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瑞安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孙 戟 林慧镜 审题人:金晓涛 曾郁梅说明:第一题答在“答题卡”上,第二、第三、第四题答在“答题卷”上,第五题答在“作文纸”上。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卷和作文纸一并上交。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 婢女(b) 负隅顽抗(y) 斐然成章(fi)B涔涔(chn) 铁臼(ch) 长歌当哭(dng) 暴虎冯河(png)C嗜好(sh) 槛阱(kn) 献媚谄笑(xin) 莞尔而笑(wn)D多舛(chun) 龟裂(jn) 殒身不恤 (x) 箪食瓢饮(dn)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针砭 萌孽 流殇曲水 不悱不发B厮守 酒撰 苍海桑田 狂狷之人C肇始 恸哭 桀骜不驯 披发左衽 D醴酪 老媪 悔人不倦 筐扶天下3下列横线处所用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极抱歉的是,由于篇幅的 ,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默默之中,苦难 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 ,努力发展传统的生活,是切合实际的做法。A限制 磨砺 因势利导 B控制 磨砺 因地制宜C限制 磨钝 因地制宜 D控制 磨钝 因势利导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王建等新乐府诗人切磋琢磨,努力实践,写下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新乐府诗。B封建朝廷在征收法定税率外,还将保管和转运损耗也转嫁给百姓,而各级衙门风行草偃,都要在收粮过程中捞一把,百姓的负担就成倍加重了。C东汉末年,刘备从汉献帝刘协那里弄了个名正言顺的皇叔身份,但没有得到固定的封地,只好投奔同族刘表。D对于没落的八旗子弟而言,家业败了,可也甩了那些腐败的门风排场,断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命脉,此后倒可以洗心革面,重新做个有用的人。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我在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曾深深地被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B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优越于那毁灭乃至迫害我们的恶势力。C研究规模的改变带来了实验室及实验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对领头科学家的素质,工作人员的团体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D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知道自己要死亡,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子质而已,何以文为(修饰) 回虽不敏(聪明)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年饥,用不足(收成)子行三军,则谁与(统率) 愿无伐善,无施劳(讨伐) 吾妻来归(出嫁) 下流多谤议(地位卑微,名声不佳)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其被发左衽矣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C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告诸往而知来者D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8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风乎舞雩C饭疏食,饮水 D觚不觚,觚哉,觚哉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1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不再梦见周公已经很久了!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C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真的过分悲痛了吗?不替那个人的死感到过分悲痛,还替谁感到过分悲痛呢?D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地去轻信别人,自己从沟壑里经过也不知道危险。 11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被金圣叹赞为“千古妙文”的西厢记是元代作家王实甫的作品,其曲词古典优雅,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理想,表现了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B司马迁的历史见识,在古代历史学家中堪称绝无仅有,选自史记的报任安书中作出的关于生之价值与死之意义的思考,突破了前人,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C逍遥游行文挥洒,不拘一格变幻无穷,打破了世俗观念世俗形式的限制,是庄子绝对自由精神的外化,与诸子散文大相径庭。D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及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典籍,章与章、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12对下列诗句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天边落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天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还引起诗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借助语言的音韵和生动的比喻摹写音乐。大弦小弦“嘈嘈”“切切”,大小弦和鸣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联合起来,使得弹奏如在耳边。