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孙中山先生_第1页
专题三:孙中山先生_第2页
专题三:孙中山先生_第3页
专题三:孙中山先生_第4页
专题三:孙中山先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成长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1866年诞生于广东香山翠亨村2 1875年入私塾接受初级传统教育3 1879年随母赴檀香山投靠大哥孙眉4 1879年就读英美教会学校接受西方教育5 1883年就读于香港拔萃书室6 1884年转入香港中央书院7 1886年考入广州华南医学堂8 1887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就读医科9 1892年医学院毕业行医于澳门 广州10 1894年抛弃医人转而医国 投身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 亲情篇 1 资助孙中山接受西方教育2 为孙中山筹办兴中会谋人 谋财3 贱卖牧场资助孙中山的广州起义4 因资助革命而倾家荡产5 投身革命 参与黄花岗起义的筹备 一 大哥孙眉 学者这样评价孙眉 在社会上 孙眉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社会活动家兼农场主 在家庭中 孙眉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和充满爱心的大哥 在革命队伍中 孙眉又是一个坚定不移的骨干分子 孙眉 这位创建民国的幕后英雄 将伴随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伟业 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 发妻卢慕贞 1 1867年生于广东香山书香门第之家2 1884年 与孙中山结为夫妻3 共育三子女 孙科 孙延 孙琬4 一生无条件地支持孙中山所有的抉择5 孤独一生 1952年终老于澳门 卢氏是一位具有中国传统女性优良美德的母亲 一手承担养育儿女的责任 又孝顺侍奉家翁家姑 照料婶母程氏生活 一个小脚女人 承担这麼多的繁重家务 还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担风险 她使孙中山减少了家庭的后顾之忧 把精神集中到革命事业上 李伯新先生 默默支持孙中山革命的卢慕贞 三 爱情篇 1 1893年生于上海一个实业家庭2 14岁赴美求学 就读于威斯利安女子学院3 1914年在日本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4 1915年十月在东京与孙中山完婚5 精诚无间同忧乐 笃爱有缘共死生 6 继承先生的遗志 为中国革命奔走呼告7 1981年逝世于北京 终年90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宋庆龄的人生 为知识求学美国 为爱情私奔日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为革命无畏生死 为遗志奔波余生 四 政治篇 一 孙中山与李鸿章 二 孙中山与梁启超 三 孙中山与袁世凯 四 孙中山与蒋介石 一 孙中山与李鸿章 1892年西医书院引荐孙文1894年孙文 上李傅相书 1895年后孙中山转向革命1900年孙与李失之交臂 在李鸿章的政治生涯当中 他几乎用自己全部的才华和心血去维系着清廷的良性运转 然而终极一生却不可得 而那个他曾经听过 有些耳熟的名字 孙中山 却是在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摧毁着他所要维系的这个王朝 孙中山和李鸿章这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下的却是同一盘棋 而这个棋盘就是奄奄一息的大清王朝 二 孙中山与梁启超 1892年相识于万木草堂1895年邀康梁合作 未果1898年孙梁日本会谈1903年孙梁断交反目为仇1905年孙梁大论战 孙中山与梁启超地道的同乡 孙中西文化兼通 具有广博的最新文化知识 梁则中学 西学皆有造诣 是近代思想学术界的一代宗师 孙梁处于共同的时代 有着相近的文化修养和思想追求 同为中国的振兴不懈的奋斗 但角度不同 方法不同 性格差异 使二人终未站到一条战线上 为中国的民主自由携手搏击 三 孙中山与袁世凯 1912 1 1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破了袁世凯的总统梦1912 2 15孙中山辞职袁当选继任大总统1912 7孙中山与袁世凯首次会晤1913 7孙中山发动讨袁 二次革命 1915 12 13袁世凯称帝 唐德刚 袁氏当国 袁世凯是传统中国里的所谓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才大心细 做事扎扎实实 有板有眼 是一位极有效率的行政专才和标准的中国法家 而孙中山恰恰是袁的反面 孙中山周游列国 爱国之心极为强烈 为人又好学深思 满头脑理想 欲施治于中国 而道不行 四 孙中山与蒋介石 1913年 蒋介石初见孙中山1922年 蒋孙永丰舰上共生死1923年 任蒋介石为行营参谋长1924年 黄埔军校蒋任校长1926年 蒋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主席 孙中山第一次见面蒋介石就告诫说 革命者应该成为无名的华盛顿 不计名利 为革命牺牲奋斗 1924年11月13日 孙中山最后一次视察黄埔 今观黄埔学生 能忍苦耐劳努力奋斗如此 必能继吾之革命事业 必能继续吾之生命 实行吾之主义 五 革命篇 一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 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二 革命生涯 1 肇建共和第一功 求援筹款伤国权2 二次革命保民主 党派之争兵戎见3 团结国共谋合作 本心权宜用苏联4 一生不改革命志 非圣非贤真豪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 革命生涯 为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孙中山借钱革命借遍世界 革命并非一帆风顺 同盟会内部频繁质疑孙中山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了十次武装起义 1 肇建共和第一功 求援筹款伤国权 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1 1895年10月 广州起义 主要指挥者孙中山 2 1900年10月 惠州三洲田起义 主要指挥者郑士良 3 1907年5月 潮州黄冈起义 主要指挥者陈涌波 余既成 4 1907年6月 惠州七女湖起义 主要指挥者邓子瑜 5 1907年9月 钦廉防城起义 主要指挥者王和顺 61907年12月 镇南关起义 主要指挥者黄明堂 7 1908年3月 钦康上思起义 主要指挥者黄兴 8 1908年4月 河口起义 主要指挥者黄明堂 王和顺等 9 1910年2月 广州新军起义 主要指挥者倪映典 101911年4月 黄花冈起义 主要指挥者黄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民国大选 孙中山使袁世凯不怕战争怕选举 为民国孙中山力排众议 坚决与袁世凯兵戎相见 军阀猖狂 为挽救民国孙中山创建中华革命党 2 二次革命保民主 党派之争兵戎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革命危机关头 孙中山联合苏联反对北方军阀 苏联与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奠定国民党百年基础 孙中山 以俄为师 建黄埔军校 影响历史走向 3 团结国共谋合作 本心权宜用苏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 一生不改革命志 非圣非贤真豪杰 毛泽东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 美国人眼中的孙中山 矢志不渝的政治改良家 他是一个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唯一事业 他的祖国的政治改良的人 改良是他终其一生的抱负 是他采取不同手段用以达到的目的 诚然 他也曾似乎是这样的一个人 被坚定的信念所掌握 这种信念 只有他独自认为是正确无误的 也必须由他独自指引这个政治改革的航程到达指定的终点 美 韦慕庭 孙中山 壮志未酬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