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分析讲座.doc_第1页
国际贸易分析讲座.doc_第2页
国际贸易分析讲座.doc_第3页
国际贸易分析讲座.doc_第4页
国际贸易分析讲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分析与未来预测2013年,我国 外贸 进出口的主要情况是:一、贸易伙伴更趋多元:欧美日传统市场份额下滑,东盟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2013年,欧盟、美国、东盟、中 国香港和日本为我前五大贸易伙伴。其中,我对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590.6亿、5210亿美元,分别增长2.1%、7.5%;对日本的双边贸 易额为3125.5亿美元,下降5.1%;欧美日占我外贸的33.5%,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对东盟、南非、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 易额分别为4436.1亿、651.5亿、502.8亿美元,分别增长10.9%、8.6%、9.4%。此外,内地对中国香港的双边贸易额为4010.1 亿美元,增长17.5%。二、贸易区域布局更趋协调:广东、江苏等7省市对外贸易比重下降,中西部地区贸易活跃。2013年,广东、江苏、 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福建等7个省市合计进出口值达3.29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9%,比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的重庆、 河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贵州等7个省市外贸增速都在15%以上,合计进出口占进口总值的5.7%,比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三、外贸主体结构更趋合理:民营企业所占比中提升,对外资企业依赖减轻。201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9万亿 美元,增长20.6%,快于同期我国外贸总体增速13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33.3%,提升了3.6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2 万亿美元,增长1.3%,占46.1%,下滑2.9个百分点。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7479.7亿美元,下降0.6%,占18%,下滑1.5个百分点。四、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消费品、部分资源产品等进口增长较快。 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7.3%。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 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618.4亿美元,增长10.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0.9%。进口方面,2013年,我国进口消费品2322.9亿 美元,增长24.6%;进口原油2.8亿吨,增长4%;铁矿石8.2亿吨,增长10.2%;煤炭3.3亿吨,增长13.4%。五、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2013年,我国产业链长、增值率较高 的一般贸易进出口2.2万亿美元,增长9.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提升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36万亿美元,增长1%,占 32.6%,比重下滑2.2个百分点。同期,我国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4957.8亿美元,增长20.2%,占11.9%。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这一历史性关口,高达4.16万亿美元。根据美国的官方数据,2013年前11个月,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53万亿美元,而全年的数据将于下月发布。除非美国12月进出口贸易增长一倍,否则,美国将失去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桂冠。中国外贸做大更要做强:财经评论员张敬伟:国际贸易规模是衡量一国开放经济的标志,其中重要衡量指标包括国际贸易的绝对额、国际贸易占一国GDP的比重。以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7.5%计算,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将高达45%。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反映了今天的中国人正享受着世界上最先进生产率带来的成果,国际最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文化思想等与中国的融合度越来越强,无疑,这给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财经评论员余丰慧: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标志着中国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中国进出口贸易也不无隐忧,严重的贸易不平衡便是其中之一。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出口和进口严重不平衡,带来了巨额贸易顺差,这一直是国内通胀的隐患,而且不断引来国际贸易纷争;二是中国的贸易盈余多为出口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带来的,是用高耗能、高耗资和低廉劳动力成本生产的商品贸易带来的,而服务贸易却处于低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尽管今年美国经济好转,欧洲也似乎度过了最艰难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出口会同步增加,如美国搞再工业化恰恰是为了增加本国就业,欧盟对我国光伏、通讯设备等产品制造了贸易摩擦。2014年,中国出口只会实现温和增长。海关信息网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形势综述及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先对我国201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盘点,指出我国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制造业增长乏力以及国内需求减弱等仍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同时,该报告对我国对我国2014年一季度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主要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全球及国内经济现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剖析,分析发现我国进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呈现新的特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分析,并考虑到上年基数效应影响,报告维持2014年我国进出口呈“先低后高,震荡回升”的判断。2014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1、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工业增加值延续“低开”走势(1)201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2014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773亿元,同比增长4.2%。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014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速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4%。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081亿元,同比增长12.