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七(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学预案主备:施雁飞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64-65页 8和9的加减法练习课型练习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8和9的加减法。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利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难点:提高学生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先整理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接着加减法算式混合在一起练习,然后安排了三道在算式中找规律的练习,最后安排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提升空间观念的问题。预习设计预习:1.口算。63 93 98 2694 85 36 962.看图写算式。 学程设计导学策略修改调整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3分钟)1对口令:说10以内数的组成。2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7分钟)【基本练习】1.“练习七第1题”。(1)同桌合作摆卡片。(2)集体交流:说出得数是8和8减几的算式。 思考:如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出来。(3)同桌互相说一说有关9的加减法。2“练习七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完成后说说思考过程。(1-2题)3.“练习七第3题”。(1)思考:拉出的算式和门牌上的数有什么规律。明确:门上数是几,拉出的加、减法算式的得数就是几。(2)交流:从每个门里还能拉出哪些卡片。【比较练习】4.练习七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得数。比一比: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中你发现了什么?5.“练习七第5题”。(1)思考:每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明确: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综合练习】6.“练习七第6题”。(1)仔细观察,分析图意。(2)根据题意,提出问题。(3)独立完成,集体交流。7.“练习七第7题”。(1)思考:拼成的图案需要几块正方体。(2)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说说怎么想的。【创编练习】边读儿歌边思考:小朋友,张开手,五个手指人人有。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看一看。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0分钟)补充习题第33页。提问:前阶段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同桌相互说一说10以内数的组成。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提问:你能用卡片摆出几个相加得8的算式吗?8减几呢?同桌合作摆一摆。交流:你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吗?提问: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呢?谈话:你能在1分钟之内完成34行吗?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又快又准确。(1)启发:仔细观察,从拉出的算式1中你找到了什么规律?(2)提问:每只蜜蜂还可能拉出哪些算式?比一比: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一个数不变,加上的数变大,得数也变大;加上的数变小,得数也变小。一个数不变,减去的数变大,得数变小。(1)引导:比较每组算式,你发现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2)教师:不计算,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画“”。(3)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作出选择,而不是先计算后选择。(1)提问:图中画了什么?(2)引导:根据图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要求:你能列式求出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吗?(1)引导:拼成的图案需要几块正方体?(2)提问:哪两堆积木可以拼成长方体?动手连一连吧!问:你发现了什么?【教后反思】“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预案主备:陈锋华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6667页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课型新授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正确、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正确率达到95%以上;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算式之间的联系。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懂得欣赏他人的品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地掌握10的组成,并通过“一图四式”的学习,初步认识了加减的含义和加减算式之间的联系。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类似。本单元内容是以后学习20以内加法和退位减的重要基础。学程设计导学策略修改调整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5分钟)1、口算9以内的加减法,并选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填一填。 10 10 7 3 2 9 6 4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建构建模。(预设:15分钟)导学单:(时间:5分钟)自学例10中的内容,思考:(1)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写出哪些算式?(3) 想一想这些算式是怎么计算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成员。2交流图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34+6=10你是怎么想的?怎样想方便?410-4=6 10-6=4 这两道算式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说说,算这两道题你是怎么想的?(如有学生是根据加法算减法给予表扬)5学生完成“试一试”。(1) 说说图意,正面的圆片有几个?反面的圆片有几个?(2) 根据图意写出四条算式? 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三、巩固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0分钟)【基本练习】1连一连:想想做做1 学生排一排,看看谁排的快!2想想做做23想想做做3学生说一说4.想想做做45解决问题:想想做做5、6(1)说一说题意(2)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交流【创编练习】开心填空:把3、4、5、6、7、8、9、10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1 -=2-=3 -=4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 页。提高题:小明和9个小朋友一起过生日,吃完饭后,先走了2个小朋友,还剩几个小朋友?五、家作:拿出0-10的数字卡片,和爸爸妈妈说说哪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从10里面减去卡片上一个数,又会等于哪个数呢?师:前面我们学习了9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在小组里交流。 图中一共有10人,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6人,一部分是4人。一共有多少人?黄队有多少人?蓝队有多少人? 6+4= 4+6= 104= 106= 4+6=10你是怎么想的?怎样想方便?10-4=6 10-6=4 这两道算式表示图上的什么意思?说说,算这两道题你是怎么想的?分小组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经验推想抛花片的结果。)要求有条理的说出所有的可能,再根据各种情况写出四道相应的算式。(1)小朋友拿出0-10的数字卡片,数字中加起来等于10的两个数排在一起。(2)说一说排成了几组?(3)看着每组的两个数,说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选一二题说说是怎么想的?说说算式排列有什么规律?按规律说算式。口算第五题指名说一说,交流算式怎样可以有序地记住这些算式。第六题引导学生说完整。注意:每个数只能用一次。【教后反思】“求未知加数”教学预案主备:陈锋华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68-69页 求未知加数 课型新授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正确率达95%以上。