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2.doc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2.doc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2.doc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2.doc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2 课题2:一言九鼎一、 设计理念:通过鼎文化的传承,与语文学科的创新整合来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二、教学目标: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三、教学重难点:对鼎文化的传承领悟和初步运用。四、教学准备: “鼎”字成语和名鼎图片资料.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思路:第一课时一、欣赏感知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文化内涵,学生交流搜集资料。进入青铜展廊:1、兽面纹方鼎鼎呈方斗形,口沿有一阶状的唇边,口边立两耳,腹下四隅设四空足,口沿下是以单线构成的八组兽面纹,每壁的两侧和下沿饰密集的乳钉纹.大鼎在古代是盛放肉食,作于祭礼原器为商代中期(公元前15-前13世纪).1974年河南部州张寨南街出土,高100厘米,重82.5公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2、四联鼎 由四个相同的附耳盖鼎于腹部连接面成,盖顶有三头卧牛为饰,每个鼎只有一个足,但有六个附耳,其中两耳是共用的.长足鼎是典型的战国晚期楚鼎的风格,四鼎相连中一起的形式很少见.原器为战国晚期(公元4世纪-前221年),1972年安徽太湖长河水利工地出土,高15厘米,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3、龙纹鼎口上有两耳,耳外壁各有两条对称竖立的龙.腹部有六条侧面的龙,两两相对,在龙头之一设小牛首.腹部有三个龙头大耳,与腹下三足相对应.这一形式在青铜鼎上是仅见的.整器造型宏伟,是西周时代最大的青铜鼎.原器为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1979年陕西淳化史家塬村出土,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淳化县文化馆藏. 4、秦公鼎口上立两耳,腹部宽而浅,下有马蹄形足,口和腹部的纹饰是两个变形的兽,尾部上下相接,连接处为一兽目,称兽目后连纹.腹内壁铸铭文六字”秦公作铸用鼎”,说明这是秦公所铸并作用的.原器为春秋早期(约公元前6世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出土,高47厘米,重26.5公斤,上海博物馆藏. 5、福禄寿屏风及鼎炉 屏风上为仿金铜大梁,长6.6米,两端站立一对不锈钢铸成展翅欲飞的仙鹤,两根方形青铜立柱,高5.6米.屏风用透雕,密集的交龙纹组成,镍白铜铸造,上有福,禄,寿三个篆体仿金铜字,气势壮丽宏伟.我国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源教授设计屏风前置三座寓意福禄寿的鼎炉,高1.2米,参照陕西法门寺地官出土刻唐草连瓣纹争鎏金五足大薰炉,以仿金铜铸成,造型华丽. 6、钟以钟传情 钟是中国青铜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敲击乐器.钟体是椭圆形的共鸣箱,前后左后各有一条立体的,以蟠龙弯曲勾连形成的透雕棱脊;前后两条上限在舞部,左右两条在舞的上部相联,组成悬挂状的钮.腹部饰对称的龙纹.钟敲击的部位在焉部空隙处.原形参照为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的克钟的原形,高63厘米,重38.25公斤,此钟通高1.68米,钟声洪亮悠扬. 二、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欣赏各类鼎1、司母戊铜方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吴家柏树坟园,因鼎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铭文而得名。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这三个字的含意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 我们看到司母戊铜方鼎的鼎腹是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是目前发现的最大青铜器。2、大禾方鼎器呈长方形,四壁饰浮雕人面,神态严肃,五官毕具,人面额顶较宽,脸宽而方,浓眉,凹陷的眼窝,高颧骨,鼻梁挺直,阔嘴厚唇.人面两侧有大耳,耳的上方有小的曲折形角,耳下有兽爪,这是一个神人.腹内壁铸名”大禾”两字,为商代氏族名.原器为商代晚朝(公元前13-前11世纪),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高难度38.5厘米,重12.85公斤,湖南省博物馆藏.3、世纪宝鼎1995年10月2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青铜鼎.原件高2.1世纪;口径1.5米,重1.5吨,三足鼎立,双耳高耸,商周纹饰,浮雕兽面,去纹垫底.鼎的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随着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龙纹饰.象片华夏炎黄子孙由56个民族组成.底座前后分别以金文铸有”世纪宝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于一九九五年十月”字样.鼎圆禁方,造型雄伟,气势宏大,古朴典雅,庄重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原件现屹立于纽约联合国广场. 