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探讨-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分析.doc_第1页
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探讨-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分析.doc_第2页
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探讨-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分析.doc_第3页
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探讨-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分析.doc_第4页
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探讨-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保险资金营运问题探讨 金融0309班 楼 佳 指导老师:施建祥【内容摘要】本文从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建立保险投资最优比例模型,分析投资风险问题。在阐述资本市场与保险资金营运辨证关系的基础了,分析了保险资金的管理以及创新,通过比较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运营经验,实证研究了我国保险资金运营的背景,以及保险制度与品种创新的必要性。本文的基本结论:第一,保险资金的收益率明显偏低。当前我国保险资金主要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而银行存款的利率远不能使保险资金增值,债券却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对保险公司的业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保险资金运用的潜在风险不断累积。目前,从保险公司投资的资产结构看,银行存款、债券比例过高,而这些资产受货币政策和利率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需改革和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的组织和制度建设,探索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模式,同时改善保险投资结构,提高保险投资效率。【关键词】 保险资金运用;投资比例模型;保险投资风险一 引 言保险资金的营运,是当前我国保险业甚至每一个保险公司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中国保险业也得到恢复和发展,由表1可知,自1999年以来,GDP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8%左右,但反映保险业发展速度的保险费增长速度却年均在30%左右,特别是随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利率下调)和体制改革,寿险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6.42%,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中国保监会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止2004年12月,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余额已经达到11854亿元,比2003年增长2730.7亿元;保险资产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的8.7%,可见保险资金的运用状况已经成为关系保险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表1 19992004中国保险发展(保险费)趋势分析单位:(亿元) 年度保险业发展指标国名经济指标GDP产业保险费人身险保险费合计金额增长率金额增长率金额增长率金额增长率1999 521/872/1393/82054/ 200059815%99714%159515%894068.96% 200168515%142443%110932%959337.30%2002 80217%221455%301643%1036078.00%2003869.411.53%3010.9932.33%3880.429.3%1166949.1%20041089.925.4%3228.27.2%4318.111.3%1271969.0% 资料来源:中国保监会网站及中国保险年鉴2004,中国保险报2005年1月26日第一版。为加强保险资金运用调控和管理,丰富保险资金投资品种,改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有效分散风险,法律法规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与调整。在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将修改前的保险法中“不得想企业投资”的规定改为“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允许保险资金投向以保险为中心业务的关联企业,同时扩大了企业债券购买比例并允许保险公司将其总资产的15%用于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在2004年,保监会对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债券、银行次级定期债务和企业债券比例做出了调整,规定保险公司投资次级债券的余额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该保险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15%,投资一家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比例累计不得超过该保险公司上月末总资产的3%,投资一期次级债券的比例不得超过该期次级债券发行量的20%。本文从保险资金营运与资本市场的辨证关系、保险资产管理以及金融创新几个角度论证了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相关问题。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保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因为承保业务的发展和保险资金运用有着紧密的联系,承保业务的快速发展为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同时保险资金运用又对承保业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保险产品创新、防范化解风险和资金运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努力提高保险资产管理水平,增强保险资金运用能力,有助于改变保险产品单一的状况,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专业性资产管理公司有利于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依托自身的规模实力、多样化的投资品种以及科学合理的资产组合,降低风险和管理成本。