2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和采纳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优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难点:理解填未知加数的含义。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已有掌握了10的分与合和有关10的加、减计算经验;但计算时的思考方法与前面学习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不完全一样,初学时学生会有一定困难。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巩固10的分与合知识以及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同时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学程设计导学策略修改调整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5分钟)1 同桌比赛:说说10的组成。2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2分钟)1学生仔细观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导学单:(时间:7分钟)(1)盒子一共有( )格,里面装了( )个大苹果,还空着( )格。(2)盒子里还能再放几个苹果?(3)思考:括号里为什么没有数。明确: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4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1)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2)8和2合成10,所以8(2)10。(3)1082,所以填2。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基本练习】1 想想做做第1题。先说说图意,再结合图意说说每幅图下面的算式表示的意思,最后独立填写括号里的数。2 “想想做做第2题”。(1)仔细观察,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明确:每一行画了几个图形,( )里就填几。3“想想做做第3题。”(1)独立完成。(2)小组内相互检查。4“想想做做第4题。”(1)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5“想想做做第5题。”(1)理解图意,独立填写。(2)小组交流每道算式的含义。明确:地上原来有10个萝卜,小兔拔去1个,地上还有9个。(3)集体交流。6.想想做做第6题比较大小、填写符号、交流练习结果和想法。【创编练习】哥哥今年6岁,弟弟今年4岁。2年后哥哥比弟弟大( )岁。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8分钟)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 页。提高题:房子外面有5只小白兔,房子里面的小白兔比房子外面少。(1)最多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2)最少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五、 家作: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下今天数学课上的收获。谈话:小朋友们这段时间表现都很棒,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要求:同桌相互说一说10的组成,比一比谁说得又快又准确。教师: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了不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加法算式中( )里的数。谈话:小朋友们越来越聪明了,智慧爷爷奖给我们一个智慧礼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提问: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你们的问题可以用算式8( )10来表示。括号里为什么没有数?启发:你会填吗?你是怎么想的?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组织交流时,选择两道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引导: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启发:你能独立完成吗?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填的?谈话: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你能帮助信鸽把信送到邮局吗?谈话:你能独立完成吗?组织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谈话:小朋友们看,小白兔正在拔萝卜呢!你会填吗?引导:你能看着图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吗?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明确比较方法:先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想:哥哥在长大的同时,弟弟也在长大吗?【教后反思】 练习八(1)(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教学预案主备:施雁飞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70页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课型练习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难点: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以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二是练习求未知数预习设计预习:2 口算。75= 44= 85= 32=63= 50= 95= 66=2.画一画,填一填。 再画( )个是9个。 再画( )个是8个。 4 +( )=9 2 ( )=8 6 ( )=10 3 ( )=7学程设计导学策略修改调整一、揭题认标、举例梳理。(5分钟)1口算,读题后报出答案。2.认定学习目标。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5分钟)【基本练习】1“练习八第1题。”(1)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2)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2. “练习八第2题。”(1)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2)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3. “练习八第3题。”(1)独立完成。(2)看卡片,说得数。4. “练习八第4题。”(1)选择两道算式读一读,说一说含义。(2)填写未知数,交流校对。5.练习八第5题。比较第5题和第4题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填写。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求出这里未知数的。【创编练习】把1、2、3、4、5、6这六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0分钟)完成补充习题第36页第1、6题出示口算卡片。63 93 98 2653 97 82 17揭示课题。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表扬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提问:加法里的未知数你是怎样想到的?总结:求加法里的未知数,可以想一个数和几合起来是得数,也可以想得数减一个数是几。指出:求这样相等的式子里的未知数,可以先算出一边的得数是几,再说出方框里是几,填出来。提示:大数配小数,相信你很快就能填出来的!【教后反思】“练习八(2)(与10相关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预案主备:施雁飞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71页与10相关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课型练习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能结合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根据图画所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2. 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加、减 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根据图画所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加、减 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地口算。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安排了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预习设计预习:一、看图写算式。 = = =二、根据3、7、10和2、5、7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 = = =学程设计导学策略修改调整一、提示课题,明确目标(5分钟)校对预习作业;学生认定目标二、应用练习,内化提升(25分钟)【基本练习】1填一填:练习八第六题(1)学生独立填一填。