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杭州第七中学 张春水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洋务运动的评价2、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理念之一:There is no history without point of views.Karl Popper(没有观点就没有历史),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过程其实就是评价历史的过程,所以要学习历史就要学会评价历史。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评价历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洋务运动背景、内容、性质、影响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四、 教学构思:(一)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1、出示理念“There is no history without point of views. Karl Popper 因此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评价历史的过程,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评价历史。”那么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呢?每个人都可以对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的评价,但并不代表每个人可以凭空瞎说,评价历史事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出示材料: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引导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事物要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 2、 分析19世纪6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国际:出示材料“19世纪6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国家近代化迅速开展起来。所谓近代化,在欧美各国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近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经济上,发展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向人们昭示了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通过材料由学生把握材料的有效信息分析得出:近代化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世界发展的主流。国内:播放洋务运动的视频材料(由于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一般不能直接运用于教学,所以在此前对视频材料进行了前期的处理,运用Adobe Peremire进行了视频的剪切以及加入了文字的说明。),然后由学生分析得出: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分歧,了解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通过出示材料:“中国最早的一条铁路是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与吴淞之间修建立的一条十几里长的铁路,因为在行车中轧死了一个人,被当时人看成是妖魔,破坏了风水和祖宗的龙脉。众怒难平,中国政府只得与英人交涉,最后照价把它买回,然后把它拆毁,将火车和铁轨投入大江。咸丰的弟弟奕忻力倡洋务,排行第六,人称“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晚年心酸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重点使学生认识顽固势力是非常强大的。那么在顽固势力如此强大的情况下,洋务运动为什么还能继续开展呢?(慈禧的暂时支持)引入到洋务运动的过程分析。(二)洋务运动过程及内容分析1、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洋务运动的过程(教师指导掌握执行机构、起讫时间、口号,内容等基本知识)然后,由学生总结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军事:创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出示电子地图使学生了解四大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应的创办人;三大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的分布位置。然后重点分析军事工业的特点(兴办:政府;产品:武装军队;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同时向学生介绍目前史学界对洋务企业性质存在争议,但普遍倾向于是封建官僚企业性质。再深入分析洋务派发展军事的主观目的。出示材料:“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李鸿章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星驰飙举,无足当之。 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左宗棠”根据上述材料思考:通过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洋务派发展军事的目的是什么?(富国强兵、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民用工业,出示电子地图使学生了解四大民用工业(上海轮般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的地理位置及创办人。然后分析民用企业的特点(兴办:大多为私人投资;产品:绝大部分投入市场;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管理方式:争议)同时也介绍说明目前史学界对民用企业性质的争议,但大多倾向于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企业。再深入分析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作用。出示材料:“臣近于直之南境磁洲山中议开煤铁,在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也。 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去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章 ”要求学生阅读材料思考:结合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目的:辅助军事工业,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商品的侵入) 教育:培养人才。首先阅读教材了解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然后出示资料:“臣等查西人长技,在于制器,而其大要皆本于算法。现欲取彼所长,辅我所短,自非选材前往学习,未易得其要领。李鸿章”由学生分析李鸿章当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再出示视频资料,客观了解留学生出国后的情况,分析得出这些学生很多人事实上学习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使学生认识到主观意愿和客观效果的偏差。2、分析洋务派的主张和根本目的。出示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大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人。”李鸿章今日议和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左宗棠”阅读上述材料思考:通过前面的学习和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通过对洋务派主要活动和本质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对历史事件的评价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三)洋务运动失败原因分析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有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呢?原因何在?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考虑到教材比较明确,教师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一个事件的结局是各种力量综合的结果,那么影响洋务运动结局的力量有哪些?