C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又”字点出了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无限感慨。月明中的故国如今是怎样的物是人非呀,故国的衰亡与天地的变化紧密联系,亡国之恨,溢于言表。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词人好不容易借助酒力忍痛分别,但酒意很快散去,醒来之后,满目凄清。作者实写了“杨柳相挽,晓风相拂,残月冷然”的景象,借景抒情。13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读了“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洁白,不是更可怪吗? 引用诗句,充当反面例子,告诫大家说明事物应准确描绘特点,不能仅用比喻,否则会让人产生疑问。B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运用反复的手法,强烈地抒发了鲁迅深沉、激越的感情。“不在就在”表示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两条,非此即彼,从而激励大众起来反抗。C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将三种激情比作飓风,形象表明它们是自己在追求过程中的原动力,而“苦海”和“绝望”则表明这些激情在给他带来了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和痛苦。D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 双重否定句用得很有表现力,不但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而且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14下列是对论语中几个句子的理解,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施政者要求下面的人服从自己,首先要考察自己是否值得他人服从,只有自身足够优秀,他人才会愿意服从。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B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并非喜欢“恶衣恶食”,是因为“乐道”从而能够“安贫”。嘴里说自己心中充满“道”,却时时以粗衣淡饭为羞耻,这不是典型的伪君子吗?C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怎么能“以德报怨”呢,这不是助长了为恶者的气焰吗?所以对“怨”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至于恩德,是用来回报恩德的。只有这样,才能端正社会风气。D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这与比。” 做个君子应该是不偏不移,不厚不疏,中庸端正。那么,怎样才算是“中庸端正”呢,评价的标准应该是看其行为是否合乎“义”。15先贤古圣虽已辞世,但后人思念景仰之心,一刻也没有停止,历代留下了许多悼念之作。其中写给孔圣人的一句是( )A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B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C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腹存汉鼎三分。D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譬之官墙。二、阅读题(28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0分)开放:现代城市的本质顾 土 “人并不绝对需要一座都城。”这是19世纪法国一位作家的话。 我也并不需要非住在都市里,我也不大愿意住在熙熙攘攘、满怀欲望、急功近利、互不相识的都市,但是,既然已经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而且还是自诩正在向现代化大都市靠近的城市,我又不能不期待早日遇见现代城市所蕴涵的一些优点,或者叫做长处。 在现代城市的长处中,我最喜欢的大概是开放,这也是现代城市的本质,因为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孕育城市的现代化。 国际,是当今我们四周最常见的称呼。但是,我在世界上的很多城市游览,很少见到国际这样的称呼,只是当机场分国际国内航线时才冠以国际。有些国家的人似乎还不大喜欢国际这个叫法,大约国际和开放是那里的本性,好比吃饭喝水一样,用不着刻意提示,他们更愿意强调自己的本土性传统化和地域特色,在他们的眼里,本土、传统、地域与开放互不排斥,而且越是如此越足以吸引别人。 村寨可以是封闭的,本乡本土,同宗同族,除了兵荒马乱、流民迁徙、入赘招亲,难得有外人进来。前现代的城市也可以是半封闭的,交通不便、安土重迁、自给自足,直至管束式的户籍制度、警惕式的生人政策、匮乏式的票证管理,都让城市处于排他的状态。现代城市则不同,任何一座城市,踏入现代门槛的标志就是多半人口来自外地,来自乡镇,来自其他国家和种族。吸引他们走进一座城市,是工作机会、商业机会、教育机会、居住机会、享受机会、服务机会、信仰机会,促发了欲望。只要不是短暂旅游的游客,当他们进入这座城市那天起,就成为这个城市的自然居民。 这种开放,基于人们对平等的普遍认同,平等对待一切外来事物甚至异己,只有私人品评没有公共拒绝,只有个人判断没有社会排斥;这种开放也来自于人们对多元的信任,多元文化只会带来生机带来活力带来发展;这种开放还源于人们对自由的向往,自由选择居住地,自由迁徙,自由就业,这些可以增加人的生活热情和对品质的期盼。 真正的开放是尊重所有进入这个城市的人。可是,尊重别人,特别是尊重陌生人、异己的人,并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这种尊重来自于理性,也表现在微小的细节中。 在我去过的一些特别喜好标出国际的地方,为了表示自己的国际化,厕所特意写出WC,公共交通内还专门大讲英语。可是,这恰恰是一厢情愿。如果尊重别人,我们就应该知道,世界是多元的,有各种语言,很多国家和民族的人不讲英语。如果尊重别人,我们就应该从人性,也就是人的共性中寻找国际化的途径。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认识形象,一男一女两个小人才是国际通用的卫生间标识,所以,形象远比语言文字更通用。尊重别人,还促使我们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游客记地名的方式大多是目识,而非说和听,尤其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不用说对外国人,即使对外地人,公共交通中以喊话报地名也是一种欺生的行为,所以,以屏幕显示才是最好的表现方法。