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10年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荆州市2010年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荆州市2010年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荆州市2010年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荆州市2010年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荆州市2010年实验中学中考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将准考证啧、姓名清晰地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3、请务必在答题卷(710页)上答题。4、答题卷右侧的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两位。 祝考试顺利 本科目考试时间2010年5月29日上午9:00-11:30 一、(26分) 积累运用书写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的字注拼音。tng( )而走险 海市shn( )楼 惟妙惟肖( ) 鳞次栉( )比 2.(2分)品读下面的诗句,仿写一句,表达一种企盼。谁不愿意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3.(2分)微型语段阅读。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决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出两种)4(8分)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参与下面的综合性学习.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大学,与同学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五四”青年节。创办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总理一走进北京大学南门,就是校园的主干道五四路,道路两旁正在举行 2010年五四文化季社团展览,北京大学丰富的社团文化在这里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温家宝饶有兴致地边走边看,还不时停下脚步,参与互动。在山鹰社前,总理戴上了山鹰社社标,参与户外探险技巧的演示。作为一名“老团干”,逐字逐句阅读之后,欣喜之余,颇有些感慨。尤其是在书画协会的展台前,总理看到学生现场写下“仰望星空”四个字,提起毛笔,写下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脚踏实地”。 (新闻链接: “仰望星空”是温家宝总理所写的一首诗的标题。)(2分)下面是北大“2010年五四文化季社团展览”的活动标语,请你将它补充完整。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丰富的社团文化 (2分)校报编辑准备用一句话新闻的形式报道这则新闻,请你完成。(2分)班上准备以此新闻为背景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拟一个主题。(2分)如果你是那位写下“仰望星空”四个字的学生,在总理写完后,你将怎样对总理说?5. (8分)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远大抱负;生命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浩然正气;生命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 ”的献身精神。有时,生命中有陶渊明“ ,悠然见南山”的宁静深远,也有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的孤独寂寞,更有李煜“ , , ,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的深切哀痛,但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有勇气接受“必先苦其心志, , , ,行拂乱其所为”的艰苦磨练,以“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果敢决绝,实现生命的价值!二、(12分)古诗文阅读.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6.(2分)点示全词主题的词句是 .7.(2分)试赏析“独倚望江楼”之“独”的精妙.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 (2分)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句是A. 媵人持汤沃灌 B. 尝趋百里外 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 日再食9. (2分)选出与例句“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 无从致书以观A. 人多以书假余 B. 以衾拥覆 C.以中有足乐者 D. 不敢出一言以复10.(2分)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11.(2分)作者求学时有哪些不利因素?将下面的概括补充完整.A.致书之难 B. C.从师之劳 D. 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三、(12分)议论文阅读精神栖身于茅屋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就说那位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吧,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万物在阳光中按照同一节奏舞蹈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12(3分)本文的题目中“精神”指代_,“茅屋”象征_;中心论点是 。13(2分)第段中的凡高和斯宾诺莎都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过着贫困、简单的生活,但他们又分别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14(2分)第段中划线句“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能否删去,为什么?15第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6下面是1954年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一段话,联系上文谈谈傅雷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原因,并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示。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对外国人比较容易,有时不妨直说:我有事;或者:我要写家信。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己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四、(12分)散文阅读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饿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17(2分)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 18(2分)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9(2分)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虔诚、尊敬嫉妒20(3分)本文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小草在文章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1(3分)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40字)。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五、(12分)小说阅读黑暗中我们彼此为灯 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蜜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拨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的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客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问,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问,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语文www.yuwen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