(洋务派、顽固派、西方列强)得出结论:洋务运动必然失败,但洋务运动在中国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跨出了第一步,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的。使学生认识看问题要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四)洋务运动影响分析由于教材并没有提供洋务运动影响的内容,教师提供材料(祥细材料见附录)说明目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影响是有争议的(一认为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二认为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但不管是哪种观点都从联系的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五)总结总结归纳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要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评价。要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评价。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六)知识拓展提供大量目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及评价洋务运动的主要专著: 1、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张国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出版2、从闭关到开放李时岳、胡滨著人民出版社年出版3、洋务运动史夏东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出版(七)能力渗透 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字数不得少于500字的小认文,主题:评价洋务运动;题目自拟。附录:洋务运动学习资料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争论的焦点是,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延缓作用,由此,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1、 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促进中国社会走上半殖民地的道路”。“洋务运动所练的军队及所举办的军事工业,都具有半殖民地化的特征。第一,受外国侵略者所控制,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销售过剩军用器材,吮吸中国人民脂膏的好场所;第二,只能够用以镇压国内人民革命,而不能够用以抵抗外国侵略”。“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性质,乃是具有封建性、买办性的官僚资本主义”。“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这期间加强了他控制中国财政大权,洋务派在这个时期的外交活动也处处依赖洋人,执行卖国投降政策。“进出口贸易在不等价交换条件下逆差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总之。“洋务运动时期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2、 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洋务运动对中国半殖民地化起了延缓作用。因为:中国之所以会沦为半殖民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打进中国的外来侵略者势力太强了,另一是中国太落后”。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沦为殖民地、遭到瓜分也是可能的。在这种厄运面前,各阶级都有自己的态度”。“洋务派在抵抗态度上没有广大人民坚决,但他们搞洋务,讲求富强之术,改良军备,从长远观点来看,实在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有效方法,根本方法”,虽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大削弱了它的成绩。但通过洋务运动,中国毕竟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了一些积极作用。所以,洋务派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作用,不是像清政府及顽固派那样起了推进作用,而是像广大人民那样趣了延缓的作用”。洋务派利用西方新式武器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当然是反动的,但他们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以防止外人觊觎的思想,在当时却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其次,”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使清政府初步拥有一支使用近代化武器的海陆军,在后来的对外战争中多少发挥了一些作用“。如果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间,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是针对国内农民战争,那么,到了七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农民起义的逐渐平息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洋务活动的重心已明显转移到抵御外侮、防止中国殖民地化这方面来”。再次,“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较明显地具有收回利权、堵塞漏卮的意义”。因此,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大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积极作用,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目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经过历次论争,使后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更为客观,更为公正。争论者既有共识,也有分歧。目前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太平天国同晚清政府之间的斗争,究竟站在哪一边立场上讲话,这是评论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的关键问题之一。章太炎曾经评论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前句是站在晚清政府的立场上,后句则是站在太平天国的立场上,章太炎自己似乎也拿不定主意。范文澜给曾国藩扣上“汉奸刽子手”两顶大帽子,是坚定地站在太平天国一边的。冯友兰生前一心要为曾国藩翻案,于是找出种种理由否定太平天国,以便能够自圆其说。 第二,对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贡献大小的问题。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是洋务运动和洋务派开其端的。全面否定论忽视了这一问题,后起的全面肯定论则过分突出了这一问题。胡绳在近代史研究年第期上,发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指出当时中国近(现)代化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在帝国主义允许范围的现代化另一种倾向是突破帝国主义所允许的范围的现代化。”他认为洋务派的近代化是属于前一种倾向,也就是笔者所说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化道路,不宜做过高评价。 第三,洋务企业的性质问题,是属于民族资本呢,还是属于早期官僚资本?笔者认为应属于后者,全面肯定论者则认为应属于前者。 第四,晚清政府的外交活动应否属于洋务运动的范围,可否从洋务运动中划出去,全面肯定论者是想方设法划出去,把对外屈辱的帐算在晚清政府头上;笔者是不同意的,前面所引胡绳发表的序言也表示不宜划出去。 随着论争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也初步达成一些共识。 第一,洋务运动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从闭关自守走向改革开放的开端,历时年,是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不宜一笔抹杀。 第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存在反动与消极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