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指导老师:陈凯 前言 本录由义乌中学学生经过几个月辛勤研究调查而得。它较详细的记录了义乌的名人及名胜,实乃旅游者的必备物品。 本录搜集了义乌有名的名胜17处,及义乌名人14人,是较详细的义乌文化遗产的介绍的书录。 义乌有几个景点,义乌又有哪些名人?想必地道的义乌人也说不上。 本小组成员应大家所需,编撰了义乌名胜名人录,让旅游者感受义乌文化,让义乌人更加了解故乡。 目录调查报告.4活动背景.5小组成员.5活动感想.5成果展示1.义乌名胜录.62.义乌名人录.10调查报告1. 你知道下面的景点在哪吗?2.下面景点哪些你曾去过?A.松瀑山瀑布 B.滴水岩 C.萧皇岩 D.铜山岩 E.祝公岩 F.德胜岩 G.陈望道故居 H.戚家军纪念馆 I.丹溪陵园 J.双林铁塔 K.古月桥 L.黄山八面厅 M.冯雪峰故居 N.吴晗故居 O.骆宾王墓景点知道人数比例去过人数比例A.松瀑山瀑布55583234B.滴水岩 49522931C.萧皇岩38403541D.铜山岩 46484446E.祝公岩 59625760F.德胜岩76805760G.陈望道故居88935962H.戚家军纪念馆 76806265I.丹溪陵园73774345J.双林铁塔38403840K.古月桥74783537L.黄山八面厅62655356M.冯雪峰故居83874952N.吴晗故居87925255O.骆宾王墓67715760活动背景:义乌地处浙江省中部,西太平洋沿岸前居中位置,南接广东、福建,西接腹地,东靠中国最大城市上海,面对太平洋黄金通道。 义乌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目前已形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网络。义乌是目前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可是,在欣欣向荣的经济后面,确实人们精神文化的缺失。看了这份调查报告,你有什么感想?身在义乌,却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她,就连最基本的文化遗产也有不少人不知。于是我们的课题小组围绕着“义乌名胜名人录”这一主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小组成员名单:活动感想义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成就了这个地方的名人,他们带给义乌不一样的文化特色。在这些文人的带领下,人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当人们走经他们的住所,感受到的是淡淡的笔墨香,让我们在一起靠近离他们身影最近的地方,感受他们的心灵。名人居住里有一股古气息,带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文化住在我们的心里 ,文人墨客的诗句影响着我们,英雄激发了我们的勇敢。除了让我们了解到,更让义乌人民了解到,义乌的名人促进了义乌的发展。现在,走在大街上,你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义乌的精神。这一切都能在文人所里感觉到,并且更加强烈。名胜名人驻我心,美景精神鼓我行 。松瀑山瀑布 赤岸镇东朱乔岳的双峰山,系浙江轴心点周围的最高峰,松瀑山即为双峰山北面的一部分。沿着幽静的林间小道行至山腰,有一向左小径随凹凸不平的石阶而下,来到一个叫乔峡的地方,抬眼望去,但见鬼斧神工凿出的峭壁高耸入云,峡的两壁相隔不过盈尺,峡底被三巨石分成三段。一汪清泉穿峡而出,凌空百余米的瀑布冲岩击石,卷浪飞珠,蔚为壮观。峡口石壁上宋人刻有“松瀑泉石”四个清雅端正的大字,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太清晰了。旁边还有“是人间尘外境,何须入,峭壁深,佳水澈底清,来坐禅,石危多隐者,春来砌岸锄荒径”等石刻。义乌名胜录 退出乔峡向上行,约50步,有石阶千级,陡峭直如云梯,抬头竟可看见前面行人的脚底。人称“百步峻”,乃古战场之关隘。滴水岩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栏”。这是唐朝戴叔伦所作“过苏溪”中的诗句。当您走过苏溪下桥向左拐,便有一雄伟的石旗杆向您招手,这里就是群峰挺拔、怪石参差的景区。 进入景区,沿巨岩拾级而上就是胡公殿。殿内不仅有胡则塑像,还有宋朝抗金名将宗泽的塑像。出胡公殿,绕石级而上,是弥勒寺。寺内大殿中高7.5米,腰围直径7.3米的弥勒佛由一巨岩雕凿而成。大殿前两侧,还有两尊缅甸玉佛。这两尊玉佛原是缅甸佛教界赠给乐清法华寺的,法华寺方丈得知滴水岩风光秀丽,且颇有建树,故而转赠。佛像石质细腻、滑如琉璃,浑身闪闪发光,堪称雕艺一绝。