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筋理论及临床意义 钟兰 一 概述 经筋是经络系统在机体外周的连属部分 即筋肉系统 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依赖经络气血的濡养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灵枢 经筋 篇对经筋的组成 分布和病变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述 并提出了一些经筋病的治疗方法 什么是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根据十二经脉划分的筋肉系统 中医将全身的筋肉 按照十二经脉分别濡养的不同范围 划分为十二个部分 并分属于十二经脉 故称为十二经筋 肉 肌肉筋 肉之力也腱 筋之本也 明 张介宾 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 何也 盖经脉营行表里 故出入脏腑 以次相传 经筋联缀百骸 故维络周身 各有定位 虽经筋所盈之处 则唯四肢溪谷之间为最 以筋会于节也 筋属木 其华在爪 故十二经筋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 而后盛于辅骨 结于肘腕 系于关节 联于肌肉 上于颈项 终于头面 此人身经筋之大略也 筋有刚柔 亦犹经之有络 纲之有纪 故手足项背 直行附骨之筋皆坚大 而胸支别横络之筋皆柔细也 经筋连属骨骼 结聚于关节 具有 主束骨 而利机关 的生理功能 说文解字 筋 肉之力也 是指能产生力量的部分 筋之本 则名为 腱 是筋附着于骨骼的部分 经筋是古人运用当时解剖知识 以十二经脉为纲 对人体韧带学 肌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是完全不同于经脉 络脉和经别的另一种组织结构 二 经筋总的分布特点 1 经筋分别联属于十二经脉 2 起于四肢末端 行于体腔外 3 不络属于任何脏腑 4 结聚于关节骨骼 阳经筋行于肢体外侧 阴经筋行于肢体内侧 5 阴器为宗筋之所聚 十二经筋分布简表足三阳 经筋四肢躯干头面 足阳明中三趾 跗上 胫髀枢 阴器 腹 脊颈 口 鼻 颧膝外侧 膝 外辅骨胁 缺盆耳前 下睑伏兔 髀足少阳四趾 外踝 膝外侧 尻 季胁 腋 膺乳 耳后额角 颠上 外辅骨 伏兔 髀缺盆颔 颧 目外眦足太阳小趾 外踝 踵 膝夹脊 肩髃 缺盆项 舌本 枕骨 臀 头 鼻 上睑 颧完骨 手三阳 经筋四肢躯干头面 手阳明食指 腕 肘外 肩髃肩胛 夹脊 颈颊 颧 额角 颔手少阳四指 腕 肘肩 颈额角 曲颊 舌本 耳前 外眦手太阳小指上 腕 肘内锐骨腋下肩胛颈 完骨 耳中 耳上 颔 外眦 足三阴 经筋四肢躯干头面 足太阴大趾内侧 内踝 阴器 腹 脐 腹里膝内辅骨 阴股 髀肋 脊 胸中足厥阴大趾 内踝前 胫 阴器内辅骨下 阴股足少阴小趾下 内踝下 内阴器 脊内 夹膂项 枕骨辅骨下 阴股 手三阴 经筋四肢躯干头面 手太阴大指上 鱼后 腕 缺盆 肩髃 胸里 寸口外 肘中 腋下季胁 膈手厥阴中指 肘内侧 前后挟胁 胸中 膈臂阴 腋手少阴小指内侧 锐骨 乳里 胸中 膈 脐肘内侧 十二经筋均起于四肢末端 与所属经脉部位基本一致 并从四肢末端向上走行 阴经筋达到胸腹 阳经筋到达头面 多布于缺盆 肩 颈项与头面部 1 躯干头面部 阴经筋布于胸腹腔内壁 或连接于膈 而不与脏腑相联 胸胁腹壁的经筋病变与阴经筋关系密切 表现于体腔内部疼痛或膈肌的病变 治疗多从阴经着手 如深层胸痛 胁痛 腹壁痛 呃逆等 应从阴经取穴治疗 如膈肌痉挛所至之呃逆 临床可用内关 气海 肾俞等穴治疗 阳经筋布于体腔外壁 不入于内 如属外伤引起的体腔外部经筋疼痛等症 多从阳经取穴治疗 肩颈头面的经筋病变与阳经筋的关系密切 故肩 颈 头面的经筋病变多从阳经筋着手 如面瘫 面肌痉挛 肩臂疼痛屈伸不利 头项强痛等 肝主宗筋 阴器为宗筋之所聚 阴器为宗筋之所聚 足三阴之经筋与足阳明之经筋均结聚于阴器 灵枢 经筋 足厥阴之筋 上循阴股 结于阴器 络诸筋 阴器有病 多从足三阴经取穴治疗 宗筋有病 多从肝经取穴治疗 经筋结聚于关节骨骼经筋在分布上具有结聚于关节骨骼的特点 各经筋所结聚之处多为四肢的大关节 