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1页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2页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3页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解析一节晨会课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方海莲 周一早,方老师早早来到学校,忽见讲台上放了两盒精致的生日蛋糕,心情为之一振。盒子用红丝带细心地捆扎着,上面还附了刀叉等。看来,这是位细心的家长,不知是哪位同学周日过生日了。待老师问明,得知是班上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昨日过十岁生日。了解这一情况,她立即用愉快的口吻祝他生日快乐。并把这份迟到的祝福送给他。接下来,我们以为方老师会将蛋糕拎到办公室,让我们自行瓜分。因为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两盒蛋糕多数是“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因此老师们通常是直接拿到办公室里“瓜分”掉。学生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可是,我们想错 了。只见,她把这位学生喊来,问这名学生这两盒蛋糕打算怎么处理的。他用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缓缓道来:“我妈妈说了,这两盒蛋糕,一盒送给老师,一盒送给同学们品尝。”幸亏没有武断行事。方老师慎重地点了点头。待下课后,她把一盒蛋糕拿到办公室,还有一盒蛋糕留在教室里,大概是准备瓜分给学生们。评析: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从人的角度来审视,教师与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有着独立的思想与个体,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孩子虽小,但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存在的一员,他也有自己的主意与思想。这位老师正确的做法在于认真听取了这个孩子的意愿,并尊重了孩子的想法,没有武断行事,擅作主张。否则,不但辜负了学生的一番美意,“平等”二字也是无从谈起。只有切切实实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独立的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思想,重视孩子的意愿,从每一件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平等地对待学生,才是对“平等”二字的真正诠释。晨会课铃一打响,学生们个个小眼放光,蠢蠢欲动,期待着老师的进一步动作。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猜的出来。只见方老师摇身一变而为主持人,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表演”了起来。“大家都知道,我班袁成伟同学昨天度过了他的十岁生日,老师和同学们到今天才知道这一情况。现在,让我们为袁成伟同学唱一首生日歌庆贺他,将这一份迟到的生日祝福送给他好吗?”远远的,教室里传出了悦耳的生日歌。孩子们用中文唱了一遍,还觉不过瘾,又用英文唱了一遍。个个小眼里闪着晶光,脸上漾着兴奋的笑容。袁成伟的眼睛里更是熠熠生辉。方老师接着“表演”:“袁成伟同学,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我的心情很激动,我很快乐。”“陶醉在幸福里的袁成伟同学没有忘记我们,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甜美的蛋糕呢!同学们,你们说,这第一块蛋糕应该给谁呢?”方老师循循善诱的样子挺可爱。答案可想而知,方老师将最大的用鲜奶做成的“老鼠”挑给了袁成伟,并祝他像老鼠一样机灵可爱。这孩子的嘴上沾满了奶油,他擦擦嘴,腼腆地笑了,同学们也善意地笑了。笑声过后,是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有祝福,有激动,有期待,也有羡慕。评析: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被骄宠的一代,是家里的“小皇帝”。在他们身上确实体现出了新教育体制下的释放而鲜活的个性,但同时,他们不懂得替人着想,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唯我独尊是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缺点。课上老师问同学们,这第一块生日蛋糕应该给谁,其实是含蓄地提醒学生应该学会照顾主角。通过这个举动,可以让学生初步地认知到聚会和宴会时的社交礼仪,懂得照顾主角,并学习如何祝福别人。接下来,就要瓜分蛋糕了。方老师持刀在手,班上的同学个个眼睛紧盯着老师手中的那把刀,不知老师该如何切分呢!刀下是几朵用鲜奶做成的精美的鲜花,十分精致,十分漂亮。真不忍心动手呀!