萧皇岩 在义西吴店镇萧皇塘村西面的山脉上,有一山势突兀,壁立千仞,状若卧虎昂首长啸的俊美山峰萧皇岩(又名伏虎岩、覆釜岩)。史载,南朝梁普通六年(公元526年),梁武帝的皇太子萧统慕名登临此山,见其险峻,惊叹道:“险哉,也。”因此,萧皇岩便声名远播。沿着弯弯的山道,拾级而上,映入你眼帘的是双松迎宾、抗倭亭、吴公亭、乱石坪等让人赏心悦目的景点。 行至半山腰,来到马鞍亭前,你会被亭左右的两块奇峰怪石所吸引。左面的一块象一尊仰头面东而坐的雄狮,叫狮子岩。右面的一块在高耸的岩体上又突兀出三块尖石,形似古装戏中战袍背上插的令旗,故称枪旗岩。 由马鞍亭再拾级而上,便是蜿蜒曲折的十八盘。这里山势陡峭、孤立险绝,唯有一小径可抵,真是“一夫挡道,万夫莫开”,形成一道天然的山门。当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第八大队就常在这里整编集训。祝公岩 祝公岩位于廿三里镇华溪村的武岩山麓。名为岩,实是洞。相传古时有一僧人在此书刻“竺阳洞”三字得而名。祝公岩是它的俗称。竺阳洞三面环山,坐东朝西。洞门顶端岩壁上有明万历知县周士英、竺阳洞主虞国奇所书“云山石室”、“漱石枕流”、及清乾隆年间鹤州虞恩绶所书“云飞”、“禅岩”等石刻。洞内有里洞、外洞、边洞和巷弄,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形状奇巧,最大的洞深约10米、宽约5米、高2米多,面积50余平方米,里面宽若堂室,光线明亮,可容百人。洞内不仅有胡公庙,观音庙,还有形态各异的岩石,被称之为石臼、石枕、石床、石鼓. 古人游罢赞曰:“佳哉,此岩也,岂非天造地设!”德胜岩 德胜岩在义乌城北后宅镇内。因山峦稠叠又称稠岩。此岩海拔高381.7米。登岩远眺,群山连绵不断,景色蔚然壮观,是古往今来登高揽胜的好去处。同那些名山峻岭相比,它的陡峭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当你沿着盘曲而上的石级攀登时,也会发生“步云俯仰石悬空”的感叹。德胜岩上的奇石怪洞甚多,有上岩洞、洪岩洞、蝙蝠洞、冠山、九龙抢珠岩等。山巅上还趴着一只巨大的乌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的那乌龟的逼真形态令人叫绝德胜岩上有一座庙,旧称赫灵行庙。始建于元初,系为纪念宋兵部侍郎胡则而建。庙中殿宇壮观,香火颇盛。相传早在元朝时,就为邑人所慕。文人学士纷至沓来,留下了不少吟赏风月的诗篇。陈望道故居分水塘是义西夏演乡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周围山峦重叠,邻着浦江县。因这里的水流分别流入义乌和浦江,故称分水塘。1891年1月18日,一位给中国的命运带来直接影响的人物-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望道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 陈望道故居是一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庭院建筑。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二间,开间前檐有天井,设有照墙。古居右角不远处是陈家的柴屋。1919年,陈望道从日本留学回来,因提倡思想解放,被当局以“非孝”、“废孔”和“共产”、“共妻”的罪名而遭查办时,回到家乡,并在这柴屋中首译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后来,柴屋焚于火中,而他翻译的经典著作,却为中国革命“盗取”了“天火”,照亮了革命者的道路。戚家军纪念馆 位于赤岸镇乔亭的,建在村对面一片山体浑圆、起伏有制的低平峡谷中。气势宏伟的两檐城楼巍然屹立, 城楼两侧由青条石砌成的“长城”,顺着地势,蜿蜒至南北两座山上。走近城楼,“凯旋楼”三个字闪着金光看着这“长城”、城楼、烽火台,让人激起对先人精忠报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无比敬仰和自豪。因为,戚家军是义乌人的骄傲。当年戚继光在浙东抗倭,在义乌南部赤岸一带招了3000名义乌兵,这些将士扫荡沿海倭患,戍守北方边疆,英勇善战,坚忍刻苦,被称为“兵样”。仅明朝一代,因军功被授予平章元帅、将军、副总兵、参将、千总、把总、千户等武职的就有 228名。现纪念馆北面的蟹形山上,就有这些武官的墓葬群。铜山岩 离义乌城区约15公里的义亭镇北的平地上,有一山崖拔地而起。它如一只蹲在地上的雄狮,体长约50米,高约13米,仰头朝北伸张。这座狮子似的山崖便是铜山岩。狮头高仰处,有一张开的狮口,宽近30米,似口腔一般又伸入里面18米。早在南宋年间,人们就利用崖口和前面平台建造了前、中、后三座庙宇。可惜,时光流逝,物换景移,当初狮岩之奇伟景观几度被毁,铜山岩几近睡狮。为适应旅游观光的需要,80年代,人们在铜山岩崖口内重新建成了大雄宝殿、胡公殿,并在崖背上建成了六角亭、天王殿。