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环评报告书(报批版).doc_第1页
金矿环评报告书(报批版).doc_第2页
金矿环评报告书(报批版).doc_第3页
金矿环评报告书(报批版).doc_第4页
金矿环评报告书(报批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背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及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对近地的金矿进行采矿取金,这种无序的粗放采金,浪费甚至破坏了国家黄金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人民政府为了保证国家黄金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发展地方经济,控制农民小采选的乱挖乱采,控制矿山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人民政府同意*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立项。该项目拟采用井下开采和重选选矿工艺,金精矿是本工程的唯一产品。*金矿设计矿山采矿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330天,日采矿152吨。选矿厂设计处理原矿石能力为年5万吨,年工作日250天,日处理200吨矿石。本项目基本建设总投资采用道路改造方案,选厂建在水泥厂附近采用浮选锌置换工艺的总投资为895万元。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需要流动资金100万元。基本建设资金由各合作公司按所占股份比例出资解决。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中心进行“*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中心对该项目有关基础资料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组织课题组与建设单位及有关环保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现场踏勘,之后编制了本环评报告书。1.2评价目的(1)按照国家环保法及有关规定,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实事求是的论证该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环保措施的可行性。(2)通过资料分析、类比调查、现场监测,再搞清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周围主要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该工程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短时间与长期的影响,并提出控制或减少工程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措施和建议。(3)为该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提出依据,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服务。1.3编制依据本项目环评报告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和HJ/T19-1997 国家环保局(10)*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4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建设其主要宗旨是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矿山资源,保护区域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并防治污染。污染控制以控制工程污染源达到有关评价标准要求为目的。基于本区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和珍稀动植物,本评价环境保护目标为:(1)在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空气质量不造成明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不因本项目建设而改变其现有的使用功能。(2)废水排放标准达到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废水排放对地下水质量不造成明显影响。(3)控制噪声扰民,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工业区标准。1.5评价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项目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2)水环境 项目区域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3)噪声环境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1.5.2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 本项目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二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3)噪声项目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运营期间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4)固体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标准。1.6评价工作等级和重点1.6.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状况和区域环境功能要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和HJ/T19-1997)提供的方法确定评价等级如下:(1)水环境评价等级根据拟建项目初步工程分析,本项目生产废水排放总量约为4.38m3/d,根据导则中有关评价等级划分的原则与方法,水环境影响评价拟定为三级。