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10月模拟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第卷1.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A. 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B. 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C. 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D. 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说明要破解甲骨文就要了解商代乃至商代之前的历史,故选C。A选项认为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甲骨文不仅含有宗教信仰的信息,还包含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表述不完整,不如C项具体,故排除。D项与材料的信息表述不符,材料主要讲述甲骨文与历史的关系,故排除D。2.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西汉初年楚王韩信、粱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刘邦晚年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粱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 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 加强了君主专制C. 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D. 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刘邦在位时期尽管没有出现割据分裂,但这种因素已经存在,文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例证,故排除A。汉高祖封王,地方诸侯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B。汉高祖封王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的变化的主要影响,故排除C。【点睛】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封国制(分封诸侯王国)并行。3.史学家赵俪生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拐弯。其中的“第三个拐弯,发生在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至第9、第l0世纪。它冲破自然经济的锢闭,是货币交流逐渐增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观点强调A. 经济政策的延续性B. 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C. 经济发展的活跃性D. 经济形态的突破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至第9、第l0世纪”处于我国唐朝和宋朝时期,唐宋农业发展, “是货币交流逐渐增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的一个转折点”可见经济发展活跃,故选C。自商鞅变法到清,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这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里也没有提到区域经济,故排除B。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在唐朝或宋朝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故排除D。4.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对中国的影响是A. 促使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B. 进一步拉大与西班牙贸易逆差C. 促进了明清农业与江南工商业的发展D.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近代列强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之下,中国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了,故A与材料无关,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和西班牙的贸易往来,所以谈不上贸易逆差,故排除B。由于近代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根据材料“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大量白银的涌入,明清时期,实物地租开始向货币地租转变,推动农业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拉丁美洲各地,也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故选C。5.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张荫棠挺身而出,上书清政府,要求整顿藏政、挽回主权,随后受命入藏任“查办藏事大臣”,并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A. 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B. 仍秉承传统的选才思路C. 积极采纳汉族官员的主张D. 进一步扩大地方的自治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西藏面临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可知,A项正确,传统的选才制度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在材料里没有体现,故排除B。清政府任用张荫棠是在“西方入侵、中国领土再次被割让的危急关头”而张荫棠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汉族驻藏大臣,可见清政府是特殊条件下才采纳他的主张,故排除C。材料里没有体现西藏自治权的信息,故排除D。6.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土改时中国共产党A. 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B. 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C.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注意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 “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没有提到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故排除A。从材料里扩大党支部,成立村政权等信息可以得出,B项正确。材料里没有提到土地改革的内容,没有提到能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信息,故排除C。材料主要是指中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不是维护社会秩序方面,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7.1943年国民党挑起了一场“中国之命运”的论战,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这场论战A. 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B. 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理论基础C. 有利于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D. 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之命运此一命题的核心,实际上又是提出了一个选择哪个政党来领导中国命运走向的问题,不是抗日的问题,故排除A。也不是为了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故排除C。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通过论战有利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故选D。【点睛】1943年3月,蒋介石署名出版中国之命运。在抗日战争已能看到胜利曙光之时,拥有不同政治信仰和一统中国政治抱负的国共两党及两党领袖,均在思考一个问题。既:抗战胜利结束之后的中国命运前途。这个问题提出本身就是对中国命运的一种追问。所谓“中国之命运”,就是以国家命运的名义,提出的一道政治选择的命题。具体而言,国家的政治取向、前途命运,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主张。以当时国内局势来看,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答案,也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或共产主义统一中国。故,中国之命运此一命题的核心,实际上又是提出了一个选择哪个政党来领导中国命运走向的问题。8.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对台湾的解放并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这一变化说明A. 意识形态影响决定国家对抗B. 杜鲁门的政策摇摆不定C.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D. 国家关系影响国际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了这一立场”可知,中国出兵朝鲜一事,威胁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使美国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C正确。“解放战争胜利之际,杜鲁门总统似乎听任大陆解放台湾并考虑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说明美国最初没有敌视新中国,A错误。美国对华政策是其国家利益决定的,B错误。战后初期国际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美国立场的变化是从美国国家利益出发,没有改变国际格局,故排除D。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物品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十二三条规定:“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些规定反映了罗马法A. 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B. 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 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D. 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个条款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故选C。材料中提到“夜里行窃物品的人被人当场杀死”没有特指正当防卫的是平民故排除A,也没有特指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排除B。材料是界定正当防卫的权限,不是重罪轻罚,故D项表述错误,排除D。【点睛】十二铜表法时间:公元前449年颁布。原因: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推动;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清晰,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意义:积极性: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10.12-l3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l3世纪后半期。许多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也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A. 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B. 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C. 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D.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法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说明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故选A。B选项在材料里没有体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中世纪黑暗即基督教神学被文艺复兴驱散,C选项表述错误,故排除C。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D选项表述错误,故排除D。【点睛】文艺复兴的兴起: 意大利最先原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16世纪后,文艺复兴扩展到到西欧其它国家。11.1933年12月,联共(布)决定,苏联不反对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除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外,其它欧洲国家可按意愿参加。l939年4月,苏联向英法建议:在英法苏之间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这反映了A. 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期待B.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C. 由于意识形态导致两大阵营的对抗D. 