1996年又建成了玉佛殿,并摆放缅甸国所赠送的高1.6米重约400多公斤的玉佛。丹溪陵园 丹溪陵园坐落在赤岸东朱村的一大片山林中。它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历史生动、人物丰满、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这里,不仅有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更有旷世名医、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陵园内丹溪庙历史遗址处,现建有格局严正,殿宇恢宏的朱丹溪纪念馆。馆的正厅有一高大的丹溪铜像。后进院落为丹溪诊所、陈列室、碑廊,陈列着丹溪著作及当代名人的字画作品。 丹溪陵园是迷人的。到义乌不去观赏一番她的风采,应该说是一种遗憾。双林铁塔 双林铁塔位于塔山乡云黄山下。据双林寺考古记载,铸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原为八面五层仿木构楼阁式铁塔。现存二层,残高2.2米。须弥座外有八面铸花围栏。须弥座上铸有神兽、佛像、花卉和象征九山八海的图案。塔身一层四面设壸门,另四面各铸9尊佛像,二层共有佛像196尊。各层倚柱上饰盘龙。塔檐舒展平缓,檐下铸出斗栱、椽子和瓦垅,栱垫板上饰佛像,八面共三十二尊。塔顶置葫芦。古月桥 古月桥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村,南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建造,横跨龙溪,系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的肋骨形拱的石拱桥。全长31.2米,拱高4.95米,宽4.5米。桥南侧压梁石上阴刻楷书“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字样。古月桥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肋骨拱石桥,对研究我国桥梁发展史有重大意义,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八面厅 黄山八面厅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黄山村,清嘉庆年间建造。座西南朝东北,建筑呈矩形平面,占地约3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两侧分别有4个三合院,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梁架结构气势宏伟,采用冬瓜梁型制。建筑雕刻分为石雕、砖雕和木雕。布满地袱,石踬的石雕,以缠枝花卉、道八仙、凤纹为题材。门厅正立面上以道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砖雕,线条流畅。值得一提的是木雕工艺,雀替、牛腿、格扇、挑头等都雕刻人物故事、动物和花卉图案,人物塑造讲究造型的优美,性格的刻划。动物花卉写实逼真,集线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透雕等工艺于一体,与徽派建筑的雕刻相比更加注重雕刻力度和流畅线条,是东阳木雕的顶峰之作。冯雪峰故居 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冯雪峰出生在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雪峰故居是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四合院。中间一个天井,厅堂中摆着冯雪峰的塑像,陈列着生平事迹照片及国家领导和文化名人的题词。冯雪峰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开拓者,作为唯一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作家,作为党和鲁迅之间的“架桥人”,他的卓著功绩,深为后人崇仰。吴晗故居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故居在吴店镇苦竹塘村,它是1924年建的院落式民居建筑。 义乌市吴店镇苦竹塘村,系1924年建造的院落式民居建筑。一进五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房前是花园。故居大门上方嵌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亲笔题写的“吴晗同志故居”青石匾额。大门墙内壁左右分别嵌有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彭真同志亲笔题词和吴晗同志生平简介的青石碑。 