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平稳温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购进价格指数(PPIRM)同比降幅扩大,制造业复苏动力不足(1)2014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1-3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图表 1 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国CPI、PPI及PPIRM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2014年3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PPIRM)同比下降2.5%,与2月份相比降幅均呈扩大态势。4、2014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位于临界点上,保持平稳态势春节过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活跃,推动 PMI 小幅回升。2014年3月中国制造业 PMI 为 50.3% ,比上月微升 0.1 个百分点,是自去年 11 月份后首次回升,预示我国制造业总体平稳向好。图表 2 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国PMI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5、我国吸引外资方面平稳增长,3月出现小幅波动,服务业吸收外资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过半2014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5.5亿美元(折合19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1。同期,韩国对华投资1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2.1;日本对华投资12.1亿美元,下降47.2。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10.4亿美元,下降1.9。欧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15.5亿美元,下降24.5。6、一季度新增贷款创历史次高水平,M2增速回落加大货币政策微调空间2014年一季度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1.2个和1.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了3.5个百分点。M2增速回落一方面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另一方面表外理财、互联网金融等对货币的分流和转化也对M2增速回落有一定影响。发达国家继续表现出稳定复苏的态势,新兴经济体仍面临不同程度经济下行风险报告指出,2014年一季度,发达国家继续表现出稳定复苏的态势,美日欧经济均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尤其是欧盟,经济复苏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新兴经济体面临去杠杆化和资本外流的压力,经济仍有下行风险。1、发达经济体经济继续复苏,美国经济总体前景向好,欧盟复苏范围扩大,日本平稳增长图表 3 2012年-2013年美日欧GDP走势数据来源:各国统计局2、新兴经济体面临化解经济下行和加息抑制资本外逃的两难境地图表 4 2012年-2013年新兴经济体GDP走势数据来源: 各国统计局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双降”,贸易结构呈现新的特征1、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速“双降”,价格对出口影响明显,但出口先导指数显示未来出口相对乐观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3.7%。其中,出口3万亿元,下降6.1%;进口2.9万亿元,下降1.2%;图表 5 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国进出口贸易逐月情况对比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货运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进口货运量与贸易额走势基本一致,价格对出口影响比较明显图表 6 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国进口货运量与贸易额走势对比图表 7 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国出口货运量与贸易额走势对比通过贡献率分析发现,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商品是拖累我国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商品,拖累我国出口增速下滑了3.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了103.6%;拖累我国进口增长比较突出的是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类商品,其向下拖累进口减少了4.3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了267%。(二)从贸易伙伴看,欧盟和日本回升,美国、东盟小幅下降,金砖国家继续分化,港台跌势明显海关信息网报告就贸易增速方面指出,发达经济体中持续跌势的欧盟和日本出现好转,一季度增速分别达9.4%和5.4%,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11.2和16.1个百分点;美国和东盟虽较上年同期增速有所下滑,但维持高于整体的稳定增势;新兴市场继续分化,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仍在平均水平以上运行,但沙特阿拉伯、南非以及哈萨克斯坦等降幅显著;香港和台湾一季度出现大幅下滑,是当期我国进出口贸易负增长的主要市场因素。同时,海关信息网的春季报告,还选取欧盟、美国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代表,东盟、金砖四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作为新兴国家代表和具有典型意义的香港对我进出口贸易伙伴进行重点分析。(三)从区域情况看,基数效应影响下东部地区贸易规模下滑拖累整体数据短暂疲软;中西部分化趋势渐显,中部增速明显回落,西部发展成为最大亮点图表 8 一季度区域贸易情况对比表年月区域进出口出口进口值(亿美元)同比(%)值(亿美元)同比(%)值(亿美元)同比(%)2014年1季度东部地区8263.6-3.74093.3-6.44170.3-0.8中部地区639.73.4350.9-1.1288.89.5西部地区755.534.5468.830.6286.641.42013年1季度东部地区8577.412.34373.115.14204.39.4中部地区618.716.9354.935.1263.8-1西部地区561.631.9358.951.2202.77.5图表 9 一季度区域双边贸易情况对比表2014年一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地区进出口总值同比(%)地区进出口总值同比(%)(亿美元)(亿美元)东部地区欧盟1,165.9010.4欧盟1,056.60-3.8美国1,055.601.9香港1,045.0072东盟827.30.5美国1,035.808.5日本673.72.8东盟823.39.2香港651-37.7日本655.4-10.4中部地区欧盟114-3.3欧盟117.95.1美国75.23.6美国72.633.3东盟60.40.3东盟60.256.4日本46.330.9日本35.4-14.2香港28.923.5香港23.438.1西部地区东盟164.637.9东盟119.357.9美国95.329.4欧盟74.822.4欧盟8716.3美国73.627.8香港73.7143.2香港30.375.1日本26.951.3日本17.7-16.4(四)一般贸易比重逾五成,传统加工贸易萎缩,外贸企业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外贸企业自主发展能力逐步增强。2014年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5328亿美元,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比增长9.4%,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2%。(五)从商品分析,机电和高新技术商品进出口双双下滑,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持平,“两高一资”商品出口量增价跌,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涉及民生的农产品进口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一季度我国机电商品进出口4677.7亿美元,下降6.0%,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4%。高新技术商品进出口2613.4亿美元,大幅下降12.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7.1%。我国机电商品和高新技术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一季度机电商品和高新技术商品的净出口比率(若指数为0.7以上表明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仅分别为0.2和0.08。