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真正的语文课.doc_第1页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doc_第2页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doc_第3页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堂真正的语文课纳雍一小岳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教学基本功好不好等作为评价一堂课的标准。主要考查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酣畅淋漓地表演完自己预设的“课本剧”,关注的是以师为本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很显然,这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不相符合的。那样的课不算一堂真正的好课,那么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会是什么样子呢?这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共同关注。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由于受师德尊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容易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我们往往不容分说地抢占了课堂的制高点,拥有绝对的说话权。这种教学霸气,只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不敢说,不敢动。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压抑和不自信。导致学生的言论和思维受到束缚。学生只能跟随老师,而不能超越老师。而一个高明的老师他会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做这堂课的主人,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学得轻松、快乐。以中山市体育路小学二年级的徐雪华老师教学的海底世界为例。片断一:师出示一艘龙船,先谈话把学生引入一个“海底旅游”的情境中。师:我当船长生:我们当潜水员师:你们愿意听船长的“命令”吗?生:愿意(附潜水命令: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师:让我们穿上“潜水衣”,亲自去一趟,小潜水员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出发!(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读完之后师:潜水员们,你们辛苦了,一路畅通吗?生甲:不畅通,这儿有一样东西挡住我的去路。(说着,指着一个生字。)师:是珊瑚礁吧!让我看看(师给“矿物”的“矿”字正音,为生扫除障碍。)师:你们愿意把看到的向船长汇报吗?生众说纷纭。学生想说,有话说,说得自主,说得快乐。整堂课上,徐老师都扮演一个船长带领着一群潜水员在海底遨游,探索着海底的奥秘。片断二:师:海底动物有的在“窃窃私语”,我们也来窃窃私语吧!(师伏在一位学生耳边低语:“你们表现真好!”这个学生灵机一动也站起来,伏在老师耳边低语:“老师你真漂亮!”)师:你们听见我们讲什么了吗?生:没有师:像这样悄悄地小声说话就叫“窃窃私语”,所以你们听不见喽!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师把私语内容告诉大家。就这样,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真切领会到了“窃窃私语”的意思。这种亲切的场面真正体现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片断三:这节课快结束时师:潜水员们,我们的探索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我们的船即将返航,你想趁机对大海说些什么?生甲:大海,你太美了,你下面有动物、植物、矿物,你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爱你!生乙:大海,你的海底如此宁静,连动物们都是窃窃私语,为什么海面有时会波涛汹涌呢?你告诉我吧,我害怕海啸。就在学生的真情表白中,下课铃声响了。这样的课堂轻松、愉快、充满欢声笑语,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不时地迸发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二、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语文这门学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须立足于教材,每一篇文章涵盖的知识面都很广,可开挖的资源也太多太多。要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读中感悟”就是一个好法子。一堂好的语文课,老师就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即课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体育路小学五年级汤利琴老师教学的圆明园的毁灭为例。片断一:教学开始,教师从课题入手,指导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关于圆明园的材料自由品味,朗读课题。师:你准备用什么情感来读课题?生甲:我是带着仇恨的感情来读的生乙:我是带着惋惜的感情来读的生丙:我是带着痛惜的感情来读的在学生对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的情况下,汤老师连一个课题也不放过,让学生用自己感悟到的情感反复读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片断二:师: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呢?请大家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段,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生:我感觉圆明园的布局太独特了。生:我感觉圆明园的收藏太珍贵了。生:我感觉圆明园的风景太优美了。学生就通过自由读感悟到了圆明园规模宏大、景观美丽、文物珍贵。真真切切体会到这些都失去了,这种损失真是不可估量。师:就让我们把对圆明园的热爱、赞叹之情读出来。(生甲读)生乙:为了突出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地位,我认为应该把这个词读得重一些。我给大家读一遍试试(生乙读)生丙:“众星拱月”这种布局很美,我认为读的时候应该把这个词读得轻一点,我来试一下(生丙读)就在这样的赛读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作者的描绘中,再次激发了学生朗读兴趣,产生情感共鸣。片断三:师:圆明园内的景点真是数不胜数,风格各异,流连其间,有如漫游在仙境一般,谁来读读这段的最后一句话?(生甲读句子)师:你觉得他把你们带进仙境了吗?生:没有师:让老师来试试行吗?(师范读句子)师:我把你们带进去了吗?生:带进去了。师:那就照老师这样来体会着读一读好吗?汤老师的朗读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再加上这种幽默风趣的朗读指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整堂课上,汤老师就紧紧抓住一个“读”字,让学生用心去读,用心去感悟,通过形式多样的评读品读,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思想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读”真正落到了实处,这难道不正是我们一堂语文课要追求的吗?三、让课堂充满疑问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树立“对话”意识,因为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或,产生求知欲望,以求个“水落石出”。教师也要适当提出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一节课上都有收获,一个小小的提问,一句轻轻的点拨,都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困惑中得到解脱,迷惘中找准方向。一堂好课要能在问题中穿行、在问题中出去、在问题中生成新的问题,学生有疑惑的产生,才会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才能生成新的智慧。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课堂都把“有问题”的学生“扎扎实实”地教成“没问题”的学生,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多么神圣而可怕!因此,有人说:“成功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带着句号走出课堂,而是让他们带着感叹号(成功)和新的问号(渴望)走出课堂。”四、紧扣文本和生活拓展延伸一节合格的语文课,要有紧扣文本的拓展延伸内容,学生才能活学活用。如果只是一味的研读、品味,少了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总觉得这节课不够完整。但如果教师过于重视拓展,拓展得太快太早,这样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是不充分的,我们要忠实于文本,研读文本,围绕文本再升华,再拓展,适时适当的拓展才显得有必要、有价值。另外,拓展延伸也要遵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脱离学生的生活认知去拓展,绝对产生不了超越文本的情感和精神。得不到深化课文的效果。以体育路小学二年级何小芬老师所教学的母亲的恩情为例课要结束的时候,何老师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师:如果孟郊的母亲还在的话,孟郊学成回来,他们的重逢将是什么样的情景?(生众说纷纭)师:闭上你们的双眼,回想一下,你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你做了些什么?(此处点到了学生的心声了,又是一阵各抒己见)师:此时,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用“诗”的形式写下来,一会儿给大家展示。(学生又把刚才的真情述说转化成用诗歌来表达,又一阵练笔)生甲:妈妈,你像一把宽大的雨伞,为我遮风避雨,妈妈,你像一张软软的床,为我解除疲劳。师:让我们用一次小小的行动去感谢妈妈的伟大付出,报答母亲的恩情吧。(布置学生回家做一次感恩作业,如打水给妈妈洗脚等)这个拓展,何老师就是紧紧抓住对课文的解读,由此引到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母亲,让学生与孟郊的感母之情产生共鸣,从而知道知恩图报,感恩父母,感恩周围的人,这难道不是本课的写作意图所在吗?这难道不是新课程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道德取向吗?总之,一堂好课会让学生受益一生,如何关注一堂语文课呢?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下面借鉴专家对一堂好课的简评与大家共勉一下:一堂真正的好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