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期中试题-一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从材料反映的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1C 解析:从材料中“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于小农经营规模小,负担重,往往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可见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2右图反映的事件是商鞅变法。秦国招贤令颁布后,29岁的商鞅入秦,用三个月的时间访遍全国各地,并写下治理秦国的法治方针,于是中国的整个历史随之被改写。在其措施中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重农抑商C连坐法 D改革社会风俗2A 解析:肯定土地私有,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3有一部小说描写了这样一段情节:“主人公从21世纪回到了西汉,一位农夫正用耦犁在田里劳作,不远处有一院落,篱笆墙内,一妇人正专心纺织棉纱,好一幅安静恬然的世外桃园生活场景”由此可知( )该故事情节反映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我国西汉棉纺织技术发达该小说作者缺乏历史常识A B C D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去伪存真的能力。结合史实棉纺织技术发达是在元朝,故排除,所以应该选择C。4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田圃)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A“以农为本”观念的根深蒂固 B排斥商品生产C只重视农耕经济 D要求所有人必须通过劳动获得财富4A 解析:从“农圃”为重、“末俗尚浮”、“坐与衰期”等词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策,表明“以农为本”观念的根深蒂固。“力耕”并不排斥商品生产、只重视农耕经济,因为商品生产是农耕经济的重要补充。通过劳动获得财富是对的,但“劳动”并非只有“力耕”一种途径,D项的表述偷换、扩大了材料中“力耕”的概念。5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封建人身领队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5B 解析:由于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因此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大量农民丧失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从而出现这种情况。6被誉为新“四大发明”的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不久前首次在中国科技馆新馆集体亮相。古书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中可以看出,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人面纹方鼎 三角援戈 编钟A礼器和兵器 B农具和酒器 C乐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整理材料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片上的青铜器都为礼器或兵器,当时人们很少把珍贵的青铜器用于农耕。72009年9月27日考古工作者对“南海一号”这艘距今约800多年前的古沉船进行试掘,基本肯定“南海号”是一艘商船,瓷器主要是民用的外销瓷。古船甲板下大约有4米深,里头装的是满满当当的瓷器(如右图)。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面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南海一号有可能是宋朝的B从西汉开始我国就进行大量的瓷器出口C外售的瓷器应该是官窑的D打捞的瓷器有可能是青花瓷、珐琅彩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的对外贸易,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判断哪个朝代的,距今约800多年大体是宋朝,A正确;B从唐朝开始;官窑的瓷器主要供官府使用,不对外销售,故C错误;青花瓷是在元朝出现,珐琅彩是在清朝出现,故D错误。所以B、C、D排除。8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由此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行过斗争A B C D8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苏州机匠为了提高待遇而集体罢工(劳资斗争),被清政府禁止,由此可判断符合题意。的结论不能从材料中体现,中“最早”不对。9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一统路程图记、商程一览、路程要览、天下路程等书籍。这类书籍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治局势的稳定 B商业的发展C抑商政策的松动 D交通运输的发展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题干中列举的主要是交通,尤其是商业交通方面的书籍,这类书籍的出现是商业发展的需要。故选B。10“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打压商人社会政治地位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所谓“重农抑商”,就是通过采取贬低、压制商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策及措施,限制从商人数。其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即使到了明清,重农抑商政策仍然不时推出。明清两代都还曾重申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及不得仕宦的旧规。112010年11月18日晚,一艘中国货轮在印度洋遇海盗袭击,26名船员持续抗击,成功阻止海盗登轮。专家表示,目前,索马里地区生产生活没有重建,海盗依旧很猖獗。而早在15世纪末该地区也曾出现过“海盗”,殖民者掠夺的脚步就踏上了这里。这位殖民者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1C 解析:15世纪末到达这一地区的是达伽马;迪亚士只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麦哲伦是16世纪开始全球航行的。122010年1月,海地暴发地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500多年前,这里开始被称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对此命名由来的解释正确的是( )A纪念西班牙籍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B当地人使用的语言属于西班牙语系C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出航至此D纪念西班牙对海地做出的重大贡献12C 解析: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出航,第一个来到加勒比海域,所到之处即宣布为西班牙领土,故C符合史实,其他各项叙述有误。13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B工人运动的兴起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13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社会经济成果分流),应该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到来之初社会分配不公,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故选A。14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2/3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B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 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14C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运价降低”,即运输成本降低。联系所学知识再现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先后完成,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运输的速度大大提高,相对而言,交通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了。151851年5月,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B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C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D“光荣革命”成功15B 解析:注意结合时间:1851年,此时,英国已在世界上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1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本题的关键是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18世纪末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蒸汽动力得到极大推广,促进了工厂数量的迅速增加,B项正确。技术、交通和市场都是促进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选项A、C、D均排除。17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钢铁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总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不断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17B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材料时间18701900年和表格信息(美国钢铁业工人数量、产量与投资等均大幅增加,但企业总数却减少),可判断出与垄断组织形成、发展有关。由此可知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18某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了“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逐渐缩小的世界”、“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国民族工业”等相关史实,他们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18A 解析:以改良蒸汽机为特征的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冲击了落后地区的农耕文明。其它三项都太片面。