(2)学生结合场景图解释每道减法算式的含义。2练习八第七题(1)看图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3)相互交流订正。3.练习八第八题。(1)看图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3)相互交流订正。4.练习八第九题。(1)让学生弄清等式的含义和填写的思考方法。(2)学生独立填写。(3)全班校对,思考:这三道等式蕴含什么规律?5.思考题(1)读题目,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2)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说说有几人并说明理由。【创编练习】小平有2枝铅笔,小芳有8枝铅笔,要使两人的铅笔同样多,小芳要拿( )枝铅笔给小平。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0分钟)补充习题第36页2、3、4、5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有关于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示:当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就越大。学生看图列式计算,独立思考,集体交流,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算。组织交流,说说为什么用减法算. 要求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加深对求未知加数方法的理解。这三个等式蕴含的规律:因为5比4多1、7比6多1、9比8多1,所以右边方框里的数要比左边方框里的数少1。启发:(1)和每一个同学都合照一次像是什么意思?(2)照了9次,和几个同学照了像,那么一共有几个人?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教后反思】 “连加、连减的计算”教学预案 主备:姜小燕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72-73 例12、13连加、连减的计算课型新授施教日期年 月 日 星期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连减计算的意义。2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正确率达到95%以上。3初步感知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难点:让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教学资源1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有可能从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连减算式有困难。2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体会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口算热身(预设3分钟)1独立思考,回顾所学知识、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2独立完成,做到计算速度快、正确率高。3+2= 8-7= 10-2= 9-3= 8+1= 7+3= 5+4= 8-5= 集体订正时,订正自己的错误。3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2、 自学例1(预设8分钟)1. 明确例1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2. 自学导学单 1认真观察,着重注意南瓜的位置与数量的关系。2积极思考后交流讨论,并汇报自己的想法与问题。3根据老师的提示,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一步一步列出算式,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9分钟)1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2根据老师提示,一步一步计算:4+2+1=73认真听讲,订正错误。4认真观察,着重注意丝瓜的位置与数量的关系。5积极思考后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与问题。6根据老师的提示,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一步一步列出算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式:(1)8-3-1=(2)8-1-3=7独立思考后交流算法。8根据老师提示,一步一步计算:8-3-1=4认真听讲,订正错误。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一)适应练习书本P72 想想做做1(二)计算练习书本P73想想做做4(三)综合练习书本P73 想想做做2、3、5四、课作(预设10分钟)完成补充习题P37 页14题。提高题: 小老鼠爱喝油,先喝了2碗,又喝了2碗,已经喝掉了这桶油的一半,你知道这桶油共有几碗吗?5、 家作 和父母说一说第1、3题的意思1、小结:把数合起来一般用加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用减法。2、提示:看清运算符号。 3、今天,我们来学习“连加、连减的计算”。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导学要点:1、提示:注意南瓜的位置与数量的关系。2、点拨:大家看着画面,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点拨: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写出来后再与第三个数相加可以计算出最后的结果。提示:注意丝瓜的位置与数量的关系。提问:大家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提问:还有其他算式吗?点拨:图中的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 提问:连加和连减都要分几步算,怎样算小结:把三个数合起来,要用连加;从一共的数里去掉一个数后,再去掉一个数,用连减。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教后反思】 “加减混合计算”教学预案 主备:姜小燕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74-75例题14加减混合计算课型新授施教日期年 月 日 星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5%以上。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难点:根据图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等内容,有可能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有困难.教材分析:本节课安排在连加、连减之后,学习本课看懂图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 整 与 反 思一、口算热身(预设3分钟) 512 325 603 712 741 1055 622 935二、自学例1(预设8分钟)1.学习例题。导学单()先自己想一想图画的意思,再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2)思考:下去该用什么方法?又上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3)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集体交流。2试一试。(1)摆小棒: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加上2根,问:现在有几根小棒?。(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说的好。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一)基本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1)说说图画的意思。(2)口述算式后在书上填写。2.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说说: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2)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模仿练习,在书上完成。(2)集体订正。4.想想做做第3题(二)综合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1)学生先写出算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全班交流。四、课作(预设7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P38页14题。提高题: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前数第5个是小明,从后数第9个是兰兰,兰兰排在小明的后面,他们之间还隔着2个小朋友,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做操?5、 家作 和父母说一说75页第5题 提问:935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点拨:先下去我们用减法,后来又上来要用加法,在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就叫做加减混合算式。小结:先算7减2等于5,再算5加3等于8。最后等于8。完整板书:7 2 3=8 5 提问:如果没有图画,6+3-2你会算吗?教师和学生共同说过程。提问:要想知道还剩几棵小树,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提问:如果让你用看到的列算式,你可以怎么列?