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中西结合.doc_第1页
林风眠中西结合.doc_第2页
林风眠中西结合.doc_第3页
林风眠中西结合.doc_第4页
林风眠中西结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林风眠中西结合 摘 要:林风眠是作为“中西融合”的倡导者和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开创者,他吸取民间艺术与与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他的写意画的色彩表现力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关键词:林风眠 中国画 探索 林风眠1900出生在广东梅县,1919年去法国留学潜心学习绘画这门艺术。1925年回到国内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校长,1928年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在此创立了中国美术学院,1938年在国立艺专任主任委员不久离职,1944年在美院任教的同时还开办林风眠画室,1951年在上海、香港定居研究绘画创作。代表作品有舞花卉秋林晨曲秋鹜立荷花仕女等。 1、林风眠作品形式构图的特色 我们常见的中国画画面章法是立轴、横卷程式,对于画面虚实关系的处理十分讲究。林风眠并不是和一味走极端的西方现代派画家相同,他以综合再创造为目的,在方构图中尽可能寻找丰富的表现性,以单纯求多变,正体现了他的意图。 在方构图中,虽然其给人以平衡的感觉,要想达到形式与题材笔触内容的完美统一,很难借助平面空间出奇制胜,因此必须冲破这种构图的限制,以致他努力开辟,尽可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造型上,林风眠先生融入西方现代艺术中变形的表现手法,他夸张的形象和变形的形象,给人新颖和独特的视觉感受力,尽管如此其内在精神没有离开传统的形神论。为了还更充分丰富画面,在题材上汲取民间艺术中的剪纸、皮影和魏晋石砖中的形象对其进行变形夸张,实现了东方题材内容与西方表现形式的统一,完成了中国画的革新。 他在方形构图中追求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达到形式具有的张力和内容内在美的和谐统一美。 2、 画面用色 林风眠的绘画作品有两大特色:他的色彩色墨相融法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他作品的花卉系列色彩鲜艳,表达出内心强烈的感情和美好的愿望;以墨托色或全色法,善于使用互补色,使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获得平衡,是他作品色彩上的二大特色。互补色视觉效果对比强烈因此造成分离感和张力,显现出一种戏剧话的冲突还丰富了色彩的直接性和表现力。他总是把丰富的灰色调和强烈的对比色统一起来,画面既有响亮的因素又有冲突的因素,又有过度与统一。传递心灵信息是色彩的最高表现语言,为此林风眠称的上是20世纪中国水墨画革新派的大师。当你面对他的画时甚至有一种情境的感染力,这主要归功于林风眠充分的运用了色彩,借助色彩表现出一种新的视觉感受力。 “一个伟大的色彩画家就是一个伟大的剧作家”,因为他懂得了色彩在掌握和控制不同颜色之间所存在的谐力的重要性,能区别的运用色彩并表现出主次之分。他通过最大限度加强运用色彩之间的谐力减少色彩的使用数量,达到预想的视觉效果。林风眠先生学习并吸收了印象派的光色经验并融入了画面大色块的对比,明显表现出时间的微妙变化而且还带有气的颤动和自然界中的乐感。他还吸收了马蒂斯的装饰性效果和毕卡索的形体分析综合,融入自己的画面,形成全新的审美体验。 第三节 线条的艺术和笔墨语言 林风眠在反叛文人笔墨章程中默默探索发展了笔墨。他抛弃传统文人画的用线,主要借鉴魏晋六朝至唐代绘画作品中流动的有生命力的线,运用线条的造型表现力自然的传达出生命情感。他还吸收东方壁画和青花瓷中敏捷、优雅、温润、爽快的露锋线并赋予线条不同色彩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线条流畅不浮华。林风眠推崇宋代梁凯的简笔画,在这个基础上他吸收了国外关于线条,林风眠用笔的一大特征是迅速、露锋、低按的扫笔法。林风眠尤其擅于运用不同笔触:提、扫、按、破、挑;勾、皴、擦、点、染、等来丰富表现了画面肌理,塑造出多端的光色变化和画面形体结构,传达出丰富多彩的境界,表达了变化无穷的思绪和情感。 林风眠的笔墨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古人,而是汲取优秀中国民间艺术,为所己用。摒弃了传统笔墨的章程技法,重建了西方画中的“笔触画理”,再配上流畅的线条,块面与线弦组成了和谐的二重唱。画面中的线条准确的说是来自于中国的瓷器画,运用流畅的线条、不同的笔触去展现各种不同的物象,形象的表现出了物体形体和质感,丰富了线条表现力。 3、林风眠绘画意义及对后世影响 林风眠倾其一生精力从事中西绘画的融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艺术风格。他焕然一新的水墨画语言和美学追求对中国近现代水墨画的发展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当代绘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指导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虽然他的艺术道路是孤寂、坎坷的,但他却以超人的坚韧毅力,忍受万般痛苦,耐着半生寂寞,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境界。作为现代中国画的先驱者,林风眠这种对艺术百折不挠的奋求精神,这种豁达的性格和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为当代中国画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光辉范例。我们应向林风眠先生致敬!学习林风眠先生这种勇于求索,积极上进,甘于寂寞的求索精神!学习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创作好的艺术作品。 林风眠的水墨画开拓了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程,他的作品赋有时代性、民族性、独特个性,他的审美追求引领了一代水墨人物画家,为当代水墨画的学习引领了道路,指明了方向。学无止境,我对本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广泛,大师有我们学不完的知识和情操,21世纪的今天也将有人继承古典文化,学习林先生的绘画精神和作品内涵,创作出代表这个时代精神风貌和气质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 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4. 2 李明伟. 解读林风眠的中西融和艺术教育思想J.艺术探索2003.3. 3 陈永怡. 林风眠与20世纪中国美术J.新美术2003.3. 4 赵欣歌.林风眠与中国画新传统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5郑朝林风眠研究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5年版 P19 作者简介: 刘婷婷,女,汉,生于1989年10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