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低压铸造浇注系统的CAD设计.pdf_第1页
铝合金低压铸造浇注系统的CAD设计.pdf_第2页
铝合金低压铸造浇注系统的CAD设计.pdf_第3页
铝合金低压铸造浇注系统的CAD设计.pdf_第4页
铝合金低压铸造浇注系统的CAD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铝合金低压铸造浇注系统的CAD设计 廖海洪 13 梁敏洁 1 程 军 2 1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030051 2 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科技部 北京100083 摘要 基于低压铸造的基础理论 确定出了低压铸造浇注工艺参数 并根据低压铸造工艺设计流程 以Windows 2000和AutoCAD作为支撑软 件和系统平台 采用Visual C 等软件作为开发工具 成功开发了低压铸造加压规范的程序 并绘制了加压工艺规范曲线 同时 在低压铸 造工艺设计中进行了浇注系统模块的开发 此系统可以方便 快速地计算各工艺参数 完成加压工艺规范及浇注系统模块的开发 生成友好 的人机交互式界面 通过实例验证 证明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低压铸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加压规范 浇注系统 中图分类号 TG23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 7076 2006 0043 06 低压铸造是介于压力铸造和重力铸造之间的 一种特种铸造方法 最早由英国人Lake E F于1910 年提出并申请专利 1 是实现铸件少余量 无余量 加工 铸件精密化 薄壁化 轻量化和节能化的重 要措施 具有充型平稳 速度易于控制 冲击和飞 溅小 氧化渣少 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高 浇注 系统比较简单 工艺出品率高 适用范围广等诸多 优点 这使得低压铸造技术发展迅速 并引起了人 们广泛的关注 2 3 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迅速发展 铝合金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 且对其铸件的质量和性能也要求越来 越高 这使得铝合金低压铸造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并在实际生产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4 但由于低 压铸造生产工艺的完成大多数都凭借工程技术人员 的经验来进行工艺设计 大大消耗了人力和物力 削弱了生产厂家的竞争力 而采用低压铸造工艺 CAD技术能消除人为的计算误差并达到最优化设 计 还能将设计的结果自动打印记录 绘制铸造工 艺卡 工装图等技术文件 极大的缩短设计周期 提 高生产率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 利用计算机技术改变低压铸造目前的生产设计状况 具有极为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在铸造 工艺CAD做出了许多研究和开发 5 6 相继研发了 一批实用的软件 但有关低压铸造浇注工艺CAD系 统的软件开发 目前仍相对较少 鉴于以上几点 作者开发了一套实用的铝合 金低压铸造浇注工艺CAD系统 并成功的将其应 用于实际生产中 且验证了其正确性 1 理论模型 1 1 加压工艺参数的确定 在低压铸造工艺中 各工艺参数的确定 直接 影响着铸件的浇注过程和成型过程 对铸件的内 在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如何正确合理的 设计升液和充型压力 充型速度 结晶压力 保压 时间等参数 是提高铸件质量的关键因素 1 1 1 充型压力 充型速度的确定 充型压力 是合金液进入型腔直到型腔被充满这一阶段作用 在金属液上的压力 当铸件高度确定后 