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4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分,每小题1分)1、 ,此时无声胜有声。2、东船西舫悄无言,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故木受绳则直, 。5、人生如梦, 。6、位卑则足羞, 。7、蟹六跪而二螯, ,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9、 , ,卷起千堆雪。10、师者, 。11、岂无山歌与村笛, 。1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二)解释加点实词(6分,每小题1分)13、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4、停车坐爱枫林晚。( )15、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16、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17、彼且恶乎待哉!( )1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三)选择题(6分,每小题2分)19、下列各项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其孰能讥之乎 B子卿尚复谁为乎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不拘于时,学于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B. C. D. 21、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二、文言文文阅读(33分)(一)游虞山记沈德潜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如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戈、叶子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己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谒。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赫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跡磴道,远涉椒板。有土坧魂碣,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浸一色,莫辩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想。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锷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边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漂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南暂留矣。少雾,自山之而下,因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嗌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履。今之其地矣,又稍识而目,而幽邃窍究,俱未坛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取之,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慎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注:榜人:船夫。椒:山顶。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 去:距离B. 余己治筇屐 治:治理C山脉怒坼 坼:裂开D余识其言 识:懂得23、 下面的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登山所见情景的一组是( )(3分)舟行山下,望剑门如云际 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云光黯甚,迷浸一色 龈锷摩天,崭绝中断 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A B. C. D.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途中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乘船途径虞山下,最终都没能成游。B 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扰,坚持游山。C 在游山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名胜并想游尽它,但由于连续二十多天都是阴雨连绵,只得遗憾地离去。D 沈德潜游览后感到,天下胜景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若以览无遗,有时反而觉得兴未索然。25、断句(3分)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漂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南暂留矣。26、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 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3分) (2) 今之其地矣,又稍识而目,而幽邃窍究,俱未探历。(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糜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从之。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翻尝乘船行,与糜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节选自三国志吴书)2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委派B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 研究C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 诽谤D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 假装28、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虞翻“性疏直”的一组是(3分)()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翻数犯颜谏争 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彼皆死人,而语神仙 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A B C D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虞翻先后两度担任会稽郡功曹,先是侍奉太守王朗,后是归附孙策,并受到了孙策的礼遇,孙策还亲自到虞翻家看望他。