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铜梁中学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填涂至机读卡的1314题)1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下列选项与材料中所表达的中心意思相符合的是( )A善人者,不善人之师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合而用之2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A单向性辐射B由内向外辐射C多向交汇型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3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重用中原的儒士如王猛,大兴儒学。北魏孝文帝时期,儒学兴盛,更是“比隆周汉”。这说明( )A动荡时期统治者更需要儒学巩固统治B儒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主流思想C该时期实现三教合一,儒学发展兴盛D少数民族封建化完成4曾经有人向拿破仑推销一项新技术发明,以便渡海作战,攻入英伦三岛,扫除称霸欧洲的最大障碍,但未被拿破仑采纳。这一新技术发明应当是( )A蒸汽轮船B电报C望远镜D飞机5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市长肯利文斯通说,每年英国有2.4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他将致力于进一步提高伦敦的空气质量,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伦敦被称为“雾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期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6下表是重庆国民政府根据内地房荒救济办法为建设公营住宅(出租给平民使用)而贷款的情况,投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是( )地区重庆成都贵阳贷款额(元)300万200万100万 A抗战时期政府关注百姓生活B官僚资本侵蚀民族资本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飞速发展D西部房地产市场火爆7 针对1942年4月至1944年2月的作战,侵华日军总结道:“治安肃正作战,因情报不确实,对某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全不能 掌握,从而使讨伐徒劳无功,几乎是毫无成效的。几十次当中,可能侥幸碰到一次。各部队为了取得成果,东奔西跑,迄无宁日。”这反映出( )A敌后根据地抗战使日军扫荡多以失败告终B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持久消耗战成效显著C抗战转入大反攻阶段,日军失败已成定局D正面和敌后战场形成联合打击日军的态势8蒋介石在某日的日记中写道:“严督沈阳与锦(西)、葫(芦岛)两兵团赴援锦州,以期救护我范汉杰、卢浚泉等忠勇将士。这表明( )A北伐战争全面展开,东北战场出现敌我拉锯之势B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正全力进攻我国东北地区C刘邓大军已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的序幕已揭开D辽沈战役打响,东北战场将形成“关门打狗”之势91959年12月,毛泽东和工作人员一起过生日,生日宴会实行“三不主义”: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席间他说:“现在全国遭灾,有些地方死人呀,人民公社、大办食堂到底好不好?群众有什么意见?正确情况搞不到”。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毛泽东反对祝寿,因此材料真实性不足B造成“全国遭灾”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C毛泽东认识到自己的“左”倾错误,并立即纠正D为解决物资匮乏,采用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10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时说:“试想,(教皇)保罗二世今天宣布上帝不存在,明天的基督教世界将是什么模样?”他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宣告苏联解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B信仰可以不同,但绝对不能怀疑C必须坚持西方文基督文明才能拯救这个世界D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才导致解体11“一方面对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人和社会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经常受金钱、权力和荣誉的诱惑,不时地以伪善的手段对待伪善的环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下列作品能体现材料所述 风格的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B大卫科波菲尔C老人与海D百年孤独12右图漫画反映了2012年美日欧联合向WTO上诉中国限制稀士出口的情况。2014年3月26日,WTO专家组裁定中方败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再次沦为列强经济殖民地BWTO严重损害我国经济主权,中国应该果断退出C完全不用理会,WTO裁决对我国没有强制效力D当今世界贸易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二、非选择题1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旧西藏占人口不到5%的农奴主占有西藏的几乎全部耕地、牧场和绝大部分牲畜。农奴主把农奴当作他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藏族民谚中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明确规定领主还可在自己的庄园私设监狱。刑罚极为野蛮残酷。材料二 1959年3月,西藏地区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取得了平息武装叛乱的全面胜利,为西藏民主改革铺平了道路。材料三 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首先是贫困农奴和奴隶的欢迎,也受到很多的上层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证了西藏民主改革顺利进行。第二步是进行土地改革。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把这些公有财产、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全部分给了农奴和奴隶。材料四 1959年。西藏开展了“三反”运动和土地改革,解放农奴,废除人身依附制度。在寺庙里,废除寺庙中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保护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1961年,西藏各地开始实行普选,昔日的农奴和奴隶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他们踊跃参加选举,并由此产生了当地各级权力机关和政府。以上均摘编自西藏民主改革纪实(1)根据材料一,分析旧西藏农奴制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西藏民主改革的背景并概括西藏民主改革方式的特点。(12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新中国在西藏民主改革后,西藏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状况有哪些改变。(4分) 14(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比重一览表材料二 1932年,安庆发布皖省第一个近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安徽省会建设规划,内容包括城市分区及功能、市政道路交通、供水与排水、供电系统、通讯设施、医疗机构分布等方面。其中的供水、通讯医疗体系的规划,在古代城市规划中未曾有过,即便是城市分区功能,也与古代城市规划截然不同。摘编自沈葵科技在近代安徽城镇变迁中的作用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超过40%,是增长最快的10年。搞编自阿萨勃里格斯 英国社会史 材料四 日本工业化首先从政客和商人集中的大中城市出发,最后再逐步向外辐射到其周围地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分别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东京、大阪、名古屋大都市圈。尽管日本的大城市圈在其城市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地方小城市的功能也不能忽视。这些小城市都是包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综合经济体。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及当地民众都十分重视发挥其综合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及社会功能。搞编自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城市化的大体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城市化率较高的政治因素和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城市化率逐步下降的经济因素(1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新特征。(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原因(4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因素。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 15 DCDAB610AADBB1112BD13.(1)特点:政治上,农奴没有基本的政治权利;人身关系上,农奴是农奴主的私有财产;经济上,农奴没有土地所有权,承受农奴主的奴役;法律上,农奴主拥有司法权,可以审判农奴。(4分)14. (1)发展概况:从战国时代起就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城市化状态,并在其后的1500年里不断发展,到南宋时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城市化的最高水平,从南宋以后,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状态,到19世纪中叶达到最低点;19世纪中叶以后,城市化又逐渐恢复,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5分)政治因素:战国时期奴隶制瓦解,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诸侯割据,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