我们正胡乱寻思着,老师已在班上征询起了意见:“这蛋糕上这么多朵鲜奶做成的花,切了太可惜了,大家说咋办?”立即有学生提议,将“花”挑给同学们吃。“可是,花只有几朵挑给谁吃呢?”方老师继续循循善诱。本来,班上举起的一片小手瞬息又放下去了。短暂的沉默过后,有学生提议:“给女生吃吧!”“这是个好主意。”老师随即附和,并夸赞那位提建议的男生好涵养。稍后狡黠地问班上的男生:“你们有意见吗?”“没有。”有了前面的好涵养的男生作为榜样,班上男生众口一词。方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并趁热打铁:“这叫女士优先。男孩子肚量要大些,要学会照顾和礼让女生。”学生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班上扭怩的女生中有几个胆子稍大一些的上前来接受了老师的借花献佛,还跟孩子们开了几个玩笑,气氛更是融洽。“把嘴张大些,祝你像花儿一般美丽。”女孩子只顾着吃蛋糕,还没领会老师的意思。方老师继续含笑地盯着她的眼睛,重复了一遍“祝你像花儿一般美丽。”下面聪明的学生已经沉不住气地作提示了,她如梦初醒,害羞地笑笑,说:“谢谢老师。”方老师笑笑,回答:“不用谢。”这样的议程重复了七八遍,直到把“花”全部献完。在这个过程中,方老师尽量做到用不同的语言来祝福每一位上前接受蛋糕的女生。几位女生都是一幅意犹未尽的样子,我想,这应该是一节初显端睨的社交礼仪课。评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要面向社会,并投入社会。将来,我们的孩子都会慢慢地长大,独立,要融入社会,要与人交往。与人的交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温文尔雅而又自信谦让地与人交往,是一个人自身素质与个人魅力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礼仪之邦的国度,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学得交往之道,懂得谦让,懂得赞美,懂得大方地接受并感谢赞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明修养的具体体现。面对教育,这位老师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将社交礼仪知识渗透到吃蛋糕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于不知不觉间愉快、轻松地习得了一些礼仪常识,并让学生初试牛角,也锻炼了学生对于社交场面的应对能力。接下来,才终于轮到正题,切蛋糕了。稍做沉思,方老师给学生讲起了切蛋糕的方法。先横向对切,将蛋糕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半,再竖切,围绕中间的点均匀地将蛋糕切成许多份瞧!这位老师竟把从电视上学到的切蛋糕的方法转卖给了学生。同学们个个看的津津有味,入神的还在下面小声地附和着。接下来,方老师又提前跟学生们打了招呼:“老师的手艺不太好,可能切的大小不一,马上分配给你们各位的也可能会大小不一,不要紧吧!”说完,还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孩子们非常大度地表示“不要紧的。”“吃的是快乐,不在于大小。”老师趁势给学生拍起了“马屁”。接下来,每位学生都吃到了大小不一的蛋糕,但没有一位同学上前争抢,没有一位同学抱有怨词。特别是男生,表现的更是风度俱佳,礼让再三。同时,方老师适时地给每位学生都送上了一份祝福,每位学生都知道礼貌地回说“谢谢”。班级内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等到每位学生都吃好蛋糕了,老师又善意地提醒他们要保持环境整洁,将刚才用来垫蛋糕的纸叠好扔到纸篓里,别丢地上了。孩子们自是照做,还有一位男生受了启发,主动要求将讲台上整理干净,方老师非常用心地感谢他并夸奖他。那位男生脸上乐开了花。评析:教育是不分场合与内容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是教育。切蛋糕是一门常用的手艺,难道这样的手艺非要等孩子们长大后到蛋糕店里去学习吗?难道我们的晨会课上就只能讲尊敬老师,爱护国旗吗?其实不然,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就可以大胆地一用。这位老师成功地借切蛋糕之事调起了学生对晨会课的浓厚兴趣,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一次环境卫生的教育。这样的效果好过教师百般的说教,学生对于要保护环境的意识会有更深刻的记忆。教育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节课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对学生生活技能及环境卫生的教育。可能存在的缺点在于,如果老师对于切蛋糕的手艺不很精通,或者操作不规范的话,可能会误导学生。如果将这一问题又转抛给学生,问问学生们是否有什么好办法?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样可能会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探求意识与创新热情。“零零零”,晨会课下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