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个人那句材料可知,苏联有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的意愿,也愿意在英法苏之间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故A正确。材料主旨是苏联加强欧洲防御的期待,不能直接得出二战即将爆发的结论,故排除B。两大阵营的对抗是二战以后出现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材料主旨是苏联加强欧洲防御的期待,也不能直接得出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B. 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C. 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D. 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没有批准是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的主要原因,可见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选B。A选项“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说法太绝对了,在材料里也无法体现“完全”,故排除A。国际贸易组织显然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C项表述错误。故排除C。冷战是美苏在世界范围内除军事对抗外的一切对抗,材料无法体现美苏冷战而导致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信息,故排除D。第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l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答案】(1)原因:基督教会掌控减弱;私人捐赠办学;国王重视助推。问题:主要依靠私人捐赠办学;培养社会精英为主;不注重社会科学的教育(或注重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2)成果:建成一批重点大学;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3)共同影响: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 l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显然可以得出,教育发展原因之一是基督教会掌控减弱;根据材料“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和材料“l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可以得出原因。从材料中办学的来源,培养的对象,教学的学科内容可以找出当时办学存在的问题。(2)根据材料“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l00所左右重点大学”,“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等信息得出答案。(3)结合材料一和二,可知,不同时期,两个国家都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从这些方面考虑,言之成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世纪-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简表阶段时间主要事件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代16-l8世纪中期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圈地运动;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第二阶段蒸汽时代18世纪中期-l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l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l85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三阶段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全球交往频繁。第四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第五阶段信息时代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资本主义经济“滞胀”。请回答:从表中提取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答案】(1)论题宏大有主线,如: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历程,近代以来全球联系的演变,全球化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技革命对近代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对世界经济影响等。(2)论证列一个史实给分,能写出影响给分,史论结合来分析。(3)结论能把论题升华。【解析】【详解】本题时间跨度大,从16世纪-20世纪,主要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表格,第一第二第三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围绕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展开,从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阐述。第四阶段是经济危机和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主题可以列为危机与机遇,经济危机的对世界经济影响等等。第二第三第五阶段,从三次科技革命阐述科技革命对近代世界经济的影响,从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重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从第一到第五阶段是世界有孤立到全球化的过程,围绕史实可以阐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历程,近代以来全球联系的演变,全球化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总之,论证罗列史实,能写出影响,史论结合来分析。【点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2)途径: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3)形成过程: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雏形初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加速请考生在45、46、47道历史选做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5.【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唐宪宗元和10年(公元815年)6月,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他一到任即发布政令,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奴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在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还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次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摘编自马国军等柳宗元在柳州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在柳州改革的特点及影响。【答案】(1)背景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柳宗元有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的信念(此点从材料看不出)。当地弊政突出,问题凸显。(2)特点:以改革陋习为突破口;改革领域多;注重生态建设;影响到附近州县;关注民生(或主动性、针对性、示范性、广泛性、前瞻性)。影响:释放奴婢解放了生产力,缓和了阶级矛盾。破除迷信,传播了知识、改变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了文化素养。改善和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态环境。【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柳宗元被贬官来到柳州任刺吏”,看到当地弊政突出,如“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又如“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面对这些弊政,被贬的柳宗元但仍然为民办事,废除“残酷风习”“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可见,一方面是由于被贬到柳州,另一方面是由于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的信念。(2)结合材料从柳宗元改革的领域,方法,措施等可以得出特点。他一到任即发布政令,废除残酷风习,以改革陋习为突破口;改革涉及教育,医学等多领域;垦荒,打井,关注民生,植树造林则改善生态环境。从改革的措施逐条分析释放奴婢缓和了阶级矛盾;“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变了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了文化素养。垦荒,打井改善和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植树造林则改善生态环境。16.【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1940年8月20日晚8时,八路军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8月20日到9月l0日,是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在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八路军侧重于粉碎敌人大规模的报复“扫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摘编自朱海燕等百团大战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百团大战时八路军的战略战术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团大战的影响。【答案】(1)特点:主动进攻;分阶段进行;进攻与反扫荡相结合;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网线为主。(2)影响: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光辉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说明八路军主动进攻;第二段说百团大战分为三个阶段,说明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二段说“八路军侧重于粉碎敌人大规模的报复扫荡”可见,进攻与反扫荡相结合;根据材料“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 可见,百团大战是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网线为主。(2)根据材料“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以及“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和“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可以得出影响。【点睛】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1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试卷(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2024年安全监察人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聚苯硫醚树脂深加工项目初步设计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数据与统计图表》通关考试题库【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锈钢新产业园项目投标书
- 绿色餐饮2025:环保食材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报告
- 绿色金融风险防控与政策支持:2025年研究报告
- 2025年造价委托合同4篇
- 2023年度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能力提升B卷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江苏省江阴市中考数学试题预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表
- ISO 15609-1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焊接工艺规范中文版
- 人居环境科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高级电工证考试题库电工考试题库
- 2023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Unit 1 Food matters
- 糖尿病足中医辩证治疗
- 脑膜瘤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铝合金门窗安装流程
- T-ZJFS 010-2024 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型贷款实施规范
-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第二版)课件 1《老子》三章
- 药物临床试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