(2)空气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仅为选矿工程,其产品只是产出选矿金精矿,产出的精矿均拟外委加工,不进行冶炼。因此,气型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中矿石破碎产生的粉尘为主。故本评价仅对环境空气作定性分析。(3)噪声评价等级 本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的有关规定,本期工程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本项目生态评价工作等级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的有关规定,确定生态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6.2 评价重点由评价工作等级确定,本评价工作重点将以工程分析、水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和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为重点,对其他方面进行一般性分析。1.7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厂址为中心,半径8km范围内。(2)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地下水评价范围为厂址周围3km范围内。(3)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范围内。1.8评价工作程序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影响预测评价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编写环境影响报地下水环境监测及影响预测评价评价区现状调查收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资料*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评审噪声、固体废弃物及影响预测评价收集工程污染源、污染物资料及工程分析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图11 评价工作程序框图环境保护对象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项目性质2.1.1*金矿5万吨选厂浮选锌置换工艺工程建设项目。2.1.2建设单位:*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1.3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2.2建设地点拟建项目位于*自治州*216国道沿线的*水泥厂附近。西北距*城12km处,南距*市105km,距*县城35km,东行35km至*县城,113km到*县。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2-1。2.3项目工程占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总图布置原则:考虑到厂址所在区域的地形及现状,在总平面布置中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适应运输条件的要求,保证人流和物流有良好的运输和通行条件,使场地排水畅通,防洪防涝,创造稳定的场地和良好的基础条件。选矿厂粗碎间和中碎间垂直等高线布置,磨选至成品堆场垂直等高线布置,其余工艺设施基本平行等高线;废石堆设在低处,接近道路并有堆放场地;配电室靠近主要用户;机修间、实验室、化验室集中布置在坡下路边,形成辅助生产区。处理后的尾矿排至东南方向的凹地。生活区设在厂区西面150m处的平坦地区。厂区占地面积31160m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见图2-2。 2.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金矿设计矿山采矿能力为年5万吨,产品方案详见表2-1、2-2。 表2-1 *金矿产品方案一览表产品名称产率()品位(g/t)回收率(%)精矿11.1436.7490.93中矿4.903.023.29尾矿83,960.225.78原矿1004.42100表2-2 *金矿产品方案一览表产品名称产率()品位(g/t)回收率(%)精矿5.9941.3793.51尾矿94.010.186.49原矿1002.651002.5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目前工作制度为连续工作制,每天3班,年工作日200天,日处理250吨矿石。项目设计劳动定员为50人。 2.6主要生产设备新建项目主要设备详见表23。表23 选矿厂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台数/单位功率(kw)总功率单价总价1JC40601303011112PYD90015555282832YA153611111774RCDB65011.11.12.52.5568110106B650/80m4/m7.57.50.1511.27B500/75m5/ m7.57.50.1410.58QMG2128115515535359QMY122414545222210FG-200017.57.51515112004/组0.31.212BS-K487.5602.620.813SF-2.8411442.081425ZM2361215OK2.02.017.57.52.52.516XBT1518111112.52.51710M3/min15.55.52.52.518TNZ-9732196319C-6m2113134545202.53.15124.0482.53021XMZ60m255.527.54.522.52240m2JDGG13.03.023TY153613.03.024170盘式10.50.51.01.02535015.55.53.03.02613.03.0274PNJ130304.04.0282PNJ4114428292软管泵6424424301三级47.5301.04.031B50015.05.0321.51.535.516.52633135.516.50.51.53416板19.09.0355T2918102036340.31.2371组1515202038S10-1000kVA18.58.539245200.41.64012.22.20.50.54140040010.30.30.10.142DDG-9914142.7辅助公用设施 2.7.1供电拟建选矿厂位于*水泥厂附近,水泥厂附近有统一电网通过,选矿厂用电设备计算负荷为677.1千瓦,电源引自电网,选厂拟自建变电所一座。