与肢体的正常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三 经筋的所 结 部位和腧穴 经筋所 结 之处多是人体大关节足经筋多结聚于踝关节 膝关节 髋关节 手经筋多结聚于腕关节 肘关节 肩关节 阳经筋还结聚于头面的某些部位 经筋所结部位均有一些腧穴 这些腧穴能够治疗所结经筋的病变 经筋所 结 部位参考表 手三阴 经筋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 头 手太阴结于鱼后结肘中结肩前髃结缺盆 结胸里 太渊 尺泽 肩髃 缺盆 手厥阴同太阴结于肘内廉结腋下散胸中 结于贲 大陵 曲泽 天泉 膻中 手少阴结于锐骨结于肘后廉结于胸里 循贲 神门 少海 伏乳里 系于脐 神阙 手三阳 经筋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 头面 手阳明结于腕结于肘外结于肩髃结于頄 阳溪 曲池 肩髃 颧髎 手少阳结于腕结于肘结于角 阳池 天井 颔厌 手太阳结于腕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入结于腋下结于耳后完骨 阳谷 小海 肩贞 完骨 下结于颔 天容 上属目外眦 瞳子髎 足三阴 足经筋踝关节膝关节股会阴躯干 头 足太阴上结于内踝结于膝内辅骨结于髀聚于阴器结于脐 神阙 商丘 阴陵泉 箕门 结于肋 章门 足厥阴上结于内踝结内辅骨下结于阴器之前 中封 曲泉 急脉 足少阴结于踵上结于内辅骨结于阴器结于枕骨 水泉 阴谷 横骨 玉枕 足三阳 足经筋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躯干 头面 足阳明结于跗上结于膝外廉上结于髀枢聚阴器 解溪 膝阳关 环跳 结缺盆 缺盆 气户 结于膝 犊鼻 结于耳前 下关 结于外辅骨 阳陵泉 足少阳上结外踝结于膝外廉结于伏兔之上结于尻结于缺盆 丘墟 阳陵泉 伏兔 尾骶 缺盆 结于頄 颧髎 结于目外眦 瞳子髎 足太阳 足经筋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躯干 头面 足太阳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结于臀结于肩髃 肩髃 昆仑 阳陵泉 承扶 结于舌本结于踵结于腘 委中 结于鼻 素髎 仆参 结于颛外 承山 结于頄 颧髎 结于完骨 完骨 各部位所结经筋归纳额角 足阳明 手少阳 足少阳 鼻 手阳明 足阳明 足太阳 足少阳 颧 手阳明 足阳明 足太阳 足少阳 完骨 手太阳 足太阳 足少阳 舌 手少阳 足太阳 耳 足阳明 手太阳 手少阳 足少阳 颔 手太阳 足少阳 颌 手阳明 缺盆 足太阳 足少阳 足阳明 手太阴 贲 膈肌 手太阴 手厥阴 手少阴 乳 手少阴 足少阳 脐 足太阴 手少阴 肩髃 手太阴 手阳明 足太阳 阴器 足太阴 足厥阴 足少阴 足阳明 三 经筋理论的临床意义 一 十二经筋的病变经筋布于全身 十二经筋各有所主 如发生疾病 就会在相应经筋部出现功能障碍 出现活动受限的病症 手太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太阴之筋 其病 所过者支转筋痛 其成息贲者 胁急 吐血 经筋所过部痉挛 疼痛 上肢曲屈背屈困难 肩痛不举 胁肋拘急 上逆吐血 手阳明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阳明之筋 其病 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 肩不举 颈不可左右视 经筋所过部痉挛 疼痛 前臂外旋困难 肘关节曲屈困难 肩痛不举 外展困难 项背强痛 不能左右活动 足阳明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阳明之筋 起于中三指 结于跗上 邪外加于辅骨 上结于膝外廉 直上结于髀枢 上循胁 属脊 其直者 上循结于膝 其支者 结于外辅骨 合少阳 其直者 上循伏兔 上结于髀 聚于阴器 上腹而布 至缺盆而结 上颈 上挟口 合于頄 下结于鼻 上合于太阳 太阳为目上纲 阳明为目下纲 其支者 从颊结于耳前 阴器 口 鼻 目下纲 其病 足中趾支 胫转筋 脚跳坚 下肢跳动 感觉僵硬不舒适 伏兔转筋 髀前肿 穨疝 腹筋急 引缺盆及颊 卒口噼 急者目不合 热则筋纵 目不开 