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1、编制依据12、计算方法22.1工程概况22.2计算模型22.3计算方法42.4计算数据53、梁、顶板模板龙骨支撑计算63.1、梁模板主龙骨计算63.2、顶板模板龙骨支撑计算164、1-14轴顶板、梁模板高支撑计算214.1、顶板模板高支撑计算214.2、梁模板高支撑计算244.3、楼面承载力验算255、15-19/D-G轴顶板、梁模板高支撑计算255.1、顶板模板高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255.2、梁模板高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265.3、地基承载力验算286、7-14/A-J轴首层顶板、梁模板高支撑计算286.1、顶板模板高支撑计算296.2、梁模板高支撑验算306.3、地基承载力计算307、边梁支撑计算318、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338.1、立杆构造要求338.2、水平杆338.3、剪刀撑348.4、连墙杆359、安全管理要求359.1、材料要求359.2、施工要求369.3、模板及脚手架拆除391、编制依据序 号名 称编 号1回收着陆综合科研中心(D3)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京第20071816号2921-3工程D3号建筑物结构、建筑施工图纸3回收着陆综合科研中心(D3)施工组织设计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7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8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T01-51-20039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994年5月第一版10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2001年7月第一版2、计算方法2.1工程概况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1-14轴/A-J轴层首层高为6m,29层为4.24.8m,主框架梁截面尺寸为400800;15-19/D-G轴首层层高20.35m,预应力大梁为9002000,普通框架梁截面尺寸为500800mm,边梁6001000mm。15-19轴最大屋面边梁尺寸为600mm1700mm。水平构件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支设,根据规范要求,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高支撑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本方案分别对模板龙骨和支架进行验算。2.2计算模型本方案验算模板支撑时,根据模板支撑高度、地基情况分别对以下四个部分模板支撑进行验算:(1)1-14轴梁及顶板模板高支撑,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2)15-19/D-G轴梁及顶板模板高支撑,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3)边梁支撑计算。计算模板支撑受力时,选取如下计算模型: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在计算中,选取一个计算单元内的恒荷载和活荷载,并进行荷载组合,将荷载传递到受力最不利的底部立杆,对该立杆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同时,整体稳定性方面主要考虑竖向、横向剪刀撑等构造措施。2.3计算方法本方案计算主要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审核版)、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杜荣军,2002年3月)计算方法。同时,本计算未考虑风荷载作用和立杆偏心作用,支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计算简化为立杆单杆稳定性计算,且在计算中未考虑回填土不均匀等因素。 2.4计算数据本方案计算中荷载参数主要参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中“第4节荷载”相关规定,其中主要荷载按以下考虑:钢管自重(kN/m):0.149;模板与木方自重(kN/m2):0.350;混凝土和钢筋自重(kN/m3):25.000;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梁)、1.000(板)。本方案设计中钢管类型都采用483.5mm钢管,实际计算时,考虑到钢管磨损,按经验及现场实测结果,钢管壁厚按2.8mm考虑,钢管截面的各项参数如下:A=3.97cm2,i=1.60cm,弹性模量E=206103N/mm2,惯性矩I=10.19cm4,截面模量W=4.245cm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5.1.7节,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考虑到扣件保养情况,钢管扣件抗滑承载力产生折减系数0.80,单扣件实际承载力为0.808.00KN=6.40kN。3、梁、顶板模板龙骨支撑计算3.1、梁模板主龙骨计算本工程梁底模龙骨按如下进行设计:1-14轴部分:截面高度在1m以上(包括1m)梁底模钢管龙骨间距按500500mm布置。截面高度在1m以下梁底模钢管龙骨间距按600600mm布置。所有钢管支撑步距为1500mm。15-19轴部分:D-G轴预应力大梁9002000mm底模钢管龙骨间距按400400mm布置且龙骨采用双钢管,其余普通梁底龙骨按500800mm布置。除边梁步距为1500mm之外,其他钢管立杆支撑步距为1200mm。3.1.1预应力大梁底模主龙骨计算3.1.1.1参数信息梁底模支撑钢管间距(m):0.400.40mm。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主龙骨采用双钢管(计算时考虑单钢管作用)。3.1.1.2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作用于钢管龙骨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通过方木的集中荷载传递,计算时近似考虑成均布荷载(余同)。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25.0000.9002.0000.400=18.000kN;(2)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0.3500.400(22.000+0.900)=0.686kN;(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000+2.000)0.4000.900=1.420kN;2.木方楞的传递均布荷载验算: P=1.2(18.000+0.686)+1.41.420/0.900=27.156kN/m;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受均布荷载q=27.156kN/m;梁支撑方式见下图将龙骨受力计算简化成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则计算公式如下: M=0.125ql2 V=5ql4/384EI经过简支梁的计算得到:钢管最大弯矩 Mmax=0.12527.1560.4000.400=0.544kN.m;钢管最大应力=544000/4245=128.151N/mm2;最大变形量V=0.431mm;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N/mm2;水平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28.151N/mm2小于水平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0 N/mm2,最大变形量0.431mm小于400.000/150mm与3mm,满足要求。