4、肇庆九龙宝鼎 宽大的双耳,外面各饰十条蟠龙,二十寓意置立此鼎喜迎新千年的时代.口沿下有三组对称的龙纹,为六龙,加上三足顶端有三个大龙头,共有九龙.九是最大数,龙是中华民族象片,九龙寓意深刻.腹部是波曲纹,环回旋曲,似众多重叠山岭,寓意祖国大地山川充满生机和稳定.鼎置肇庆,称为”肇庆九龙宝鼎”.鼎内壁铸篆体铭文”敬铸肇庆九龙宝鼎,喜迎二十一世纪”十五字. 此鼎由中国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源教授参照中国古代青铜鼎的形制和纹饰设计,中国铸造学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谭德睿教授督铸.鼎身以失蜡法整体铸成.鼎高6.68米,口径5.58米,重16吨,为世界之最.二、教师小结第三课时一、感受鼎文化教师讲解鼎1、展示”鼎”的篆文,从形象上感受它的重量.引申它的蕴义之重.2、回忆”鼎”字成语.学生小组交流。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鼎大名,鼎志昌盛,三足鼎立,鼎力相助,问鼎中原,人声鼎沸,春秋鼎盛.二、学生绘画 用油画棒或水粉描绘鼎的纹样。 教师指导。三、欣赏、讲评模拟赠鼎现场,请一名同学担任形象大使,身着唐装郑重出场,向联合国秘书长介绍并赠送学生创作的世纪宝鼎,提出美好祝愿.四、教师小结:鼎文化是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一小部分,我们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札记:在设计一言九鼎一课时,我先考虑了很长时间:这一课是通过鼎文化的传承,与语文学科的创新整合来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学重难点为对鼎文化的传承领悟和初步运用。但对学生来说,古老的青铜文化,尤其是祭祀时才用的到的“鼎”,与他们的生活距离太遥远;尤其是六年级下学期的美术课难得一上,课上光欣赏不能动手无疑是件很遗憾的事。怎么能即将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出来,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世纪宝鼎”的铭文给了我启发:既然现代人仿造的宝鼎上可以刻上文字,那可不可以让学生画一个鼎,然后用篆书写上自己的名字呢? 于是我先将六年级三个班名单的电子稿用文字处理软件将字体全变成了篆书带到了课堂上。欣赏了各具特色的鼎之后,我告诉学生,鼎不光有祭祀的用途,它的蕴意也很重。我用课件展示了”鼎”的篆文,引导学生从形象上感受它的重量,并让学生回忆有”鼎”字的成语。学生小组交流: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鼎大名,这时我引导学生感悟原来“鼎”字还包含着一个人对别人的郑重承诺,包含着别人对一个人人品、知名度的肯定。作为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大家准备让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回忆与评价自己呢?在学生的讨论之后,得到了一个结论:要做就做“鼎鼎大名”的人。此时我提出:把我们的美好愿望与承诺记录下来好么?怎样记录?就像世纪宝鼎上的铭文那样,把我们的名字“刻”在鼎上吧!我把提前打印好的同学名字的篆体小条发给每个人,请大家把它设计到自己画的“鼎”中,成为铭文。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名字转化为篆书以后都感到了兴奋与惊奇,同时对镌刻有自己名字的“鼎”的设计增添了一份郑重。不少平时画画潦草惯了的学生,这一次却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反复修改草稿后才绘制正稿的;还有的学生在完成草稿后咨询了多位同学的意见,又进行了修改第二天早上,作业一张不少的交了上来,所有作业从未有过的干净、工整,作业纸连一个角都没折。从中我仿佛看到学生们长大了,很在意自己的名声,对自己、对他人多了一份责任感。谁说现在的孩子没有责任感?谁说现在的孩子不在乎别人怎样评价自己?谁说美术课上的德育渗透总是流于表面?其实是我们平时在教学设计中还是“浮”在面上,没有认真地考虑与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相适应。对美术课堂上的德育渗透,一定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这需要什么呢?需要教师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以学定教”;多看有关的文章,备课前多了解课题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这样才能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在完成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为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和谐课堂而尽自己之力。课题3 钟鼓齐鸣一、教学思路: 始于夏,兴于商、周的青铜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一切都充满着神秘,充满着新鲜与好奇。学生在感受这厚重文化的同时,去挖掘钟鼓的造型、纹饰之美,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尝试着仿制或设计一个立体的钟鼓。二、教学目标:通过了解钟鼓,感受钟鼓艺术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学重点:了解钟鼓文化,感受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的奇特与精美。教学难点:钟鼓的制作,以及纹饰的绘制。四、教学准备:PPT课件,纸制钟鼓若干个,剪刀、彩纸等。