颊筋有寒则急 引颊移口 有热则筋驰纵 缓不胜收 故僻 足中趾伸肌腱挛急掣强 胫部肌肉痉挛 足外翻 大腿部经筋痉挛疼痛 腹部肌肉痉挛拘急 颈强痛 口眼歪斜 面瘫 面肌痉挛 下睑不合或不开 下颌关节活动不利 脊背连腿拘急疼痛 足太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太阴之筋 起于大指之端内侧 上结于内踝 其直者 结于膝内辅骨 上循阴股 结于髀 聚于阴器 上腹结于脐 循腹里 结于肋 散于胸中 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 足大趾支 内踝痛 转筋痛 膝内辅骨痛 阴股引髀而痛 阴器纽痛 上引脐与两胁痛 引膺中 脊内痛 伸大趾肌腱痉挛 活动不利 足内翻 内踝疼痛 膝关节内侧部疼痛 大腿内侧牵引髀关部强急疼痛 外生殖器扭转疼痛 并上引脐胁部疼痛 并引胸部两侧及脊柱内疼痛 手少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少阴之筋 起于小指之内侧 结于锐骨 上结于肘后廉 上入腋 交太阴 伏乳里 结于胸中 循贲 下系于脐 其病 内急 心承伏梁 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 筋痛 乳 经筋所过部痉挛疼痛 小指痉挛不伸 腕肘曲屈拘急 背屈困难 肩关节外展困难 腋下疼痛 胸内拘急 心下积块及膈肌病变 手太阳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太阳之筋 起于小指之上 结于腕 上循臂内廉 结于肘内锐骨之后 弹之应小指之上 入结于腋下 其支者 后走腋后廉 上绕肩胛 循颈 出足太阳之筋前 结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 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 下结于颔 上属目外眦 其病 小指支 肘内锐骨后廉痛 循臂阴 入腋下 腋下痛 腋后廉痛 绕肩胛引颈而痛 应耳中鸣 痛引颔 目瞑良久乃能视 颈筋急 则为筋痿 颈肿 寒热在颈者 耳 目 上肢经筋分布部位痉挛疼痛 小指强急 屈伸不利 前臂外旋 内旋困难 腋下及腋后部疼痛 肩胛连颈疼痛 伴耳鸣 项痛连及耳后 面痛 面瘫 面肌痉挛 足太阳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太阳之筋 起于足小指 上结于踝 邪上结于膝 其下循足外踝 结于踵 上循跟 结于腘 其别者 结于喘外 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 上结于臀 上挟脊上项 其支者 别入结于舌本 其直者 结于枕骨 上头下颜 结于鼻 其支者 为目上纲 下结于頄 其支者 从腋后外廉 结于肩髃 其支者 入腋下 上出缺盆 上结于完骨 其支者 出缺盆 邪上出于頄 舌本 鼻 上睑 其病 小指 趾 支 跟肿痛 腘挛 脊反折 项筋急 肩不举 腋支 缺盆中纽痛 不可左右摆 伸小趾肌腱痉挛疼痛 足外翻 外踝足跟肿痛 腘部肌肉痉挛 膝关节伸直困难 脊强反折 项背痉挛疼痛 肩痛不举 腋部肌肉痉挛 肩关节外展困难 缺盆中疼痛 不能左右活动 足太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太阴之筋 起于大指之端内侧 上结于内踝 其直者 结于膝内辅骨 上循阴股 结于髀 聚于阴器 上腹结于脐 循腹里 结于肋 散于胸中 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 足大趾支 内踝痛 转筋痛 膝内辅骨痛 阴股引髀而痛 阴器纽痛 上引脐与两胁痛 引膺中 脊内痛 阴器 伸大趾肌腱痉挛 活动不利 足内翻 内踝疼痛 膝关节内侧部疼痛 大腿内侧牵引髀关部强急疼痛 外生殖器扭转疼痛 并上引脐胁部疼痛 并引胸部两侧及脊柱内疼痛 手少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少阴之筋 起于小指之内侧 结于锐骨 上结于肘后廉 上入腋 交太阴 伏乳里 结于胸中 循喷 下系于脐 其病 内急 心承伏梁 下为肘网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 筋痛 