钢管支座反力RA=RB=1/327.1560.900=8.147kN(只考虑梁底三根钢管的支撑作用);3.1.1.3梁底纵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3.1.1.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考虑两层模板支撑,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扣件式钢管规范5.2.5): 1.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26.40=12.8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 R=8.147kN;1.5R12.80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3.1.2截面高度1m梁底模高主龙骨计算选取截面6001700mm梁作为计算模型,钢管龙骨间距为500mm500mm。3.1.2.1参数信息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3.1.2.2梁底钢管龙骨的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25.0000.6001.7000.500=12.750kN;(2)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0.3500.500(21.700+0.600)=0.700kN;(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000+2.000)0.5000.600=1.200kN;2.木方楞的传递均布荷载验算: P=1.2(12.750+0.700)+1.41.200/0.600=29.700kN/m;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均布荷载,q=29.700kN/m;计算简图如下 钢管龙骨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公式 M=0.125ql2经结构力学计算得到:钢管最大弯矩 Mmax=0.655kN.m;最大钢管支座反力R=7.547kN;最大变形量V=0.267mm;钢管最大应力=655000/4245=154.299N/mm2;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N/mm2;水平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54.299N/mm2小于水平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0N/mm2,最大变形量0.267mm小于500.000/150mm与3mm,满足要求。3.1.2.3梁底纵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3.1.2.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按第2.4节,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双扣件承载力为12.8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1.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12.8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7.547kN;1.5R12.80kN,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3.1.3截面高度1m梁底模高主龙骨计算选取两个计算模型:3.1.3.1 1-14轴部分:选取截面400800mm梁作为计算模型,钢管龙骨按600600mm布置计算。1.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梁底模钢管间距(m):0.600.60,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2.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1)荷载的计算: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25.0000.4000.8000.600=4.800kN;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0.3500.600(20.800+0.400)=0.420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000+2.000)0.8000.400=1.280kN;(2)木方楞的传递均布荷载验算: P=1.2(4.800+0.42)+1.41.280/0.400=20.140kN/m;(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均布荷载,q=20.140kN/m;梁按如下形式进行支撑:计算简图如下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公式 M=0.125qcl(2-c/l) Q=0.5qc经过简支梁的计算得到:钢管最大弯矩 Mmax=0.12520.1400.4000.600(2-0.400/0.600)=0.806kN.m;钢管最大应力=806000/4245=189.870N/mm2;最大变形量V=1.407mm;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N/mm2;水平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89.870N/mm2小于水平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0N/mm2,最大变形量1.407mm小于600.000/150mm与3mm,满足要求。钢管支座反力RA=RB=0.520.1400.400=4.028kN;3.梁底纵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考虑两侧模板支撑,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1.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5.586kN;1.5R6.4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3.1.3.2 15-19轴部分选取截面500800mm梁作为计算模型,钢管龙骨按500800mm布置计算。1.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梁底模钢管间距(m):0.500.80,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2.梁底支撑钢管的计算(1)荷载的计算: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25.0000.5000.8000.800=8.000kN;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0.3500.800(20.800+0.500)=0.588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000+2.000)0.5000.800= 1.600kN;(2)木方楞的传递均布荷载验算: P=1.2(8.000+0.588)+1.41.600/0.500=25.091kN/m;(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均布荷载q=25.091kN/m;计算简图如下:经结构力学计算得到最大支座反力最大弯矩 Mmax=0.441kN.m;钢管最大应力=441000/4245=103.887N/mm2;最大变形量V=0.151mm;钢管支座最大反力为R=5.586kN;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N/mm2;水平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03.887N/mm2小于水平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0N/mm2,最大变形量0.151mm小于600.000/150mm与3mm,满足要求。