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位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 说实话,如果我作为当事人,来做这些项目,我试着问自己:有没有勇气能够克服前行道路上的这些困难?有没有智慧来化解潜心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有没有意志能够坚持将这条路走下去?有没有能力将前行道路上的风景一一呈现出来?有没有合作的精神让大家一起结伴而行当面对这些问题时,我的回答可能是否定的。因此,这些老师以及背后的团队,是非常伟大的,能够取得这么多成绩与开创性工作,是非常了不起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突破,他们在转型,他们在超越。学校的课程建设,固然需要顶层设计,但是,我在想,其实更需要的是一种草根性的实践。没有经过实践论证的课程顶层设计,注定是要失败的、不成功的;没有广大草根教师的积极参与智慧付出,这样的顶层设计就成了失去了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作为学校而言,或许,给出的只是一种方向、氛围与保障,那么,剩下的就让老师们去完成吧!一个原始森林,绝对不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而是这里有一片森林,那里有一片灌木,前面有一片花丛,后面有一片野草,森林、灌木、花丛、野草就慢慢地集聚,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自然的力量,于是,它们就有了原始森林的雏形。其实,学校课程建设也是如此。写到这里,我就想起,学校与课程的关系问题,课程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理论上不难回答,在实践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回应。但是,有一点我们应当值得肯定,这就是,但凡文化建设比较好的学校,一定有着好的课程在支撑着;而好的课程,其背后一定有着一大批好的教师。关于学校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在前面的多篇博文中都有涉及。在本篇博文中,重点就课程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一说明。有人曾经将课程分为五种:一是理想的课程(标准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教材的课程);三是领悟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课堂教学的课程);五是经验的课程(学生习得的课程)。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教师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还是课程的创造者。我非常欣赏的是,教师要跳出课堂看教学,要跳出教学看课程,要跳出课程看文化。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教师既是在教书,又是在育人。这就让我想起,省常中有位CW老师,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在省中刚开始工作时教授数学,没有几年,就开始教授微机。从教数学转行教微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落差,但是他并没有消沉,反而寻找到人生新的起点。当信息学学科竞赛兴起的时候,他就带着一帮感兴趣的学生投入到竞赛的潮流中,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十多年蝉联全省第一名。省常中共有4名学生获得国际奥赛奖牌,其中他的弟子分获金、银、铜牌。在江苏,只要一谈起信息学竞赛,就不能不提到省常中,就不能不提到CW。可以想见,一位教师开发成功的课程,对学校产生很大一种影响,对学生则可能改变其人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成就了这位教师。正所谓,教师研发课程,课程发展学生,学生成就教师。我曾经说CW老师是省常中精英学生的“教父”,这一点丝毫不为过分。因为,他的门下几乎囊括了省常中资质最优秀的学生群体,更为难得的是,每次学科竞赛结束,他总是自己掏钱请学生吃一顿,浓浓的师生情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升华。其实,他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在校的情况,他还非常关心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情况。有一个小的细节:他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要到美国留学,他就让在美国学习或工作的学生到机场接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乃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是啊,一位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一门好课程,发展一批好学生。在钟楼项目的评估中,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有这几位,他们分别是觅小的汤海燕老师、市实小的杨静娟老师、清实小的李明霞老师、五星实小的李豪老师等等。像市实小的杨静娟老师已经年过半百,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耕耘着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这样一种执著真的是令人敬佩。认真做事,只能将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将事情做好。杨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用心的人。有个小细节:市实小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件事情,她都能如数家珍,脱口而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事情都有文书记载。再如,五星实小的李豪老师,是一个80后,创建了乐乐篮球社,全校的24个班级、1000名学生都加入了“乐乐篮球社”。更让人称道的是,他以“乐乐篮球社”为切入口,系统规划学校体育课程,极大地调动学生投入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他成功考取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多次担任国家级篮球比赛的执裁。这里,我还想重点介绍一位老师,她就是觅小的汤海燕老师,创造性教育戏剧的领衔人。戏剧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个新鲜事物,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却广泛开设。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曾经说过,我们的演出不是为了得到经久不息的掌声或起立喝彩,而是关乎语言、音乐。团队合作、冒险、纪律、勤勉,以及自我发现。我找不到更好地方式能全面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或许,这就是戏剧课程的独特价值之所在。正如,加拿大艺术教育家韦爱诗博士认为,戏剧在开发一个孩子过程中至少能促进以下八种能力的发展:感觉能力、运动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情感能力、精神能力、社交能力和知识能力。汤老师在汇报中说到,创造性教育戏剧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成功发展的机会。做演员、做道具、建乐团、画海报每一个孩子都接触到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找到了实现价值的岗位。玩木偶、玩手影、说相声、演哑剧、练双簧、学配音每一个孩子都迸发出惊人的才华与智慧,得到独特的人生启示。2012年、2013年,在觅小连续两年举办“两岸山地戏剧教育研讨活动”,使得戏剧教育越来越被广大的教育同行认同,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正在慢慢地彰显出来。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展这项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加充分与自由的发展。或许,若干年后,当学生回忆起小学时代曾参与的戏剧表演给他带来的影响时,我想,我们的课程这才真正在学生身上起了作用。那么,这个时候,也许有老师会问,我怎样来开发课程呢?课程开发有该具备怎样的理论知识呢?开发这些课程,会不会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呢?学校有没有基本的课程资源保障呢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是每个老师在研发课程是都必须首先遇到的。但是,如果我们将问题想象的很艰难,也许就有人会打退堂鼓,但是也有人会这么认为,如果没有这些问题,我们的存在还有何价值与意义呢?是的,学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到今天,我们应该用正能量、积极性思维以及建设性意见来对待学校课程的规划问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课程的创生者。套用一句话,不是生活没有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课程建设,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将课程意识巧妙地转化为教学行为。课程的核心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已然存在的静态之物,有的更像一种隐于地下、尚未开发成形的矿石或胚胎,需要师生通过实践将其转化为课程。课程更像“造山”,而不是“爬山”。广东深圳市海滨小学李唯校长历经三年的努力,通过种种转化,造了一座课程之“山”,名为“国旗下的讲话”。课程即转化。“国西下课程”的形成和造就,经历了四次兼具隐性和显性特征的转化。第一次转化是“从讲话到课堂”化“国旗下讲话”为“国旗下课堂”;第二次转化是“从课堂到课程”,化“国旗下课堂”为“国旗下课程”。第三次转化是“从课程到文化”,化“课程建设”为“学校文化传统”。第四次转化是“从文化到成长”,化“学校文化”到“生命成长”。以未来的视角培养今天的孩子,因为这就意味着“交给了孩子一把适应未来的金钥匙”。若要分析上述四次转化的逻辑思路,我们可以发现“活动教学课程文化成长”是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电路基础知识大专培训广州课件
- 高速换电站基础知识培训
- 打工人的30个DeepSeek提示词
- 高血压糖尿病课件
- 高血压原理课件
- python大学考试大题及答案
- 电缆焊接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电磁铁磁力课件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勉县一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消毒供应室业务学习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一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时间、数字考点笔记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 多彩贵州地方课程课件
- 劳技自制收纳盒课件
-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课件全套 曾宪达 第1-11章 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创新
- 药师考试历年真题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村级防疫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