生讲述你自己的发现。师:从以上同学们的回答后,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月最多是31天,我们把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板书)而把30天的那四个月称为小月(板书)。二月很特殊:有28天,也有29天,一年天数也不一样,有365天或366天(5)季度的认识。课件出示:“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三个月是一个季度。”1月、2月、3月 是第一季度, 是第二季度, 是第三季度, 是第四季度。(6)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左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7)游戏检验记忆效果:师课件出示月份,是大月的请男生站起来,是小月的请女生站起来。学生玩得很愉快,但当老师报出2月份时,学生无所适从,乱了起来。3.教学平年、闰年(1)师:“刚才的游戏中,你有哪个月的天数不敢确定?”生:“2月”师:“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2月份的天数。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每一小组准备好的表格(2),观察课本附页中各年份2月份的天数填一填,同时请大家想一想:你在这填写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2月份天数 28 28 28 29 28 28 28 29(2)学生汇报并阐述自己的发现。老师引导并小结出:每四年里有一个闰年。即“四年一闰”(3)既然4年一闰,请大家试着动手算一算闰年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呢?(得出闰年年份可以整除4,而平年年份不能整除4)(4)让学生根据一起得出来的规律来判断一下2011年 和 2012年,验证刚才填写的表格(1)中2月份的天数。 (5)讨论:为什么有的年份共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进一步问学生:平年你是怎么计算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课件出示)(6)练习巩固:(课件出示年份)在闰年的年份下面划横线。(7)课件出示年份:“1900”。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平年,教师不给出答案而是出示课件播放400年一闰的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听、看了小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验证。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 “学了这么多,前面的问题有答案了吗?”,“我的朋友年满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同学们回答:“他的生日是2月29日”。播放动画,演示小花的回答:“原来他是闰年2月29日出生的,每四年才有一个生日呀”。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1、 关于时间单位,你还有哪些问题?2、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特别详细,得想个办法把这些资料保存下来,并有个好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你有办法吗?板书设计:年 月 日大月:1、3、5、7、8、10、12月小月:4、6、9、11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教学反思:7、2 看日历、猜生日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3、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今年的日历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课前任务,铺垫助学复习年、月、日的知识。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1、算一算,说一说。 下面哪些年份是闰年?怎么判断? 1949 1982 1984 2003 2008 2034 1、同学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2、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结果。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4、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要节日?5、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独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是 年,我已经 岁了。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教学反思:7、3一天的时间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复习研究时间单位 ,你发现什么了?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1、排一排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时间单位?你能把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2、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由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学生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2、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3、组内交流,说说18:30,19: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学具研究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关系。5、全班交流,得出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1、填一填第二次取信时间是下午 14:0016:30也就是下午 时。第二次取信到第三次 时到下午 时 分,取信间隔 时 分。全天共开放 时 分。2、书上练习,画一画小明从家到火车站要20分,他最晚要在下午 时 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火车。开车前5分停止检票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7、4 时间与数学(一)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 课前任务,铺垫助学预习时间与数学(一),思考:学会了什么?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在这样有规律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9月份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观察日历找规律:9月份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12比11多1,18比11多7,我发现:11+19=30, 换另一组再试一试。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7、5时间与数学(二)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4、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 课前任务,铺垫助学预习时间与数学(二)课,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3、补充练习。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7、6整理与复习(二)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3、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4、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 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复习整理前面学习的内容,看都学习了什么知识,哪里掌握的还不够好。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图片,大家想看吗?1、出示教学情境挂图。2、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3、从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你能根据这幅图给我们的提示说一说吗?4、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分小组交流前一段时间学到了什么?2、组织全班交流,对前一段时间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回顾。在整理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前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类板书,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与说明。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1、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后抽取几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2、第题。(1)齐读题目,提问:书上告诉我们什么知识?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2)独立完成。(3)全班交流,订正。3、第3题。读题后,独立完成。交流计算方法,并核对,订正。四、数学万花筒自行读数学万花筒。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师作适当指导。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今天我们对开学来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你留下怎样的成长足迹?我们来一起说一说吧。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示,从什么是数学、怎样学数学、怎么用数学等角度来寻找自己的成长足迹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足迹以写“数学日记”的方式纪录下来。3、课外作业:第2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 习( 1 )一、 填空1年=( )个月 半年=( )个月 1年有( )个季度1个季度有( )个月 闰年有( )天 平年有( )天7月有( )天 8月有( )天1个星期有( )天36个月=( )年 4个星期有( )天 2年零4个月=( )个月27个月=( )年( )个月 40个月=( )年( )个月2004年是( )年,2月有( )天 2006年是( )年,2月有( )天二、 说一说下面哪此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1946年( )1953年( )1978年( )1976年( )1996年( )2004年( )三、 选择题1、下列月份不是大月的是( )月 A、2月 B、8月 C、10 2、第三季度不包括( )。 A、7月 B、8月 C、12月3、1992年2月份有( )天。 A、28 B 、29 C、30四、解决问题1、2006年全年共有多少天?2、某电视厂两个季度共生产电视机7200台,平均每个月生产多少台?3、李红1997年出生,她18岁时是哪一年?是不是闰年?4、一只蜗牛掉在8米深的枯井里,它白天爬上3米,晚上滑下2米,它到第几天才能爬上井台?练 习( 2 )一、把下面的年份填在合适的圈内。1864年1990年 1944年 2000年1900年 1968年 2400年 2160年二、填一填。三、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1、2005年的一、二、三月共有( )天。 9091 922、2005年有( )天。 365366 3673、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时。 1516 17四、连一连。五、请认真审题,争取全部填对。1、一年有( )个月。2、闰年的二月有( )天,平年的二月有( )天。 3、广州是1949年10月14日解放的,到今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周年。 