就可以根 据下式 2 来计算充型压力值 p充 H 103316 kg cm 2 1 式中 p充为充型压力 kg cm 2 H为合金液从液 面上升到铸件的顶部的总高度 cm 为合金液的 比重 g cm 3 为充型阻力系数 一般取1 2 1 5 其值与型内反压 铸件的平均壁厚 充型速度 等有关 充型速度v充是指充型过程中 金属液面在型 腔中的平均上升速度 v充数值选择的恰当与否对 铸件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充型速度反映了充型 第30卷 专辑 Vol 30 Spec Issue 稀 有 金 属 CHINESEJOURNAL OF RARE METALS 2006年12月 Dec 2006 繱收稿日期 2006 06 20 修订日期 2006 09 10 作者简介 廖海洪 1972 男 湖南武冈人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 计算机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3 通讯联系人 E 2mail lhh 过程中金属液的上升情况 如果充型速度太快 型 腔中的气体来不及排出 则会使铸件产生气孔 轮 廓不清晰等缺陷 如果充型速度太慢 则会使金属 液温度下降而使粘度增大 铸件产生冷隔或浇不 足等铸造缺陷 所以充型速度和充型压力的合理 准确控制是控制铸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3 本次程序设计选用H M卡尔金公式 2 来计算 充型速度 充min 0122 h ln t浇 380 2 式中 充min为金属液在铸型中的平均上升速度 沿 铸件高度 cm s 1 h为铸件高度 cm 为铸件 壁厚 cm t浇为合金的浇注温度 充型时间 t充 H h 充min s h为坩埚中金属液面到升液管顶部的距离 cm 1 1 2 结壳时间的确定 对于有一定壁厚的铸 件 采用干砂型或金属型干砂型进行低压铸造时 充型结束后 必须有一段压力保持不变的结壳时 间 一般为15 30 s 1 1 3 增压压力 增压时间的确定 液态金属 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结晶 是低压铸造的特点之 一 在低压铸造的加压规范中一般都会有增压阶 段 即充型 结壳 结束后 在充型压力的基础上 再使压力增加一定数值 增压压力可以使金属液 在一定压力下对铸件进行补缩凝固 防止铸件出 现缩孔 缩松等铸造缺陷 可以使铸件不同壁厚处 的力学性能比较接近 并有效阻止合金中气体的 析出 从而提高铸件致密度 7 实践证明 补缩压 力越高 铸件组织越致密 然而过大的压力会使铸 件产生胀箱或铸件粘砂等缺陷 影响铸件尺寸精 度和表面光洁度 本程序增压压力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8 p增压 k1p充 3 式中 p充为充型压力 k1为增压系数 对于金属型及金属芯的铸型 k1 1 5 2 0 金属型砂芯及干砂型 k1 1 3 1 5 对于湿砂 型 一般不增压 或稍许增加一点也可 如在p充 基础上 增加2 7 kPa 薄壁干砂型或金属型干砂 芯 增压压力可取0 05 0 08 MPa 金属型 芯 增压压力一般为0 05 0 1 MPa 对于特殊要求的 铸件可增至0 2 0 3 MPa 9 增压时间的确定 对于厚壁且有较高结晶压 力的铸件 增压速度一般控制在175 350 kg m 2 s 1 对于凝固速度快 薄壁 有较高结晶压力的铸 件 增压速度一般控制在350 500 kg m 2 s 1 故 t增压 p增压 p充 vp增压速度 4 1 1 4 保压时间的确定 保压时间就是当金属 液面上的压力 升至凝固压力后 保持至铸件完全 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保压时间的精确控制是保证 获得优质铸件的重要工艺因素 保压时间过长 浇 口残留部分增多 不仅降低金属利用率 而且造成 铸件取出困难 增加清理铸型和升液管的工作量 若保压时间过短 铸件中尚未凝固的金属液会回 流至坩埚 使铸件 中空 报废 通常情况下以铸件 内浇口处无缩孔或浇口残留40 mm左右所需的保 压时间为宜 铸件的保压时间需根据铸件的壁厚 结构 合 金材料 浇注温度 