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思路第一课时一、感知与体验 1、成语导入,了解古代青铜器皿;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与美术有关的语文知识成语,我们来读一读:觥筹交错、破釜沉舟、前车之鉴、惟我独尊、箪食壶浆。这里每个淡绿色的字都指代了一种器皿,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就是觥,一种奇特的酒杯;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锅;鉴:对、是镜子,但这里指装水的盆;这些造型各异的酒具都是尊;这些精美的壶都是用来装液体的。像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状态,同时也为我们间接地展现了一份古老的造型艺术。 2、认识“爵”这一器皿,了解青铜器的材质特征;老师这还有一件仿制品,是什么呢?非常好,这是酒具,叫爵。3、点题:我们看到的所有器皿都是古代人用铜、锡等合金铸造而成,因其颜色呈青灰色,故称为青铜器。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赏识一下“中国古代的钟鼓”。二、学习与创作 (一)了解更多青铜器1、视频欣赏编钟演奏;(点击课件,播放编钟音乐、显现PPT中的课题;同时板书课题中国古代的钟鼓;)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一起来欣赏一下。(视频欣赏)这就是千年绝响铜编钟!2、图片欣赏下面老师要快速地给同学们浏览一些青铜器图片,如果你知道,就请你响亮地说出来:大铜鼓、铜钟、这是古老傩戏中的铜面具 三、总结归纳青铜器的总体特征:看了这么多,请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些青铜器。你们说的这些,都能归结为一个字,美,而且是精美。 精美,表现在哪些方面?精美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文饰;风格独特的铭文。小结:这三方面构成了青铜器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第二课时一、学生创作钟鼓1、师生创作 欣赏了这么多,也许你会产生兴趣,也许想即刻拥有一个。下面,我们就要尝试着制作一个钟鼓。先请打开桌上的红盒子,看看、讨论一下这些钟鼓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做的? (演示)将长方形纸留边对折,涂上胶粘合,再错位折,这样一个立方体出来了,然后将四条角边对齐剪出四条腿。好,剩下的留给其他同学自己琢磨。2、纹饰绘制。 同学们做得都不错,但是还没有好,还要画上纹饰,使它更加精美。 我们来看这个钟鼓上是什么纹饰?最主要的纹饰动物纹,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纹饰兽面纹,也叫饕餮纹;这是青铜器最早的纹饰“实心连珠纹”,是继彩陶纹饰延续发展而来,这是几何纹花边,我们在学习原始彩陶那一课时画过许多,三位同学上黑板画一画。(出示范画) 这些花边可以沿着器口一圈,也可以围着器物的的一个面一圈(出示范作); 今天你们可以参考这些花边来装饰你的钟鼓。二、评价与拓展 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完成的同学请将作品放到这个展区(调整灯光)。我们来看,互评。 札记: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石头的书、青铜的书。这毫不夸张,几千年来所凝练的浓郁、厚重的青铜文化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百科全书,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第四单元 俄罗斯风情课题1:辽阔的大地一、教学构思:俄罗斯建筑风格深受中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规模庞大富丽堂皇.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拥有洋葱头屋顶的,拥有神话般美丽和梦幻的东正教教堂建筑.根据同一个题材,引导孩子在欣赏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想象,根据自主的学习愿望,让孩子们选择性地用画一画,剪一剪,拓一拓等不同手段来表现.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用纹样,图案,色块来装饰建筑的乐趣;用剪剪贴贴的手段,体会对称折剪建筑; 2、知识与技能:在制作完成纸模版的基础上,尝试新的绘画方式拓印小版画. 3、过程与方法:在剪贴画的基础上学习蜡笔拓印的技巧,享受亲自动手拓印小版画带来的成就感.三、教学重点:制作一幅蜡笔拓印小版画 教学难点:掌握对称剪贴建筑和成功拓印的技巧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宣纸,彩纸,剪刀,胶水,ppt.六、教学思路:第一课时一、导入:1、什么是对称图案 2、对称剪纸的要点是什么 二、欣赏与思考1、欣赏对称俄罗斯教堂剪纸建筑(1)外型的折剪设计(2)折纸时一定要住主建筑主要的特征.2、引导创作:装饰建筑的外形(1)你打算用什么形式装饰它的外部 (2)说说你脑海中的纹样有哪些 三、新授:1、作业步骤讲解2、教师提作业要求: 外形:对折彩纸画上半栋带有幕帐形(洋葱头造型)楼顶的教堂建筑轮廓剪下.剪2至3栋,粘在底板纸上. 装饰:选择合适颜色的碎纸进行墙面和屋顶的装饰.可运用以前学过的剪窗花,对折剪图形等技能,注意色彩的搭配.四、展览与评价1、展出作品互评自由交流:对称剪纸能得到左右相同的纹样讨论:纹样都绝对的对称吗 (有些细节地方打破对称的格局会有更好的画面效果)交流:(具象的纹样,连续纹样-花边,几何图形等等)2、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这是什么画 2、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3、出示课题:拓印小版画俄罗斯教堂建筑.二、引导观察,激发构思1、欣赏不同色调的相同画面的拓印作品说说有何不同 2、接触教材,动手实践材料:宣纸,剪贴俄罗斯建筑做模板.尝试拓印.拓印要求:不移动纸张,注意手上的力度的控制.