乳 经筋所过部痉挛疼痛 小指痉挛不伸 腕肘曲屈拘急 背屈困难 肩关节外展困难 腋下疼痛 胸内拘急 心下积块及膈肌病变 手太阳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太阳之筋 起于小指之上 结于腕 上循臂内廉 结于肘内锐骨之后 弹之应小指之上 入结于腋下 其支者 后走腋后廉 上绕肩胛 循颈 出足太阳之筋前 结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 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 下结于颔 上属目外眦 其病 小指支 肘内锐骨后廉痛 循臂阴 入腋下 腋下痛 腋后廉痛 绕肩胛引颈而痛 应耳中鸣 痛引颔 目瞑良久乃能视 颈筋急 则为筋痿 颈肿 寒热在颈者 耳 目 上肢经筋分布部位痉挛疼痛 小指强急 屈伸不利 前臂外旋 内旋困难 腋下及腋后部疼痛 肩胛连颈疼痛 伴耳鸣 项痛连及耳后 面痛 面瘫 面肌痉挛 足太阳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太阳之筋 起于足小指 上结于踝 邪上结于膝 其下循足外踝 结于踵 上循跟 结于腘 其别者 结于 顓 外 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 上结于臀 上挟脊上项 其支者 别入结于舌本 其直者 结于枕骨 上头下颜 结于鼻 其支者 为目上纲 下结于頄 其支者 从腋后外廉 结于肩髃 其支者 入腋下 上出缺盆 上结于完骨 其支者 出缺盆 邪上出于頄 其病 小指 趾 支 跟肿痛 腘挛 脊反折 项筋急 肩不举 腋支 缺盆中纽痛 不可左右摆 舌本 鼻 上睑 伸小趾肌腱痉挛疼痛 足外翻 外踝足根肿痛 腘部肌肉痉挛 膝关节伸直困难 脊强反折 项背痉挛疼痛 肩痛不举 腋部肌肉痉挛 肩关节外展困难 缺盆中疼痛 不能左右活动 足少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少阴之筋 起于小指之下 入足心 并太阴之经 邪走内踝之下 结于踵 与足太阳之经和 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 并太阴之经筋而上 循阴股 结于阴器 循膂内挟脐 上至项 结于枕骨 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 足下转筋 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 病在此者 主痫瘛及痉 在外者不能俯 在内者不能仰 故阳病者腰反折 不能俯 阴病者不能仰 足下肌肉转筋疼痛 足跟内侧 内踝疼痛 足内翻 癫痫 抽搐 脊背反张 腰不能俯仰 手厥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心主之筋 起于中指 与太阴之筋并行 结于肘内廉 上臂阴 结腋下 下散前后挟胁 其支者 入腋 散胸中 结于贲 其病 当所过者支转筋 及胸痛 息贲 气息急迫之症 经筋所过部痉挛疼痛 腕肘拘急 伸直 外旋困难 肩关节外展困难 心下积块及膈肌病变 手少阳经筋病 灵枢 经筋 手少阳筋 起于小指次指之端 结于腕 上循臂 结于肘 上绕臑外廉 上肩走颈 合手少阳 其之者 当曲颊入系舌本 其支者 上曲牙 循耳前 属目外眦 上乘颔 结于角 其病 当所过者支 转筋 舌卷 舌 牙 耳 目 经筋所过部痉挛疼痛 上肢曲屈困难 肩痛不举 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 面瘫 面肌痉挛 舌卷缩 足少阳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少阳之筋 起于小指次指 上结外踝 上循胫外廉 其支者 别起外辅骨 上走髀 前者结于伏兔之上 后者结于尻 其直者上乘眇 季胁 上走腋前廉 系于膺乳 结于缺盆 直者 上出腋 贯缺盆 出太阳之前 循耳后 上额角 交巅上 下走颔 上结于頄 支者结于目外眦 为外围 其病 小指次指支转筋 引膝外转筋 膝不可屈伸 腘筋急 前引髀 后引尻 即上乘眇季胁痛 上引缺盆 膺乳 颈维筋急 从左之右 右目不开 上过右角 并跷脉而行 左络于右 故伤左角右足不用 命曰维筋相交 乳 耳 目 第四趾伸趾肌腱痉挛 