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能吃苦一般被认为是搞学问必须要有的素质,享乐经常被作为贬义词来使用,用来形容那些只知道消费,不知道劳动的懒人。但科学研究是个很奇怪的事业,光有勤奋和吃苦的精神却不一定能成功,需要学会享受科研的快乐。什么是科研的快乐呢?这样的快乐体现在两方面:能够自由的从事这项事业和在这项事业里获得成果。获得科研成果后让科学家很高兴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这和别的工作是一样的,有了成果当然能推动参与者继续从事这项事业,但对于科学家来说更加快乐的事情是能自由的进行科学研究这项活动。他们享受着从事研究的幸福,即使一时没有获得成果,他们也不会急躁,他们会平静的尝试其他思路,直到成功为止,能够喜欢科研事业,也大多体现在这种对科研过程的喜爱上,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自由度,不需要事事请示,也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绝对不能有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感觉。你可以说有一个科学家从事一项研究长达几十年,这期间没有任何人支持,没有经济来源,艰难的打工度日,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真是吃尽了苦头。但你很可能说错了,他自己也许根本不在乎你认为的那些痛苦,他倒觉得一辈子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事着一项研究,享受着自由进行研究活动的过程,简直太幸福了,至于最后取得的成就,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科学家穷困潦倒却乐在其中的原因。但前提是他研究的问题得有意义,他的成果才对别人有贡献。如果他研究的问题对别人没有贡献,他的人生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罢了。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对科研过程的关注,从事这项活动本身的快乐才是能够支撑科学家一路前行的不竭动力。但好像我们的科学家缺少这样的享乐主义精神,几十年不做实验也不对实验室有丝毫怀念,这样怎么能在某项科学研究中坚持下去呢。特别要强调一下从事这项活动的方式必须是其本人喜欢的,往哪个方向去也必须得是其本人认可的,可以建议,指导,但绝不能强求,强扭的瓜不甜。就好比同样是吃鱼,有的人就喜欢清蒸鱼,有的人喜欢油炸鱼,如果你给他们换了口味,即使是鱼,也食之无味,根本无法下肚。尊重学生本人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科研活动才能让他们享受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快乐,这是导师们经常忽略的问题,甚至有导师明确表示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就是要以打击学生为主,决不能让研究生感觉到导师对他们的工作满意。我实在不理解导师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也许是怕自己的学生骄傲然后变得懒惰吧,但这样做极大的打击了研究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失去了辛勤劳动之后应该享受的快乐,也对他们以后的科研过程失去了期待。科学研究要探索未知的世界,要解决最难的难题,就必须要把参与这项活动的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且让他们坚持下去,持续不断的攻坚某一个难题,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激发潜能和持续钻研都需要足够的快乐。当人处在高度的压力、气愤和劳累之中时是很难发挥智力的,这个时候脑袋都不转了,思维就像拥堵的道路,寸步难行,心里着急,思路混乱,这样怎么会有成果出来呢。所以有的科学家看上去整日养尊处优,无所事事,但等到他一旦调整好状态,工作一段时间就有重大发现,而且还能一辈子都在从事科学研究。我国的科学家大多数都没有这么好命,大部分都处于十分忙碌的状态中,导师忙,学生也忙,忙的大方向制定错了自己还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能否在这个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更需要快乐的支撑。人如果忽略了参与某项事情的快乐,不享受过程,那么当成果还没有出现时,常年累月在某个行业里就得不到快乐的刺激,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不管当初选择这行时有多么的喜欢。很多导师都会抱怨自己的学生太懒,安排的实验进展缓慢,要解答这样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安排的实验他们可能根本不喜欢。不管是不是研究生,只要是人就是想做事情的,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上漫不经心,毫无成就,除了天赋、别人的帮助等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草原上的马吃饱了以后会狂奔很久,虽然非常累,但他们经常那样干,因为他们喜欢,但让他们去拉车,即使耗费的体力不如狂奔多,他们也还是不喜欢。如何把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变成热情奔放的“狂奔”而不是需要鞭策的“拉车”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有的导师坚定的认为如果不训斥、不催促学生,学生是不会老老实实做实验的,有这种想法的导师肯定对研究生的特点把握的不准确,当然也就不可能会引导他们“狂奔”,只能用鞭策了。