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动手拓印小版画,相邻两个学生互相协助,帮旁边的同学压住纸张,不移动.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四、总结札记:其实学生最熟悉的是俄罗斯的套娃,所以在拓展时我出示了利用大小不同的饮料瓶来制作的套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课题2 天鹅湖的故乡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舞剧天鹅湖的“天鹅”主题,了解作品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2了解舞剧音乐与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并能用舞蹈或课本剧形式来进行创造表现。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并了解“天鹅主题”的特点。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钢琴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思路一、情境导入l播放二首由天鹅湖旋律改编的歌曲:S H Eremember和神话组合的Top,欣赏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TOP,欣赏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两首歌曲是否用了同一旋律?看看谁能把这段旋律演唱出来?2视唱“天鹅”主题旋律。(课件展示)这首旋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作“天鹅”,让我们一起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视唱这段旋律吧。(教师用钢琴伴奏)二、欣赏教学1引导学生明白“天鹅”主题旋律和情绪的变化:旋律较平稳旋律自下而上进行情绪较平稳情绪激动(暗示公主遭遇不幸)2师:公主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呢?介绍天鹅湖的故事情节。(课件展示)3师:下面让我们视听结合一起来感受一下舞剧天鹅湖的片段。让学生带二个问题欣赏:问题一,这段舞剧背景音乐用的什么?(“天鹅”主题)问题二,这段舞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4简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芭蕾的起源与发展(意大利法国俄国世界各地)。5简介这段舞剧表现的剧情0暮色降临,为王子成年举行的舞会正在进行,王子忽然发现城堡上空飞过一群哀鸣的天鹅,这引起他强烈的狩猎愿望。三、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1先播放小品洛桑学艺中关于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再播放舞剧天鹅湖中天鹅飞翔的动作。2教师现场展示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让学生模仿。(先无音乐伴奏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然后全体学生站起来再跟“天鹅”主题和根据“天鹅”主题改编的说唱音乐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四、学生创编表演规则:1每组任选下列一段音乐和一个故事情节来创编。2表演形式:舞蹈、课本剧或课本剧加舞蹈等。3表演时间不超过2分钟。4准备时间5分钟。音乐(任选下列一段音乐)1古典风格的“天鹅”主题。2说唱风格的“天鹅”主题。情节(任选下列一个故事情节)情节一:幕色降临,城堡上空飞过一群哀鸣的天鹅。情节二:在湖边,公主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注:如在编排中合理的加入刚学过的芭蕾基本手位和飞翔动作,加5分。)3学生分组表演。4师生共同评选出优胜组。5让学生欣赏舞剧中演员们所表演的情节一、情节二,并让他们回答这两段舞剧片段所用背景音乐是什么?(“天鹅”主题)五、师生共同总结舞剧舞剧:在西方统称芭蕾,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文学和舞美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六、播放说唱风格的“天鹅”主题让学生再次重温主题音乐的美妙旋律并离开音乐教室。札记:用糖纸来扭跳舞的小人作业效果不错,但现在糖纸太少,倒是可以尝试用包花的包装纸来代替。课题三 伏尔加河之歌【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通过对画家作品的欣赏,对风景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产生一定的认识。 (2)技能领域:通过欣赏、讨论、观察、感受、叙说,借鉴大师和画家的手法和表现语言,尝试用笔墨等工具表达,让学生互相学月,互相研究,掌握一定的风景绘画技能和技巧。 (3)情感领域:通过欣赏,盛受俄罗斯风景画表现的艺术美,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名画家的风景画作,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意趣。(4)创新领域:通过观察、欣赏井进一步感悟,让学生在理解表现语言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运用各种语言进行风景创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感受,运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创造性地表现自然界的美,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体验美术探究活动的快乐。