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伊索寓言.doc_第1页
12、伊索寓言.doc_第2页
12、伊索寓言.doc_第3页
12、伊索寓言.doc_第4页
12、伊索寓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寓言故事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 3、想象故事情节,排成课本剧 4、扩写寓言,教育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抓住动作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寓言内容,理解寓意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一、导入:先送一条能开启这堂阅读课智慧的名言给大家:(投影出示)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法国寓言诗人 拉封丹1、点读。读了这条名言,你有哪些充满智慧的思考?交流后齐读。2、回忆一下,你们以前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小结: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比如刚才同学们说到的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等;外国的寓言则不同,像我们学过的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但是,无论是中国的寓言故事还是外国的寓言故事,它们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往往带有讽刺和劝戒的性质。3、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4、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一则大家非常熟悉的小故事狐狸和葡萄。(揭示课题)因为熟悉,所以,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深入的思考,也会有更精彩的智慧火花闪烁。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馋、酸、一贯、掺杂、说谎2、按“身体”和“灵魂”把课文分为两部分,用“/”在文中标出。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词;分男女生点读两部分内容,齐声读好寓意部分。三、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秋天到了,葡萄园里的葡萄成熟了。(图片出示)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只见几串成熟的葡萄)板书:甜2、望着眼前的葡萄,你想怎样?小结:是啊,成熟的葡萄甜津津的,不要说尝,就是看看那晶莹剔透的外形,都会让人馋涎欲滴。3、展开想象,进行语言训练。看到眼前的景象,狐狸是怎样的神情呢?它心里会怎么想?嘴里怎么说?还会怎么做?板书:想尽办法(通过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口头表达的训练,同时对课文的理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狐狸想了哪些办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千方百计)结果怎样?板书:白费劲5、读出狐狸由喜悦转为失望的语气变化。(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引读: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2、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投影出示句子: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思考:你觉得狐狸说的对吗?为什么?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适时板书:无能为力酸3、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2、让我们把这则寓言的“灵魂”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出示寓意)齐读寓意。3、现在,你对这则寓言的理解一定比以前更深刻。有什么话想提醒大家吗?想一想,就写在课文的下方,看谁写得精练。4、会讲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下课后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四、指导书写。注意“葡”、“萄”、“慌”、“谎”这几个字的区别,“酸”左边部分不要漏横,注意“贯”上面部分的笔顺。五、作业:课外阅读寓言集锦看到大家学习寓言如此兴致盎然,我忍不住想把自己收集到的寓言集锦送给你们。我已经把它存在电脑里了。里边有许多中外寓言故事,包括大文豪托尔斯泰写的寓言,如果愿意读的话,你们只要点击这个文件就行了。除此以外,图书馆啊、网上啊,还有许多有智慧的寓言故事等你们去读,别忘了,读到精彩的故事把它记熟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板书设计: 甜想尽办法 狐狸和葡萄白费劲 酸 无能为力牧童和狼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故事。3、理解寓意,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指导朗读。2、引导学生读懂故事,理解寓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伊索寓言 板书,注意“寓”写法。寓言是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上课之前,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大寓言家,了解一下伊索寓言指生朗读:相传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生于公元前6世纪,他知识渊博,聪明机智,善于讲动物故事,是个编寓言故事的高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大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如狐狸啊,狼啊,驴子等等。每则寓言的最后,大都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二、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读书时老师有两个要求:(出示幻灯片3)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生词,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它们的意思。2、思考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又明白了些什么。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正音。(出示幻灯片4)hu 喉long 咙hung慌hung谎gun贯相机进行生字教学,辨析“慌谎”,指导“贯”的 笔顺(2)指名读生词,正音喉咙惊慌失措说谎一贯(3)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交流:文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故事大意。(二)、精读课文,比较研读牧童前后大叫情感的不同以及村民前后态度的不同,指导朗读,理解寓意。1、文中两次写到牧童的大叫,一次是,另一次是(出示幻灯片5)牧童这两次大叫都是要告诉村民们真的是狼来了吗?前面的大叫是谎话,后面的大叫是真话。(板书:谎话、真话)联系课文想一想:牧童两次大叫的心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1、2自然段,体会一下,练习朗读,谁能读出来?2交流读书体会,相机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说假话时,他是存心要骗人,所以心里还很得意(“哈哈大笑”),所以叫的时候是偷着乐)(说真话时:“吓坏了”声音抖一点;“慌忙”,声音急一点。引读不得了了,狼已经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狼又吃了一只羊了,牧童大叫:他再喊,“喉咙都喊破了”,声音哑一点3、这两次大叫的内容相同,结果相同吗?请同学们再读一读1、2自然段,看看你能通过哪些词句有所发现。交流发现。