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_第1页
电梯井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_第2页
电梯井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_第3页
电梯井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井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本工程中每个电梯井筏板基础平面尺寸为14.0m12.1m,厚度为1.8m,单个筏板基础方量约为304.92m3,属大体积超厚混凝土施工,按我司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预计三个筏板基础均在四、五月份施工,炎热更增加了施工难度。为保证筏板基础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方案。筏板基础平面尺寸为14.012.1m,厚度为1.8米,施工现场采用商品砼,综合生产能力为16.0-24m3/h,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筏板基础施工方案编制时确定为16 m3/h,混凝土初凝时间为4小时,不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采用分层法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为0.3m。则4小时浇注砼的量为416=64 m3按0.3m厚每一层浇注的砼量为1412.10.3=50.82 m3因此,采用分层法施工,可满足混凝土层间不出现施工冷缝的要求。混凝土内部温升计算和保温措施:因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时正值重庆气温高的月份,白天日照下达40以上,夜间也有25以上,若不对混凝土骨料采取降温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将高达30以上。这样,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可能超过规范允许的极限值25。现计算确定如下:取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34,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400kg,不使用粉煤灰,则内部最高温升为:Tmax=341.1540010=80取混凝土养护时环境温度为30,则混凝土内外温差高达50。所以,必须采取保温或散热措施。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的介绍,覆盖一层薄膜进行混凝土养护时,膜内最高温度可达65。因些可采用覆膜养护的方案对筏板基础混凝土进行养护,同时,为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在筏板基础中部位置埋设50铸铁冷却水管一道,浇筑混凝土时用18钢筋架子予以固定,在混凝土养护时通以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结论和具体施工措施:a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应用粉煤灰混凝土技术,掺入部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并采用小水灰比W/C0.45,掺用高效减水剂调整混凝土坍落度,水灰比和粉煤灰及高效减水剂的掺量由试验室试配后给出;b 使用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通过试验室试配,要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早于10小时;c 浇筑混凝土时,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约为30cm,确保每层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d 在筏板中部位置埋设50铸铁冷却水管一道,浇筑混凝土时用18钢筋架子予以固定,在混凝土养护时通以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升。e 筏板基础浇筑完毕,在找平工作完成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加盖草帘进行养护。筏板基础四周的模板也应采取覆膜并加挂草帘的保温措施。薄膜接缝宜采用热粘合,若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cm。覆盖时应紧贴四周用湿砂袋盖严,特别是接头处,以防被风吹开,影响保温养护效果。f 在筏板基础的纵横对称轴上,间隔2m设置11个测温孔,便于在养护期间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测量监控。开始养护后,每2小时测量温一次,浇筑完成第四天以后每天测量温6次。测量结果及时绘制成温度曲线图,当分析温度曲线发现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有超过25的趋势时,采取加盖多层薄膜或草帘等措施进行调整控制。g 筏板基础混凝土的测温周期暂定为10天。h 浇筑混凝土时,对骨料进行温度控制,加草帘等物品覆盖,防止太阳直晒而致使混凝土的出机温度过高。若浇筑混凝土时骨料的温度过高(用手触摸有灼热感时),采取水冷却措施,骨料的冷却用水量应在混凝土搅拌用水量中扣除。i 根据实际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