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 蒙少波 审题人 江跃丽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 卷 阅读题1、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母语文化及其他日前,广电总局发布通知:电视节目中所用外语和缩略词“NBA” “GDP”“WTO”等等,将告别央视。这些年来,汉英文字混杂的确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时下,无论是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到头来,弄得中国人很可能必须先学会英语才能看懂读懂自己的语言。因此,保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历史传统,应该说已是刻不容缓。“洋泾浜(最初是十九世纪中外商人使用的混杂语言 )”汉语的流行,已经到了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了吗?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于公元前 300400 年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今天社会对汉语的轻视和对英语的盲目崇拜,已经到了非常麻木的状态。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实际上表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和自信力的缺失。我们强调保卫民族语言的纯洁与所谓的民族主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一部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但是融合而非照搬,比如,因先辈的智慧,在引用外来语上,用音译有了我们今天惯用的“咖啡” ,用意译有了汉语“电话” ,音译加意译就有了今天的“芭蕾舞” 。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 “骆驼” “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舶来品。第二次外来语高潮是鸦片战争以后,从英语中引进了“坦克” “沙发” “吉普车”等,从日语中引进了“组织”“纪律” “政府” “党” “政策”等等一类词汇,至今这些词汇已融入我们的主流语言。这些机智巧妙的引用,表现的是先辈们的大智慧,重要的是把外来语化为了我们的血肉。第三次高潮是近些年的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对外交往的扩大,外来语似大潮汹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盛举。其实,在面对外来语强势到来时,汉语言的应对办法还是很多的,改造也罢,融合也罢,有先辈经验可资借鉴。关键是重视不够。“洋泾浜”的拥趸者,有一种悖论,认为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太难学,不如 26 个拼音字母易懂易记,随便几个字母组合就是词组,含义深广。其实,这大大误读了中国汉字。据中西方文字学家共同研究考察的结果,以独立单字为单位的中国汉字,无论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特别是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书写艺术的文字。它在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上,堪称世界一绝。曾有人为汉字不能进入计算机表示过担心,认为方块字束缚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手脚。岂料,随着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对输入法的研究开掘,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中国文字昂首进入计算机时代,现在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了。同时,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在如今联合国常用的 6 种文字的文件和书籍中,汉字版是最薄的版本。文字之争说穿了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近年来,世界主要大国都在用法律形式维护本国语言,法国把每年 3 月 20 日定为“国际法语日” ,总统在这一天要出来讲话,号召保卫法语。德国人坚决反对德英语言混杂,提倡在德国要讲德语。美国近年也颁布法律,坚决维护其强势英语的地位。在这场文化角逐中,中国既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命根子,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万世基业。1对“汉字及母语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中国方块文字字义多,是文字与艺术,象形与表意的绝妙结合体。B英汉文字混杂,实际上是轻视民族文化和自信力缺失的表现。C中国汉语言文字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文字。D五千年文明史证明,我们用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式将外来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母语文化中。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中国人对计算机输入法的研究开掘,加快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脚步。B无论书面行文还是口头语言,甚至有的报纸也公开用汉英混杂的形式做标题,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已受到严重威胁。C有人认为汉字难学是因为汉字不仅要表情达意、承载信息,还要注意书写艺术。D眼下,社会对汉语轻视与麻木主要是由我们的文化传承者对西方语言的盲目崇拜,对民族文化的轻视,加之英语的强势入侵造成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世界主要大国都在颁布法令维护本国语言。我国电视节目中如“NBA” “GDP”“WTO”等外语和缩略词将告别央视,这是广电总局坚决维护汉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具体表现。B目前,世界上输入电脑最快的文字是汉字。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联合国常用的6 种文字中,汉字表意最简洁。C文字之争是国家软实力之争,是话语权之争。我们既要敢于吸纳更多的外来语为我所用,同时也要坚决捍卫我们的汉语言文化传统。D世界文化史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中,古代埃及人的圣书字和古代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先后消亡了,眼下就只剩下汉字了。因此,我们要保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 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 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 (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有删改)【注】雒阳:洛阳。郦食其:人名。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 “伯”低一等。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5 分)(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5 分)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6 分)(1) 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表示自古以来蜀、秦之间就没有沟通来往的原因是“_,_” ,进一步写出了两地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的情状。(2)杜甫登高中,通过视角的俯仰和远近的变化,使用叠词,描绘秋景的一联是“_,_”。(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 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朱自清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 1924 年 7 月 28 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 年 7 月 29 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 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 1942 到1943 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1945 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 1948 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 年 8 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 38.8 公斤。