东厢房是旧时吴晗父亲的书斋,右厢房曾是吴晗的卧室兼书房。吴晗就在这儿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中堂上悬挂着吴晗的油画像和一组生平照片,画像两旁的木板上刻着廖沫沙悼念吴晗的题词:“留取丹心照汗青”,“文章憎命达,魈魅喜人过”。这题词是吴晗一生的写照。骆宾王墓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稠城镇人,但他的最终的归宿不知为何却选在了廿三里镇的上枫塘。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中是这样记载的:“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重建”。这是义乌市范围内被国家认定的唯一的名胜,但它为何驻足这里却引起人们的纷纷猜测。 骆宾王的归宿,历来是一个玄奥之迷。这位幼年就赋了咏鹅诗的文学天才自写了讨武明空 檄一文后,便不知去向了,有的说他已经被杀,有的说他出家做了和尚。现江苏南道狼山脚下有他的一个归宿之地。圣寿寺 圣寿寺位于义乌市城西北约20公里的夏演乡伏龙山腰。山门紧靠公路。一下车,山门两侧石柱上那幅“圣地难逢休把眼前错过,寿树有限莫负良辰美景”的对联,就会清晰地进入你的眼帘。进山门后,沿着石阶拾级而上,经步云亭、莲经亭、钟楼,便可看到青山翠色中的圣寿寺。圣寿寺始建于唐初。当初这里“飞泉吹烟梦,怪石参云水,遗然枯松根,瓮塔莓苔绿”。由于环境清幽,诸如宋濂,方孝懦等名人学士经常在这里著书讲学。随着岁月的变迁,圣寿寺屡废屡建。眼前的寺院就是近几年重建的。寺内留存的古迹仅元代的圣寿寺碑、石罗汉、石幢座、白乳泉。佛云山景区 从市区出发,往北车行18公里来到巧溪水库。窗外会稽山的余脉,山川雄奇,风光秀丽,美不胜收汽车沿盘山公路而上,转眼就来到夹龙口。只见一块巨石,紧贴悬崖,高约 20米,酷似一大汉背一娇女下山,当地山农称之为“和尚背尼姑”,有的称“僧尼 下山”。沿“十里长河”逆水而上,溪水清澈见底,石板鱼成群结队,戏耍于溪水之中。行一千米左右到屏风石,向东看到气势雄伟的石钟山、稻蓬岩,向南望见形象逼真的笔架山,向北看见蝙蝠洞。距双溪约600米处,两侧山石一凸一凹,彼此呼应。路北形似“弥勒佛”,路南内凹似石窟,有人称之谓“双佛相映”。 佛云山景区为浦阳江的发源地之一。由于流程短,落差大,加之两岸山峦起伏,因而水急瀑多。这些溪流或回旋于深山密林,或跌落于悬崖断壁,涧中大石叠叠,藤结树横,鸟语花香,充满了大自然的粗犷与神秘。义乌名人录才华横溢-骆宾王 骆宾王(619-687),字观光,唐初诗人。资质聪颖,七岁时,便以一咏鹅诗而闻名于世,被人称之为“神童”。 骆宾王一生生性耿直,讲求气节、不曲意奉承。乾封二提,宾王49岁,进京应试入选,授奉礼郎,3年后又罢官。当时正值西北发生战争,他便随军出塞,生活了五、六年,写下了不少雄浑悲壮、慷慨激昂的出塞诗,开创了唐代边塞诗之先河。仪凤四年(679),被任命为长安县主簿,后升为御史,由于他忠于职守,不料得罪权贵,被诬陷受贿罪入狱。在狱中,他写了许多诗篇,如、以及自叙生平的长歌、永隆元年(680),遇赦出狱,支临海任县丞,因此后人把骆宾王称之为骆临海,郁达夫的“过义乌”诗中就有“骆丞草檄气堂堂”之句。 公元684年,唐朝开国功臣徐世绩在长孙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参加了起义行列,被称为“艺文令”,并代徐敬业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文?,一时老一辈下传诵,成为朝野瞩目的人物,后传到武则天眼里,当她看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这句时,大为震动,连连叹息:这是宰相的过失,人是如此才能,而使流落不偶乎?并批评“宰相安得失此之”。 骆宾王诗才横溢,一生创作的诗文,数量浩瀚,留传有130余首诗,他的诗作与同时代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骆宾王的诗,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还是人品与诗品、文品都是一流的,值得后人敬仰和钦佩。他的衣冠冢在市廿三里丁店村口,规模颇宏,“文革”时遭毁后重修,近来在骆家塘当年咏鹅所在地,建起了一个占地六十亩,以骆宾王的一生为素材的仿唐园林,以表后人对这位杰出诗人的怀念。抗金名将-宗泽 宗泽(1059-1128),字汝霖。宋代抗金名将。嘉佑四年十二月生于今联合乡新厅附近的板塘村,后迁移福田乡宗宅。 元符元年(1098),任浙江省龙游县令,并创办学校,聘请教师。崇宁二年(1103),出任山东胶水县令。政治三年(1113),调知山东掖县。宣和元年(1119),因反对朝廷连结女真攻打契丹,被贬提到南京鸿庆宫。 