B虞翻兼有多方面的才能,担任地方长官能够审时度势,随军作战又能出谋划策,并且知晓医术,擅长音乐,精通易经。C虞翻的学问受到了孔融的赏识,被称为“东南之美”;而他的才干也受到了同僚的肯定,大司农刘基就认为他是个“善士”。D虞翻常直言进谏,孙权早就心怀不满,在酒宴上竟要杀了他,后来又因虞翻讥评谈论神仙之事,将他流放到了偏远的交州。3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3分)译文:_(2)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3分)译文:_三、古代诗歌阅读(12分)(一)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此诗写于北宋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时期。他被贬后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31、(1)词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3分) (二)行舟忆永和兄弟(宋)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32、()颔联写到“天寒有日云犹冻”,其中“冻”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2)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5分+6分)(一)文学名著(15分)3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爱斯梅拉达被诬陷刺杀弗比斯,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判处绞刑。在刽子手行刑时,加西莫多挺身相救,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用心照顾保护她。从此,加西莫多成了爱斯梅拉达的忠实朋友。B家中造成鸣凤之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鸣凤内心深爱着觉慧,她希望能够永远与他厮守在一起,但是她知道他们之间隔着一堵不能推倒的墙C子夜中,“笑面虎”冯云卿到上海避难,投资公债市场,亏损八万多元,到了破产的境地。在何慎庵教唆下,冯云卿劝说17岁的女儿冯眉卿使用“美人计”去探听赵伯韬的秘密,最后冯云卿人财两空。(子夜)D向最高当局的上诉有了结果,马斯洛娃由苦役犯改判流刑,并在西伯利亚较近处执行。,马斯洛娃仍然爱着涅赫留多夫,但是为了他好,拒绝了他,而决定追随西蒙松。而她自已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斯洛娃复活了。E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替亡父还债,选择去印度经商却缺少盘缠。欧也妮十分同情查理的遭遇,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他,查理把嵌有母亲肖像的镶金梳妆匣作为定情物托付她保管。34、判断正误(5分,每小题1分)(1)吴少奶奶林佩瑶正失落地独自坐着,她以前的恋人雷鸣突然来访。他赠给林佩瑶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一朵枯萎的红玫瑰。(子夜)( )(2)吃完团年饭,高家公馆热闹非凡,这让觉慧心烦意乱。他趁着酒意,到大街上走走,碰到一个讨饭的小孩,给了他两个半元的银币,让他去买点热的吃,找一个温暖的地方。他为此疑心自己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家)( )(3)圣诞节晚上,因贪恋爱斯梅拉达美色,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高省呼叫救,国王的近卫队队长弗比斯闻讯赶到,解救了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被擒。爱斯梅拉达被弗比斯的英俊容貌和解救她的恩德所感动,爱上了他。(巴黎圣母院)( )(4)在狱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见到了玛丝洛娃,要求她宽恕他,并把自己想要和她结婚的决定告诉她。但玛丝洛娃并不能饶恕他的过去。(复活)( )(5)新年第一天,葛朗台太太一听到丈夫的房里有响动,便说道:“葛朗台,叫拿侬给我的房里生点火吧;我在被窝里冻僵了。我这年纪,要多加保重了。还有,”她停顿了片刻,说,“让欧也妮一会儿也到我房里来穿衣裳吧。这种天气,可怜的孩子在她自己的房里梳洗会得病的。耽会儿我们到客厅壁炉边再给你拜年吧。” 这天葛朗台没有拒绝妻子的要求,他快乐地唱着歌给家人拜年,还送给拿侬六法郎,因为他在巴黎的投机生意完全成功。(欧也妮葛朗台) ( )35、简答题:(5分)(1)请用一个情节简述觉新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特征逆来顺受的性格特征。(家)(2)“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书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chn)语。请简述与这则谶语内容相关的故事。(巴黎圣母院)(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哀公问於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十二)【注】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36、(1)下列各项中的说法不符合上文的一项是( )(3分)A这一章直接反映出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C按照时令,役民以时,老百姓才会服从君王的统治。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2)阅读以下选段,结合上文,指出两个选段共同反映的思想并简要分析。(3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答: 五、作文3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中国青年报“八卦红楼”上有一篇文章: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其基本内容如下(摘录):晴雯美丽能干、风流灵巧,是大观园里的俏丫鬟,她抱屈冤死,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认为:晴雯有一半是“比”死的。