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ttp://longhorns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文科试题)一、选择题:(203分=60分)1(2009佛山质检7)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2(2008山东基能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 B. C. D.3(2009江苏省四星级高考模拟1)“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上引言论应该是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 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4(2009烟台诊断10)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2009江苏高考模拟19)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6(2009泰州期初联考3)“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7(2009福州质检2)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8(2009济南模拟9)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9(2008南通三次调研4)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心即礼也”、“心外无物”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0(2008启东中学模拟卷十23)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B C D11(2009徐州三次调研4)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12(2009上海市卢湾区期末14)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朱熹这一理论的实质是A加强文化专制主义 B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D实行八股取士制度13(2009深圳第一次调研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14(2009江苏高考模拟7)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15(2009苏锡常镇四市调查二6)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某人:“刻藏书、焚书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这里的“某人”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6(2009福州质检3)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17(2009扬州中学月考11)下列经世致用思想中,最能体17、18世纪发展潮流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18(2008如皋海安调研7)下列著名思想家的观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 B C D19(2008江浦中学月考13)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20.(2009扬州期末调研3)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二、非选择题(40分)21(2010泰兴调研测试21)阅读下列材料:(24分)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材料四 研究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三晚”最重要:一是晚周;二是晚明;三是晚清。晚明一明清鼎革,那是一个文化冲突非常剧烈的时期,“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 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材料五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孟子的哪一观点?(2分) (2)根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中,“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指哪些思想家?(4分) 他们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观点?(4分) (5)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对韩国民族精神的影响。(2分) (6)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6分) 22(2010南京调研测试21)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音慧,意为小棺材)。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林纾畏庐琐记材料三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唐代宋代明代51人267人36000人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一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说明依据。(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唐代少而宋朝至明清增多的原因。(6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2分) 参考答案:1C【解析】孔孟的“爱”和“政在得民”都是有阶级差别的,可排除A和D;B只符合孟子,三者的共性只有C,即都主张通过互爱互利来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2C。解析:属于个人修身内容,排除含的选项。3【解析】A 关键是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提到“不同”“治世不一道”,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要变化、要改革才可以成就霸业,可以治国。4D【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调动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明初,朱元璋大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论语中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君权,故受朱元璋的敬仰;孟子继承了论语中的一些思想,但有些重民的思想与朱元璋的要求极不一致,D体现了民贵君轻,与朱元璋要求极不符。选项中A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强调气节,该三项皆不对中央集权造成负面影响5【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费正清所表述的内容的含义是秦以法家思想行暴政而亡,说明应当实施仁政。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6【解析】D 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了阴阳五行家和法家思想而形成的。从材料看,汉武帝的既重儒又崇法,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即外儒内法,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故ABC都正确,D项错误。7【解析】C一种思想能否被统治者所采纳,既要看它是否符合时代需求,也要看它是否能迎合统治者的要求。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天人感应”,适应了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8【解析】D 本题只有C、D项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C项反映的是“君权神授”,D项反映董仲舒希望君主能爱惜百姓,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故选D。9、D【解析】A为孔子主张;B为孟子主张;C为王守仁主张;D为二程主张。10【解析】A 讲述理学的形成;叙述理学在宋明时代的代表及其思想地位和特点;叙述理学和心学在明清时期的地位。11B【解析】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王阳明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思想本质意图是挽救封建统治危机。12【解析】C 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13【解析】C 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不仅仅在于提高个人修养,所以C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14C 【解析】首先 由于明清时期的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知识分子不可能接受外来民主思想,故D项排除。其余A、B、C三项皆是原因。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A项可排除。B项并不是导致民主思想产生的必然结果,而商品经济恰恰是民主思想产生最重要的社会基础。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15A【解析】李贽的著作是藏书、焚书,其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批判,被视为异端学说。16A【解析】黄宗羲的主张中,不可能会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因为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排除C项与D项;在黄宗羲看来,“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也就是说,他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由“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来看,他主张建立法治,而不是由君主一人说了算。黄宗羲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君主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17D【解析】 17、18世纪发展潮流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向资本主义发展。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工商阶层的兴起,反映在思想领域的就是工商皆本。18A【解析】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孟子的主张,为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主张,为孔子的主张。19C【解析】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材料中所说的是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理学的特点,结合儒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的特点,选C项。20【解析】B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到宋代,以儒学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请假管理制度试卷及答案
- 香精配制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暑假英语阅读真题及答案
- 艺考练耳模拟试题及答案
- 静电成像感光元件(光导鼓)制造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装裱师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混凝土模板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减变速机装配调试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机硅生产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试题与答案
- 大模型+智能交通高效出行与城市治理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民事诉讼法试题及答案
- 26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解读与训练专题33圆中的重要模型之圆幂定理模型(学生版+名师详解版)
- 吉利汽车2025年并购后的企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力提升报告
- 煤气罐起火安全培训课件
- 工厂出差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课件
- SPSS操作课件教学课件
- 2021-2025年高考地理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之宇宙中的地球
- 家庭洗衣知识培训课件
-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知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