商量好了填写到书上。提问:看了森林中的小动物,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教后反思 “练习九(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教学预案 主备:施雁飞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76页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课型练习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 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教学难点: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需要进一步巩固。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主要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预习设计预习:一、 填一填。1 + 7 -5 = 7 3 + 3 = 二、算一算。3+2+5= 7+3+0= 9-5-3= 8-3-2=4+3-2= 5+3-6= 5-3+7= 10-7+4=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 整 与 反 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5分钟)1.口算。选其中的一道如435说说计算顺序。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认定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12分钟)1完成第1题。(1)同桌两人每人算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快。(2)交换进行练习。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16分钟) 1完成第2题。(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2)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想法。2完成第3题。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出来的。3完成第4题。(1)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2)组织汇报交流。4.完成第5题(1)看图,说说图上的意思。(2)独立填写算式。(3)全班交流校对。5完成第6题。(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5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创编题:数+数=8,数-学=3,数=( )学=(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7分钟) 补充习题p39页16题。1、出示口算卡片。512 325 603 712 741 1053 622 4352、出示口答题。8( )=10 ( )+2=75+( )=8 7+( )=9.3.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第1题图,问:怎样来比一比谁跳得快?1(1)课件出示题目,介绍什么是行和列。板书:1235(2)教师巡视指导。2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3指名说出第一题第一行的连加算式,并说说哪里是有横行,哪里是竖行。4.看图让学生明确:原来有6只小鸡,走了3只,又来了2只。教师板书算式追问:为什么要用6-3?加2算到的什么?你是怎样口算出得数的?5出示第六题。教后反思“10以内的加减复习(一)”教学预案 主备:胡燕翔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7778页10以内的加减复习(一)课型复习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 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和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体会1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结构及内在联系,能比较熟练的口算。2 能利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加、减法的应用。3认识加法表和减法表,能找到其中的排列规律,并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等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基本口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减法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口算。难点: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主要复习加减法的含义、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预习设计算一算2+3= 1+9= 8+2= 1+5=3-1= 7-3= 5-2= 8-7=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3分钟)1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2. 同桌说说看,说好了在班里交流。3揭示课题,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12分钟)1.完成复习第1题。(1)独立看图说图意。(2)把想到的算式填在书上。(3)说说每一道算式是怎么想的。(4)交流列出的算式。2列算式练习(1)用10、4、6这三个数列出几道加法和减法算式。(2)学生交流。(3)集体读一读四道算式。3完成复习第2题。(1)独立看图,同桌用三句话交流每幅图的意思。(2)填写算式后交流。三、多层练习,内化提升。(20分钟)1整理加法算式。(1)自己竖着读一读,看看算式竖着怎样排列的。(2)再横着读一读,看看算式横着是怎样排列的。(3)交流算式排列规律。(4)读一读。(5)同桌互相指算式说得数。2整理减法算式。(1)找出减法表里的算式排列有什么规律。全班交流。(2)竖着读,再横着读,尽量不看表里的算式,要能记住它们。(3)同桌互相指算式说得数。3 完成复习第5题。创编题:填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加起来是10.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10分钟)完成补充习题40页。 1小朋友最近数学课学习的加法和减法,包括了许多内容,我们要能分清楚,掌握好,就需要哦经常复习,今天就来上一节复习课,揭示课题。1.出示第1题。指出看一幅图一般可以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2.教师板书,提问这里的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减法算式呢?3引导知道了加法和减法含义,就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交流从图中知道什么,要求什么?教师板书答案,提问为什么第一小题用加法算,而第二小题用减法算?小结,如果把两个部分合起来,用加法算;如果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就要用减法算。明确竖着是按几加1、几加2、几加3这样排列的;横着是按得数是2、3、4这样排列的。让学生按竖着的顺序读一读,能记住的尽量不看加法表读。再说出一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得数。减法表竖着是按几减1、几减2、几减3这样排列的;横着是按2减几、3减几、4减几这样排列的,而且从减1起有序地排列。任意指一道算式,让学生先说出得数,再说出一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和得数。1你对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读题。3巡视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教后反思“10以内的加减复习(二)”教学预案 主备:胡燕翔 单位:海门市海南小学 教学内容一上第7879页10以内的加减复习(二)课型练习施教日期15年 月 日星期教学目标1进一步归纳求未知加数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外包合同
- 时间巧安排课件教学
- 交通运输服务及安全管理合同
- 蝴蝶飞进琉璃瓶700字12篇
- 合同审核标准流程表包含法律条款提示
- 纪检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业务流程再造方案设计指导手册
- 早期人工流产的护理课件
- 小中考中我的成长作文600字8篇范文
- 农业养殖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合作协议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化学试卷(解析版)
- 燃气管道巡线人员管理制度
- 采购主管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
- 江苏保安考试题纲及答案
- 2025年一次性社保赔偿协议模板
- 《镁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课件
- 园区安全培训
- 初中数学+认识方程+课件++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六年级下册
- 初高中一体化贯通培养教育管理探索与思考
- 港股基础知识入门培训
- 2 我是什么 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