第三,保险资产管理能够发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业改革的重要作用。做好保险资金运用工作,可以直接参与资本市场建设,发挥保险市场发展对于资本市场的带动作用,支持金融改革,发挥资金融通功能,进一步扩大保险业的社会影响。 二、保险资金营运的文献回顾与评论表2是19992004年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不难看出,保险资产额逐年增加,保险资金的运用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要求我们谨慎地对待保险资金营运问题。表2 19992004年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 单位:亿元 1999年12月2000年12月2001年12月2002年12月2003年12月2004年12月银行存款9259791235.3831930.5953026.2704549.6684968.783投资891.4151303.2251712.5882504.0613828.8655711.939其中:国债678.488955.954795.8301107.8481406.8962651.706投资基金14.791133.540208.994307.776463.284673.165资产总额2604.0943373.8954591.3436494.0749122.83911853.546资料来源:中国保监会网站(一)关于保险资金营运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保险资金营运与资本市场存在密切的关系,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一方面,稳定的保险资金运营可以促进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完善,从国际股市市场看,保险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占整个股票市场的市值总额的比重较高,欧洲为40%,日本为50%。在美国,保险公司和私人养老基金的投资在它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2。27%,保险业是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表3)。我国资本市场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上市公司数量从几家增加到多家,市值从不足的增长到多。从现代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保险投资与保险承保一起日益成为保险业两大业务支柱。同时,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实践表明,保险投资业务是当今国际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利润来源。因此,资本市场作为保险资金营运的重要场所对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成熟的资本市场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资产负债匹配为基础的投资组合管理,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并满足流动性需求。表3 1986-1996年美国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构成 单位:(%) 年份保险公司私营养老金政府退休基金火灾与意外险公司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贷协会公共资金证券公司198612375291232431988189107291826019901689415242184199212107123123276199417119 43222 2031996118542222416资料来源:American Council of Life Insurance:Life Insurance Fact Book ,1997(二)关于保险资产管理问题保险企业要维持正常经营运作就必须通过财务手段来筹集资金,以满足经营中的赔偿、给付和支付经营费用的需要。最近几年,我国对利率的连续调整,给保险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保额下降,赔付率上升,费率提高,部分公司出现经营亏损。同时,国家政策对保险资金的投资限制,使保险、资金运用率较低。保险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权益资本,主要表现在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准备金,未分配利益等方面;二是债务资本,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加强筹资管理,首先要积极扩大保险业务,大力发展长效险业务,稳妥吸收保险储金,增加保费收入,充实保险经营资金;其次要严格按照现行财务制度规定,提足责任准备金,责任准备金的提存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也是为了稳定公司的业务经营,但在客观上责任准备金形成了保险经营的可运用资金,而且是保险企业最大的一项资金来源,合理运用这部分资金是整个企业业务成效的关键;此外还应该注意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保持适当的偿债能力。保险企业的负债多少要与自有资本和偿债能力相适应。既要防止负债过多,导致财务风险加大,又要有效利用负债经营,提高自有资本的收益水平。业内专家认为,专业化的保险资产管理模式可以比较有效地增强保险资产管理的经营管理能力,也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在当今世界500强中的34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大约有80%以上的公司是采用专业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模式,对他们的保险资金进行经营管理和运作的。中国保监会也已经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国内成立的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这也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进入一个新阶段(三)关于保险创新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趋势,我国保险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创新。随着国际上发达国家公司的购并,形成了大的金融集团,保险产品不仅要面临同行业的竞争,而且还要面临与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因此,能否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未来保险业竞争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然而我国目前保险产品品种较少,保险创新能力不足。