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测试题.doc_第1页
《曹刿论战》测试题.doc_第2页
《曹刿论战》测试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测试题一、阅读文段,完成115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公将驰之。D、彼竭我盈,故克之。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句正确的一项是( ) 那些小小大大的监狱,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爱憎之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逐一审察,但也一定要凭感情办事。 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 一视察,必定因为有特殊的情况。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 一明察,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B. “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C. 选文第二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D. 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9、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B战于长勺 生于忧患C登轼而望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战则请从 民弗从也10、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A小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俘虏,神是不会保佑您的。B小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C小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神是不会赐福您的。D小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赐福您的。12、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1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神情与苏、黄不属 C. 徒属皆曰:“敬受命。” D. 属予作文以记之14、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B. 曹刿论战有的选本题作齐鲁长勺之战。C. 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 D. “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15、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又何间焉(参与) B必以信(相信)C虽不能察(明察) D小大之狱(案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617 题(19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又何间焉 牺牲玉帛 池非不深也 亲戚畔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19、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20、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选文中的除外)21、“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待了战争的时间、交战的双方外,还交待了 115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C)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公将驰之。D、彼竭我盈,故克之。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C)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B、用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叙述历史事件的。C、曹刿论战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D、“长勺之战”的特点是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常被历代军事家所引用。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C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D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A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译句正确的一项是(D ) 那些小小大大的监狱,即使不能都去察看,也必定要有爱憎之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逐一审察,但也一定要凭感情办事。 大大小小的监狱,虽然不能一 一视察,必定因为有特殊的情况。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 一明察,也一定要处理得合乎情理。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A. “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B. “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敌我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攻的有利时机。C. 选文第二段写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言行,表现出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善于把握有利战机。D. 选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画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13、(共4 分每题 1 分) 又何间焉 (参与) 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必须解释完整)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必须解释完整) 14、(共4 分,每题2 分 关键词:“肉食者”、“鄙”、“天时”、“地利”、“人和”必须翻译正确)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 部团结)15、(共3 分) 小大之狱,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