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目标:1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2读有关地图,查找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3说出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知识清单: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1)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2)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 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自然环境 (1)南极地区 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南极冰层平均厚度2 000多米,有“冰雪高原”之称,漂浮的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独特的自然景观。 特殊称号:除“冰雪高原”外,还有“白色荒漠”和“风库”的称号。 (2)北极地区 北极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但气温比南极地区高 ,降水比南极地区多 ,风速比南极地区小。 3代表动物 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 ;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严寒的气候件使得两极地区的生物各自都有特殊的生存能力 。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丰富的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 (2)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2天然实验室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3科学考察 (1)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每年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的3月)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 (2)我国已建成的极地科学考察站 南极考察站: 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 北极考察站: 黄河站。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捕滥杀,南极地区的鲸已陷人危机之中。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 ,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 2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 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此外,石油泄漏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3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许多国家签订了 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人。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于1991年制定了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教学重点及讲解方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是本课时重点。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本P9293的内容和地图填图,让学生熟悉地理位置;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本P9397两遍,同时提醒学生结合教学目标在课本上划出相关内容,后填写知识清单,再对南极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我国科考站加强记忆,最后用例题16题师生共同完成进行巩固。教学难点及讲解方法:难 点内 容讲解方法南极气温远低于北极的原因地势高;地面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高度、地面状况)在例题中遇到时,点明相关规律即可南北极气候差异大的原因南极陆地面积广大,北极海洋覆盖广阔(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少,海洋性气候相反)在例题中遇到时,点明相关规律即可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周围大洲和大洋的名称经线定位法:北极为中心的图中0o60oE之间是欧洲、60oE180o之间是亚洲、60oW180o之间是北美洲,南极为中心的图中0o经线穿过的是大西洋、180o经线穿过的是太平洋、90oE经线穿过的是印度洋。参照物定位法:北极为中心的图中找格陵兰岛(图中最大的岛),西侧是北美洲,东侧向东依次是欧洲、亚洲;南极为中心的图中找南极半岛,东侧为大西洋,西侧为太平洋,南极大陆最宽的部分(威尔克斯地)对应印度洋在例题中遇到时,点明相关规律即可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南北方向:越靠近南北极点越在南北,南极点是最南端、北极点是最北端东西方向:划出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顺着自转方向为东、逆着自转方向为西在例题中遇到时,点明相关规律即可课堂例题: 读“某大洲位置图”,完成第12题。1该大洲是世界上( ) A古老生物种类最多的大洲 B.油气储量最丰富的大洲 C.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 D.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2该大洲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自然资源是 ( ) A.生物资源 B.固体淡水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位于东经77006,南纬80025的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读图完成第36题。3中国南极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4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隔着的海峡是 ( )A.麦哲伦海峡 B.德雷克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5中国南极长城站临近的南极半岛 (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6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南半球正处于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4月10日,历经182天、3. 2万余海里的冰雪考验,“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载着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顺利泊岸,安全返回上海。 材料二:两极地区图及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 (1)请在图中用“A”标出昆仑站的大体位置。 (2)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其原因是 。 (3)由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可知,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低得多。你能解释其原因吗?(4)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试列举极地的科考价值。8读“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前往南极点过程中,考察队员先从甲地大致向 方向行走,可以到达南极最高峰文森峰,经过南极点到东方站后大致沿着 方向最后到达和平站。(2)考察队员之所以把到达南极的时间定为12月12日,是因为此时是南极的 季,并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 (3)南极洲拥有的世界之最,包括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陆地面积最小的大洲 气候最寒冷的大洲(4)如果春节那天,我国科考队员把国旗插在南极点上,国旗应该飘向什么方向( ) A.正南 B.正东 C.正北 D.正西9南极地区是科学家的天然实验室。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左上角的粗线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长城站的地理坐标:西经大约为 ,南纬大约为 。 (3)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 (4)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南极地区考察。当我国处于 (春、夏、秋、冬)季时,是考察该地区最理想的时期。 (5)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雪融化、冰层变薄的现象,请你解释原因。当堂检测:1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0年12月5日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B.此时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 C.中山站在太平洋沿岸 D.中山站在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世界。读“南极地区图”,完成2 - 3题。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居住着属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 D.企鹅和北极熊都是该大洲特有的动物3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洲相符合的是( )4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 ) A.风力较小 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2012年4月8日,历经163天的惊涛骇浪和风雪洗礼,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国内,停靠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读图完成第56题。5下列对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B、C三点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 B点在西半球,A点在东半球 C. A点所在的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D. 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6 中国考察队到图中大陆去考察,需要克服的困难最可能是( ) A.酷寒、干燥、烈风 B.炎热、雷电、暴风雨 C.地震、塌方、泥石流 D.干旱、缺水、沙尘暴习题答案课堂例题:123456CBCBDB7(1)中山站与南极点相连线与80S相交点即为昆仑站大致地点。(2)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3)地势高;地面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