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导学案.doc_第1页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doc_第2页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doc_第3页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doc_第4页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实验方法对化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性。【课前预习】化学反应前与化学反应后比较,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那么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围绕这个问题,早期两位代表性科学家分别做了在空气中加热汞的实验,用天平测量反应前与反应后装置和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得到结论如图所示;1673年波义尔实验 1777年拉瓦锡实验1、反应原理: 汞 + 氧气 加 热 氧化汞(粉红色固体) 2、比较两位科学家实验装置的不同点是 3、阅读课本92页-95页后,你认为哪位科学家的实验及结论是正确的,为什么? 4、看课本95页图5-7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即“反应物”)的 会破裂成原子,这些原子不会再破裂,只会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物质(生成物)的 。可见 化学反应前和化学反应后比较,虽然 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反应前后 的种类没有改变, 的数目没有增减。因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 守恒【课堂探究】谈谈现象,探究探究结论一、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改变实验一、磷燃烧反应文字表达式: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分析、解释与结论将锥形瓶底部铺一层沙,用镊子取一颗白磷,用滤纸吸干水后放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口套上一个气球,称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把锥形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引燃白磷观察现象。等冷却后再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现象: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 硫酸铜 铜 硫酸亚铁 Fe CuSO4 Cu FeSO4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分析、解释与结论将打磨好的铁丝放入一个小烧杯中,将硫酸铜溶液倒入一支小试管中,然后也放入小烧杯中,称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把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中,观察现象,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现象: 实验三、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钠 硫酸铜 氢氧化铜 硫酸钠 NaOH CuSO4 Cu(OH)2 Na2SO4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分析、解释与结论分别将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各倒入一支小试管中,然后将两支小试管一起放入一个小烧杯中,称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把两支小试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倒入小烧杯内混合,观察现象,称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现象: 实验四、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文字表达式:碳酸钠 盐酸 氯化钠 水 二氧化碳 Na2CO3 HCl NaCl H2O CO2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反应完后,天平向 偏,说明反应后测得的物质质量比反应前偏 。【解决疑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什么? 如何改进该实验呢? 二、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 质量总和 反应后 质量总和。要点: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 变化;强调关键词“ ”、“ ” 和“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还包含容易被忽视的 质量。因此,在选择有 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在封闭的装置内完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化学变化前后比较化学变化前后微观角度宏观角度两个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 种类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六个一定不变 的种类一定没有改变 的数目一定没有改变 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的种类一定没有改变 的质量一定没有改变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3、谈谈你对化学变化有什么新的认识。三、课堂练习:课本第98页练习与应用第 2、3、4题,请注明详细的分析过程。四、课后练习: 1、下列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B、 3升水和4升水混合得到7升水。C、1.68克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仍然为1.68克。D、3.16克高锰酸钾加热后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小于3.16克2、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柠檬醛中( )A、可能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碳元素,可能含氢元素C、一定含氢元素,可能含碳元素 D、一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3、在4X + 5Y2 = 2Z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用X、Y表示为( )A、X4Y5 B、X2Y5 C、XY2 D、X4Y104、(2008 南宁)下列装置中,不能用来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5、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有两种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6、 7、(2008 青岛)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8、在反应A+BC+D中,20gA与7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6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A20gB7gC16gD11g9、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我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地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中国几代人的航天梦!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液态双氧水(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AN2H6BN2H4CNH2DN2H4O210、葡萄糖与O2作用是动植物呼吸的主要反应C6H12Ox+6O2=6CO2+6H2O,请判断C6H12Ox中x的值应为( )A12B9C6D311、图3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D氢气、氧气、水都是化合物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4)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学习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配平方法【课前预习】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示式,并在各物质名称下面对应写出化学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镁在空气中燃烧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过氧化氢制氧气 3、自学课本第99页至101页,回答以下问题:(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两大原则:一是 尊重客观事实: ;二是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什么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 配平的标志: 。配平的目的: 。4、下列四种方式都可以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3 Fe +2O2 Fe3O4你认为哪种方式更能准确、简捷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它有哪些优点? 【课堂探究】知识归纳与点拨 一、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以 磷在空气中燃烧 为例)步骤 1、 写 根据客观事实,正确书写 左边反应物 与 右边生成物 的化学式。2、 注 注明 反应条件 与 生成物的状态 。(“ ” 代表 反应条件“加热” )( “”表示 生成气体的“气态符号” ; “”表示 在溶液中生成了难溶于水的“沉淀符号”)3、配平在两边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所包含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4、 等两边配平后,用“长等号”连接两边。文字表达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化学反应式: P + O2 点燃 P2O5化学方程式: P + O2 P2O5 【思考】我们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呢?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呢?例如:配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Fe + O2 Fe3O4计算对应质量关系:二、化学方程式的三层含义例如: 2H2O2 2H2O + O2对应计算物质质量关系: 回答:宏观(1) 微观(2) 质量观(3) 【思考】如果实验室分解136克过氧化氢,能制取 克氧气。如果实验室要制取16克的氧气,需要分解 克的过氧化氢。【课堂训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并计算对应各物质的质量关系1、硫在空气中燃烧: 2、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3、镁燃烧 4、氢气燃烧 5、电解水 6、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取氧气 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8、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9、 甲烷CH4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10、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11、完成课本98页:练习与应用 第1题【课后提升一】.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 2N2+O2+4X,则X为( )A.H2 B.H2O C.H2O2 D.HNO3. 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 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CC3H6O3+3O2=3CO2+3H2O D2 C3H6O3+5O2=6CO2+6H2O4在反应3Fe2O2 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A321 B5616232 C5632232 D168642325在反应Cu+4HNO3Cu(NO3)2 +2X+2H2O中X的化学式是 ( )AN2O5 BN2 CNO DNO26在化学方程式:aC2H6 + bO2 = mCO2 + 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m=a B3n=2a C3n=a D2b=2m+n7、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的方法,即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NH3)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后提升二】完成课本101页,练习与应用 第2、4、5题第2题: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学习目标】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2、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3、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的关系。4、养成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P31 K39 Cl35.5Mn55 C12 Fe56 Ca40【课前预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保证配平)(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 (2)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下加热制氧气 2、我来做火箭推进设计师“嫦娥一号”的发射是我国探月计划的第一步。用于发射的火箭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它装有大量的燃料液氢和助燃剂液氧。已知卫星要达到预定轨道,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kg的液氢才能获得足够能量。假如你是火箭的设计师,你应在火箭发动机中装多少千克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H1 O16(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物质的质量关系:(2)根据以上对应物质的质量关系,假设火箭第三级燃料舱加200Kg液态氢,要给这些液态氢助燃,需要提供 Kg液态氧,燃烧后能生成 Kg水。3、知识归纳与点拨: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质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4、阅读课本102103页【 例题1】 与【例题2】例题1加热分解6 .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要求:看书后把解题步骤、过程写在下面 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 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分析这道题是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来求反应物的质量,即已知产品的质量求原料的质量。要求:看书后把解题步骤、过程写在下面 提出问题:根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可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6、归纳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课堂训练】1、实验室要制取96g的氧气,(1)需要过氧化氢质量为多少?(2)假设实验室的双氧水浓度为30% (即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为30%),则需要这种双氧水的质量为多少? 2、我们用的法令枪打响后会有白烟产生,是因为弹药中含有白磷,那么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为多少? 【课后作业】1、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