1948年 8 月 12 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相关链接: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C.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 “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贵低头,可见其“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2)朱自清“认真” 的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 分)(3)文中画线处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有什么作用?(6 分)(4)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理解。(8 分)第 II 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对于那些不讲理,违反中国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老外,我们应与中国人 ,必须依法处理,绝不能姑息。新买住房配套设施费到底该不该缴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购房者,相关部门认为:该不该缴不可 。记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调查。不应该将这次股市波动的情况与 18 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 ,因为目前的亚洲经济体的金融监管能力大大提高,并已汲取 1997 年金融危机的教训。A一概而论 相提并论 一视同仁 B相提并论 一概而论 一视同仁C一视同仁 一概而论 相提并论 D一概而论 相提并论 一视同仁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国家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 2300 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B自去年 12 月份以来,全国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一、二线城市局部区域的PM25 值甚至爆表。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C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D关于红楼梦后 40 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_。_。_,_ 。_。_,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 ,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野近视”病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A B C D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观察欲求深细精确,必须要看到各样的事情,不看到一点就写。“多看看”, ,而是要全方位地观察,不但要看到事物的现象, 。学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重那些有较强刺激性部分, ,比如在描写人物时,着意刻画人物的音容笑貌,而对人物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状态,却挖掘得不够。16请欣赏下面这幅画,完成后面试题。 (5 分)(1)为漫画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 10 字; (2)概括漫画的深刻寓意。 6写作。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在于太过暴怒。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联考 语文答案1C “也是流传最广的文字 ”理解错误,应是流传历史最久的文字。故选 C。2B A 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到“加快了中国文化与世界融合的脚步”的问题。 C偷换概念。“汉字在表情达意还是承载信息、字义储存的容量上,都大大优于西方其它文字”,这并非是汉字难学的原因。 D否定变肯定。“民族文化的轻视加之英语的强势入侵”错误,原文第三段“眼下不是英语的强势入侵,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者面对入侵自动解除了自己的武装。”3D 强加因果。“我们要保卫汉语言文字的纯洁性 ”是因为“英汉文字混杂”。4B 通过“ 下邳”“留”“ 陛下”这些标志可以判断。原文标点: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5A . A 项,侯是二等爵,比伯高一等。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6B “没费一兵一卒”错。7(1)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 ”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于是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 ”汉王于是让张良返回去。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 ”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 ”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 ”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候。8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9“恶风”“黄流” 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 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 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10.(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1(1)E 项 3 分,C 项 2 分,D 项 1 分(A 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 。B 项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 。D项可能是“豁达” ,没有“乐观” ,也可能是出于无奈。 )(2)写作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专门写文章。学习认真。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教学认真。他的选修课只有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工作认真。原则性强,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3)作者引用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电设备材料采购合同
- 粉末冶金在雷达天线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窗帘布艺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考核试卷
- 烘焙食品的创新研发考核试卷
- 石油钻采设备智能化发展趋势与政策影响考核试卷
-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考核试卷
- 玩具设计的人机交互原理考核试卷
- 插画与动漫设计创意考核试卷
- 网球训练设备出租考核试卷
- 糕点店品牌形象与标识设计考核试卷
-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职员考试真题2024
- 国际经济学(下册国际金融)克鲁格曼-中文答案
- 2025年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南校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乡村民宿开发管理运营手册
- 殡葬服务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光大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带答案)
- 中医康复理疗师职业指导试题及答案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动方案
- 宁波十校2025届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人工智能(北理 )》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