电网供电可满足本工程的用电需求。2.7.2 供水选矿厂拟自打机井2口,通过取水泵直接抽水输送到高位水池,向各用水点供水。选矿厂新水用量4.38m3/h,循环水量为142.5m3/h,总用水量为142.88m3/h。2.7.3 消防在消防措施上,首先在总图布置上考虑道路通畅,便于防火及疏散。建筑物之间间距均满足消防要求。根据消防规范规定,在厂区布置消防管网系统,消火栓间隔120m,消防水量15L/S。2.7.4 尾矿库选矿厂拟建尾矿库位于东南方向的人字型凹地内,容积约375000m3。尾矿库库容可满足本项目正常生产7-8年所排放的尾矿量。2.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4。表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选矿部分1原矿处理量万吨/年5.002年产金精矿量吨50003选矿方法浮选氰化浸锌置换4金精矿产率%14.15尾矿产率%79.325生产用水:新水m3/d105循环水m3/h270.436选矿厂年耗电量KW.h3.251067职工定员人55其中:生产工人人848劳动生产率:全员t/人.a4839生产工人t/人.a5357二技术经济部分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8952流动资金万元1003投资内部收益率%34.494投资回收期年3.845厂区占地面积m231160第三章 工程分析3.1工艺流程简述 3.1.1生产工艺流程图(图示) 图31 选矿厂金矿氰化工艺流程图3.1.2工艺方案说明依据选矿试验报告和矿山生产实际,设计工艺流程如下:选矿采用浮选锌置换工艺,工艺前段为常规的二段一闭路破矿,一段闭路磨后经一粗二精二扫,金精矿进入二磨,并经水力旋流器进一步分级后进入浓密机和过滤机形成滤饼。将滤饼运往氰化车间,先制浆进入氰化,氰化完的矿浆进行第一次三层浓密洗涤,贵液进入过滤器脱氧塔混合槽锌粉置换。半成品送专业厂集中铸锭。第一次洗涤完成的矿渣进入第二次氰化,氰化完后进入第二次三层浓密洗涤。洗完的贵液与第一次洗涤的贵液一同进行后续的程序。第二次氰化的尾渣经过滤干处理后运往尾矿库存放。浮选、氰化采用封闭水路循环工艺。3.2物料分析 3.2.1金矿 从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看:本项目选矿采用*金矿,该矿位于*。*金矿共计算332+333级资源量矿石量354422吨,金金属量2034千克,金平均品位5.74g/t;冰峰金矿共计算332+333资源量矿石量约30万吨,金金属量1500千克,金平均品位5.05g/t。具体见表3-1。表3-1 *金矿工业矿体资源量估算表矿床资源量级别矿体号斜面积(m2)厚度(m)体积(m3)体重(t/ m3)矿石量(t)金品位(g/t)金金属量(kg)备注萨日达拉L110.212.713544225.742034冰峰332+333小计3000005.051500总计6544225.543534 3.3能耗分析3.3.1供电拟建选矿厂位于*水泥厂附近,水泥厂附近有统一电网通过,选矿厂用电设备计算负荷为677.1千瓦,电源引自电网,选厂拟自建变电所一座。电网供电可满足本工程的用电需求。3.3.2供水选厂附近水源丰富,厂址建成后,拟自打2眼机井,供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选矿厂主要物料和能源消耗情况见表3-2。表3-2 选矿厂主要物料和能源消耗物料、能源单 位年耗数量矿石万t5水万m32.1电KW3.251063.4污染源与污染物排放选矿厂主要污染源来自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尾气,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粉尘和尾矿。生活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3.4.1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破碎工艺产生的粉尘,其次是炉灶。其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3。表3-3 选矿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源原料年耗量(t/a)污染物SO2NO2粉尘破碎矿石5万/200mg/m3炉灶煤400.28t/a1.44t/a3.6t/a选矿厂破碎工艺产生粉尘浓度按200mg/m3计,生产的粉尘约为10t/a。3.4.2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情况选矿厂水污染主要来自于生产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按类比资料,生活污水污染物负荷见表3-4。表3-4 选矿厂生活污水排放参数生活污水排放量(m3/d)污染物负荷(mg/L)SSCODBODTNTP3.514015060253选矿厂采用工艺是一个物理破碎过程,尾矿矿浆中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矿石中可溶于水的物质。选矿厂排出尾矿矿浆约3750m3/d,尾矿矿浆含水率为94%,由此可知干矿量为225t/d,水3525t/d,这些矿浆全部通过渣浆泵加压送至尾矿库,选矿产生的废水不直接外排。尾矿库中的上部澄清水进入蓄水池沉淀后利用泵送回到磨矿和选矿工序进行循环再利用。选矿厂的废水循环利用率约为97%。选矿厂供排水平衡见图3-2。 排放146.88m3/h 滴漏损失0.22m3/h选矿工艺设备补充水4.38m3/h尾矿库蒸发4.16m3/h 清水回用142.5m3/h图3-2 选矿厂供排水平衡图选矿生产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500-2500mg/L。3.4.3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选矿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尾矿、炉渣和生活垃圾。(1)尾矿选矿厂的尾矿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粗磨中产生的尾矿,本项目年处理原矿5万t,则粗磨后年排放尾矿干矿量为4.5万t/a;另一部分尾泥则是在精选后产生的,而且含有氰化物,但是这部分尾泥搁置半年后还要回收利用,其产生量为原矿的4,则含有氰化物的尾矿为2000t/a。(2)炉渣、生活垃圾本项目年排放炉渣6t,生活垃圾1.1t。