而鞭策的效果基本都适得其反,球迷熬夜看球从来不会喊累,但不是球迷的人绝对不会定上闹钟半夜把自己喊起来,你硬找一个不是球迷的人和你一起看,最后结果也只能是你一个人看球赛,他在一旁打瞌睡。能让研究生们“自觉熬夜”以后还觉得非常高兴,也就是能充分让他们享受到探索过程的快乐需要极高的引导技巧,可惜很少有导师能够做到这一点。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研究生都在拉车,稍微慢一下就得挨鞭子,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望与沮丧,当一次次的失望与沮丧施加在一个研究生身上时,他对科研的热爱就会一点点被消除,直至丝毫不剩甚至厌恶。有的学生因为在读博士期间根本感受不到科研的快乐,经常会说毕业以后一辈子也不再搞科研了,还有的说以后要有了孩子想考研的话,我一定打断他的腿。这样的想法一旦付诸于行动对科研事业是巨大的损失,很多技能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一个孩子本来很有天赋,他的父母恰巧又是科学家的话,那他成为伟大科学家的概率是很高的,因为他从小就开始接受科学研究的熏陶,能准确理解科研的意义,也能获得比较正确的指导,这样的“科学家二代”是非常珍贵的财富,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就有父子都获奖的例子,无论哪个国家也都有被自己父母培养起来的科学家,而且还挺优秀,我们需要这样的“科学家二代”。但如果父母没有享受到科研的快乐,出于对孩子的疼爱科学家父母们也会竭尽全力阻止这些“科学家二代”的成长,他们以后搞科研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且连二代都没有,就更别指望三代、四代的产生了。这时候肯定有人会说你上面介绍的这些都是那些没有好成绩的学生才会有的想法,我告诉你还真不是,有的学生自己做研究生的时候就有很好的科研成果,但一毕业就选择了其他与科研毫不相干的行业,无论老师怎么觉得可惜都无济于事了,因为他虽然取得了成绩,也很有天赋,但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没有快乐,兴趣被一点点磨没了,他选择了离开这个行业,期待获得别的快乐。还有的导师也有这样的情况,当初导师读研究生时,也是怀着伟大的理想的,也是为了享受科研的快乐,但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种种障碍,终于在一个科研机构获得了导师的资格,带上研究生以后,他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没有激情真正的投入全部精力搞科研了。既然没有在这条路上享受过快乐,那么以后搞科研的目的就发生了微小变化,这样的变化就导致以后的工作态度也改变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导师几十年再也没有做过实验的原因,他们早已把这个科学研究当成了生存的工具,不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了。如果对自己的事业还有进步的要求,想提高学术地位的话,过个一段时间导师们会重整旗鼓,继续努力取得好成绩。但如果没有太大的要进步的要求,导师带上学生以后,完全可以无欲无求了,这个课题组很多事情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只要学生想毕业,他们就会自己想尽千方百计做实验、发表文章,只要有文章,就有基金,就有新的学生来报考,这个课题组就能维持下去,导师此时只要不断地催促学生就行了,都不用自己想思路。缺少快乐是导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需要想到办法来解决。再次回到现实,不仅是快乐遥不可及,生存问题也十分严峻。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实力雄厚的平台继续搞科研的研究生其实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研究生都没有获得进入优秀科研机构的资格,即使有很多研究生可以进入学校和研究所,由于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他们的科研梦想其实也就此终结了。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中国很多的课题组中。导师和研究生一般要相处多年,最后有很多导师和研究生感情深厚,超越师生之情。有的学生为显示导师在自己心中的地位,直接给导师说,我的婚礼您必须要参加,您不来典礼就不开始。也有导师即使自己的研究生毕业了,还持续不断的帮助他们,如果他们科研基金不足,甚至可以回到原来的实验室免费使用导师的仪器。还有的导师事先询问研究生毕业后什么时候去火车站,然后自己亲自开车去送,还要带上其他没毕业的学生一起,以感谢毕业的研究生这些年对课题组做出的贡献。还有的学生在读研期间遇到家庭变故,方寸大乱,以后能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结婚生子全靠自己的导师当初的安慰和引导。然而课题组好像一个封闭的小世界,极度缺乏外部的监管与干预,这就像封建王国,遇到一个“开明君主”就国富民强,开创盛世,如李世民对唐朝,一旦遇到不甚开明,能力不强的大导师,这个组就恶性循环了,恶性循环的原因就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明争暗斗”。为什么要用明争暗斗这个词呢?因为导师手里有学校赋予的杀手锏,可以发号施令,指点江山,可以明争。学生没有杀手锏,但也并不是毫无还手之力,学生的致命武器可以用武侠小说里的“化功散”来形容,无色无味,一旦服用却会功力大减,无法复原。导师手里的杀手锏使出来,寒气逼人,着上一下就皮开肉绽,血流如注,筋断骨折,让学生不得不服,然而化功散一旦发威,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中招,早就功力大减了,简直比杀手锏有过之而无不及。导师的招数是“明枪”,学生却不得不使用“暗剑”。研究生能使用“化功散”等暗剑的招数源于实验进展对研究生的巨大依赖。