公元前1126年9月,68岁的宗泽率领随从十多人一到磁州,就抓紧布置防守,整顿防务,训练士兵。不久,金兵进攻了磁州,他利用自制的神臂弓打退了敌人,还派兵袭击敌人粮道,连破河西敌军三十余村寨,从而振奋了军心民心。1127年月,康王赵枸即位称帝。由于李纲推荐,宗泽留守开封。在留守期间,他上了二十四道奏章,向朝廷报告抗金的大好形势,陈述准备渡河北伐的计划,驳斥奸臣投降误国的言论。但是大部分的奏章均被奸臣扣压,赵枸也在扬州过着花天酒地的帝皇生活。宗泽的忠心无人赏识,心情十分的悲愤,不禁长吧一声,低吟杜甫的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月薪8日,宗泽连呼“渡河!渡河!渡河!”就永远闭上了眼睛,终年70岁。 宗泽的儿子宗颖与岳飞护送灵柩到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于京岘山麓。前来瞻仰扫墓的游人络绎不绝。1937年重修,在墓前石碑坊横匾镌刻“民族之光”,柱上刻有“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党三呼。”1984年再次整修,墓前石柱的背面刻有一联:“颁表八百年前勋绩承昭明于日月,锡垂万千载后璞玑长炳耀乎乾坤”。一代名医-朱丹溪 朱丹溪(1281-1358),原名朱震亨,字彦修,赤岸人。 朱丹溪从小就十分聪明,酷爱读书,一心想在仕途上发展,谋求一官半职,但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屡考不中。 后来他的母亲生病,请了不少医生也无用。由于他家原系世代书香,藏有医书,再加上他天资聪明,渐渐地入了门,并拜名医罗知悌为师。朱丹溪治病坚持临症视情,辩证施治,修定了大观方,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制定了“相火论”,被誉为“滋阴大师”,还根据临床经验,写下了大量治疗杂病的理、法、方、药,仅就记载1337方,被称为治疗杂病的“锦囊妙法”。他的、等十几部著作,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并广泛流传至日本。现日本还有“丹溪学社”。后人把他与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四个医师合称为金元四大医家。 朱丹溪的墓座落于仿赤岸镇东朱村北墩头庵旁。1992年,又集资修建了朱丹溪陵园,塑有丹溪铜像,常有游人前来瞻仰。语言学家-陈望道 陈望道(1891-1977),原名明融,号参一,以字行,夏演乡分水塘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1915年,陈望道赴日本留学,先后东亚预备学校、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中央大学攻读四年,结识了日本著名进步学者河上肇、山川均等。1919年“五四”运动回国后,任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他与夏丐尊、刘大白、李次九被顽固势力称为“四大金刚”。1919年冬,在夏演乡分水塘村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同志就是读了这本共产党宣言之后才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1920年至1921年间,陈望道参加了上海工人运动,组织了纺织、印刷等工会,并到沪西工厂区开办工人夜校和平民女校。同时在上发表文章,提倡妇女解放、主张社会改革。1922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在上海共产党办的上海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教务长、代理校务主任等职,并同师生参加了“五卅“运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等反帝反封建斗争。1932年,陈望道完成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巨著,这时国民党在白区加紧文化“围剿”,提出“尊孔读经”,“文言复兴”。1936年6月,在上海同乐嗣炳、胡愈之、夏丐尊共同发起“大众语运动”。同年9月,在鲁迅支持下,创办半月刊,与林语堂等鼓吹的相抗衡。1938年,提倡拉丁代新文字运动,发起组织“上海语文学会”,“上海语文教育学会”等进步团体,主编和,1947年被子参加党所领导的上海地区教授联谊会。并用理事会主席,参加反内战、反饥饿等民主革命运动。 