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题.doc_第1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题.doc_第2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题.doc_第3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题.doc_第4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质量检测题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注意事项: 1、请将1-32小题答案用2 B铅笔正确填涂在机读卡上,第二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卡B上;2、考试结束后将质量检测题妥善保存以备分析。第一卷(321.5 = 48分)1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焙(bi)干 脊(j)梁 模(m)式 裨(b)益B框(kung)架 跻(j)身 皈(gu)依 边塞(si)C侪(q)辈 扒(p)手 呵(h)护 绮(q)丽D外埠(f) 嘈(co)杂 气氛(fn) 泯(mn)灭2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谙(n)习 哺(b)育 抚(f)摩 炫(xun)耀B炽(zh)热 辐辏(zu) 谩(mn)骂 朔(shu)风C桎梏(g) 提供(gng) 教诲(hu) 后裔(y)D神甫(f) 嗔(chn)怪 勒(l)索 单薄(b)3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挺括(ku) 粘(zhn)贴 砧(zhn)板 璞(p)玉B翩跹(qin) 媲(p)美 轻薄(b) 同胞(bo)C毗(p)邻 仳(p)离 迤逦(l) 荫(yn)凉D龃(j)龉(y) 阐(chn)明 讣(f)告 星宿(xi)4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憎(zng)恨 箴(zhn)言 斡(w)旋 畸(j)形B沼(zho)泽 戏谑(xu) 穴(xu)位 迸(bng)裂C神龛(kn) 涎(xin)水 老妪(y) 打颤(zhn)D魁梧(w) 霰(xin)雪 挟(xi)起 凹(o)陷5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迁徙(x) 莠(yu)草 煦(x)暖 罢黜(ch)B囚系(j) 与(y)会 殷(yn)红 芳菲(fi)C俨(yn)然 茁(zhu)壮 对峙(zh) 吐(t)痰D晕(yn)车 装帧(zhn) 杳(yo)然 处(ch)理6. 下列四组词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禁锢 游弋 撩拨 沤吐 B. 演绎 补缀 泯灭 羞赧C. 蜕化 冒然 传诵 悚惧 D. 气慨 琐屑 沿袭 萦绕7. 下列四组词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誉写 耽搁 羁压 惬意 B. 执拗 膺品 典当 不啻C. 无尚 堙没 慑服 遒劲 D. 装帧 箴言 追溯 狡黠8. 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酷似 打蓝球 山麓 风餐路宿 B. 寻觅 懒洋洋 倏忽 风生鹤唳C. 蔓延 轻悠悠 咀嚼 慢不经心 D. 倾覆 定计划 熔铸 温文尔雅9. 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帐簿 付班长 宽绰 相机行事 B. 困惑 邮递员 整饰 张黄失措C. 歉收 打交道 风采 长备不懈 D. 豢养 冷飕飕 攻诘 器宇轩昂 10. 下列四组词语中,完全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隔膜 红彤彤 即兴 事过景迁 B. 勘误 兴冲冲 揉合 稗官野史C. 发酵 热烘烘 睿智 正襟危坐 D. 潸然 耍花招 精萃 发人深醒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 C.不只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的。 D.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巴以边界一场大火,100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世界。 B.你应该与朋友合作搞这个新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D打好基础才能造房子,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是得寸进尺的心态,却往往影响人们对这一真理的认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作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微雕艺术家别树一帜,能在一根头发一样细的东西上,得心应手地随意雕刻。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1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WTO之后,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1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人代会下午3时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 B.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C.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了呢? D.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A , , 。B 。 ; “ ” 。C , ; ?D 。 , “ ”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19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2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的一项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结合修辞手法选取恰当角度组织内容做题。2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用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而又不可触摸的抽象的精神,给人形象而深刻的感受。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用多个比喻表现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B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下,他戴上了“五一劳动奖章”,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C在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对韩国队的比赛中,郝海东上演帽子戏法,独中三元,为中国队赢得这场比赛立下头功。D到了七月流火的季节,天气逐渐地凉快了,人们感到舒服多了。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自己不及格,还笑话人家得了四十五分,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B面对王进华同学一家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捐了三千多元钱。C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人家犯了错误,但得允许人家改正,总不能一棍子打死吧?D对父母能随时关心、安慰,就是孝顺;想等到自己财足物丰、功成名就再来尽孝,却常常是正月十五贴门神。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样的事如果先定调子,就难以集思广益了。B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进步文明,但是科技又是一把杀手锏,如果缺少道德的引导,科技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C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的“中国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D去年三月,美国悍然发动了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伊拉克战争,老百姓形象而戏谑地称美国人是“高射炮打蚊子”。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周先生,项目做了一半,你们公司就要打退堂鼓吗?B商家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就只*“一锤子买卖”而做大。C改革如果怕这怕那,摸着石头过河,畏葸不前,只会耽误时机,看着别人发展,怨天尤人。D辩论最忌讳的是对方一驳,我方一时语塞,成了“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有人认为,辩论前的临阵磨枪用理不如用例。