活动不利 并牵连膝外侧转筋 膝关节屈伸不利 腘部经筋拘急 前牵髀部 后牵骶部 并牵及季胁部作痛 胸胁 颈项部经筋拘急疼痛 面部肌肉功能障碍 面瘫 面肌痉挛 目开合不利 目不开 如右额角受损 则左足不用 足厥阴经筋病 灵枢 经筋 足厥阴之筋 起于大指之上 上节于内踝之前 上循胫 结内辅骨之下 上循阴股 结于阴器 络诸筋 其病 足大指支 内踝之前痛 内辅痛 阴股痛 转筋 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阴器 足大趾伸肌腱痉挛 活动不利 下肢内侧经筋循行部位疼痛 足内翻 膝屈伸不利 大腿内侧痉挛疼痛 阳萎或阴缩 经筋病的特点 灵枢 经筋 经筋之病 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 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 阴急则俯不伸 素问 生气通天论 湿热不攘 大筋软短 小筋弛长 软短为拘 弛长为痿 经筋寒证 经筋拘急 痉挛经筋热证 经筋驰长 萎软无力经筋湿热 大筋拘急小筋驰长萎缩经筋疼痛或不用关节屈伸不利 二 经筋所 结 处部分腧穴的治疗作用 经筋所结的大关节处多有相应的穴位 这些穴位多是临床常用穴 结于肘膝关节处的相应腧穴均是特定穴 除了常用于治疗常见脏腑经络病变外 也是治疗相应经筋病的腧穴 且临床效果明显 经筋所结部位腧穴及类别表 手六经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 头面 手太阴太渊 输 原 尺泽 合 肩髃中府 募 缺盆手厥阴大陵 输 原 曲泽 合 天泉手少阴神门 输 原 少海 合 神阙手阳明阳溪 经 曲池 合 肩髃颧髎手少阳阳池 原 天井 合 头维手太阳阳谷 经 小海 合 肩贞颊车 瞳子髎 完骨 足六经踝关节膝关节股会阴躯干头面 足太阴商丘 经 阴陵泉 合 髀关足厥阴中封 经 曲泉 合 急脉足少阴太溪 输 原 阴谷 合 横骨玉枕 足阳明解溪 经 犊鼻膝阳关环跳下关 阳陵泉 合 足少阳丘墟 原 阳陵泉 合 伏兔骶部缺盆 颧髎 瞳子髎 头维足太阳昆仑 经 阳陵泉 合 承扶肩髃 完骨仆参委中 合 颧髎承山 经筋结于肘膝关节处的相应腧穴多为合穴 是临床中的常用腧穴 经筋结于腕踝关节处的相应腧穴均是输穴 原穴或经穴 也是临床常用腧穴 位于肘膝关节以上的穴位虽然不属特定穴 但在临床治疗经筋病变时具有重要意义 中府 肩痛不举 上肢不遂肩髃 肩痛不举 项背强痛尺泽 少海 曲池 肩臂疼痛 上肢不遂阳陵泉 膝关节屈伸不利 面瘫 各种经筋病变阴陵泉 中风足内翻 膝内侧经筋病变髀关 腰腿疼痛活动不利 足太阴经筋 足阳明经筋痉挛疼痛颧髎 巨髎 面瘫 面肌痉挛 面肌下垂完骨 面瘫 颈项强痛 三 足太阳为 目上纲 足阳明为 目下纲 的临床意义 足太阳为 目上纲 上睑由足太阳经筋所组成 当上睑发生活动障碍之病变时 应从膀胱经着手治疗 可在局部选取睛明 攒竹穴 在远端选取申脉 京骨等穴 可用于面瘫上睑下垂 上睑痉挛或瞤动 重症肌无力等症 足阳明为 目下纲 下睑由足阳明经筋所组成 保证下睑的正常开合 当下睑有病变时 应选取足阳明经之穴进行治疗 如局部的承泣 四白 在远端可选取足阳明经之足三里 内庭等穴 可用于下睑下垂 下睑痉挛 眼袋 下睑松弛等症 四 经筋病的施术方法 经筋病 以痛为输 是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取穴方法 治疗经筋病的施术方法目前常用毫针刺 灸法 罐法 推拿等 古代刺法较多 为多针刺法 灵枢 官针 篇有傍针刺 恢刺 齐刺 扬刺 分刺 关刺 合谷刺 报刺 浮刺 直针刺等刺法 为多针刺法 也是治疗经筋病的常用手法 傍针刺法 灵枢 官针 曰 傍针刺者 直刺 傍刺各一 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此法一般宜取痛点 或反应点 及其临近穴 先直刺一针 待针得气后勿再深入 再在其旁5分至1寸处斜刺一针 针尖朝向直刺的针 痛点中心 捻针得气后即可 无需再深入 然后可用守气法行针 使针尖保持得气 并促使针感放散 用于治疗筋痹日久 留痹 邪气久居不散 的多针刺法 傍针刺 恢刺 灵枢 官针 篇 恢刺者 直刺傍之 举之前后 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 素问 长刺节论 