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学习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2、 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3、 通过对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的分析,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三) 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学习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教学准备】课件、地图册 第1课时【导入新课】下面屏幕上依次出现的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区,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4.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新的区域黄土高原【讲授新课】一、 出示自学问题(一)1 请用八个字来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2 在图6.25 中找出太行山、乌鞘岭、内蒙古高原长城、秦岭.归纳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3 黄土高原所跨省级行政区 4 说一说 为什么黄土高原被称作“文明的摇篮” (一)引导学生读图6.25 “黄土高原的地形”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总结:在我国北方的大地上,有一片被深厚黄土覆盖的地区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行政区。(二)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例举黄土高原独特民风民俗,其次完成教材25页活动内容,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过渡】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那么,如此多的黄土是哪儿来的?二 出示自学问题(二)1 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2 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3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P27 活动题 4 黄土高原形成的地表景象有哪些?首先引导学生自学P26P27页 ,找到相关问题答案其次完成P27页活动内容,分组讨论,寻找答案,教师巡回指导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1)PPT展示“黄土形成过程示意”说说戈壁、沙漠、黄土的分布规律。(2)下面是支持黄土高原黄土“风成说”的几方面证据,讨论每一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小结: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两相说”等。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那这些黄土,能形成哪些黄土地貌景观呢? PPT 展示,并讲解能形成塬、粱、峁、川【课内检测】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 A陕 B晋 C甘 D苏2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3 填注: 山脉:A ; B ; C ; D ; 河流:E 【板书设计】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课件课教学课件
- 民法学课件教学课件
- 初中广东会考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工业设备
- 新质生产力中考材料分析
- 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家精神
- 施工临时用水施工方案
- 科技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 海事领域新质生产力感悟
- 新质生产力动图设计与制作技巧
-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犟龟》作业
-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及答案
-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原始记录
- 固体料仓 (2.26)设计计算
- JJG 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
- GB/T 33009.2-2016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集散控制系统(DCS)第2部分:管理要求
- GB/T 14534-1993电磁吸盘
- GA/T 718-2007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
- 装备制造业研究报告
- 【课件】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进场人员、机械、材料报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