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导学案第二课时.doc_第1页
寓言四则导学案第二课时.doc_第2页
寓言四则导学案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第 周 第 2课时上课时间:2011年 月 日 设计人: 年级学科负责人签字: 教研组长: 包科领导签字一、 札记: 课题: 寓言四则蚊子和狮子、塞翁失马 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分析故事情节并翻译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二、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刘安(公元前179年一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谋取”获罪,流徙途中绝食而死,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刘安曾罗致宾客数干人,内中不乏硕学之士,共同编定淮南子一书。该书共21篇,最后一篇名要略,是全书的序言。从要略看,全书写作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但从内容看,并未完全统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 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汇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此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进献于朝廷。 淮南王刘安是当时皇室贵族中学术修养较为深厚的人,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作内篇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然而这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文化巨著,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二十一篇,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淮南子。四、课堂检测(8分钟)1、速读蚊子和狮子,完成以下题目。(1)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第一次表现蚊子的什么特点?第二次表现蚊子的什么神态?(2)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是( )后悔莫及 可歌可泣 乐极生悲 宁死不屈(3)这则寓言说明了( )狮子虽然庞大,却没有本领。 是不是真有本领,不取决于个子的大小。蚊子败在蜘蛛手里,是出于偶然。取得胜利后,不能盲目骄傲,要谨慎从事,否则会受挫折。2、背诵塞翁失马,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此独以跛之故3、请你诊断:案例如下: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6)牧童牵着牛在吃草。3、综合性学习(1)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七嘴八舌说成语”的语文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采用归类学习法,经过思考,根据成语的特点,将成语归为:数字成语、生物成语、时令成语、故事成语1)、请你根据上述归类,写出几个成语:2)、请你抓住成语的特点,再给成语归归类,看看还有哪些分类,并举例说明。 3)、写写你所知道的一两个典故成语,并简单说说其典故。(3)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2)小明马上期末考试,星期天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求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向爸爸说才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样说才能才能收到让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1) 小明向爸爸说: 。(2) 爸爸向同事说: 。2朗读课文,给括号前的字注音:遽() 边塞( )凯()歌 堕()落 髀()3文学常识填空: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是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老子)这两句话的,阐明了关系,成语“,”就来自这个故事。4熟读蚊子和狮子,理清故事情节。 5、熟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三、合作探究(24分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探究)1、朗读并根据具体情节概括蚊子和狮子寓意。2、朗读并翻译塞翁失马自主预习中遇到的难句。3、塞翁失马说明了什么道理?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五、课堂拓展1、阅读塞翁失马,完成习题。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 人皆吊之(吊: ) 此何遽不为福乎(遽: ) 居数月(居: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 死者十九(十九: ) (2)文中共有九句话,在下列序号中划分文章的层次。(用|线划开)(2分) (3)用一个成语概括文章的内容。(1分) (4)联系你的生活这则寓言给我们以什么启示?(2分)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修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