模具冷却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来 考虑 本程序保压时间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3 t k t熔 t模 b L t浇 t熔 C M 5 式中 k为合金的比热系数 铝合金的比热系数为 1 1 t熔为合金的熔化温度 t模为浇注时的 模具平均温度 b为铸型的蓄热系数 b 模 C模 模 6 式中 模为铸型的导热系数 J m s 1 C模 为铸型的热容 J m s 1 2 1 模为铸型材料 的比重 kg m 3 L为金属的结晶潜热 J kg 1 T浇为浇注温度 C为金属液的热容量 J kg 1 为金属凝固后的比重 kg m 3 1 2 浇注系统尺寸的确定 浇注系统是引导金属进入铸型的一系列通道 浇注系统的基本组元主要有 直浇道 横浇道和内 浇道等 对于低压铸造而言 金属液是在一定的加 压过程中进入型腔的 设计浇注系统主要考虑的 因素是内浇口补缩 顺序凝固 结构简单 易于与 铸型分离等因素 10 基于以上原则 本文作者对 浇注系统的尺寸设计如下 1 2 1 内浇道截面积的确定 根据低压铸造的 特点将内浇口看作冒口 按冒口设计的三次方程 法确定内浇口尺寸 推导机制和计算方程式如下 44 稀 有 金 属 30卷 推导机制 冒口凝固的时间应大于或等于铸 件受补缩部位的凝固时间 计算方程式 4 d 3 k1d 2 k2 0 7 式中d为冒口直径 k1 k2为参数系数 式 7 为冒口方程的通式 适用于各类冒口 只是不同形式的冒口有不同的k1 k2值 在采用 三次方程计算冒口的方法来确定内浇道截面积后 再用公式核对内浇道尺寸 试模后 根据实践进行 修正 Ag W t 8 式中Ag为内浇道截面积 cm 2 W为铸件重量 g 为合金密度 g cm 3 为内浇道出口处的线速 度 cm s 1 当取 150 cm s 1时 可实现平稳充 型 t为充型时间 s 按合金在型内上升线速度计 算 即 t h 升 h型腔高度cm 升 1 6 cm s 1 复杂薄壁件取上限 由于圆形内浇口的比表面最小 所以选取圆 形作为内浇口理想的截面形状 内浇口断面尺寸 确定以后 再选择横浇道的断面面积 1 2 2 横浇道及直浇道截面积的确定 对于易 氧化的金属 应采用开放式的浇注系统即 6Ag 6Aru 6A升液管出口 但对单个内浇道 横浇道及升 液管出口的面积来说 应保证A升液管出口 Aru Ag 具体数值可以为 2 2 3 1 5 1 7 1 对于不 易氧化的金属 应采用封闭式浇注系统 即 6Ag 6Aru 6A升液管出口 对于低压铸造升液管可近似看 成直浇道 Aru为横浇道 4 1 2 3 升液管出口面积的确定 为实现金属液 充型时的 层流 状态 除了合理控制液面上所加 的压力等因素外 合理选取升液管出口处截面积 的大小也是个重要因素 可以用公式 4 算出升液管 出口面积 F 1000G Z 2gH 9 式中F为升液管出口面积 cm 2 G为铸件所需金 属液重量 kg Z为铸件的充型时间 s 为金属 液在该温度时的流动阻力系数 铝合金700 时的 阻力系数为0 3 0 4 为金属液在该温度时的 比重 g cm 3 g为重力加速度 980 cm s 2 H为 金属液所需上升的高度 cm 为避免金属液在充型过程中发生涡流冲刷而 混杂气体 金属液的线速度应不超过1 5 1 6 m s 1 否则就会产生紊流 控制升液管的出 口面积 实际上是控制金属液通过升液管出口后 的充型速度 可用下式来核算 F Z cm s 1 10 式中 为金属液流在型腔中线速度 cm s 1 为 通过升液管出口的金属液体积 cm 3 F为升液管出 口处截面积 cm 2 Z为金属液的充型时间 s 因此 增大升液管出口面积能有效地限制金 属液在型腔里的线速度 从而保证低压铸造实现 平稳充型的优点 但在实际生产中 升液管的出口 面积除了要考虑上述因素外 还需根据铸件的特 点来决定 2 程序实现及实例应用 通过对浇注过程中加压工艺参数及浇注系统 尺寸参数的确定 我们以Windows 2000和AutoCAD 作为支撑软件和系统平台 采用Visual C 6 0 作为系统开发软件 成功的开发出了 铝合金低压 铸造浇注工艺CAD系统软件 该软件设计生成的 界面 用户可直接输入相关铸件的基本数据信息 便能够快速 准确地完成各加压参数 浇道尺寸的 计算及加压规范曲线的绘制 实现良好的人机交 互 操作简单 方便 直观 图1为整个浇注系统 程序实现的流程 图2 3分别为开发的软件生成 的加 压 规 范 设 计 界 面 