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难点.doc_第1页
《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难点.doc_第2页
《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难点.doc_第3页
《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难点.doc_第4页
《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难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2013年5月24日 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专业:农药学 姓名:殷万元 年假:2013级 学号:2013110371 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1.概述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丰歉直接关乎社会稳定、人类幸福。因此,农业害虫一直受到关注,人们不断探索!总结其规律及应对措施。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综合性农书。后魏贾思勰撰。内容丰富,包含了一系列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技术与思想,时至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齐民要术 病虫害防治 技术与思想 2.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2.1顺天时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也提出了“上因天时,下尽地利,中用人力”( 卷一种谷),“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卷一种谷)诸多重视天时的主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天时并非一成不变,完全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对天时的掌握一定要灵活,不可墨守成规。要综合考虑地域、土壤特性、农作物特性、气候的变异性、害虫的发生的特性等多种因素。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去争抢天时,巧妙利用天时。贾思勰对农时的把握集中体现在对播种期的确定上,他对多种作物有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如种稻,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春大豆,二月中旬为上时,三月上旬为中时,四月上旬为下时”播种适时,作物长势良好,增强防御害虫的性能。 齐民要术教民种植旱稻,是与此时北方春旱秋涝的气候特点相适应的,因为旱稻除了能够耐旱,又“虽涝亦收,所谓彼此俱获,不失地利故也”。(齐民要术所见抗御灾害的思想和措施,那晓凌)2.2轮作、倒茬、套种首先是轮作,即通过轮作的方式,让上一茬作物,为下一茬肥田。齐民要术:“凡黍肈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 卷二黍肈这里,记述了豆类作物在轮作周期中肥田的作用。齐民要术:“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 卷二种诸色瓜)这就是先种豆类作物,以起到为禾谷类作物肥田的作用。合理轮作预防害虫汇胜之书已提到禾不可连作,但没有明确表达连作的危害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某些作物连作的害处已有明确认识,连作不仅产量降低,且有害虫之忧齐民要术说“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齐民要术又讲到“谷田必须岁易”。贾氏还认为,落子发芽也会遭致病虫害因为在前茬谷田种植其他作物时,此时落子所生植物,已不是庄稼,而是芳草荞草可传播多种病虫害,有较大危害。贾氏列有多种不宜重茬的作物,而预防病虫害则是不宜重茬的主要原因之一,“种麻得良田,不用故墟,即不能用连作的田块种植。郭文韬先生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轮作防治病虫害的开端可见此项技术的重大历史意义当然,这只表明文字明确记载利用轮作技术防治病虫害的开端,实际运用应更早。贾思勰说:桑田,岁常绕树一步散芜著子收获之后,放猪吠之,其地柔软,有胜耕者(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第三版)M.P61.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利用芜著的生长特性选择间作套种,在收获芜普之后,其根残留地中,再利用猪拱土觅食的特性,放猪在地中寻觅芜蓄根,土壤被猪拱起、践踏,变得软熟,有利于桑树的生长桑田,还可种禾豆,欲得逼树不失地力,田又调熟,后八字是桑田种禾豆的目的,禾豆是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其间需要中耕除草!松土!水肥管理等,而且豆类根部有固氮功能,这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活性及肥力都有好处。2.3抗虫选种 贾思勰讲到,粟、黍、襟、粱、林,常岁岁别收:选好穗纯色者,制刘高悬之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这是对两汉的继承与发展,先挑选作物穗子纯色.齐民要术记载了多种抗虫作物,“86个谷子品种中,朱谷、高居黄等十四种,早熟,耐旱,熟早免虫”可在干旱且害虫较多的地区种植。“堕车、下马看等二十四种,穗皆有毛,耐风,免雀暴,免雀暴,即避免鸟雀的啄食而竹叶青等十种,晚熟,耐水;有虫灾则尽矣它们不怕水涝,但不具抗虫性能,因此,可在雨水较多、虫灾较轻的区域种植,没有害虫侵扰,水患又构不成威胁,可确保丰收。作物品种的增加与良种的培植,为间作套种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齐民要术对此作了系统的总结此技术的运用,必须对作物间的相互关系有细致的把握作物之间是相互得益,还是相互侵害,要有全面的认识(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龚光明)2.4化学技术防治仓储害虫 齐民要术载:令立秋前治讫立秋后则虫生篙、艾肇盛之,良以篙、艾蔽窖埋法,亦佳窖麦法: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两种储藏方法,一是在立秋前把麦子藏入篙或艾编制的覃中;二是窖麦法,先把待储藏的麦子暴晒令干,然后乘热储入窖中事实上是两种技术合起来使用。篙、艾是菊科的同属植物,都有防治业害虫和灭蚊作用用篙、艾编制的容器储藏粮食,正是利用了它们的防虫性能。齐民要术对于食用并需长期储藏的粮食则用另一种方法,多种久居供食者,宜作剿麦:倒刘,薄布,顺风放火;火既着,即以扫帚扑灭,仍打之如此者,经夏虫不生缪先生认为:“剿麦”是将麦整株割倒,准备久藏的稻谷亦采用此法。此方法应不限于麦类一种齐民要术针对储藏对象作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防虫措施,可见对事物观察的仔细,同时也说明重视害虫防治。2.5物理技术防治害虫 齐民要术:“凡五果及桑,五月一日鸡鸣时,把火遍照其下,则无虫灾。可通过两种途径使树上害虫减少:一是遍照之后,把火把缓慢移动使其远离果树,由于害虫的趋光性,会跟着火把,从而把害虫带离;二是,害虫见到火光,便扑向火把,部分被直接烧死。抱朴子也提到”明燎宵举,则下有聚死之虫。可以印证贾氏之说至于为何明确指出在五月一日,且是鸡鸣时,则令人费解可能应与古代祭祀攘灾观念有关,古人长期认为某些事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做才会有效齐民要术虽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但其中仍不乏镶灾内容。2.6水稻田耕田与烤田 齐民要术:“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肏侵水芟之,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薅。拔草曰薅。虎高切。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去水。” 5 ( 卷二水稻)可以看出,贾思勰已经认识到耘田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耘田和烤田穿插来进行的技术。