3.梁底纵向钢管计算纵向钢管只起构造作用,通过扣件连接到立杆。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考虑两侧模板支撑,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1.5RRc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根据前面计算结果得到R=5.586kN;1.5R6.4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3.2、顶板模板龙骨支撑计算3.2.1计算参数1.龙骨参数主龙骨为483.5钢管,次龙骨为510cm木方。次龙骨间距为300mm,主龙骨间距与钢管支撑架立杆相同,取立杆间距最大的1200mm作为计算数据。2.荷载参数楼板浇筑厚度取最大值(m):0.180;3.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3.2.2模板次龙骨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其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5.00010.00010.000/6=83.333 cm3;I=5.00010.00010.00010.000/12=416.67 cm4; 木方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0000.3000.180=1.35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0.300=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p1=(1.000+2.000)1.2000.300=1.08kN;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p=1.41.08=1.512kN;均布荷载q=1.2(1.35+0.105)=1.746kN/m;最大弯距M=Pl/4+ql2/8=1.5121.200/4+1.7461.2002/8 =0.768kN.m;最大支座力N=P/2+ql/2=1.512/2+1.7461.200/2=1.804kN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M/w=0.768106/83.333103=9.2160N/mm2;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9.2160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0 N/mm2,满足要求。3.方木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ql/2+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其中最大剪力: V=1.2001.746/2+1.512/2=1.804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T=31804.000/(250.000100.000)= 0.541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0N/mm2;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541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300N/mm2,满足要求。4.方木挠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q1+q2=1.350+0.105=1.455kN/m;集中荷载p=1.08kN;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V=51.4551200.0004 /(3849500.0004166666.67)+1080.0001200.0003 /( 489500.00041666666.67) =1.976mm;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V=1200.000/250=4.800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1.976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4.800mm,满足要求。3.2.3模板主龙骨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2001.4551.200+1.4001.08=3.607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最大弯矩 Mmax=0.162kN.m;最大变形 Vmax=1.272mm;最大支座力 Qmax=6.746kN;钢管最大应力=0.162106/5080.000=25.000N/mm2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 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最大应力计算值25.000 N/mm2小于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00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00/150与3mm,满足要求。3.2.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采用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26.40=12.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6.746kN;考虑两层模板支撑,1.5R12.80 kN,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4、1-14轴顶板、梁模板高支撑计算4.1、顶板模板高支撑计算4.1.1计算参数1.脚手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20;纵距(m):1.2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取最大高度(m):7.06(地下室部分);钢管支撑架采用碗扣脚手架。2.荷载参数楼板浇筑厚度取最大厚度(m):0.180(地下室顶板)。4.1.2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0.1497.06=1.052kN; (2)模板的自重(kN):NG2=0.3501.2001.200=0.504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0000.1801.2001.200=6.48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8.036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000+2.000 )1.2001.200=4.320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1.2NG+1.4NQ=15.691kN;4.1.3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1.472 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60 cm(按管壁厚2.8mm厚考虑,余同);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3.97cm2(按管壁厚2.8mm考虑,余同);-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l0-计算长度(m)考虑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l0=k1k2(h+2a)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见下表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a-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板按0.100m取值,梁按0.250m取值); h-脚手架立杆步距。