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课本复习课建构.doc_第1页
高三语文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课本复习课建构.doc_第2页
高三语文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课本复习课建构.doc_第3页
高三语文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课本复习课建构.doc_第4页
高三语文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课本复习课建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届高三语文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课本复习课建构封开县江口中学:郑六春一、 高考考试大纲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高考考题示例(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偹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偹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慧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堕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进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关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首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刚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三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答案】A【解析】注意抓住名词、代词、语气词,特别注意年号、官职名。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 太子指土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答案】D【解析】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6.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孙博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上书蔡修纵论天下大事,劝蔡 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 孙博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小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 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 孙博不畏金人,努力全包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 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 孙博舍人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博前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 表示身为太子博,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亭【答案】B【解析】批评的对象不仅仅是“崇、观年间的法度”,还应包括“熙、丰年间的法度”,所以孙傅才会要求恢复“有利于百姓”的祖宗法度。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唯知吾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译出大意给2分,“帝”、“苟”、“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译出大意给2分,“吾索”、“面责”、“庶或”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解析】翻译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和“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从命题者的思考角度入手,关注句子中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固定结构等文言现象,突破重点,才能获得高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脩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脩不听。升任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修船,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他在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以职论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间法度有利于奸臣。”当时认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督战。金兵分从四面鼓噪而攻,郭京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兵攻进城里。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十多天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孙傅说:“我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孙傅于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预?”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死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鉴定的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三、考纲解读(选择题5选3文言翻译2题情境式默写3题各两空,共计4、5、6、7、10五大题八小题)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选考】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代:世世。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C.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违背)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单独设题,融入文言翻译)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融入文言翻译)文言文信息筛选【选考】5.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 A )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 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遂制罢羽林之请 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A. B. C. D. 文言文断句【选考】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古代文化常识【选考】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必考】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雜项是( C )A 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 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 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 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客。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文言文翻译【必考】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答案】(1)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关键词:兴、咨怨、游幸、非宜,全句大意)(2)我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关键词:凶逆、令、抱恨泉壤、何言,全句大意。)【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第(1)句中的“兴”是发动之意;“咨怨”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不适宜。第(2)句中的“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说什么呢。 情境式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_ _, 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白居易琵琶行中“ _, 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3)杜牧赤壁中“ _, 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答案】(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四、高三文言复习备考思路和要点(1)全国卷高考趋势1、轻文言词汇,重句段理解释义和整体把握。2、情境式默写,考验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要点筛选,侧重学生在语境中的运用。3、文言考点成选考,变相增加考查点,扩大了文言知识的积累范围。(2)文言复习思路1、课文是基础,力求字词句过关,分类整理,做到准确理解,勤查古汉语字典,明确句段层次主旨,流畅翻译,无标点默读,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强化句段的分析和概括训练,把复习文言实词和文化常识落在学生的整理积累中,侧重信息筛选、文言断句的专项训练。2、练习是关键,将课内讲解基础性质练习与课外文言理解练习相结合,提高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全国新课标卷为参照采取学生和教师互相出题,以作业的形式上交并在早读或堂上进行互改和教师抽改,控制量的前提下进行考点点拨和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