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示图解文本结构.doc_第1页
利用图示图解文本结构.doc_第2页
利用图示图解文本结构.doc_第3页
利用图示图解文本结构.doc_第4页
利用图示图解文本结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图示图解文本结构,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一、 问题的提出我们知道,英语阅读教学目的可分为以下几种:1. Read for skills; 2. Read for information; 3. Read for language; 4. Read for writing; 5. Read for thinking; 6. Read for enjoyment.而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则是:1、重语言形式的讲解; 2、轻语言技能的培养;3、轻语言内容的整体理解与分析;4、未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造成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出现: (1)见树不见林的现象 (2)缺乏语篇分析概括能力和写作构架能力,导致阅读水平低。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写作的要求,突出了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情感表达的要求。但是,目前学生写作能力相对滞后,写作中普遍存在词汇贫乏、搭配不当、句型误用、语法不通、审题不清、表达不得体、通篇布局不合理、中式英语多等问题。 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技能的长足发展,会有效带动听、说、写技能的发展(教育部,2003)阅读是中国学生获取英语写作素材最为主要的途径,也是他们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依托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设计与阅读材料相关联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挖掘、提取阅读材料中的相关素材进行新话题的写作,并在借鉴阅读材料中相关的语言表达、谋篇布局、文体特征、情感体现的基础上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二、 什么是图示法?(一)绘制图示,理清脉络,概括主旨阅读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转换信息输出”的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捕捉信息和加工信息,并为以后的交际储存更多的可以随意提取的信息。课文是信息的载体,纯粹以文本形式呈现的信息往往头绪繁杂,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教师可利用信息转换形式,帮助学生把文本形式的阅读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便于信息的保存和提取。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转换形式有图片、简笔画、表格、树形图、网络图、流程图和时间线等。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文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关系(网络图)、分类关系(树形图)、事件的发展过程(流程图)以及戏剧场景(简笔画)等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为之后的交际活动储存更多的有效信息(葛文山,2012)。这种以图形为主要方式、揭示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激发学生思维、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加快教学进程的教学策略即图示法,其实质是使科学知识现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零碎知识系统化,复杂问题简明化,便于学生处理和存储信息(邵宁宁,2012)。(二)“图解”就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要求记忆的内容。三、为什么要用图示法?选择篇幅适中的各种文体的好文章(内容精湛、语言规范、组织结构严密)利用文本,有机模仿和写作。文本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充分挖掘文本,运用图示图解语篇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要利用语篇分析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注意英语篇章的结构模式,揣摩作者展题方式和连贯手段,从而使他们逐步掌握写作的内在规律,学会从宏观角度勾勒文章的结构框架。通过阅读不同语篇获取文本结构、信息观点和表达方式,促进学生个体的语篇能力迁移。对学生的说、写技能形成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图示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有助于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语言信息转化为视觉图示信息,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理解全文。(二)是图示形式的框架写作训练可以及时提炼与巩固相关主题的语言,充分利用教材,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说和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写作应搭好框架,填充好细节材料,表达出层次分明的思想。写作是阅读的逆思维,从搭框架,组材料到连接成文,图示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四、如何利用图示图解文本结构(一)设计表格法,展现作者构思框架。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用表格法,表格填空任务型阅读是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将纲领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形成主干信息与分列信息相关联的意识(胡学军,2010)。(二)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适当的表格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以叙述文、说明文为主,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等也可归入叙述文范畴。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章题材和内容选择适当的图示。图示的选用和文章类型密切相关。要依据需要,理清文章的线索,呈现线索间的不同关联。1、叙述文叙述文主要呈现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新闻报道需关注事件、过程、结果、叙事顺序和作者态度等方面。人物传记通常以时间为序,对人物活动的地点、成就等进行归纳。 在外研版新标准grade7下册Module10 Unit2 The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一课教学中,笔者根据人物传记体裁文章写作结构设计了(图1),让学生在文中scan,找到细节信息。然后又根据年代时间(图2),让学生复述内化课文内容。 图1 图2最后,让学生以“my past life”为题, 描述自己过去的生活。下面是一位学生的自拟的写作提纲。不难看出,他已经掌握了按时间顺序展开的写作方法。在外研版新标准grade7下册Module3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一课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根据表格快速找出各种计划,然后让学生根据时间顺序描述“周末你的母亲和你的计划”。表格不仅使课文内容得到了简化,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思路,同时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作文见附录1。plansSaturdaymorningafternooneveningSundaymorningafternoonevening2、说明文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结构。在外研版新标准grade7上册Module9 Unit2 Is it an African elephant?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对比分析(图1)这三段中每段第、句话,从内容上归纳共性(见下图2)。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结构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比、归纳的思维品质。接着,笔者让学生根据表格复述,实际上是往学生脑中植入(图2)的框架结构,让学生从country、living place、food、habit这四方面来复述,内化文段内容,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 图1 图2在外研版新标准grade7上册Module10 Unit2 How often do you use a computer?一课教学中,根据对采访对象的不同回答,笔者设计了下面的表格。之后,又设计了一个作文话题,其实就是让学生利用刚才的表格去写作输出。 在外研版新标准grade7下册Module5 Unit2 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一课教学中,笔者利用文本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让学生找到细节信息后,带领学生一起复述课文。最后,让学生模仿表格,替换有关信息,简单介绍“my hometown”。这是一篇学生模仿习作:My hometown is Henan. Its in the east ofChina. Henan is an old city about 4000 years history, and it has about 94 million people. Its famous for Shaolin Temple. 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较为适合辅导写作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有利于降低他们的写作焦虑感,让他们有话可写、有话能写,解决他们普遍存在的词汇贫乏、句型误用、表达不得体、文章布局不合理、中式英语多等问题。(三)利用其它图示在外研版新标准grade7下册Module 2 Unit2 What traditions do you have at Spring Festival?一课阅读教学中,笔者利用下面图示简化了课文内容。 先让学生根据图示复述课文,最后让学生向外国笔友介绍中国春节习俗。学生习作见附录2。在外研版新标准grade9上册Module 6 Save our world Unit2 How to be green?一课阅读教学中,笔者利用思维导图,一步一步启发学生:Step1.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at does the writer suggest(建议) to us? Step2. What do REDUCE, REUSE and RECYCLE mean? What can we reduce/reuse/recycle? 直至引导学生答到Step3。这种“问题引导式”帮助学生一步步构建成了下图的写作框架。 在理顺了教材的思路,熟练了语言材料之后,笔者又根据学校当时提倡的“环保活动”,帮助学生修改了以“环保”为话题的演讲材料。(学生演讲材料见附录3)五、结束语: 写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有赖于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且也有赖于大量的笔语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孤立地开展写作教学,而应结合其他技能综合进行。其中,“读写结合”,即借鉴课文阅读材料的美词佳句、篇章结构、功能话题和情感因素,将其恰当运用于写作中,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依托课文阅读, 充分利用课文素材,有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