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电站辐射后果引争议.docx_第1页
日本核电站辐射后果引争议.docx_第2页
日本核电站辐射后果引争议.docx_第3页
日本核电站辐射后果引争议.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核电站辐射后果引争议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在首相官邸发表告国名书,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趋向严重,要求在核电站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也要做好防止核辐射的准备。稍早时候的消息说,含有超标辐射物质的云将抵达东京,市政府呼吁市民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另有消息说,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一支穿戴特殊防辐射服的防化部队,已经紧急开赴福岛第一核电站,接替原先派往核电站的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部队。此外,驻日美军表示,为向发生事故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提供援助,美军横田基地与横须贺基地15日早晨出动了2辆泵车前往当地。有意见认为,由于反应堆丧失冷却功能的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燃料棒露出水面,2辆泵车将协助进行海水注入作业。泵车已分别于当天早晨5时许与8点半左右从基地出发。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美国政府已派遣熟悉该核电站所用沸水反应堆的美国核管制委员会(NRC)的专家赴日。人民网3月15日电 日本福岛1号核电站面临的紧急情况15日迅速走向恶化:先是2号反应堆外壳在爆炸中受损,造成含有放射物的冷却水不断流出。紧接着,一直平静的4号反应堆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即发布命令,要求距核电站30公里内居民呆在家中避险。有消息称,日本抢险队员已经从福岛1号核电站2号反应堆所在机房撤走,这表明反应堆厚厚的钢结构外壳可能因15日清晨的爆炸而“破损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状态。日本政府发布警告说,福岛1号核电站可能正在泄漏出更多放射性物质,对民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日本政府发言人表示,虽然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内没有正在使用的核燃料,但却存放着大量使用过的燃料棒,因此,救援人员正在全力灭火,防止这些同样需要降温的“核废料”继续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上述最新进展表示,福岛1号核电站的局势可能急转直下,变得无法收拾。一旦救援人员不能很快返回福岛核电站继续为这四个反应堆“退烧”,堆内核燃料将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完全融毁现象”。那样的话,像熔岩一样滚烫的核燃料会突破反应堆15厘米厚的燃料舱钢结构保护体束缚,给日本和周边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核灾难。此前,因阀门故障,日本救援人员一度无法打开2号反应堆排气口,结果造成堆内压力极高,同时也造成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海水根本无法注入其中。这意味着日本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最后办法失灵,以致大量核燃料暴露在空气中达数小时之久,发生核泄漏可能性极大。虽然救援人员最终修复了减压阀,但仍无法让海水完全漫过发热的燃料棒,其结果就是2号反应堆内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其中发生了猛烈地爆炸。目前,日本政府和福岛核电站仍然坚持表示,当地不会发生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严重的泄露事故。日本现在只能继续向四个反应堆内注水降温,同时不断排出带有放射性污染物的蒸汽,并希望当地始终保持西风,不要刮东风和南风,否则日本首都东京和朝鲜半岛都将遭受污染。与此同时,就是等着反应堆自然降温至安全状态,然后彻底将这个核电站封存废弃。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有关资料显示,铯137则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美国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目前的状态与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情况类似。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核电站周边撤走8万人 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近50O座。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英国是拥有核电站最多的5个国家,其中美国超过了100座。这几个国家的核电已占它们总发电量的20%到30%。有资料显示,目前日本正在运营的核电站有55座,在建的有3座,计划建设的11座,在亚洲名列第一。考虑到资源自给率低,而且核电不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有利,因此发展核能成了日本的“基本国策”。作为世界第一大铀进口国,日本一国年进口铀的数量比世界主要产铀国哈萨克斯坦全年的产量还要多。 “福岛核电站事故”引发了日本人的恐慌。有日本媒体估算,如果稍有不慎,东北地区将有至少20万居民直接遭受核辐射, “日本从核危机的悬崖边滑落下去”绝非危言耸听。日本政府已紧急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并宣布进入 “核能紧急事态”,这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日本政府已疏散了福岛核电站周边的8万居民。国际原子能机构13日称,设在日本宫城县的女川核电站在11日大地震后核辐射超标,也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反战网站主编在题为“日本的核诅咒”的文章中说, “昔日的广岛、长崎,今天的福岛”,日本的核诅咒 “如同从坟墓中腾起的幽灵,在这个无所畏惧的国家徘徊不散”。 爱尔兰时报 12日评论说,核电站事故动摇了日本人征服自然的信念。日本政治评论员也写博客称,这次“创造历史的事故”将在对核威胁非常敏感的日本人心中留下一道相当深的伤痕。 环球时报记者曾参观过日本几座在建的核电站,和日本核电专家也有过交流。与福岛核电站相同,记者在岛根县参观的在建核电站也是临海而建。因为日本1995年发生过7.3级的阪神大地震,所以,陪同记者参观的日本核能专家还特意强调: “即便是阪神大地震那么强的地震来了,我们这座核电站也不会出问题的。这里的抗震标准在里氏8级以上”但在难以预知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或许显得有些过于自信。 “是不是切尔诺贝利第二?” 因在二战期间遭受过原子弹袭击,日本人始终对“核武器”、“核电站”等非常敏感,不少日本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有核爆后日本进入“无秩序世界”的假想。