根据上表,k1=1.167,k2=1.014。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1.1671.014(1.500+0.1002) =2.012m;lo/i=2012/16.000=126;由长细比l0/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417(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录C,余同);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5691.000/(0.417397.000) =94.782N/mm2;考虑两层模板支撑,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5=1.594. 782=142.173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 N/mm2,满足要求。4.2、梁模板高支撑计算取400800mm的首层梁作为计算模型,层高取最大层高H=7.06m计算,立杆间距为600600mm,步距为1500mm。由第3.1.3节计算,可知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4.028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497.06=1.263kN; N =4.028+1.263=5.291kN;lo=k1k2(h+2a)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1.185;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700,取值1.016 ;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1.1851.0161.700=2.047m;lo/i=2047.128/16.000=128;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406;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5291.000/(0.406397.000)= 32.826N/mm2;考虑两层模板支撑,按以往经验考虑,上部模板支撑体系传递50%的荷载(余同),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1.5=49.239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00N/mm2,满足要求。4.3、楼面承载力验算由于立杆直接作用在楼面上,按扣件式钢管安全技术规范,楼面承载力为f=14.3N/mm2,取最大轴力N=15.691kN,故所需面积为 A=N/f=15691/14.3=1097.273mm2在钢管下垫木方510cm,考虑两层模板支撑,木方长度为1.51097.273/100=16.460mm,考虑受力不平均和安全系数,采用不少于300mm长木方。5、15-19/D-G轴顶板、梁模板高支撑计算5.1、顶板模板高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5.1.1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15-19/D-G轴顶板支撑高度H=20.07m,顶板厚度h=0.18m,立杆间距为800800mm。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0.14920.07=2.991kN;(2)模板的自重(kN):NG2=0.3500.8000.800=0.224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0000.1800.8000.800=2.88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6.095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000+2.000 )0.8000.800=1.920kN;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1.2NG+1.4NQ=10.002kN;5.1.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由于10.002 kN 12.778kN(15-19/G-J轴轴力),且模板支撑高度比15-19/A-D轴模板支撑高度小,故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5.2、梁模板高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5.2.1预应力大梁模板支撑计算梁截面尺寸为9002000mm。立杆间距为400400mm,步距为1200mm。由第3.1.1节计算可知: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RA=8.147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4920.07=3.589kN; N =8.147+3.589=11.736kN;按第4.1.3节计算公式lo=k1k2(h+2a) 其中,k1取值为1.185,k2取值1.052,a为0.250,h=1.200则立杆计算长度 lo=k1k2(h+2a)=1.1851.0521.700= 2.119m;lo/i=2119/16.000=133.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81;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11736.000/(0.381397.000)= 77.590N/mm2;考虑两层模板支撑,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1.5=1.577.590=116.385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00 N/mm2,满足要求。5.2.1普通框架梁模板支撑计算选取500800mm框架梁作为计算模型。根据第3.1.3.2节计算,钢管最大支座反力 R=5.586k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RA=5.586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 N2=1.20.14920.07=3.589kN; N=5.586+3.589=9.175kN;按第4.1.3节计算公式lo=k1k2(h+2a) 其中k1 取值为1.185;k2取值为1.052,a为0.250,h=1.200则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 = 1.1851.052(1.200+0.2502)=2.119m;lo/i=2119/16.000=133.000;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81;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9175.000/(0.349397.000)= 66.220N/mm2;考虑两层模板支撑,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1.5=99.33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f=205.00N/mm2,满足要求。