3.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则是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病虫害防治需建立一套综合的防治体系,即需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效地结合起来。综合防治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培育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3.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就是以选育抗性品种为基础,利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各种耕作技术和方法,创造有益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微生物生存繁殖,不利于病虫生长和大量繁殖的生态环境条件,达到作物增产和质量提高的目的。3.1.1 选用抗性品种 根据当地的主要病虫害情况,合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性品种,是一种高效而又经济的防治方法。大量选用抗病虫害的水稻、小麦 、玉米 、辣椒 、果树品种 ,提高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强作物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如抗褐飞虱水稻品种可有效降低稻飞虱对水稻造成的危害;使用抗稻瘟病的水稻品种可减轻稻瘟病损失;选育耐番茄枯萎病的番茄,可减少病害发生机率3.1.2 轮作倒茬和清洁田园 轮作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交叉轮换品种,在栽培上配套综合防控术,可有效长期提高产量。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残留在病叶或者病果中,将病残体和病果部清理出田进行销毁或深埋,可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侵染 。3.1.3 深耕晒垡 大量的病原菌被埋在深土中,运用深耕技术,将土壤中的病原菌或害虫翻到地面,经过严寒或者曝晒可清除病残体和害虫,除去土壤中有害生物。3.1.4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作物抗性,还可使受害植株迅速恢复生长。根据农作物种类合理配比氮 、磷、钾,增施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促进作物生育健壮,还可增加产量和提高植株抗病性。3.1.5 合理灌溉 灌溉应根据天气、作物需求状况、土壤湿度等因素来定,以达到合理适中。因此,宜尽量采用滴灌技术,控制大水喷灌、漫灌,否则易造成土壤湿度过大而诱发病虫害发生,遇大雨后应及时排水以免内涝。同时要合理密植,注意通风,以保持田间适宜的湿度,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3.1.6 调节播期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有的作物可以晚播或者早播,避开病虫害危害高峰期,从而减少害虫危害。3.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生物类制剂等措施防治病虫害,如天敌、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生物防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自然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等特点。除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以外,有的连续使用后可对一些病虫害有连续持久的抑制作用。3.3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温度、辐射、声波等物理因素来防治病虫害,或者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害虫的趋化性等趋性来提高农作物质量。物理防治是一种高效的防治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使用,培育无公害的农作物。3.4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指利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方法,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具有高效 、快速 、方便、适用面积大等优点,在过去 50 多年采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病虫害取得显著的成就。4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对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的的继承与发展4.1生物多样性防治害虫古代抗虫品种及害虫不食之物的继承与发展,为今天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可以充分利用此类品种防治害虫不同作物适宜不同的环境条件,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为作物多样性提供了前提,作物多样性又为防治害虫品种的选择提供了机会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害虫,反映了先民对于自然因子!农作物特性!害虫特征等都有细致的观察与认识基于对农作物不同抗灾性能及害虫发生规律的认识,通过人工选择,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古代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害虫实践为今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技术支持,对今天的害虫防治具有极大启示意义。4.2筛选、培育、种植抗虫抗病作物齐民要术在认识害虫与作物习性基础上,在实践中对此认识的具体利用,把作物抗虫品种选择与害虫喜食不喜食之物联系起来,确保了农作物生长的安全。遗传学利用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遗传规律、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的数目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等科学原理培育优质品种。利用现代基因技术,遗传育种技术等培育出一系列抗虫抗病品种,如抗虫棉等。大大提高了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产量得到大大提升。4.3化学防治技术的革新与迅猛发展化学防治主要是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产生之后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地覆的改变,不断产生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大大提高了产量,对农业病虫害产生杀灭性影响。随之出现的环境问题越来越让人们怀疑,尽管如此,化学防治仍是农业防治的主流。5齐民要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思想的现代意义5.1积极利用传统技术有效预防害虫中国特色的一整套害虫防治的理论和技术,这些理论和技术保证了中国传统农业数千年的持续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中国传统农业在/三才0理论指导下,认为只要顺应自然,根据天时!地利安排农事活动就会风调雨顺,没有虫灾虫害,农业生产就能丰收传统农业中预防害虫分观念和技术两方面,前者是利用大自然的协调机制,后者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虽然一个是自然生态系统一个是经过人工作用的生态系统,但它们具有共同的自我调节机制,只要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就会通过其内部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