【教学难点】 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界,体悟画家作品中对光、色、树木的姿态、季节的转换有何种反映,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表现自己理解的自然,用创造性的美术语言体现自己的创造天分。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教学思路: 一、新课导入: 教室墙上挂着俄罗斯风景画、地图、国旗和列宾所作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播放由古筝演奏的乐曲,让学生愉快地走进教室。 课件播放歌曲片段: 伏尔加船夫曲 请同学们辨别它们分别属于那种音色?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属于男高音、高亢纯正甜美;男中音、浑厚 ;男低音、浑厚。) 师:同学们注意区分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它们主要是由音的高低和音色的本身特点来划分的,而不是单纯听音的高低,男低音音色浑厚、沉重。 二、新课教学 1、 聆听音乐 请同学们听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并思考: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歌曲属于哪个国家?体裁是怎样的?歌曲的力度是怎样的? 请大家看墙上列宾所作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并结合小学所学过的课文,刚才聆听的音乐,讨论歌曲的思想内容。欣赏书上多幅范作,说说感受。2、情感体验。 师:请问欧洲最长的河是? 生:伏尔加河。对,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所以俄罗斯的绘画作品以此为题材的很多。a 欣贯书中第46、47页画家的作品,想一想他们表达的是什么季节的风景,从绘画构成、表现手法、色彩感觉、表现内容等方面进行观察、理解和讨论。 b 画家所表达的自然界的景色有的是安详的,有的是热闹的,每个人内心世界不一样,观看的角度和理解的内容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表达。结合画面内容和画面表达的形式和效果等,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理解画家的心情。 c 结合自己的课前收集和课外阅读,说一说自己理解的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d 讨论画家描绘自然风景时常用的方法和工具,说说他们的构图和表现技巧。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 e 思考:自然风景画的表达和中国传统的什么绘画有点关系?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吗? f 你准备用什么工具表现画面? 拓展活动 a 透过窗户看外面,自然界有什么样的风景呢? b 用手做成方形的取景框,决定一下取景的范围,看看取景框里的世界。 c 选择自己喜欢的取景范围,或是凭借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理解,画一张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的景象。 d 通过观察、体验,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丰富学生的表现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色彩与季节的关系并大胆地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根据材料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可以任意组合,相互交流自己的表现方法。 延伸活动 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与大自然合个影吧!试试看,把自己和周围的同学们添到自然界的画面里,我们将会多么幸福!现在就动手吧,把我们画迸美景中去。 评价活动 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师评、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内容包括:学生活动积极性的情况、环境卫生维护情况。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语言表述、构思创意和画面表现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行评价。 总结活动 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教师简单总结札记:应该说本课学生的作业不够成功,因为多数学生对水粉颜料的掌握不够好,造成颜色要么过稀,要么过干,有的画面太“生”,有的太脏。看来画好彩画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必须依靠大量的平日练习。第五单元 生活需要幽默课题一 笑破肚皮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戏剧创作与表演的基本知识,构思创作戏剧小品片段,并进行即兴表演。2、 学习戏剧表现基本手法,根据情节,运用表情与肢体动作与对白进行戏剧表现。二、教学重点: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教学难点:如何提升情趣,陶冶情操三、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思路: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阿凡提 卓别林陈佩斯 赵本山你们认识这四位人物吗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吗?