解放后,陈望道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长,华东高教局局第,复旦大学校长,中国拉学哲学家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人大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三、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他的著作有等。湖畔诗人-冯雪峰冯雪峰(1903-1976),原名福春。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赤岸乡神坛村人。1919年,考入金华的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师范科。此时正爆发了“五四”运动,他也接受了时代思潮影响,参加闹学潮,被开除出校。同年秋,考入浙江省师范学校,开始写作新诗,与柔石等参加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后来又与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出版了湖畔春的歌集成了全国闻名的“湖畔诗人”。1930年1月创办了萌芽月刊,7月、8月在“左联”办了“暑期补习班”,主办现代文学艺术讲习所。1932年2月,冯雪峰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1933年初,调任上海中央局宣仞部干事,不久又调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组织召开反战大会打击了反动派。1934年1月中旬参加了党的三届五中全会。1936年4月,周恩来、张闻天决定派冯雪峰去上海沟通中央与“左联”的联系。1936年10月10日,鲁迅因病重而逝世,请示中央同意,决定由冯雪峰负责主持鲁迅葬仪,发动群众参加浩大的悼念活动。1941年2月6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创作了真实之歌和灵山歌两年后,由党的多方营救下出狱。解放之后,冯雪峰同志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和鲁迅研究。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撤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和作协副主席等职。1976年1月30日因患肺癌去世,1979年4月正式批准关于冯雪峰右派问题的改正决定,恢复党籍,同年11月17日为他补开了正式追悼会。在赤岸镇神坛村设立了冯雪峰居纪念馆,并在义乌和北京两次召开了冯雪峰研究会。历史学家-吴晗 吴晗(1909-1969),原名春晗,字伯辰。吴店乡苦竹塘村人。著名历史学家。7岁始在乡村学堂读书,11岁时读,成了他学习历史的启蒙教材。17岁毕业于省立金华中学后,在本村湖山小学教。1927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预科。1928年入国立清华大学史学系,1931年被清华大学史学系破格录取。1934年他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因才华出众,1937年,年仅28岁的吴晗被聘为云南大学文史教授,1940年又到西南联大执教。1945年吴晗帮助民主青年同盟建立秘密印刷厂,翻印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和毛泽东著作。1949年北平解放,吴晗参加接管北大、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长、历史系主任等职,并参加了开国大典,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人代表,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二、三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以及全国青联副主席、秘书长、民盟北京市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从1949年11月起,他还担任了北京市副市长。1957年,吴晗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要学习海瑞刚直不阿精神的号召,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和历史剧海瑞罢官,受到“四人帮”的批判。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指责吴晗海瑞罢官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株毒草”,是在“为彭德怀翻案”。诬陷吴晗“攻击毛主席”“反党反社会主义”等等。