19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逐渐破产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19B 解析:外国机器大工业产品的涌入冲击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致使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20右面是中国农产品占中国全部出口货物的比例示意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B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的工业发展极端落后D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民族工业的兴起”知识考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从题干材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21在我国早期火柴中,老鼠多次成为火柴商标图案。火柴中的鼠,全没有那贼眉鼠眼、鼠窃狗偷的丑陋形象和令人生厌的面孔,倒是一个比一个更让人觉得可爱。右图即民国初年的“金鼠”火柴,该火柴反映的当时人们的愿望是( )A发展民族工业 B壮大国营经济C振兴民族教育 D争取国家独立21A 解析:通过火花上部文字“请用上等国产火柴”,可知反映了人们要求发展民族工业的愿望。2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22B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此时鸦片战争结束。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自守只在广州一处通商,因此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占绝对优势;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这就打破了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因此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现象。23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23A 解析: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价格同步变动”,说明福建茶叶收购价的信息很快能够传到上海,这一局面只能电报能够实现。24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上海人愚昧、落后 B上海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C上海人善于吸收外来先进事物 D上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4B 解析:从材料来看,上海人由害怕“电灯、自来水”到非常喜欢使用“电灯、自来水”,这充分说明了上海人开始了生活的近代化,B项正确;其他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25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25B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男子把自己的志愿告诉父母,父母同意后,由介绍人约男女会晤,男女双方同意后,就约定为婚姻。可以看出这时的婚姻已经尊重男女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B正确,A、C不正确。材料介绍的是相亲过程,不是婚姻仪式,故D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16分)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小农经济在古代诗画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2分)并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分析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2分)列举其泛起“微澜”表现。(2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这一“新型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分)26解析:第(1)问提炼诗中“耕织”、“种瓜”等信息得出“自给自足”这一基本特征,关于农业发达的原因可解读图片信息得出“精耕细作”,并结合政策重视、水利建设等信息归纳。第(2)问要注意此“新型经济”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据此可知是商品经济,结合宋元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列举即可。第(3)问结合材料中城镇功能和大量出现等信息予以判断。第(4)问要结合时代特征明确该变异即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参考答案:(1)耕织结合,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精耕细作、统治阶级重视等。(4分)(2)指商品经济。(2分)表现:城市经济繁荣、“瓦肆”、夜市、交子等的出现等。(2分)(3)工商业市镇兴起。(2分)(4)变异:资本主义萌芽。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4分)27(18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工业化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经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英国)原先,10个男人分工合作每天能制针48,000多枚。但是现在,一台机器在一个十一小时工作日中就能制针145,000枚。一个妇女或少女可以看管4台这样的机器,因此,她用机器每天可以生产针近60万枚,每星期就可以生产300多万枚。亚当斯密国富论(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材料二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嫁接活动总是在不断进行中。洋务运动就是嫁接,是想把欧州的工业革命成果嫁接过来。可是清朝国势积弱,树体老腐,难以嫁接成活,所以当时清朝就只有苟延残喘以拖延时间了。来源于网络嫁接(2)举例说明洋务运动“嫁接”工业革命的表现,(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次“嫁接”。(4分)材料三 如图所示: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努力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3)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内外因分别是什么?(4分)简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27解析:第(1)问可以解读材料中工业革命前后数据的变化得出“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这一结论。第(2)问需结合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予以解答,并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其作出评价。第(3)问首先解读图片信息,明确“这一时期”是指甲午战争之后,然后结合相关史实分析该时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原因,并从“推动中国近代化”和“促进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等角度分析其影响。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机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2分)(2)表现:引进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4分,任举一例即可)评价:引进了西方科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4分)(3)内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外因: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分)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4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华资现代工业情况表-工厂数创业资本(元)工人(名)1913698330,824,000270,71719201759500,620,000557,622材料三 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单的旧政权的复辟。他在担任总统时期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均摘自(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综合三段材料,判断材料一中“资产阶级黄金时代”指哪一时期并分析原因。(8分)(2)材料二中表明了什么历史事实?有何影响?(6分)(3)材料三说明了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2分)28答案:(1)指民国初年或“一战”期间。(2分)“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是:辛亥革命后,在“实业救国”思潮鼓舞下,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在欧洲厮杀,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分)“转瞬即逝”的原因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又加紧了对中国的奴役和剥削。(2分)(2)表明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7303:2025 EN Simplified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the oral bioaccessibility of metals and metalloids in soils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西乡中学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度上海市六年级上册9月考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零售药店医保培训试题及答案
- 香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面试真题模拟试卷
- 投资者关系管理与投资者策略
- 冠脉造影手术病人的护理
- 项目风险管理预案
- 员工进出闸口管理制度
- JG/T 324-2011建筑幕墙用陶板
- 厂区防雷接地管理制度
- T/CECS 10187-2022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
- 2025-2030年中国透皮贴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市中考作文创新思路与范文
- 《心血管急症应对》课件
- 员额检察官遴选笔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