3.4.4噪声排放情况噪声主要来源于给矿机、破碎机等。各声源声级见表3-5。表3-5 选矿厂设备声源噪声源声源距离(m)声级范围dB(A)给矿机185-100破碎机193泵类168-90过滤机170-753.5主要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建成运行后,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选矿厂建设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1)废物排放可能会对附近的引灌渠河水造成影响。(2)施工期挖、填土方将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3)目前尾矿库库容量及尾库坝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与否,将会直接导致对其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4)尾矿的堆放、管理、库坝安全维护以及生产过程中尾矿水循环利用及尾矿输送可能会出现的废水外溢。(5)生产粉尘会对工作人员身体和厂区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可能会对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5.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破碎和筛分工艺,以及主厂房原矿仓等处产生的粉尘,其排放量约为10t/a,这些粉尘对厂区工作人员及空气质量将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影响。 在破碎和筛分室分别安装微震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可以使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100mg/m3的排放标准以下。同时,为工作人员配发防尘面罩,防止粉尘对人身造成伤害。使大气污染物对工作人员及厂区大气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3.5.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水污染物主要来自尾矿中的废水,这些废水可全部排入新建的尾矿库中,尾矿库中的上部澄清水进入蓄水池沉淀后利用泵送回到磨矿和选别工序进行循环再利用。废水对厂区周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影响不明显。3.5.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厂区各类机械运行所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源强详见表3-5。对这些噪声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粉碎机和鼓风机等噪声设备,应安装隔音罩,使降噪效果达到10-20dB(A)。(2)直接接触噪声设备的操作工,可设置隔声操作间,降噪效果约5-20dB(A)。(3)提高各类机泵设备的安装精度,并加强运转部件的润滑,减少磨擦,降低噪声影响。 3.5.4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选矿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尾矿。选矿厂年处理原矿5万t,粗磨产生尾矿干矿量为4.5万t/a,精选后产生含有氰化物的尾泥为2000t/a,年排放炉渣6t,生活垃圾1.1t。粗磨产生的尾矿通过泥浆泵全部输送到尾矿库存储,新建尾矿库使用年限按7-8年设计,库容为37.5万m3,尾矿库应采用粘土层和防渗膜作防渗处理,大坝建筑材料采用当地废石,坝内外边坡为干砌块石护坡。精选后产生含有氰化物的尾泥搁置半年后回收利用,因此,本次环评要求建设方修建混凝土结构的水泥堆放池堆放这部分尾泥,并在此设置“有毒、有害物”的警示牌,防止发生意外。生活垃圾和锅炉灰渣由汽车运往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3.6选矿厂选址合理性分析方案一:*选厂有利因素:每吨矿石运输成本低(矿区至选厂45公里)。便于集中管理,对低位矿石的利用难度小。不利因素:海拔高(2660米)。总回收率降低大约5个百分点。年工作日短(在5个月左右)、投资大、气温低、建设难度大、厂区占用草场补偿费用高、对尾矿的管理要求高,日常生产生活运行费用较高。方案二:*水泥厂附近建厂有利因素:海拔低(1250米)对选矿总回收率有利,年工作时间在8个月以上,总投资少,对尾矿管理相对要求低,不占用草场,便于集中管理。同时可将该厂址作为*县金属矿选矿的基地。方案比选分析:方案二虽然矿区距离选厂有130公里,矿石运费较高,不利于对低品位矿石的利用。但是相比方案一的不利因素来说,可减少投资,提高金矿总回收率。综上所述,采用的方案二即和静水泥厂附近建厂是合理的。第四章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金矿选矿厂地处*山脉南侧,*盆地西北缘,位于*城西北12km处,南距*市105km,距*县城35km,东行35km至*县城,113km到*县。厂址地理位置见图2-1,*公路(*)从厂区南侧通过,218国道(*)距厂区100m,*铁路从厂区西南侧通过,最近的*火车站距厂区仅4km。交通比较便利,特别是生产的原料及成品的公路运输较为便利。4.2自然环境概况4.2.1地质、地貌、地震 厂址地处*中段南麓,其宏观地貌单元属*盆地西北边缘,微观地貌为黄水沟冲积扇上部。 厂址所在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坡度小于1,工程所在地海拔高度1850m左右,整个厂址所在地地形基本平坦。根据厂址工程地质资料,厂址所在地可分为三大工程地质层。第一层分布在地表,厚度很小(0.31.2m),且富含粘性土层的强风化卵石层。第二层为分布均匀、厚度不大,即0.3-2.4m,且骨架颗粒粒径较细,颗粒纯净,不含粘性土成分的卵石层。第三层,厚度大于8m,骨架颗粒粒径由细变粗,再变细,即卵石漂石卵石,且充填物中含有少量的粘性上成分。该工程所在地段属于南天山地震带,地震烈度7度。4.2.2水文厂址所在地无大的地表径流,仅在厂址以西约8km处有较大地表径流,即黄水沟。黄水沟发源于*境内天山山脉太格尔山冰达板,长141km,流域面积5768km2,多平平均径流量2.527亿m3,水面宽1525m。厂址所在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10m,该地下水饮用水层在30m左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受黄水沟水和山前洪水以及地表灌溉水补给,由于地层为砂卵石,其透水性强,径流条件好。