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凉州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凉州词》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凉州词》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凉州词》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州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凉州词这首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第三单元“母亲河”的第三篇课文,其中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还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以“黄河”为主题的诗,学生接触的比较少,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黄河的源远流长和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学设想:根据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将教学难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凉州词虽然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但悲而不失其壮,我也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训练:背诵古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现在,就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记忆的大门,背诵一些你所积累的古诗词吧。学生自由背古诗。一、 导入新课。1、 同学们,有一位诗人,他对黄河情有独钟,留下来的诗篇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一曲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已足以使他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他就是盛唐著名诗人.(生:王之涣).板书,大家回忆一下登鹳雀楼,齐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之涣的另外一首诗.(生:凉州词).板书2、作者简介: 师:你们了解诗人王之涣吗?(1)可以随机指名,请学生说,(2)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或没有查好资料,师介绍。 . (指名读作者简介)。3、师: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1) . 出示唐代地图。师:介绍“凉州”:地名,指墩煌附近,今甘肃武威。地处西北,十分荒凉。(2)词呢?唱词。(3)释题:(可以先请学生说)预设:“其实凉州词准确的说,不是诗题。它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词,便有许多首凉州词了。师:想读读这位人称“小官员,大诗人“的作品吗?2、 初读古诗。1、自读古诗。师:下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自由读两遍,要读准字音,将古诗的句子读流畅。2、.:出示古诗。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千古绝唱?指名读。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尝试着读出诗中的感觉,读出诗中的味道来,那才是我们读好诗的更高境界,大家齐读。3、齐读。三、感悟诗意师: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让我们先来看前面两句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黄河远上白云间1、读一读: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如果让你来读,你觉得该怎么读?谁来读一下?(指多个学生读)谁能读得气势更大一点。(师:读得不够,我们仿佛觉得黄河像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师:读得不错,黄河有上百里了;师:哦,有千里之势了!)师: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好!让我们像这位同学那样读!齐读第一句2、师:大家想看看黄河吗?. 播放黄河课件。3、想一想:读了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生: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汹涌磅礴.4、说一说(描写黄河的诗):师:你知道其他描写黄河的诗吗?课件(1)、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在古代,“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2)、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4)、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大诗人李白的年纪比王之涣要小13岁,我想,他一定是学了王之涣的这首诗,才有这样的想象吧。) 5、读一读:师:为了读出这句诗的气势,我们最好能够站起来读,愿意的,请站起来!好,让我们鼓足气势,齐声朗读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二)、一片孤城万仞山师: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师:我们先来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好吗?1、释“仞”:仞是什么意思?板书:仞2、理解:“孤城”指哪座城?. :中国地图标明凉州、黄河、玉门关,这些地方在我国荒凉的西北地区。)师:想了解玉门关吗?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必经之路。3、落实之一:孤(1)师:再读读该句,你觉得本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孤单单的一座城。 师:(仅仅只是城孤单单吗?哪里可以看出戍边战士的心情?)(2)看荒漠图景,感受玉门关的荒凉与寂寞:.师:看了图片,你觉得玉门关处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师: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4、落实之二:片师:诗人这里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孤城的单薄,犹如树叶一片)(1)万仞高山的衬托下,显得单薄; (2)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更显得单薄和孤单。5、回读该两句。师: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师: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自然愁绪满腹,相思满怀。何以解忧?唯有羌笛)师:请读下两句诗。(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师:这两句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首先我们解决一些难理解的词语。1、解词。 羌笛:笛。古代羌族的一种管乐器。羌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生。何须:有什么必要。意即没有必要。度:越过2、怨杨柳,怨什么意思?埋怨。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3、为什么没有必要(不要去)埋怨杨柳不发芽呢? 大家一起去理解一下“春风不度玉门关”:原因是:春风不到,这里就没有春天,杨柳自然不会发芽。4、为什么战士们如此盼望杨柳发芽,春天的到来呢?(春天早点到来,跟战士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久处荒凉之地,盼望充满生机的春天;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5、师:回家真的有希望吗?.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师: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懂吗?“还者十无二、三”是什么意思?可见,战士们不仅仅只是埋怨杨柳不发芽,他们还埋怨什么呢?生:埋怨朝廷。师:埋怨朝廷有用吗?生:没用。师:所以战士们埋怨杨柳是怎样一种情感?无可奈何!所以战士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埋怨杨柳,大家齐读后两句因此,“春风”的另一种意思即是:得到朝廷的恩惠和关心。6、感受征戍之苦。师:士兵们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望着朝廷早点让他们回家,可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朝廷似乎忘记了戍边战士的存在,根本不顾他们的处境。在唐代边塞诗中,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老师也搜集了一小部分,咱们来看看:. 可以轻声地跟老师一起读。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晚唐曹松已亥岁二首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塞下曲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唐李颀古意如此残酷的战争,如此荒凉的境地,如此寂寞的生活,战士们怎能不盼望着春天早日到来,盼望回家的日子早日到来!大家再一起齐读后两句。7、感悟“杨柳”的另一种含义。如果诗歌仅止于此,就没有多大特色。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还有它的特别之处,那就是一语双关。师:羌笛何须怨杨柳,其实,杨柳在这里又有另外一层意思。你想知道吗?战士吹奏的是古代折杨柳曲子。课件: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自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相赠,到唐代已极为流行。“折柳”便成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在古诗中,有许多诗句都提到了折柳风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唐 刘禹锡杨柳枝词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师:在这荒凉的玉门关外,在这寂寞的寒冬夜里,回忆起与亲人朋友的话别,无限愁思犹如大海波涛,汹涌而来。俗话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如今,只有把满腔的愁绪和相思,寄托在凄的羌笛上,吹奏起令人伤感的折杨柳曲子。大家齐读后两句诗。 8、整体读古诗。师:茫茫的戈壁,孤独的边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