接着,三家村札记也遭到批判。后来又给他扣上“叛徒”“特务”等莫须有的罪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从精神到肉体惨遭摧残,随后于1968年3月被捕入狱,1969年10月11日被迫害致死。他的妻子袁震也于1969年3月18日被迫害致死;养女吴小彦于1976年9月23日在狱中自杀身亡。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吴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1979年9月14日,北京市委在八宝山公墓礼堂为吴晗及其夫人袁震举行追悼会。棉作学家-冯泽芳 冯泽芳(1899-1959),字馥堂,赤岸人。1913年进金华省立七中就读。1918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1921年毕业后在东南大学任教,同时在大学本科学习。1927年任江苏省立通州棉作试验场场长。1930年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院深造,专攻棉花遗传育种,获农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 冯泽芳毕生从事棉花研究工作。1933年留学归国,先后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棉产改善进所副所长兼棉作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兼农学院院长。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处长。1949年后担任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农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积极提倡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推广种植斯字棉种和德安棉品种,为发展我国植棉事业作出贡献。1939年在中央农业实验所任技正兼棉作系主任、云南工作站站长期间,对当地野生木棉进行培育选取优、采种推广。他历来重视发展棉花生产并竭力主张在棉花产区发展棉纺织工业,受到政府重视和经济学界的好评。 冯泽芳一生的著作有中国棉作学合乎中国栽培的洋棉合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等,为我国对棉花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水稻专家-周拾禄 周拾禄(1897-1979),字再中。田心乡舟墟村人。15岁时考入杭州初级师范,18岁到东阳县某山区任教。1918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1921年毕业后在东南大学试验场作水稻试验工作。 1928年任江苏省农矿厅技工,1931年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1941年在江西泰和中正大学,先后任农学院院长、教务长、代校长,后因支持学生运动,保护革命青年被迫失职。1948年到南京任中央农业实验所稻矿系技工。1949年,任华东农科所副所长,1954年兼江苏省农林厅厅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2月8日逝世,同年得到平反,恢复名誉。 周拾禄的著作有粮食贮藏稻米检验我国与东南亚稻米品种分布之研究稻作研究稻作集论水稻科学技术等。他毕生从事水稻科学技术的研究,在品种选育、稻米检验、细胞遗传等方面均作出了显著贡献。明白刚直士-徐侨 徐侨(1160-1237),南宋著名的政治家。今佛堂镇王宅徐塘下村人,南宋著名哲学家吕祖谦的门人。淳熙十四年(1187)中进士,在江西上饶主簿时,拜理学大师朱熹为师,秒熹称他为“明白刚直士兵”,给予他的书房命名为“毅斋”。后来,任绍兴、南康司法,因家中丧事离职。宁宗开禧二年(1206),丧期满后回临安等候选用。这时,南宋丞相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主张与金人议和,徐侨上书力陈议和之患,提出退敌之策,不怕触怒权贵,为人称颂。朝廷授予他严州推官,1214年,又改任刑工部架阁文字等职。1217年他担任安庆知府,抚恤金、百姓,训练士兵,作好抗金准备。 绍定六年(1233),南宋小朝廷 重用忠臣,封徐侨为宝漠阁江东提刑,又升秘书少监改太常少卿,徐侨均以年事已高而推辞,不肯上任,后宋理宗请他兼任侍讲,即常向皇上讲些道理的官,又兼国子监祭酒、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 因与新宰相意见不一致,徐侨再三要求辞官回义乌,宋理宗考虑他身体欠佳,才准许他退休。