和 浇 注 系 统 的 计 算 界 面 为了验证程序编制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作者 对传动箱箱体使用CAE软件进行了充型模拟计算 铸件基本信息 传动箱上箱体的三维实体如 图4 外轮廓尺寸为 983 5 mm 677 mm 540 mm 带工艺铸件重量为 116 kg 低压铸造加压工艺规范参数和曲线的确定 将铸件的基本信息选择输入低压铸造CAD加压工 艺规范界面 见图5 如 铸型类别 干砂型 铸 件结构 厚壁 铸件壁厚 20 mm 浇注高度 540 mm 54专辑 廖海洪等 铝合金低压铸造浇注系统的CAD设计 图1 程序设计流程图 Fig 1 Flow chart of designing procedure 图2 加压规范设计界面 Fig 2 Design of regulation of pressure 图3 浇注系统界面 Fig 3 Interface of gating system 图4 上箱体三维实体 Fig 4 Three2dimensional entity of up case 可得到如下参数计算结果 充型压力 116 10 4 Pa 充型时间 31 5 t 增压压力 2 9 10 4 Pa 增压时间 6 99 t 保压压力 219 10 4 Pa 保压时 间 3384 2 t 升液管最小截面积 F 89 9 cm 2 浇注系统尺寸的计算结果 整个浇注系统为开放 式 其截面比例为 F直 F横 Ag 1 1 4 1 9 内浇道面积 Ag W t 116000 2 4 150 31 5 10 23 cm 2 经校正后取 Ag 170 81 cm 2 Ag 170 81 6 28 5 cm 2 直浇道面积 据公式F 1000G Z 2gH cm 2 计算 并 经公式W V F Z cm s 1 校验 得出F 89 9 cm 2 F直 F直 89 9 cm 2 横浇道面积 F横 89 9 1 4 125 86 cm 2 F横 125 86 2 62 93 cm2 通过该软件可快速 准确地计算出该传动箱 的各工艺参数 同时 绘制出该传动箱的加压工艺 规范曲线 生成友好的人机交互式界面 见图5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传动箱上箱体狡算的浇注 系统尺寸 及加压工艺参数等设计的正确性 通过 CAE软件对该传动箱上箱体进行了流场模拟 及 缩孔 缩松预测 图6传动箱上箱体流动场计算结 果 图7 8分别溪传动箱上箱体缩孔 缩松模拟 从模拟结果我们可分析得出 采用该浇注系统 工艺及所确定的加压工艺参数曲线 能够完成低压 铸造的工艺设计 所设计出的铸造工艺能够达到使 铸件充型流态平稳 不容易形成涡流卷进气体 减 少气孔 夹杂等缺陷的产生机会 从而验证了此系 统的正确性 此设计已应用于某厂实际的上箱体铸 64 稀 有 金 属 30卷 图5 上箱体的加压工艺曲线图 Fig 5 Design of regulation of pressure 图6 上箱体流动场计算结果 Fig 6 Calculating result of flow field 图7 上箱体缩松预测 Fig 7 Prediction of shrinkage porosity 图8 上箱体缩孔预测 Fig 8 Prediction of shrinkage cavity 造生产之中 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3 结 论 11 完成了低压铸造加压工艺参数的确定 开 发了低压铸造加压工艺规范系统 通过此系统可 以准确 快速地绘制出所需铸件的加压工艺规范 曲线 21 设计了低压铸造浇注系统 通过该软件可 快速计算出浇注系统的尺寸并生成人机交互式界 面 3通过实际铸件的模拟 证明所开发的铝合金 低压铸造浇注CAD系统 能够完成铸件的浇注工 艺设计 达到充型流态平稳 减少气孔 夹杂 缩 松等缺陷的目的 证明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和实用 性 参考文献 1 Dwain M M A global review of magnesium parts in automobiles J Light Metal Age 1996 10 62 2 潘增源 编 低压铸造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