根据附近水泥厂已打的一口水井抽水资料表明,该区地下水静水位10m,动态水位12.9m,含水层厚度大于60m,渗透系数45m/d。地下水实际流连为1.6m/d。地下水流向由西北向东南。4.2.3气象工程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季温差及日温差大。根据*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气 温: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最低气温 年平均最高气温 16.0最热月平均气温 23.5 绝对最高气温 37.2 最冷月平均气温 -11.7 绝对最低气温 -30.0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50.6mm 最大日降雨量 22.7mm最大积雪深度 16cm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 2302.5mm气 压:平均气压 891.8hpa冻 土:最大冻土深度 1.2m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温度 51%风向风速:年主导风向西北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南南风,年平均风速1.4m/s。4.2.4土壤、植被工程所在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棕漠土,属砾质戈壁棕漠土。其成土母质为砾质洪积冲积物,土壤发育厚度很小,不到50cm,植被盖度极低,一般小于1,表层通常有砾幕覆盖,有发育不太明显的孔状荒漠结皮,由于生物作用微弱,表层有机质含量小于3。此外在这一区域还分布有农业灌耕土,但本工程所占用的土地均属非农牧业用地。这里自然植被极为稀疏,主要有麻黄、合头草、泡果白刺等。厂区附近大都为人工植被和农田,树木以杨树为主。4.3社会环境状况*辖2区、4镇、8乡、5个国有牧场、1个良种场、1个平原林场。境内驻*个团场和自治区、自治州驻县工矿企业40余个。全县现有总人口17.75万人(少数民族7.7万人),农业人口11.9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84。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1.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35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9元。 *地形呈东西长,南北宽,西北高,东南低,分为山间盆地、山地峡谷和山前平原三部分,总面积39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6768平方公里,占92.6%;平原2918平方公里,占7.4%)。境内多山、多河,水源丰沛。*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有效积温3908.5。全县土地总面积5952.9万亩,可利用草场3077万亩,现有耕地面积23.52万亩,尚有30万亩宜农、宜林荒地有待开发。草场理论载畜量245.8万绵羊单位,实际载畜量229万绵羊单位。境内有驰名全国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草场总面积2872万亩,是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的全国第二大草原,也是*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基地。 *是*自治州经济发展的三个重点县之一,具有发展工业经济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县内驻有天山水泥、静河酒业、蓝梦酒业、天山红色素加工厂等一批小巨人企业,并相继引入*金特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冶金集团、*保健品开发公司、*香梨股份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2003年,县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000万元、工业总产值2.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54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0.66%。其次,*是*重要的旅游开发县,境内自然景观奇特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林之称的*石林、避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和*温泉、*瀑布、幽谷绝境一线天、造型独特的*王府以及*最大的喇嘛教庙宇-*黄庙。 再次,*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县,出产的资源占自治区已发现固体矿产种类的21.8%,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地117处,其中菱镁矿、铁、煤、大理岩、石灰砂岩等为和静的优势矿产,蕴藏丰富,品位较高。4.4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分析4.4.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监测范围及布点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以调查拟建厂所在地周围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为主,考虑到该工程建成后对*城区大气环境影响,监测范围以拟建厂址为中心,半径8km范围内。本次监测共布设4个监测点,其中厂址布设1个点。监测点详细情况见表41和监测布点图2-1。表41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相对位置编 号监测点名称距离(km)相对厂址位置备 注1厂址0.1N本项目监测点2砖厂1.5SE本项目监测点3冷库7SE本项目监测点4纸厂12SE本项目监测点(2)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本项目大气现状监测项目共有3项,分别定是TSP、SO2、NO2。