4、一场足球赛,从9时30分开始,赛了2小时,在( )时( )分结束。 5、小红每天下午2时30分到校,5时放学回家。她下午在学校( )时( )分。 6、10分=( )秒300分=( )时 6时=( )分240时=( )日 3年=( )个月480秒=( )分 8日=( )时60个月=( )年第七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19分()秒1小时40分()分60分()时2、7年()个月1星期()小时平年()天,闰年有()天,是()个星期余()天。3、用不同计时法表示下面时刻。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下午5时()()19时50分上午10时()()6时晚上12时()()9时4、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后结束,结束时是()时()分5、小华1986年1月生,他今年()周岁,他姐姐是1980年2月19日生的,到今年为止,他一共过了()个生日。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1、2100年一定是闰年。()2、平年和闰年的下半年天数一样多。()3、排球赛从13时40分开始,14时30分结束,经过了1小时50分。()4、在1000个红球和1个白球的盒子里,一定摸到红球。()三、选择题1.今年第一季度有多少天()A、89B、90C、912.电影11:40开始播放,经过1时40分结束,结束的时刻是()A、13:20B、12:20C、13:003.2004年3月1日是星期一,3月10日是星期()A、四B、二C、三4.下午4时5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A、4:50B、16:50C、14:50四.计算题1.直接写得数2003=134=1015=804=484=993=148=5008=12006=3005=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658=3039=8168=4804=五、应用题1、一个工厂6月份平均每天用水15吨,6月份一共用水多少吨?2、一只燕子,一天吃害虫60只,这只燕子一个期吃多少只?3、某工厂2004年上半年生产化肥480吨,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第八单元 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时不确定的。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4、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5、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6、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会借助操作活动,说出某一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2)能够将某一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3)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经常”等词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4)结合具体情境,对某个问题进行推理。2、难点:将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8.1 摸球游戏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具准备:小黑板、布袋、一定数量的白球、黄球。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和家长做抽奖游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布袋、9个白球、1个黄球(白球、黄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2、将9个球放入袋内,创设摸球游戏的情境。小组内每个人依次轮流摸球,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学生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2、实践探索。(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2)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3)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再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1、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武汉 哈尔滨 海南 2、从下面的五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8白2红 可能是白球 一定是白球5白5红 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10红 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2 生活中的推理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重点: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幻灯。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课前任务,铺垫助学 和家长做摸球游戏,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二、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的是摸球游戏,有趣吗?今天我们继续做游戏。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三、抓住适机,顺思导学1、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淘气、笑笑、小明,约定他们三人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一项。扮演绦子的同学说:“我喜欢航模。”扮演笑笑的同学说:“我不喜欢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学说:“我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再什么兴趣小组,并说一说理由。2、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位同学都猜一次,都能经历一次推理、判断的过程。3、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再表格中,进行判断。足球航模电脑淘气笑笑小明4、让学生把推理的过程说一说。四、综合实践,应用促学1、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和体育三门课,王、李、张三位老师分别教其中一门课。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再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哪一科?美术音乐体育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王老师教: 李老师: 张老师: 2、小红、小青、小芳、小丽四个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红、小丽高;而小红又比小丽高。请在图中标出她们的名字。五、课外延伸,实践延学。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3-8.4 总复习(一)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2、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除法。3、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4、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教学重、难点: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二、综合实践,应用促学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式。(2)交流,评价。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试着做一做第9题。(3)全班订正。(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1)刚才,同学们计算题掌握的都非常好!这学期我们不仅学会了口算、笔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一些计算方法,而且我们还学会了好多的计量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2)指名回答,师板书(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4)全班订正。(5)做第3题。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三、课外延伸,实践延学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板书设计:常用计量单位:1年=12个月 1吨=1000千克教学反思:8.5-8.6总复习(二)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激趣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二、综合实践,应用促学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1、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交流,纠正。5、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和“钱”有关的,同学们解答的都比较好。下面我们来解决关于交通工具的实际问题,能做得更好吗?交流,解答,纠正。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三、课外延伸,实践延学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7-8.8总复习(三)年 月 日 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程序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立体图形,通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搭积木,我们学会了什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黑龙江-黑龙江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内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陕西-陕西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大类资产面试全攻略:涵盖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辽宁-辽宁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贵州-贵州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求职者必看:面试题及答案最简单职业岗位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甘肃-甘肃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住院医师规培-湖南-湖南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禁毒面试题及答案解析:禁毒分队面试经验分享
- 气血津液课件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妊娠期阴道炎的健康宣教
- 京东代运营合同模板正规范本(通用版)
- 深圳富源文武学校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
-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
- “四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GB/T 35051-2018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
- 急诊与灾难医学:昏迷课件
-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第3章access2010查询操作-上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