病在筋 筋挛节痛 不可以行 名曰筋痹 直刺筋脉拘急处所的旁边 用提插的手法 或向前或向后 以舒其气 可以治疗筋痹病 筋脉拘急处 恢刺 齐刺法 又曰 三刺 灵枢 官针 篇说 齐刺者 直入一 傍入二 以治寒气小深者 或曰三刺 三刺者治脾气小深者也 此法在病变局部中心 以压痛点直刺一针 捻转得气即停止深入 再在其上下或左右旁开处各斜刺 或直刺 一针 分别行针以增强针感 使针感向深层与四周扩散 适用于范围小而局限 病位相对较深的痹痛证 如下颌痛 网球肘 腰痛 膝痛 踝扭伤等症 齐刺法 扬刺法 又称阳刺 灵枢 官针 篇说 扬刺者 正内一 傍内四而浮之 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此法是五针同用 针不宜过深的浅浮之针法 以得气为度 适应于寒痹广大者 主治寒邪凝滞 经络气血痹阻所致的疼痛 而病变范围较大 病位浅表者 如腱鞘炎 腱鞘囊肿 皮神经痛 麻木 局部肿胀等 有祛寒止痛 行气活血 散瘀消肿之功 扬刺法 分刺法 灵枢 官针 篇说 分刺者 刺分肉之间也 用毫针直刺穴位肌肉层 在肌层间隙内行针 采用捻转提插手法使之得气 并根据受损部位深浅和症状缓解情况 调节针刺方向与深浅 再用行气手法 以加强针感 使其向深层扩散 是治疗邪在肌肉的针刺方法 浮刺法 灵枢 官针 篇说 浮刺者 傍入而浮之 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此法为肌肉斜面刺 是用毫针斜刺或沿皮刺入穴位皮下的浅筋膜层 针体可横穿痉挛的肌肉 捻转得气后留针 间歇行针2 3次 直至疼痛缓解 体征改善 本法主要适宜治疗肌肉因寒邪凝滞而挛急 肌肉转筋 肤急而寒的症证 直针刺 灵枢 官针 篇说 直针刺者 引皮乃刺之 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此法是将针沿皮刺 亦可用提捏法进针 即引起皮肤乃刺入 适应于寒痹之浅者 经筋病虽不在皮肤 但可通过皮部治疗 关刺法 灵枢 官针 篇 关刺者 直刺左右 尽筋上 以取筋痹 慎勿出血 此肝之应也 或曰渊刺 一曰豈 岂 刺 关刺是直刺四肢关节部分 筋的尽端 刺时要注意不能出血 肝主筋 所以与肝相关 可治疗筋痹 合谷刺法 灵枢 官针 篇 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 此脾之应也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的细分赛道解析
- 立法目的与意义讲解
- 2025年医学伦理学科临床道德决策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护理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骨科创伤急救演练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科影像学诊断能力检测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护理学康复护理知识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疾病识别考试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示范乡镇
- 民族团结条例课件
- DL∕T 1917-2018 电力用户业扩报装技术规范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
- GB/T 44139.2-2024睡袋的要求第2部分:原材料性能
- 模态逻辑的本体论含义
- 顶楼违建房买卖协议书
- 医学伦理与道德规范
- 大学团支书竞选
- 2022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JTG 2120-2020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 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
- 连翘仿野生种植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