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原子能资料信息室核燃料循环项目代表泽井正子一担心, “有可能会朝着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方向发展”。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让20万居民被迫搬离,而在这之后,美国没有再建新的核电站。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曾造成数百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至今让俄罗斯人和欧洲人心有余悸。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欧洲的反应最强烈。12日,德国一家电视台特意播放了有关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纪录片。同一天,在即将举行州选举的巴登符腾煲州,有6万反对建核电站的人上街游行。世界报 13日报道说, “核事故成为德国选举核心问题”。明镜周刊13日还以“核时代的结束”为题进行封面报道,认为“日本核反应堆爆炸标志着核工业的最终毁灭”, “福岛就是切尔诺贝利第二”。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当年的事故评定级别为7级,属“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中的最高级别,核电站10OO多公里半径范围内都受到了污染。但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3日将“福岛核电站事故”定为 4级,意味着该事件可定性为“将在当地产生影响”的“事故”。 核电事故总会引起政治连锁反应。庆应大学学者井村喜代子曾把“切尔诺贝利事件”描述为苏联解体的前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应急体制和企业的内部管理都出现问题。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福岛核电站事故”与“切尔诺贝利事件”没有太多可比性,危害程度也小很多,日本人最终能挺过来,“不会有什么大灾难”。 核电是日本“不得己”的选择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核物理专家雷夫帕克金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严格来讲,日本位于全球最集中的地震、火山带上,对于核电站的建设应非常谨慎,但日本又是一个典型的能源紧缺国家,使用核电确实是“不得已”的选择。日本从1954年国会第一次通过核电预算,到1963年第一座核电站开始正式发电,这期间,日本政府顶着民间的反对,通过一系列立法保证核电站安全。日本核电专家回顾那段历史时感慨, “在日本想建核电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日本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先进”的核电技术国,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核电站已发生了多起事故。比较严重的一次是1999年9月,茨城县东海村一家核燃料厂发生核物质泄漏,造成2名工人死亡,辐射范围几十公里,30多万当地居民避难。此次事故相关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使用了40年,采用的是基本被淘汰的技术,其在2006年就发生过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但让民众不满的是,日本核电部门乃至行政部门居然还爆出过为维护自己利益和“安全无忧”形象而作假的丑闻。 日本人对本国“核电战略”的反思因为这次事故又形成了一次大讨论。读卖新闻评论称,尽管此次大地震的严重程度超过想象,但“核电站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安全”,是东京电力公司对核电站经营不善才酿成大祸,领导层必须 “集体谢罪并承担责任”。有人认为, “日本天生就不适于修核电站”。曾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日本核能专家细川荣久表示,在核能方面,日本“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太多的国家”,特别是地震多发及其次生灾害对于核电站简直是天敌, “某种程度上说,核电站的现行安全保障还不足以让人完全放心”。 核电站在争议声中扩张 日本再次上演的“核电站危机”,无疑又增加了人类对利用核能的种种担忧。众所周知,除了环保,修建核电站还能解决大量就业,为亿万家庭提供充足电量。因此,英国牛津大学核物理学家维德阿里森认为,人们过度关注核辐射可能给健康带来的伤害,制约了各国政府充分开发核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日本有超过七成民众反对扩建核电站,但也有人积极推动民用核能利用,他们担心,在资源短缺时代,本来核电发展极有前途,人类“切尔诺贝利的伤痛” 似乎也在1/4个世纪后逐渐治愈,而现在它有可能被“日本核危机”撕裂,引发更多“非理性的情绪”。 德国作家赫尔曼。舍尔曾在其唯能论的命令式:100%现在一书中写道: “核电问题将是本世纪的一大挑战,核电站非正确选项”。但有关民用核能的安全性问题人们已经讨论了近60年,至今绝大多数国家还是选择了发展民用核能。1980年,瑞典曾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在2010年时关闭所有核电站。但据记者了解, “弃核期限”已过,瑞典多座核电站不仪没有被关闭,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废除当年的全民公决结果,再新建一批核电站。对此,瑞典核物理学家帕克金森认为,正是由于核电的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所以人们才对它又爱又怕。帕克金森形容说, “核能有些像马戏团里的猛兽,听话时让人感到其乐无穷,而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人们对核能争论不休的原因。 争论归争论,全球核电站的数量还是在逐年增加。俄罗斯目前有34座核电站,而按照俄总理普京的设想,俄2030年前还要建42个原子反应堆。最近的一项民调显示,有27%的俄罗斯人希望建造新的核电站,42%的人赞同维持现有的核电站数量,只有19%的人完全反对利用核能。不过,有意思的是,70%的俄罗斯人不希望在自已居住的地区建设核电站。 英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是世界上的核电强国,40年前建造的10座核电站一直沿用至今。但英国民众同样对核能安全问题始终感到忧虑。1971年英国在北海地区发现了布伦特大型油田后,英国入对核能利用的热情开始消退。 2005年,时任首相布莱尔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政府考虑继续修建新型核电站,没想到演讲马上因反核人士“捣乱”而被迫中断。直到2009年3月,时任首相布朗才在国会上以极其坚定的语气宣布: “不管英国人多么不喜欢核能,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必须大规模增加核能利用。” 根据规划,英国将有10座新一代核电站在2013年全面开工,被美国媒体称为 “世界上最具野心的核电站扩张计划”。 有数据显示,核电已超过全球发电总量的16%。目前在建核电站最多的是欧盟、中国、俄罗斯、印度、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