相机理解词语:“闻声赶来”(提问:能否改成闻声前来?比较,加深体会)“惊慌失措”是什么意思?相机板书:一开始听到牧童的大叫,村民们(板书:闻声赶来),村民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会怎样想?后来牧童说真话时,喊破了喉咙,也(板书:无人前来),质疑:这里为什么不用“赶来”?想象一下,这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牧童说些什么?想一想,就写在课文的下方,看谁写得精练,写的精彩。交流4、这就是牧童和狼的故事,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故事,注意读好人物的语气。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出示最后一段,指生读。(出示幻灯片6)“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6、从故事中理解寓意。一贯说谎?(1)“好几次”一贯;(2)“哪里有什么狼!”根本没有狼,三、迁移学习:第十二课还有两则有趣的伊索寓言故事,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抓住寓意与故事之间联系的方法,自由选择一则寓言自主学习,提出自学要求: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抓住重点词,比较狐狸摘葡萄前后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不同。3、结合故事内容,理解寓意。四、延伸阅读:同学们,伊索寓言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经受了漫长的岁月的检验,现有仍有300多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不妨来读一读。西方寓言除了伊索寓言外,还有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被后人称为四大寓言。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寓言的热爱,对书的热爱,读更多的寓言,读更多的好书。让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充实我们的智慧,点亮我们的人生。板书设计:牧童和狼牧童村民谎话闻声赶来真话无人前来蝉和狐狸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从中受到教益。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从中获得启示和教益。教学准备: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还记得吗?讲一讲。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呀?(爱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受骗)3、狐狸是十分狡猾的,今天,我们的大忽悠护理又使出了它的老办法说奉承话来欺骗别人,不过这回蝉可没有上当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板书课题:蝉和狐狸。二、初读课文,读正确1、读一读,秀一秀你读得最好的段落(指名读5个人分别读好五个段落,师引导生相机正音。)。2、找一找你读不好的句子,大家一起讨论怎么读。指导读好长句:“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歌喉吗?”(PPT出示)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思考:主人公是谁?讲了什么故事?说了什么道理?(PPT出示)2、弄清情节:设置骗局巧作试探揭示缘由。3、用最精辟、最简练的四字词语来填空:()的狐狸()的蝉四、精析课文,分析形象1、分析狐狸形象,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A:(贪婪狡诈)的狐狸(1)它怎样骗蝉的?找出句子读,画出骗术高明的词语,想象一下狐狸赞美蝉时神态是怎样的。(出示相关句子)a、“您”尊重蝉,“多么美妙、真是天才歌唱家”能用的好词儿都用上了。b、想象神态(满脸堆笑、虚情假意)c、试着练一练。指名读。(2)设下圈套(板书)“圈套”指什么?(使人上弹受骗的计策,阴谋诡计,坏主意,谋害人的主意;本文指将蝉从大树上骗下来,然后吃掉它。)(3)在炎热的夏天中,你们觉得蝉声如何?(难听,叫人觉得烦躁)看出狐狸虚伪的夸奖(4)狐狸真的再赞叹蝉声吗?哪个词语一针见血的说出了“不”(故意赞叹板书)它真正目的何在?故意赞叹蝉,醉翁之意不在酒,心里想的是坏主意,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它呢?(心怀鬼胎、居心叵测、居心不良、口蜜腹剑、黄鼠狼给鸡拜年)目的骗蝉先来好吃它B:(愚蠢凶狠)的狐狸“狐狸以为是蝉,就猛的扑了过去。”理解:树叶扔下去,狐狸一看,以为是蝉上当了,飞下来了,美餐送上门来了。“猛扑”体会出什么了吗?a迫不及待;b扑速度快,用力猛(生模拟动作);c像饿极了的疯狗凶猛无比;d若是真蝉,蝉在劫难逃,葬身狐狸腹中。e愚蠢门缝里看人,以为蝉上当了,中了它的圈套,明明是树叶,它却看不清楚,猛扑说明它是愚蠢的,机关算尽,说了半天好话,只抓到一片树叶,可笑至极。(猛扑中计板书)2、分析蝉的形象,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A(聪明机智)的蝉(1)“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察觉”思维缜密;“扔”试探,警惕性高(相机板书:察觉有诈)(2)“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领悟:蝉善于观察,敏于分析;保持警觉,怀有戒心;善于从别人灾难中吸取教训。(相机板书:怀有戒心)(3)除了这些,蝉的机智还体现在什么地方?(还体现在对待狐狸的态度上,即使知道狐狸险恶用心,它却没有破口大骂,面对要吃自己的狐狸。在生死一线之间,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朋友”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理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这蝉可谓“真聪明”。B想像一下,如果这是一只虚荣心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西湖厅奉承话的蝉,在听到美言后,可能会怎样想的,又怎样做的?所想:人家赞美,我不下去,就是不给人家面子,那多没礼貌啊!很少有人说我歌声“多么美妙”,没有人夸我是“天才歌唱家”,今天狐狸赞美我,我可不能不识抬举。人家狐狸说了那么多好话,又不是有求于我,我不下去,岂不是冷了人家的心?今后还有谁赞美我呢?人家一番好意,看得起我,让他看看我又何妨?所做:昂起头,挺起胸,仿佛自己真是个“天才歌唱家”。往下爬,下去就会一命呜呼,成为美餐。C扔树叶之前,它又想过什么?它狐狸很狡猾,很多人都被骗过,连虎大王都被它玩过一把,我该小心才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可不能被花言巧语所迷惑,成为被人耻笑的“乌鸦接班人”可是,万一狐狸改邪归正,浪子回头,我对它不理不睬,不是显得太小眼了吗?也太不礼貌了啊!怎么办,我不妨来个“扔叶试路”这就叫急中生智。(扔叶试路板书)D蝉看到狐狸迫不及待凶神恶煞样儿,又会怎想?好险啊,幸亏我多了个心眼,要不然,命丧黄泉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对待狐狸这样阴险狡诈的小人,千万不能被花言巧语所迷惑。五、感知寓意1、分角色读课文,带着感情去读。男生读狐狸的话,女生读蝉的话,老师读旁白。2、齐读课文寓意句子,板书寓意。3、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吗?你觉得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吸取哪些教训?生活实例: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考试不检查丢分,迷信手机中奖,电视上猜字谜等。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4你知道相关的名言吗?交流。5课件出示名言共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英)罗素善于吸取教训会使人一个人迅速成长起来。6拓展阅读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可以看见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语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课后请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