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教师培训所引发的思考.doc_第1页
一次教师培训所引发的思考.doc_第2页
一次教师培训所引发的思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爱育爱,成就孩子 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我聆听了国内著名专家教师的精彩讲座,看到了感人的教师事迹,使我深受启发。一、高尚师德谱写平凡而光辉的教育人生通过聆听老师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职业的崇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老师始终以时代的精神要求自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老师不但拥有广博的知识而且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很令人钦佩。我们都知道,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专家老师的讲述,给我们年轻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我更加懂得:教师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是为教书而教书,而是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二、师爱为教育事业不断绽放的美丽教师来自内蒙的年轻女老师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的故事触动我的内心,让我感动不已。她的教育教学故事,她与孩子的故事是那么的感人。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她用无私的爱心、极大的耐心坚持不懈的恒心,成就更多的孩子。”三、教育新突破运用智慧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解读教育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所提出的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的任务”,即夯实做人的基础、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夯实学习力的基础。我从陈老师所解读的精彩教学案例,有有趣的教学故事、也有值得深思的视频短片,很受启发。陈老师最后在他讲座中探讨了教育如何去“做”,教师要有智慧的教育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四、通过学习优秀老师先进事迹、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树立了向模范教师学习、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通过学习,我更加懂得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 。(一)坚持教育工作持有恒心。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为党的教育事业不懈努力。 教师职业是高尚的,但充满了艰辛。作为老教师,我仍然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严慈相济,坚持职业理想信念不动摇。我们要像老师那样,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恒心;老师四十年教育生涯,从“幸运从教、竭诚敬业”,到“刻苦自砺、立足语坛”,再到“投身教改、力求张扬”。他始终坚持教育教学工作靠的就是这颗恒心,最终成为一名桃李满天下的受人们尊敬的名师。(二)坚持教育工作满怀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我们要向模范学习,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用心工作,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充满课堂,让师爱温暖孩子们的心灵。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我们需要去传承。(三)不断深入学习,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博学、审问、笃行”,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在新课改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科学、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努力实现“教学相长”,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进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五、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仅仅具有思想、智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是不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完成教育目标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师应有情感方面的素质,情感智力是现代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1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乐观、自制、宽容和诚意等良好的情感特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愉悦地接纳自己是一个认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成功的外语教师不但自己要有乐观的情感态度,而且还要以自信心,克服困难的乐观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启发、感染学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使其克服由挫折、困难所造成的消极情绪的影响。2 教师应具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交往的能力与技巧平等地对待学生,以正确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心;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掌握一定的识别、判断情感的技巧,洞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情感反应作出真确的引导。如在处理初中生的早恋问题时,我曾尝试与早恋的男生、女生分别谈话,疏导他们的思想上的障碍3 沟通情感,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平等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应是恩威并重,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多管齐下,富有教育艺术。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