有例不愁缺理,例理兼备,怎么会“失语”?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长沙县委书记李振萼在某高尔夫球场玩乐时意外死亡,三江都市报在第二天的报道中却把他的死说成“因公殉职”。而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报道,有关领导竟装聋作哑,不置可否。B这顿农家饭菜清爽可口,别有风味,虽无鱼肉荤腥,却也是一次不错的打牙祭。C“非典”过后,国民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古代哲人云“祸兮福所倚”,良可信哉。D营养不良加上伤口感染,使这只名贵的东北虎“翘了辫子”。2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其实现在也不用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到时候多想想办法,找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是可以的。B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年年说改革,但给观众的印象都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C他的父亲整天沉湎于麻将当中,他对父亲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D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摆在桌面上,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我打算拼一拼了。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C开倒车,逆历史2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省出版界积极组织精品图书参展,介绍、展现本省出版界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风貌。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C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露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 3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套理想的电脑教材,除了要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工作者的协同工作。 B市人大通过法规,对于歹徒和不法商贩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威胁学生的不法行为和错误思想,要坚决制止。 C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记时服务近来在许多城市格外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D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以1: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 B在会上,对如何疏通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但是,建议很不成熟。 C交响乐好听,但演出票价昂贵,对月收入不够丰厚的交响乐迷来说,大多数人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千元以上的票价。 D土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3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生长在偏僻的山区,因而从小就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B她告诉我,近几年来,她时时刻刻不忘搜集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中的犯罪证据。 C对社会深刻的观察,使他的批判往往独抒新见。 D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第二卷(42分)一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 (10 2=20)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2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3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_,_”的诗句。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5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境界,来说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_,_”,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执着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_ ,_,_”,是一种在学问、事业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_,_,_。” 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 9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 ,- ?” 10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人们对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两句诗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这两句诗是:“_,_。” 二、阅读杨万里小池一诗后回答14小题:(8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写了-、树阴、-、-四种景物,并用-、爱 、-、-四个动词,把四种景物刻划得生动形象,充分赞美了-的美丽景色。 2、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3、“尖尖角”三个字用得很新鲜,形象传神地绘出了 的形态,增添了这幅图画的生机。 4、“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 答: 三 现代文阅读专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4题(14分)小心落叶(有改动)唐元峰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小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绿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所取代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力所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及树木来的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他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还是嘈杂的市井?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坠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扣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无穷绝的枯荣?小心落叶。这充满着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如你投以生命的关注,一股震颤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的比你超脱,比你奔放,比你从容。面对落叶,你得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可否?让我在岁岁的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片木牌:小心落叶。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第2段叙写我们日常匆忙劳碌,以致忽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的生活状态,使下文“小心落叶”的提醒具有了现实意义。B第9段,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回顾了树叶的生命历程,对树叶即将离开母体,飘零枯萎,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C结尾部分作者运用第二人称和拟人手法,直抒胸臆,具体细致地表明了对落叶的喜爱、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期望。