而要进行创新,首先就应该对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其次目前我国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和国债(图1),要进行创新就要积极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扩大投资范围和区域,分散系统性风险。 图1 2004年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比例 三、保险投资资产的最优比例模型设计目前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研究主要是将保险与投资割裂开来考虑,即把保险分为承保和投资两个部分。承保只考虑承保风险,而投资则关心投资风险。实际上,这两者是不可分割 的:一方面承保业务中的保费直接决定可投资的资金数量;另一方面,资金运用的效率又会对保费的制定和赔付能力产生影响。如果忽视产品价格和投资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影响,就会使得保险定价不能很好的反映保险企业自身的实力,保险投资就难以有效的进行。通过保险投资可以发现保险价格,而保险价格的合理性又能真正体现保险人的市场地位,获得最为有效的资金运用。因此,保险投资比例模型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引入保险人收益的期望效用的最大化模型:max E u (rp+gp (1-) r0 + rm) 其中,00, u”0,也就是假设保险人对风险是厌恶的,r为承保收益率,是一个随机变量,rm为风险资产的收益率,r0为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为在风险资产上的投资比例,1-为在无风险资产上的投资比例,P为累计保费收入,g为p中可投资的比例。00, u”0,于是得到保险人为达到最大期望效用的最优投资比例:R(E(rm)r0)/gp(m) - Cov(rm , r)/ g (m) 若承保收益率为常数,那么保险人的最优投资比例为:R(E(rm)r0)/gp(m) 承保收益率的随机性由保险赔付的随机性决定。如果承保收益率为随机变量,也就是在考虑投资变量时考虑了承保风险(背后风险),如果承保收益率为常数,说明在考虑投资问题时没有考虑承保风险。从和可以看到,考虑背后承保风险时,保险人在投资组合中对风险资产的选择比例要比不考虑背后承保风险时投资比例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背后承保风险,那么保险人的投资行为会更大胆些,否则,就会更慎重些。可见,运用暂时闲置的保险资金,能增加保险人的收益和增加保险赔付能力,进而增强保险人的保险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这也是对被保险人负责。通过将承保风险引入到保险资金的投资中,使保险人再进行保险投资时更关注保险人的背后风险。该模型为保险人稳健的进行保险投资提供的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四、西方国家保险投资比例与营运管理经验及借鉴(一)各国保险资金运用概况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资产的多样化,保险公司的投资形式也表现为多样化。多样化的投资形式,一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一方面也降低了保险投资的风险。保险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比较理想,他们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不仅可以弥补保险业承保业务的亏损,而且还有剩余使保险业的综合利润率接近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表4)。表4 发达国家保险经营指标 (单位:%)美 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赔付率77.573.475.484.585.756.7费用率27.43232.522.527.135.7承保结果6.5-5.7-7.9-8.3-14.13.3净投资结果18.816.524.615.415.812.4资料来源:Sigma,2001(5),p81、西方国家保险资金运营情况以美,英,德,日为例,他们在资金营运上都遵循国际惯例,但他们的投资模式却是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包括不同的保险投资历史和保险投资环境,保险投资环境又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状况,保险行业特征和社会投资理念等。其中资本市场状况是影响保险投资的最关键因素。资本市场的现实状况是保险投资监管的既定前提和主要依据,资本市场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保险投资的结构,资本市场的效率与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保险投资的效果。比如说美英两国直接金融居主导地位,证券市场十分发达,效率很高,因此,保险公司主要投资于有价证券,投资回报率业很高,但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英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不如美国市场,导致了在投资效果上也有所区别。同时,美国资本市场以债券为主,而英国证券市场以股票为主,表现岛保险投资结构上就是美国保险投资结构以债券为主,而英国保险投资结构以股票为主。(图2)图2 英美两国保险投资于证券情况相反,德国和日本资本市场上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为辅,因此,保险公司投资于银行和信贷领域的比重较英美相对要高,而银行贷款和信贷投资回报率显然要低于证券市场,所以,德日两国德保险投资收益率不如英美高。(见表5)表5 2001年主要发达国家的投资收益比较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保费收益率-8.20-8.480.51投资收益率14.48.4811.158.72资料来源:Sigma,DataStream2、西方国家保险资金营运模式保险资金营运模式与保险资金营运的组织机构是紧密联系的,保险资金的营运模式主要又四种:专业化控股资金营运模式,集中统一资金营运模式,内设投资部资金营运模式和外部委托资金营运模式。寿险资金帐户产险资金帐户投资子公司集团或控股公司(1)专业化控股资金营运模式是指在一个集团或控股公司下设保险公司和投资公司。(见图3) 寿险子公司产险子公司 图3:专业化控股资金运营模式(2)集中统一资金营运模式是指在一个集团或控股公司下设产,寿险子公司和投资子公司。见图4。集团或控股公司产险子公司寿险子公司寿险资金帐户产险资金帐户投资子公司 图4:集团控股资金运营模式(3)内设投资部资金营运模式是指在保险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资金营运管理部门,由此部门负责整个保险公司的资金营运。见图5图III 保险公司资金营运决策委员会投资部 图5:内设投资机构资金运营模式(4)外部委托资金营运模式是指保险公司将全部的保险资金委托给外部的专业投资公司进行资金运用管理,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资金的规模支付相应的管理费等委托费用给投资公司。