5.3、地基承载力验算立杆钢管最大轴力N=11.736kN,立杆支撑在混凝土面上(内配双层双向12钢筋网片),混凝土承载力为fc=7.2N/mm2,需受力面积为A=N/fc=11736/7.2=1630mm2考虑两层模板支撑,木方长度为1.51630/100=24.450mm,考虑受力不平均和安全系数,采用不少于300mm长木方。故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6、7-14/A-J轴首层顶板、梁模板高支撑计算由于7-14/A-J轴首层顶板、梁模板高支架支撑于回填土上,考虑到安全因素,该范围内的模板高支撑体系专门进行设计。6.1、顶板模板高支撑计算6.1.1.脚手架参数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6.00。采用的钢管(mm):483.5;采用扣件连接。6.1.2.顶板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0.1496.00=0.894kN;(2)模板的自重(kN):NG2=0.3500.9000.900=0.284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0000.120.9000.900=2.43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3.608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000+2.000 )0.9000.900=2.430 kN;不考虑风荷载作用下,立杆所受轴向荷载为N=1.2NG+1.4NQ=7.725kN6.1.3立杆稳定性计算按高支撑考虑,不稳定系数与4.1节相同,则立杆所受最大应力为=7725.000/(0.417397.000)=46.663N/mm2;考虑两层模板支撑,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5=1.546.663=69.995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 N/mm2,满足要求。6.2、梁模板高支撑验算取梁截面尺寸400800mm作为计算模型,支撑与第4.2节梁底模钢管支撑相同,按第4.2节验算,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6.3、地基承载力计算由于立杆直接作用在回填土上,回填土承载力为f=0.4150=60Kpa,取立杆所受最大轴力N=1.57.725=11.588kN,故所需面积为A=N/f=11588/60000=0.193m2在钢管下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宽度取250mm,193000/250=772mm900mm,故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7、边梁支撑计算选取15-19/A-D屋面6001700mm边梁的模板支撑作为计算模型。立杆间距为500500mm,步距为1500mm。支撑如下图:作用于支撑钢管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通过方木的集中荷载传递。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 q1=25.0000.6001.7000.500=12.750kN;(2)模板的自重荷载(kN): q2=0.3500.500(21.700+0.600)=0.700kN;(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000+2.000)0.6000.500=1.200kN;2.木方楞的传递均布荷载验算: P=1.2(12.750+0.700)+1.41.200/0.600=29.700kN/m;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均布荷载q=29.700kN/m;计算简图如下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公式 Q=1/3ql钢管支座反力RA=RB=1/329.7000.600=5.94k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RA=5.94kN;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1494.3=0.769kN; N=5.94+0.769=6.709kN;按第4.1.3节计算公式lo=k1k2(h+2a) 其中,k1取值为1.167;k2取值为1.007,a为0.250,h=1.500则立杆计算长度lo=k1k2(h+2a)=1.1671.0072.000= 2.351m;lo/i=2351/16.000=147;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320;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6709.000/(0.320397.000)= 52.810N/mm2;考虑两层模板支撑,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1.5=1.552.810=79.215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f=205.00N/mm2,满足要求。8、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8.1、立杆构造要求1、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2、立杆接长除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3、立杆接长时,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8.2、水平杆1、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离不应大于150mm。4、每步的纵、横水平杆应双向拉通。8.3、剪刀撑1、模板支架四边满步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0600之间。倾角为450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0时,则不应超过5根;4、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5、设置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8.4、连墙杆1、本工程模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房地产合同负债审计与税务筹划专业服务合同
- 2025年冬季校园道路扫雪安全保障合同协议
- 2025版生猪养殖与冷链运输企业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新型城镇化建设砂石料供货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设备供货与委托运营管理协议
- 2025版商场清洁服务与品牌合作推广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厂区原材料运输及环保安全协议
- 2025版人参产业绿色发展合作协议
- 2025年二手房转让协议书范本:带独立厨房交易合同
- 2025版建筑设备设计合同范本
- 驿站快递合同协议书
- 《新型主动脉夹层护理策略》课件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卷(附参考答案)
- 《箱式快装建筑设计、施工、验收规程》
- 固态电池成本控制-全面剖析
-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
- 《企业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9000字
- 医院感染的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
- 《食源性疾病与营养健康》课件
- 《视觉检测》课件
- 手足显微外科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