他回乡不久便死了,享年78岁。宋理宗赐谥他“文清”二字,葬于五云山的南麓。 徐侨学识丰富,朱元龙、康植、王世杰、朱中、龚庆元、叶田庚这几位进士、学者都是他的学生。他的著作有3卷,1卷、1卷、10卷。出污泥而不染-黄溍 黄溍(1277-1357),字晋卿,稠城人,元代史官。著作有33卷,7卷,1卷,10卷。 黄溍从小就很聪明,做人循规蹈矩,学习孜孜不倦,无事不会随便跨出自身门槛。教他读诗书,能很快背诵,学作文,一下笔,几百字就顷刻而成,曾写的吊诸葛武候辞,杭州学者刘应龟大为称赞他的才能,就留他当学生。20岁时游学杭州,与隐居浦江仙华山的诗人方凤交游,以诗歌相唱和。于是学问日进,以“文名于四方”。 但黄溍淡泊名利,后因友人力荐,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举为教官,两年后为宪吏。延佑元年,“面举之法行”,第二年县更强迫他参加考试,中进士,出任台州路宁海县丞,4 年后升绍兴路诸暨州判官,又奉省檄监税杭州。公元1331年荐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造国史院编修官,教国子博士。公元1346年任翰林百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接着以升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同知经筵事,一身数任多职。 元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但黄溍能出污泥而不染,在京城20年,“足不登巨公势家之门“,不攀附,不阿谀,人们称赞他”清风高节如冰壶尺玉,纤尘不污“。 黄溍在义乌时,教了不少学生,如宋濂、王玮、傅烁、金涓、朱廉、傅藻都是他的高徒。他在书法方面造谐颇深。现存他的书法有:、百书法上均有其闪光的一页。 公元1350年夏4月,黄溍年逾古稀,告老还乡,1157年闰9月5日逝世于绣湖边的家中,终年81岁。朝延追封为“江夏郡公”,谥“文献”。葬于县东北三华里崇德乡东野之原,义乌市书法艺术院所在地,称黄大宗祠,用来纪念黄溍这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史官。河神-朱之锡 在鲁西南和苏北地区,被当地人民颂称为“河神”的朱之锡(1623-1666),乃义乌陇头朱山头下人,字孟九,号梅麓。 清顺治二年(1645),赴北京赶考,以首科荐举,第二年,中了进士。顺治十四年,又升他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治理,兼管军内事务。朱之锡住在济宁,统一治理黄河、淮河、定河。他重视治标又治本,调查研究,精心筹划,使淤塞几十年的决口,都有一一得到解决,使船泊得以畅航。 同时,朱之锡对民工十分体贴,曾向朝延奏请革除陋规,立碑于道,严禁官吏虐待民工,使用权民工的苦难有所缓解。康熙元年(1662),鲁、皖、苏一带闹饥荒,朱之锡首创了赈济活动,救活了许多灾民。乾隆四十五年,追封他为永宁候,并加封“佑安”。立了祠庙。他为清王朝的“乾嘉六治”立下了汗马功劳。遗著有20卷,至今仍对治理黄河有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力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真格基金测试题及答案
- 绿植环境测试题及答案
- 行车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
- 计划合约面试题及答案
- 内控管理试题及答案
- 水利安全b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杭州妇联面试题及答案
- 高等数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业务流程优化实施步骤指导手册
- 宗教事务条例解读课件
- 2025-2026学年接力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及病历书写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
- 2025北京广播电视台校园招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DB11T 1481-20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MIR睿工业:202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 直销管理条例课件介绍
- 养老护理员职业道德培训
- 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