D面对落叶,作者反思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并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全文感情基调昂扬向上,赋予哲理气息和思辨色彩。E树叶飘落,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与人生暮年相似。作者运用人人熟悉的落叶做类比,把抽象的人生思考表现的形象易懂。2在第5段中,“无知和错误”指得是什么?第8段中作者提到赫曼黑塞用亲人的名字给树木命名的作用是什么?3 文中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小心”的含义是什么? 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请分别说明。4作者从“落叶”中感悟到了什么?作文:(60分).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800字左右。 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朵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却不那么香;玫瑰色香俱佳,但有刺。鲜艳者,取其鲜艳;芳香者,取其芳香;带刺者则贵其鲜艳和芳香。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第二卷答题卡B;一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答案1-2-3-4-5-6-7-8-9-10 -二、阅读杨万里小池一诗后回答14小题:(8分) 1、-、-、-;-、-、-;- (3分) 2-。(2分) 3、-。(3分)三 现代文阅读专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4题。(14分)1答案:( )( )(2分)2答案:(1)-。(2分)(2)-。(2分)3 -(2分)-(2分)4- -。(4分)四作文:(60分)900字检测答案详解:1选A,B跻(j)身,C侪(chi)辈(同辈),D外埠(b)。 2选C,A炫(xun)耀,B炽(ch)热、辐辏(cu)(形容人或事聚集在一起像车轴集中在车毂上),D神甫(f)。 3选C,A挺括(gu)衣服、布料、纸张等较硬而平整 璞(p)玉,B翩(pin)跹(xin)(翩(pin)跹起舞,另:蹁(pin)跹:形容旋转舞动),D阐(chn)明。 4选B,A憎(zng)恨,C打颤(chn),D魁(ku)梧(w)。 5选C,A莠(yu)草,B囚系(x),D晕(yn)6. B(呕吐、贸然 气概) 7. D(誊写、赝品、无上) 8. A(篮球、风餐露宿、风声鹤唳、漫不经心) 9. B(副班长、整饬、张皇失措、常备不懈)10. C(事过境迁、糅合、精粹、发人深省) 11.DA句中水浒传是部小说,不需要什么“大论”。B句中“东山再起”是比喻某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这个成语不能用在假货上。C句中即使经过刻苦努力,学习也不会“一气呵成”的。 12.C生灵涂炭:指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环境之中,而不能用于一般意义上的遭遇灾难或死亡。三人成虎:指谣言传得多了,人们就往往信以为真,此句中错误理解为人多力量大之意。“得寸进尺”比喻贪得无厌,与句中表示贪多求快的意思不一致。 13.A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而不管客观实际。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别树一帜:指另外竖起一面旗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此处应为“匠心独运”,指独特的艺术构思。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1 4.DA.“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用在句中不合文意。B.“绘声绘色”是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C.“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 1 5.CA.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临的敌人。B.叶公好龙,比喻名义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此三项皆使用不当。C.反躬自问,反过来问问自己。16A 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从整个文段看,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17A选择题往往正确答案似乎是错的,错误的选项则好像是正确答案。A表面上看似乎有错误,实际上没有错误。里面有一个有层次的联合短语,层次是“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表示第一层次都使用了逗号,使人以为是错误的。其实这是让逗号降格使用。表示第二层次使用了顿号;如果表示第一层次也使用顿号,表示第二层次也使用顿号,层次就不能表示出来了。所以,这个选项没有错误。B的破折号不对,那儿应该是一个连接号。C的括号里话不是注解地址的;这里不应该使用括号,可以把括号删去,在地址后面写上逗号。D的顿号应该是逗号,因为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句子。所以,只有A所对的,正确答案只能是A。18D此题考查顿号、冒号、书名号的应用。A中顿号多余,因为约数间无须停顿。B中分号用得不妥,因为在这句子中,分号前后两层并非并列关系,将分号改为冒号冒号后面的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C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书名号用错,因为书名号只是用于标明书名、刊名、篇名的,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19A项句中用分号分开的两句话(“这边”“那边”),其内容是并列关系,这些内容都是对“金黄的大斗笠下”的情景的具体描绘,故“下”后面的标点应改为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B项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标注冒号时,不仅要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需要,而且要有比较大的停顿,而这个句子标注冒号的地方没有较大的停顿,因此不宜用冒号。D项从三个“鸣”及一个问号来看,这是一个设问句,第一句为问句,后两个以“鸣”收尾的句子,是有语意递进关系的两个答句,且语气强烈,故第二个“鸣”后面应使用感叹号。C项,这句话“说得不客气一点”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在句子中间时,宜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20B。A中引号内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C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D中的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21.C此项是夸张手法,给人以强烈突出的印象。使用熟语专项训练参考答案22B(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B“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比喻在有危险的风浪中才显示出英雄的本来面貌; C“上演帽子戏法”指一个运动员在一场足球比赛中3次攻破对方球门;D“七月流火”指到了农历七月,大火星往下移位,天气渐渐转凉。)23B(A“五十步笑百步”比喻具有同样缺点或错误的人,程度轻一些的却讥笑程度重的;“二一添作五”意为每人各分一半,比喻双方平分;“一棍子打死”指抓住一点彻底否定一个人;“正月十五贴门神”指已经过时。)24B(A“定调子”指唱歌或演奏时先定准音调,比喻事前确定说法或做法;B“杀手锏”原指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击敌人的招数,比喻在关键时刻使用的绝招,这里应用“双刃剑”;C“兔子不吃窝边草”比喻不危害自己身边的人或物;D“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25C A“打退堂鼓”比喻办事中途退缩;B“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C“摸着石头过河”比喻边实践,边摸索,边积累经验;D“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比喻有话说不出来或有本事但表现不出来。26C(A“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做坏事,兜售低劣的货色,并非指弄虚作假;B“打牙祭”指有鱼肉荤腥的丰盛的用餐,与前面所述矛盾;C“祸兮福所倚”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D“翘辫子”指死去,感情色彩不对。)27C A“车到山前必有路”比喻虽有困难,但到时候总会有解决的办法;B“外甥打灯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