看上去导师对实验居功甚伟,但大众往往不知道的是很多实验从设计开始到操作完成,文章的写作,期刊的选择,以至于以后的修改,实验的后续工作等一系列辛苦、繁杂的具体事情都是由研究生完成的。经常会有那种一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小女孩竟然是课题组实验进展的顶梁柱的例子,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经常会有作报告的导师回答不上来实验细节问题的情况。例如加热了多少时间,使用了多少毫升,是先加的a试剂后加的b试剂还是一起加的,又或者同时加入而速度不一样,谁快谁慢等,当提问了这样的问题时,很多导师是回答不上来的,场面很尴尬。但导师们也有应对的办法,一般他做报告时,具体操作这个实验的学生也在下面坐着,一旦有些疑难问题无法回答学生可以及时出手,解答疑问。这里要声明的一点是,并不是说导师比学生水平差,只是负责的具体事务和对细节的专注度不一样,导师更需要在大方向上做出指导,具体实施是学生的的事情。这就好像将军制定战略战术,士兵去冲锋陷阵,要求导师事无巨细全都掌握也不现实,和要求每次都让将军去攻城池爬云梯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当导师使出杀手锏时,研究生的化功散就要发挥巨大的威力了。这个时候研究生虽然知道文章快点发表才对自己有好处,然而或出于气愤,或出于知道按照导师的某个指导意义不大,他就会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对导师的指导施行“磨洋工”的策略,而且十分有效,招招见血。例如一个很微小的操作就能使得实验结果与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不管导师的指导对不对都能让实验结果证明导师的指导不对。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能使前来打听本课题组情况的本科生知难而退,进而选择别的组。还可以故意保留自己多年积累的实验经验、技巧,不报告给导师,也不教给师弟师妹,一旦这个学生毕业离校,他所负责的实验竟然好几年再没有任何进展,一切都得从头再来。比如一个实验在烘箱里进行,但这个烘箱年代比较久远了,烘箱内各部分的温度并不统一,虽然设置100度为烘箱的工作温度,但只有在烘箱内一小部分区域放置反应器皿才能成功完成实验,这样的细节对于一个实验来说可以用“成千上万”来形容,除了操作实验者本人,别的人,别说不进实验室天天坐在办公室的导师,就是经常在一个实验室里做实验的同学都很难完全掌握。这样的细节研究生要留下多少,就完全看研究生本人了。此时,导师和学生对伤害的耐受力又反过来了,对于学生来说,早早晚晚毕业,不管历尽千辛万苦,忍辱负重,哄得导师开心,最后文章发表,导师签字,离校工作就万事大吉了。而对于导师来说,这些伤害却是实在承受不起的,本来该有的成果没有了,已经花费巨大财力摸索出的实验心得被全部带走,必须重新开始,甚至课题组的声誉都受到影响。有的导师自以为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很高,即使有过失也叮嘱学生不能声张,但发觉慢慢的没有学生来报考自己的课题组了,百思不得其解,他哪里知道自己早已“名满天下”,现在的通讯越来越发达,交流越来越方便,甚至千里之外别的学校的学生都知道本课题组的领导方式,也知道哪个学校有一个很“特别的”导师。即使争斗只是导师和研究生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也还是会影响到课题组的发展。例如有的研究生被导师无端训斥之后回到自习室嚎啕大哭,她主观上并没有刻意说什么,甚至大家都不知道她和导师聊了些什么,为什么会哭,但所谓“哭者无意,听者有心”,本来已经打算来这个课题组读研究生的本科同学看到了这个场景,心生畏惧之心,果断决定换组了,因为她并没有真正进组成为正式的研究生,换组是相对容易的,但她又不会直接跟导师说为什么换组了,不会告诉导师她对自己以后在这个组里的生活充满恐惧,导师真是得一辈子蒙在鼓里了。还有要进组的本科生来了才发现导师对学生不好,决定不进组读研了,但导师又“权势”很大,没有组可以接收自己,这个学生就果断选择了放弃读研的机会,不管获得这个读研究生的机会多么不容易,她都决定放弃了,认为自己受不了这样的管理。这对导师的影响是很大的,白白失去了人才,又不知道为什么。但不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节 电容 电容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沪科版(2020·上海专用)
- 2.1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化肥厂锅炉安全操作规章
- 第8节 编辑小报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 本课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人音版(主编:曹理)
- 本册综合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统编版(部编版)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主题3 灾害无情人有情说课稿 沪科版
-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政治与法治》配套教学设计+教案(统编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20.2开发新能源说课稿 (新版)粤教沪版
- 中医试题及答案讲解
- 项目需求分析文档(模板)
- 国际机场飞机维修机库施工组织设计
- 液压泵站使用说明书
- E190飞机舱门开关
- 儿科学腹泻病
- CT介入学及CT引导下肺穿活检术课件
- GB/T 387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9部分:牵引功率试验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 17840-1999防弹玻璃
- 文学鉴赏-课件
- 小军师面试万能绝杀模板-组织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