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ppt_第1页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ppt_第2页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ppt_第3页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ppt_第4页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第一节皮亚杰的生平 在现代 没有比让 皮亚杰更伟大的心理学家了 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创造了一个内容丰富的 使人不得不信服的认知发展说 皮亚杰 1896 1980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 因研究儿童智力和认识发展而闻名 提出了发生认识论 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 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 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 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 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 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土 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自幼聪慧过人 10岁发表有关鸟类生活论文 有科学神童之称 22岁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这时主要兴趣在生物学 研究生态学和适应问题 发展了他的中心论题 适应是建立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取得平衡的基础之上 1921年皮亚杰任日内瓦大学卢梭研究所的实验主任 1940年担任卢梭研究所所长 50年代之前 皮亚杰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在日内瓦大学建立了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 并担任该中心主任直到逝世 皮亚杰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 1954年被推选为国际心理学会第十四届主席 1969年73岁的皮亚杰成为第一个接受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贡献奖的欧洲人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1932 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1924 儿童的道德判断 1923 儿童的智慧起源 1936 儿童心理学 与英海尔德合著 1966 发生认识论原理 1970 皮亚杰主要著作 第二节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 一 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 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皮亚杰认为 心理 智力 思维 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动作 起源 主体客体世界适应实质反作用本质 平衡 适应通过两种形式实现 同化 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 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T IAT E顺应 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平衡 不平衡 平衡 同化狗花狗白狗 量的变化 顺应牛 不同类 质的变化 二 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一 发展的结构1 图式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的遗传 一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 逐渐丰富起来 2 同化同化指主体将外界刺激有效地整合于已有的图式之中 是个体以其已有的图式或认识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 同化本身并不能促使图式种类的发展 它只能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 而不能导致质的变化 3 顺应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顺应是改变原有的图式或建立一个新的图式以容纳一个新鲜刺激的过程 内部图式的改变 以适应现实 叫做顺应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把原有的图式加以改造 使其可以接纳新的事物 二是创造一个新的图式 以接受新的事物于图式中 顺应过程使图式产生质的变化 导致人的认知结构的成长与发展 4 平衡平衡首先是同化和顺应两种活动的平衡 人们的认识发展从出生到成年的每一发展阶段都遵循这一过程 人们的认识的发展需要在这两种活动中间有一种和谐一致的关系 二 发展的因素1 成熟 机体的成长 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儿童的某些行为模式的出现有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或神经系统的最早发生机能 2 物理环境 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中的练习和习得经验 包含两类 第一类是物理的经验 第二类是逻辑 数理的经验 3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和语言等诸多方面 这种因素指社会上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社会环境因素和物理环境因素一样 它们要能对主体的发展发挥影响 就必须建立在它们能被主体所同化的基础上 4 平衡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 即决定因素是平衡或自我调节 平衡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三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 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 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2 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3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4 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的 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人的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二 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前运算阶段 2 7岁 具体运算阶段 7 12岁 形式运算阶段 12 15岁 1 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这一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时期 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动作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 处理主 客体的关系 该阶段儿童所蕴含的逻辑是动作逻辑 他们只有动作智慧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慧 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的六个亚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的六个亚阶段 2 前运算阶段 2 7岁 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 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 表象性思维 三个特点 1 具体形象性2 不可逆性可逆性指思维反向进行的过程 例如 把两杯同量的水当着儿童的面倒入一个瓶身较窄的容器 然后询问儿童两个容器的水是否相等 此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认为不相等 皮亚杰认为 由于缺乏可逆性 这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形成 守恒 的概念 知道A B但不知到B A3 刻板性 3 具体运算阶段 7 12岁 儿童的智慧活动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 儿童掌握了群集运算 空间关系 分类和排序等逻辑运算能力 但是 这个时期的儿童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实的支持 只能把逻辑运算应用于具体的或观察所及的事物 而不能把逻辑运算扩展到抽象概念之中 他们产生了类的认识 形成了类的概念 能进行加法性和乘法性的分类 也能把同类事物按某种性质排成一个序列 还能把不同类事物进行序列的一一对应 物质守恒 7 8岁 基本原理 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 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与B一样大小B球变了ABAB问儿童 两个球是一样大 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长度守恒 7 8岁 基本原理 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 长度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ABB问儿童 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 或 A更长 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 面积守恒 8 9岁 基本原理 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 它们仍是一样大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B问儿童 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 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重量守恒 9 10岁 基本原理 不管形状如何改变 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两块叠在一起B两块分放两边问儿童 两堆东西是一样重 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 体积守恒 12 13岁 基本原理 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 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两颗球放入杯中 杯中水的数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 儿童看到水平面准备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BAB问儿童 若将B放入杯子中 水平面会高出A杯 一样高 低于A杯 高一些 或 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 4 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 12 15岁 儿童不受具体内容的束缚 而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 或从前提出发 得出结论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把逻辑运算结合成各种系统 并根据可能的转换形式去解决脱离了当前具体事物的观察所提出的有关命题 或是根据掌握的资料 作因素分析 进行科学实验 从而发现规律 假设可能性的推理能力的实验给儿童四个装有无色液体的曲颈瓶 分别贴上1 2 3 4的纸条 也给他们一个装有无色液体的小瓶子 贴上g的纸条 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