见图6。委托投资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收取管理费 图6:外部委托资金运营模式从西方国家保险业资金营运模式来看,国际保险集团多是采用集中统一资金营运模式。如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 Corp),美国通用电器资金服务公司(GE Capital Services)等,都是在同一集团或控股公司下设立专业的产险子公司、寿险子公司和投资子公司,由投资子公司进行专业保险资金营运管理。(二)中国保险资金运用情况分析1、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随着保险监管的逐渐放松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保险资金运营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保险也的资产结构也在逐步调整。从表6可以看出,中国主要保险公司(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保等)的资产结构中,现金和银行存款在资产中的比重都明显偏高。表6: 中国主要保险公司资产结构变化状况 单位:(%)年份现金与存款投资固定资产其他合计认可资产占比198422.110076.6199062.910088.6199154.721.69.414.310085.1199246.321.012.120.610081.4199339.426.613.320.710080.6199443.926.911.617.610081.6199549.814.817.717.710082.2199648.419.617.514.510083.7199747.310078.4199842.634.613.29.610083.5199940.142.311.06.610083.6520005.310087.3200144.810089.22001.410090.2200349.910090.5资料来源: 国研网 1990年前的比例均在60以上;从1991年开始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比重下降岛50以下,在1993年和1994年比重比较低,但1995年后这一比重又上升到近50,直到1999年后又开始下降。可见,一直以来中国保险公司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是资金的主要形式,但是这种形式的资产不能算是资金的投资运用,因为现金和存款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好,但是盈利性比较差。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7月底,在所有投资中,用于国债投资的保险资金达到3295.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34.95亿元,同比增长68.08;用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保险资金首次超过千亿大关,达到1036.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8.81亿元,同比增长了55.21;比上个月增加151.43亿元。保险全行业保费收入继续稳定增长,达到3021.76亿元,同比增长了13.3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达到769.50亿元,同比增长14.47;人身险保费收入达到2252.25亿元,同比增长12.93。并且,在前7个月保费收入继续稳步增长的情况下,用于银行存款的保险资金同比下降了2.22。7月底,保险行业对债券的投资比例已经超过了银行存款的比例;债券市场今后将会得到保险行业、保险资金更大关注。2、中国保险资金管理模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的比例为48.56%,投资银行存款的比例为42.65%,近6点之差实现保险资金运用的历史性改变-债券投资占整个资金运用比例超过了银行存款。在此之前,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一直是以银行存款为主,尤其是大的保险公司,银行存款占比能够达到70%-80%。,整个行业的银行存款占比几乎一直保持在70%左右。近几年虽有下降,但银行存款仍然占据投资主导地位。大量的银行存款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比例不断下降,资产配置效益低下,严重阻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保险资产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包括固定收益产品的信用利差风险、违约风险,以及场外交易的对手方违约风险。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测量出当前资产组合未来由于信用利差上升、发行人或交易对手违约造成的最大损失。要降低信用风险,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制度,推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积极运用信用风险缓解和对冲手段,推动金融机构净额结算、DVP等结算方式,在条件具备时允许其在对冲风险的前提下开展信用衍生交易。3、资本市场与我国保险业的创新发展 加入WTO后,随着相关承诺的不断兑现,我国保险业必将要融入国际保险创新发展的潮流。我国入世后,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带来了境外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保险产品的费率的市场化、自由化世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保险创新可以化解保险公司长期积累的经营风险,可以满足个人投资理财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可以加快国内保险公司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而保险资金营运是我国保险业与资本市场整合的重要纽带。 首先,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根据新修订的保险法,保险资金主要运用与资本市场,虽然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完善,但是保险业不能等着资本市场完善后再发展,必需要与其同步发展和进步。其次,保险业是资本市场最又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需要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保险业就是只要的机构投资者和资金的来源。五、结论与政策建议(一)基本结论1、保险资金的收益率明显偏低。当前我国保险资金主要限于银行存款、政府债券,而银行存款的利率远不能使保险资金增值,债券却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对保险公司的业绩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