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文化生活自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澳门回归十周年大型文艺汇演 济南市民观看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 某制药厂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 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市政府提出建议 A、 B、 C、 D、2、山东省借第十一届全运会这一平台,不仅仅展现了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主要的是它弘扬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由此可见 (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C、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 D、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3、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4、2009年10月在被西方视为“展示硬力量”的国庆阅兵之后,中国在法兰克福等地又以文化的面孔拥抱世界,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软实力”,这是因为( ) A、提升文化软实力,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提升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以科学文化建设为中心 C、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提升文化软实力,应使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5、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好精神支柱 A. B. C. D.6、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D.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8、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大量进入企业,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这表明()A文化在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B文化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D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9、“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上面这句话要表达的思想是(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A B. C. D. 10、“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 )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 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 B. C. D. 11、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没有意义 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而不是人类共同财富 A B. C. D. 12、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化文脉”,这次活动的主题表明( ) A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 B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 C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D只有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13、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理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_继承。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14、“岁岁中秋夜,清辉洒海天,一湾遥阻隔,两岸本相连。”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一定的继承性 D.相对的渗透性15、京剧与歌剧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有人称京剧为“东方歌剧”,因为京剧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体,在形式上与歌剧很相似。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不同文化都有相同的表现形式 B不同文化需要相互交融C不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 不同文化必须和谐共处16、2009年8月8日,原浦东新区和原南汇区的“两区合并”工作在法律意义上已经完成,新的生活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将不断冲洗“老浦东”的民间文化,为了使传统民间文化不被现代化“推土机”碾碎,我们需要( )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坚持批判地继承,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进行创新根据新浦东建设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 B. C. D. 17、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 ) 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8、2010年4月20日,文汇报刊发鲍宗豪的文章指出,我们要警惕全球文化多元化进程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主权的挑战。为此我国文化的发展必须(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将外来文化本土化 坚持正确方向,立足发展本民族文化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A B. C. D. 19、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同化的过程 借鉴、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A B. C. D. 20、湖南省攸县依托“乡村大舞台”在各村开展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类文化活动。“乡村大舞台”真正使农民“舞”起来,体现了(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必须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人民群众创造并享用文化 只有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才能实现文化创新A B. C. D. 21、徐悲鸿是融汇中西、纵贯古今的艺术大师。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徐悲鸿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艺术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对文化创新途径的正确理解是( )批判传统,独领风骚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 B. C. D. 22、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 )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B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传承性C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23、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 B C D24、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小城雨巷是其见证。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云南映像是其表现。上述材料说明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统一国家C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D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25、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A源远流长 B民族性 C多样性 D博大精深二材料题(本部分共4题,总分50分)/26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运用文化的作用知识说明为什么“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11分)27、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规模、形式和数量上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是中非在新世纪合作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如何认识中非文化交流?(11分)28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以下是钱老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一些谈话片段:(北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从“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角度看,钱老的上述谈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2分 )29.材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省瞢洱市地震灾区视察,看望受灾群众,并鼓励他们重建家园。在由帐篷搭建的临时教室里,温家宝总理为孩子们书写了下面七个大字“挺起不屈的脊梁”。从文化生活角度,怎样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16分)(w-w-h)高一文化生活自测题 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DABC ABDD CCBA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CBBDBACAAAD26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3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来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维护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4分)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分)27、(1)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分)(2)加强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中非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中非之间的全面合作,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2分)(3)我们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非洲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分)(4)既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要积极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3分)28.(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分)(2)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分)(3)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4)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实现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1分)29.(1)“不屈的脊梁”体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英语学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邵阳学院《环境规划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油画材料研究》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科技学院《大数据分析与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五四爱国运动
- 五四学制整式的加减课件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国际营销nternatonaMarketng》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CAD综合实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山学院《金融学研究方法论与创新教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五个一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卫浴行业白皮书-巨量引擎-202412
- 《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解释全集
- 便利店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 2024年大学生信息素养大赛(省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辽宁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8篇(含答案)(2003-2023)
- 历年制油工题库汇编
- 学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2024版木托盘卖买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化学及答案
- 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钢结构加固改造方案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