她与平级同事袭人比地位,她与下级丫头麝月、小红、芳官在宝玉面前争宠,她还与跨部门的上级领导黛玉、宝钗比聪明她的拌嘴吵架、争强好胜,多源于这种比较。总在比较中生活,难怪晴雯不快乐,动不动就恶语相向但“比”也有另一面:比,展示了青年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比,展现了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在水立方的雄姿;比,展示了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场上学子的风采你对“比”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呢?请联系现实,以“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不得套作或抄袭。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答案一、基础知识(24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别有幽愁暗恨生;2、唯见江心秋月白;3、只是当时已惘然;4、金就砺则利;5、一尊还酹江月;6、官盛则近谀;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赢得仓皇北顾;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10、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1、呕哑嘲哳难为听;12、舞榭歌台(二)解释加点实词(6分,每小题1分)答案:13、推究,考察;14、因为,由于;15、全都,一概;16、刚刚,刚才;17、怎么,哪里,什么;18、赠送(三)选择题(6分,每小题2分)答案:19、D 20、C(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 递进连词) 21、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 二、文言文文阅读(33分)(一)游虞山记(18分)22、【参考答案】B【考点】本题考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解析】B项,治:准备。【要点归纳】考察的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即看着一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否讲得通,是否合理。23、【参考答案】C【考点】本题考察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析】尚未登山,是传说。【方法指导】坐文言文中信息筛选类试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浏览六个小选项,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直接排除。最后看四个大的选择项,利用排除法从而选出正确答案。24、【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考察对文言文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析】A项,第二次是由于船夫的欺骗。B项,友人并未阻扰。C项,原文是已经下山,不能“再次取虞山游玩”。【解题探究】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实践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加硬连,任意拔高等等。25、【参考答案】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漂泊/沾衣湿裘/而余与客南暂留矣。26、【参考答案】(1)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得分点:潜,名、整句话意思各1分)(3) 现在到了那个地方,又只稍微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过。(得分点:之,识,整句话意思各1分)【考点】本题考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方法总结】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惊醒逐字逐句地相应翻译,坐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相惯,译文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27.(3分)A委,委弃。28.(3分)B排除,写虞翻的学问,写虞翻的讲学。29、(3分)B擅长音乐的是延陵而不是虞翻。30、(1)(3分)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注意。(威、少、整句话各一分) (2)(3分)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舍弃了这个美德,怎么行呢?(以、畜,整句话各一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2分)(一)鹧鸪天31、.(1)断林、明山、隐竹、乱蝉、衰草、池塘六种意象。营造了夏末杂乱衰萎,缺乏生机的意境。表达了了诗人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情。(每问1分)(2)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上阕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了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阕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形象1分,分析2分)(二)行舟忆永和兄弟32、. (1)颔联写到“天寒有日云犹冻”,其中“冻”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冻”有“凝滞”之义(释字义,1分)。天空“有日”,云不应冻,但“云犹冻”,可见“天寒”,可见日色晦暝,云也仿佛凝滞(描景象,1分,此采分点只要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即可),增加了惨淡的气氛,表现(烘托渲染)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那黯淡、凄凉的心境(点作用,1分)。 (2)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尾联运用典故,船工捕得鲤鱼本是很平常的事,作者借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典故(或者能够说出古人常以“鲤鱼”代指“家书”),抒发了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点出手法给1分,结合语句具体分析1分)。