在我们的许多城市里,公共交通经常忽然冒出来大站快车以及所谓的临时终点,这或许是一种解决交通工具拥挤的善意,但对外来人就是一种轻视和省略。直至现在,不用说中小城市,即使我们的一些号称国际化的大都市,咖啡馆、饭馆、餐厅里都不明白免费冰水的重要,而这已经是国际通行的习惯,也是多数外国人的习惯。 开放还表现在理智对待对方。因为开放不是单向的,所以,当我们对某一种外来文化,或是饮食、或是习俗、或是生活方式,表示排斥、不满甚至以为是侵占时,首先应该考虑我们的饮食、习俗、生活方式在对方那里是不是也在大行其道?现在我们拒绝别人,别人下一步也可能拒绝我们,拒绝别人,其实正是拒绝自己! 我喜欢开放的城市,我愿意在我的周围每天都看见陌生的人流,因为我现在正住在大都市里,所以我必须接纳这一现代城市的本质。 (文汇报20070316)16作者认为怎样才是“真正的开放”?(2分)17文章第5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运用的目的是什么?(3分)18文章第10段中作者说“拒绝别人,其实正是拒绝自己”,对此你怎样理解?(2分)19作者在前面说“并不需要非住在都市里”,结尾又说“我喜欢开放的城市”,这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022题。(8分)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不行: 成立: 祚: 吊: 21翻译句子。(2分)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22文中从几个方面来表现“悲恻动人”之情?如此表达有什么目的?(4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326题。(10分)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率尔: 比及: 方: 如: 24翻译句子(2分)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25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三人不同的个性。(3分)26综合三人所言,简要阐述孔门的为政之策。(3分)三、填空题(8分)27.从下例六句中任选四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司马迁报任安书)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选读)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选读)八佾舞于庭, , ! (选读)四、语用题(4分)28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对这一名句的理解。(50字左右)(4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五、写作题(30分)29. 以“高山仰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题目(不能以话题为题目)。不能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瑞安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答题卷选择题请填涂在答题卡上12345678910111213141516(2分) 17(3分) 18(2分) 19(3分) 20(2分) 21(2分) 22(4分) 23(2分) 24(2分) 25(3分) 26(3分) 27(8分)昨夜西风凋碧树,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八佾舞于庭, , ! 28(4分)(60字)29. 以“高山仰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请答在作文纸上)瑞安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A婢b 斐fi B涔cn 臼ji C槛jin 谄chn)2C(A萌蘖 流觞曲水 B酒馔 沧海桑田 D诲人不倦 匡扶天下 )3C(“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操纵。“磨砺”:摩擦使锐利,比喻磨炼。“磨钝”:摩擦使不锋利。“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4B(应是“上行下效”)5D(A缺主语“我”;B递进关系不成立,“迫害乃至毁灭”;C句型杂揉,“也带来了”“提出了”两种句式)6C(伐:夸耀)7B(疑问语气词。A大概;指示代词“那”。C兼词“之乎”;代词“之”。D形容词词尾;兼词“于此”)8A(使动用法。其他名词直接用作动词)9B(A报告申诉;C饱的样子;D惠爱人民)10D(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信,自己吊死在沟渎里而谁也不知道他们呢?)11B(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第四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能源行业CCS项目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研究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钢结构施工后期工程维护方案
- 2025年零售与电商行业报告:电商行业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分析
-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向40分钟要质量!备课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记录人”
- 无人机飞行场地安全管理方案
- 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后的水质监测与保障
- 绿地长岛预售合同(标准版)
- 事业人员调走合同(标准版)
- 混凝土索赔协议书
- 社保返还协议书
- 2025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变电站施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机修理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
- 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治理典型案例与规范要求
- 《实验室用电安全》课件
- 足少阴肾经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中心护士手册
- 眼科OCT基础知识课件
- 高一年级英语学法指导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