采样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进行。样品分析方法及方法最低检出限见表42。表42 分析方法及最低检出限序 号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检出限(mg/Nm3)方法来源1SO2甲醛吸收付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0.020GB/T15202942NO2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0.010GB/T15436963TSP重量法0.1GB/T1543295(3)监测时间、频率与时段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在2003年12月进行,连续采样5天,SO2、NO2每天采样时间不小于18小时,TSP每天采样时间不少于12小时。(4)监测数据统计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3。表43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项目监测点日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五日均值最大超标倍数SO21#2#3#4#0.008-0.0240.006-0.0230.032-0.0500.024-0.07000000.0140.0180.0380.050NO21#2#3#4#0.023-0.0400.016-0.0260.013-0.0330.032-0.04600000.0300.0210.0260.039TSP1#2#3#4#0.488-1.0600.318-0.8640.337-0.6460.367-0.5981001001001000.6690.5170.4470.4811.120.730.290.20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SO2、NO2日均浓度值均未超标,而TSP的日均浓度值均超出标准,最大超标倍数为1.12,出现在1#点。4.4.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大气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单项污染指数Pi 式中:Pi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 Ci污染物i的平均浓度值(mg/m3); Co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m3);(2)评价标准本次环评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3)评价因子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因子TSP、SO2、NO2。(4)评价结果 对评价区大气环境中各项污染因子的评价结果见表44。表44 评价区大气环境现状评价结果点位 项目PSO2PNO2PTSPP总排序10.0560.251.3381.644120.0720.1751.0341.281430.1520.220.9541.326340.20.3250.9621.4872(5)评价结论评价区大气环境中SO2、 NO2两项污染物的日均值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SO2、 NO2两项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均低于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TSP在各个测点的污染指数均超过1,1点TSP的污染指数位1.338,严重超标。这主要是和当地风沙天气有直接关系。4.5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4.5.1监测布点、监测时间本次评价噪声监测布点为,沿厂界每100m设1监测点,均匀设监测点11个。监测时间为2003年12月16日。4.5.2环境噪声评价标准本次噪声评价标准,采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工业区标准。4.5.3噪声环境现状监测评价本次评价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见表45。表45 厂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测点编号1234567891011噪声等效声级LeqdB(A)昼54.360.156.759.755.056.556.861.655.251.060.4夜52.552.553.653.752.948.451.155.054.246.643.5从监测结果看,昼间厂界噪声均未超标,夜间8点现状噪声等效声级为55.0 dB(A),达到标准。4.6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6.1水文、地质特征厂址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其宏观地貌单元属*盆地西北边缘,微观地貌为黄水沟冲积扇上部。厂址所在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坡度才小于1,工程所在地海拔高度为1850m左右,整个厂址所在地地形基本平坦。根据巴州建筑勘察规划设计院的初勘报告,厂址地层处在第四纪全新世冲击所形成的碎石土(卵石)构成的山前平原区,地形平坦均匀,无软弱层,具有很好的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15m范围内各土层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为400kPa、600kPa、800kPa、700kPa,未发现不良地质构造。厂址所在地无大的地表径流,仅在厂址以西约以8km处有较大的地表径流,即黄水沟。黄水沟发源于*境内天山山脉太格尔山冰达板,长141km,流域面积576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527亿m3,水面宽1525m。厂址所在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10m,地下水饮用水层在30m左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受黄水沟水和山前洪水以及地表灌溉水补给,由于地层为沙卵石,其透水性强,径流条件好。