表达了作者对佳人、对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1分)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5分+6分)(一)文学名著(5分)33、B、E34、(1)(一朵枯萎的白玫瑰)(2)(“吃完团年饭,高家公馆热闹非凡”有错,应是“高家公馆很安静” )(3) (“圣诞节”改为“愚人节”)(4) ( 第二次见到)(5)35、(1) 成家前的觉新是一个积极接受新思想的进步青年。他贪婪地汲取知识,并期待着朦胧的爱情。可是,父亲的一句话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之后,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他都无奈而顺从地接受了。 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瑞珏去城外生养。觉新流着泪答应了长辈的要求,送瑞珏到城外一间久已没人住过的阴暗潮湿的小屋去。四天后,觉新来看瑞珏,听到她在屋里凄惨的叫声,陈姨太却吩咐不许觉新进产房,没有人敢来为他开门。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地死去了,两人未能见上最后(2)爱斯梅拉达幼小时就和母亲失散,被埃及女人收养。(2分)母亲身边只留下一只小鞋,另一只小鞋在爱斯梅拉达那儿,这只小鞋上缝着写有谶语的羊皮纸。(2分)15年后,母女俩凭这两只小鞋得以相认,谶语得到了印证。(1分)(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36、(1)(3分)( C ) (2)(3分)答: 二者共同反映出儒家的仁政思想。有若认为应削减田税税率,让老百姓富足,孟子认为应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让他们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时,二者都认为这些是维护国君统治的必要条件。 37、写作提示 (一)论点要准确、鲜明。有的同学把论点模糊表述成:“是什么推动世界向前迈进?是什么促使各物种共同进化?毫无疑问,就是比 。”有的同学对“比”和“不比”各打五十大板,这跟辩证分析有区别,议论文要有一句话体现中心论点,这句话最好是判断句,或带有能愿动词的肯定句。还有的同学把“比”置换成“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谈竞争不谈比,这是偷换了概念。 (二)论据问题要恰当、充足、有针对性。有的文章论据不恰当,如:黄光裕案、詹天佑设计中国第一条铁路、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都是一个“比”字;科学家通过“比”而有创新,如牛顿、伽利略;司马迁要“比”,所以写出了史记;“比”,要有好的心态,毛泽东与蒋介石比,有好的心态,终于把蒋介石打败了;要敢于与物比,与人比。与物比,毛泽东“欲与天公试比高”;人类与蝙蝠比,才有了现代无线电技术;人类与老鹰比,才有了飞机、卫星;人类与鲨鱼比,才有了潜艇;鲁迅弃医从文是不想与医学专家比专业等等。有的文章缺少论据,通篇只是作空洞的议论,说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有的文章论据论据排列混乱:勾践与吴国之比-日本足球队与其他足球队之比-班超投笔从戎与其他人之比。好的论据如:“既生瑜,何生亮”、“美苏争霸”、“超英赶美”、“特殊国情下徐悲鸿童第周敢于跟外国人比成绩、能力”等等。 (三)思路要清晰。经典思路如:(1)和谁比-比什么;(2)人生需要比-不能盲目比-应该怎样比;(3)几个分论点并列:1、比是一种智慧;比是一种勇气;比是一种胸怀;2、通过比,增加自信;通过比,发现不足;通过比,找到方向。等等。思路不清晰的文章,段与段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翻来复去,颠三倒去。 (四)深度问题。 有的文章,讲到学生、学校时就联系上分数,讲到企业时就联系上赚钱,为文肤浅。能联系上心理学、社会学去分析问题的不多,能挖出根源的也不多。【参考译文】(一)【参考译文】 虞山距离吴城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终未能成行。辛丑年的秋天,我将要到江阴取,当时乘船途径虞山脚下,远望剑门峰直插云霄,但不能趁此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又要江阴取,船停泊在山脚,进入吾谷,船夫欺骗我说“距离剑门还有二十里”我仍然不能趁此登山。 壬子年正月八日,我和张少戈、叶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陶氏家。第二天早晨天将要下雨,两位朋友都不想去登山,我已经准备好竹杖和登山履,没什么可阻止我的。从城北出发,顺着城边走六七里,于是从破龙涧上山,山脉突起并且裂开ia,红褐色的石头纵横交错,传说是神奇动物龙的爪子和丫角磨过的痕迹,它们时隐时现。相传龙根神斗,龙不能获胜,就冲破那座山离取了,传说中的内容接近荒唐,让人迷惑。但这里有些痕迹,视乎又值得相信。行走了四五里路,都是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翻越峦岭,赶上石径,就可攀登到山顶。上面有众多山石累积成的土丘,我怀疑是古代的坟墓,但没有碑文记录是谁的墓。一登上望海墩,向东凝望。这时云的颜色非常昏暗,天地迷蒙一片,连大海也看不清楚。不一会,雨暇起来了,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稍作休息,雨停了,我们从小路向南出发,沿途不断出现奇丽景色:两旁龈锷般的山峰直逼云天,险峻的大山仿佛被从中劈开,两边的山崖对着张开,像那打开的大门,又像那治理的刀刃,这就是剑门,用剑洲的大剑,小剑来昵称它,是因为他们的外形相像啊。我两脚斜着站了很久,不敢移动,但还是不忍离开,后来,遇到山里的僧人,再向他询问山中的名胜之地。僧人指引说 南面是太公石室,由南往西是招真宫和读书台,由西往北是拂水岩,水流向下奔腾如彩虹一般,大风逆吹,水沫向上飞溅高达几十丈。山的西面有三沓石、石城、石门,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我听得懂它的话,想问路前往游玩,但这时山上阴雨浓密,风不断刮来,非常寒冷,天上不时有雨飘洒,打湿了衣服,使我和客人都难以停留片刻。而稍停,我们就从虞山的正面下山,困顿疲惫地踏上归途。从此,春雨接连下了二十多天,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 哎!虞山靠近吴城只有百里,我两次从山下经过,都无法实现登山的愿望。现在到了那个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过,心里很不快乐。但是时间的种种境界中,有的一接触就能领会到,而一领会就走到了尽头了,开始的时候很高兴,接下来就索然无味了。想找回值得玩味的,却一点也找不到了;反而那些的来很艰难的,而且得到一半就没有了的,却让人又无穷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