(幽默,风趣).何其芳说:”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在你生活的班级里有幽默风趣的人吗和他在一起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现在就一起乐一乐。请班上的“幽默大师”给大家讲一个幽默故事或者表演一段小品。你能发现乐观,幽默的态度有什么好处吗?(陶冶情操的途径,让我们体会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情趣。)二、新授教师讲解卓别林: 说到电影喜剧,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卓别林,他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噱头、滑稽的表演和他独创的头戴破礼帽、脚登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然而在这种欢笑背后却隐藏着人生的孤独与凄凉。他的喜剧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创造了世界喜剧不可逾越的高峰。 1914年,他演出的第一部喜剧片谋生问世。不久,前文提到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在他的第二部影片阵雨之间中首次登台亮相,成为日后卓别林喜剧电影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他拍摄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哑剧技巧、完美的银幕形象成为闻名世界的喜剧演员。 1923年他创建了自己的查理 卓别林影片公司,成了好莱坞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他一身兼任制片、编剧、导演、演员、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马戏团(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等。 1952年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离开美国。1957年他在英国执导并主演了一个国王在纽约,他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是香港女伯爵(1967年)。 1972年,他重返好莱坞,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接受了为表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所作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授予他的艺术成就奖。卓别林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将人道主义精神与社会批判因素融入他的喜剧之中,创造了世界喜剧电影不可逾越的高峰。卓别林受迫害四十年内幕:世界闻名的喜剧泰斗查利 卓别林,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被联邦调查局扣上各种可怕的帽子被逐出美国,而当他在20年后重返美国受到各地群众更热烈的欢迎时,曾迫害他的联邦调查局简直是大出意外,惊慌失措,从而成为这位有良知的进步艺术家历史中光荣的一页。三、学生模仿学生自编内容和动作,模仿卓别林的表演,用喜剧形式表演。札记:学生模仿马三立的逗你玩惟妙惟肖,为本课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卓别林喜剧短篇的播放也让学生捧腹不已。课题二 我幽默 我快乐一、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漫画作品,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2.学习漫画夸张的表现手法,能根据自己或同学的面部特征,或某一个主题画一些有趣的漫画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以幽默的心态对待生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二、教材分析 漫画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单幅绘画作品;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宽泛,风格各异,运用分境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两者虽然都属于绘画艺术,但不属于同一类别,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不过由于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人们已经习惯把这两者均称为漫画。漫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是漫画家对一些生活现象的独特心理感受,这种感受通过夸张变形等表现技法,跃然纸上,又以欣赏为手段,对人及社会起到一定警醒、启示作用。儿童漫画则是指以611岁的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内容简单易懂。成功的儿童漫画也有很多成人读者,如多啦A梦、樱桃小丸子等。自漫画诞生以来,不但得到成人们的关注,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材选了许多成人画像的漫画及儿童漫画,像八戒赶新潮中的八戒竟然隆鼻成大象样,让师父和两位师兄弟目瞪口呆,颇为有趣;三幅无题中的一幅画了一个人走了迷宫后居然连走路也像走迷宫了,也很有意思;还有其他像棋迷、突破等也挺幽默。另外,教材还选了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喜、怒、哀、乐各种造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