根据附近水泥厂已打好的一口水井,抽水资料表明,该区地下水静水位10m,动态水位12.9m,含水层厚度大于60m,渗透系数45m/昼夜。地下水实际流速为1.6m/昼夜。地下水流向由西北向东南。4.6.2监测布点和监测时间水环境现状评价主要以地下水评价为主,地下水监测点共布设4个点,沿地下水流向布设。地下水监测布设点见图4-2。本项目地下水监测数据由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提供,监测时间为2003年12月16日。4.6.3监测项目与方法根据水泥厂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特点,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COD、氨氮、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挥发酚等9项。采样及监测方法,为国家环保局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见表46。表46 分析方法及检出限序 号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1pH玻璃电极法2总硬度EDTA络合滴定法3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4氯化物硝酸银滴定法5挥发性酚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6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钾指数法7硝酸盐氮氛二硫酸分光光度法8亚硝酸盐氮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9氨氮钠氏试剂光度法4.6.4评价标准地下水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见表47。表47 地下水水质量评价标准项 目标 准 值pH6.58.5总硬度(以CaCO3计)450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0.002氯化物250硫酸盐250硝酸盐(以N计)20高锰酸盐指数3.0氨 氮(NH4)0.2亚硝酸盐(以N计)0.024.6.5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48。表48 地下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除pH外)点 位 编号项目厂 址砖 厂冷 库军区纸厂1pH2COD3氨氮4总硬度5氯化物6硫酸盐7亚硝酸盐8硝酸盐9挥发酚注:*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从监测结果看,各监测点各项水质指标均超过地下水水质类标准。4.6.6地下水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地下水评价因子pH、COD、氨氮、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挥发酚等9项。(2)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 Ci污染物i的平均浓度值(mg/m3); Co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m3);(3)评价结果各项污染物指数计算结果详见表49。表49 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 项目Pi 地点pH硫酸盐总硬度(CaCO3)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挥发酚COD厂址砖厂冷库纸厂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监测点各项污染物指数均小于1,表明评价区域内地下水为水质良好的水体,可以作为生活及生产用水。第五章 环境影响分析5.1空气环境预测与评价5.1.1地形及气候概况*位于天山山脉南侧*盆地北缘,境内地形复杂,夏热冬寒,少雨多风,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迅速,四季分明。山区降水充沛,气候湿润、寒冷,一年无夏,冬季山区逆温明显,尤以12月、1月为甚。5.1.2污染气象特征本次评价所用气象资料为*2003年气象观测资料。(1)风向评价区域全年主导风向为NNW风,频率为8,次主导风向为SSE风,频率为7,SW、WSW及W风频率最低,均为1,年静风频率为44。冬季主导风向是NNE风,频率为8,次主导风向是N风和NSE风,频率为6,SE、WNW及NW风频率最低,均为1。静风频率为60。夏季主导风向为NNE风,频率为14,次主导风向为SSE风,频率为8,NNE、ENE、E、SW、WSW风频率最低,为2。静风频率为39。详细见图5-15-5。(2)风速评价区内年平均风速1.4m/s,各风向年平均风速在1.4m/s4.9m/s之间,NNW风风速最大,平均为4.9m/sNE风风速最小,平均为1.4m/s。详细见图5-65-10。(3)污染物系数评价区域内全年SSE风向下的污染系数最高,其污染系数百分率为13,说明在NNW方向受污染的机率较大,W、WNW风向下的污染系数最低,污染系数百分率为2。夏季SSE风向下的污染系数最高,其污染系数百分率为14,冬季NNE风向下污染系数最高,为25。该区域由于全年次主导风 SSE风向下的污染系数最高,故在NNW方向,即厂区北西北方是受该项目影响较大的区域。见图5-15-5。(3)大气稳定度评价区域全年各类大气稳定度中以D类(中性)居多,占40;夏季D类稳定度频率最高,占56;而冬季则以F类居多,占53,E、F类共占70,说明冬季以稳定天气出现最为频繁,这种冬季较稳定的大气状况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详细见图5-115-15。(4)气温、气压评价区域年平均气温10.6,年内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1.6,7月份及8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5.6,详细见图5-16。评价区域年平均气压891hPa,年内12月份平均气压最高为901.5 hPa,7月份平均气压最低为882.6hPa。详见见图5-17。5.1.3大气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分析项目建设施工期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