出口方面, 7大类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970.6亿美元,微幅增长0.1%,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9.8%。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净出口比率为0.8。其中,家具、箱包、服装、鞋类和玩具类商品的净出口比率为0.9。需特别注意的是,国内产能过剩严峻,推动“两高一资”商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呈现飞速增长态势。一季度,我国“两高一资”类商品出口4916.9万吨,增长46.9%。进口方面,一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处于下行通道,我国大宗商品进口呈现量增价跌态势。大豆、天然橡胶、原木及锯材铜矿砂的进口量同比均超过20%,进口均价下跌超过6%。其他大宗商品方面,铁矿砂进口量保持快速增长近20%,煤及褐煤增长5.1%,进口单价下跌幅度均超过5%。农产品进口保持快速增长,进口额同比增长16.8%。2014年我国进出口将呈“先低后高,震荡回升”态势,二季度同比增速或超6%海关信息网报告对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走势预判进入了深入分析。有利因素在于:1、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深化改革政策预期稳定外贸环境2014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国内生产总值增速7.4%,虽然创6个季度来的新低,但与2013年一季度相比仅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并高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左右的增速。2、关税调整等措施推动产业和外贸双向良性发展国家发布2014年版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紧缺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发挥进口贴息政策对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作用。目录的发布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品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3、国内国外自贸区双面加力,对外开放继续升级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依靠制度创新对“开放促改革”的推动作用明显,截至3月底自贸区在半年内累计新设企业7772家,其中今年一季度完成经营总收入3400亿元,增长10.5%,完成工商税收164亿元,增长32%。4、发达经济体持续回暖提振全球贸易增长预期2014年世界经济筑底回升,多数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将好于之前表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9%,较上次预测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势明显上升。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世界贸易增长4.7%,较上次预测提高了0.2个百分点,均显著高于2013年水平。而主要的不利因素集中在以下两点:1、 传统竞争优势削弱,国际市场份额面临周边国家的竞争环境压力凸显以及生产要素的单位成本上升均提高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 来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贸易摩擦均将持续升温,外贸环境难言改善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同时在高端制造领域与中国的竞争日渐激烈,摩擦必然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出现严重货币贬值,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企业也紧随其后,进一步出台和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而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也将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众矢之的”。基于上述分析, 受世界经济复苏稳固、国内整体运行平稳以及基数效应削减等因素推动,2014年第二季度进出口将扭负为正,报告利用Holter-Winter季节乘积模型预测2014年第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或超6%。最后,海关信息网报告还对新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给出4条明确的建议:1、建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点从需求转向供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立放松管制的政策体系和激发市场活力的改革导向,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税负、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提高要素市场效率提高经济整体的竞争力。2、进一步以开放升级促进改革深化,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在深化上海自贸区改革的同时分享“溢出效应”,加快其他自贸区审批进度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激发改革活力;关注TPP、TTIP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增强我国多边贸易合作体系,通过深化现有自贸区合作以及参与成熟多边合作体系有效降低贸易保护主义争端;完善沪港通试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3、以“走出去”带动出口稳定增长,实现进出口协调发展、结构不断优化的外贸格局。鼓励企业拓展出口途径、增强风险意识,通过海外设厂降低经营成本、规避贸易壁垒。4、扶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改革的步伐,逐步引导网购、代购等不易监管的行为向跨境电子商务转变,同时加强进口商品的安全监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整体来看,2014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负增长是暂时现象,随着“促外贸、稳增长”措施的不断扩大和完善以及二季度基数效应的淡出,2014年进出口整体的利好因素大于利空。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2014年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速约6%左右,进出口总额将达1万亿至1.1万亿美元。2014年5月,全国汽车生产1975834辆,环比下降4.44%,同比增长10.97%;销售 1911203辆,环比下降4.64%,同比增长8.50%;与上月比较环比继续下降,与上年同期比较同比保持增长态势。2014年1-5月,全国汽车产 销累计分别为9928036辆和9838079辆,同比分别增长9.37%和8.97%,累计增幅波动情况:产量增幅扩大,销量增幅下降,2014年5月 份国内新车产销形势虽好于上年同期,但不如上月。5月,我国汽车发动机产销分别完成1786652台和1788648台,2014年1-5月,累计完成产销9002957台和9053858台,比上年同期累计分别增长7.95%和8.89%,产销累计增幅均有小幅度下降。一、车用柴油机产销情况5月我国车用柴油机供求市场业绩平淡,行业产销量不到30万台,特别是供应市场,行业总产量仅接近26万台。 具体看,5月份,国内车用柴油机产销分别完成259637台和285733台,2014年1-5月,累计完成1668808台和1670462台,比上年 同期累计,产量增长4.05%,销量增长4.54%。5月份产销形势的持续黯淡致使1-5月产销累计增幅进一步下降。1-5月柴油机市场整体发展速度减缓 的直观的展示了商用车未来发展趋势,2014年商用车市场发展势头缓慢。产量从2014年5月份的柴油机产量来看:潍柴、玉柴、中国一汽、全柴、江铃控股、东风汽车、北汽福田、云内动 力、山东华源莱动、中国重汽名列柴油机生产企业前十位,产量分别为37373台、34025台、31116台、23273台、22121台、17874 台、15149台、14188台、8931台、8734台,分别占柴油机总产量份额为14.39%、13.10%、11.98%、8.96%、 8.52%、6.88%、5.83%、5.46%、3.44%、3.36%。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柴油机212784台,占柴油机生产总量的81.95%。从2014年1-5月的柴油机产量来看:玉柴、潍柴、中国一汽、全柴、云内动力、江铃控股、东风汽车、北汽福 田、山东华源莱动、朝柴柴油机名列柴油机累计生产前十位,产量分别为248794台、243683台、214192台、204086台、114256台、 112215台、84571台、77764台、73855台、53960台,分别占柴油机累计总产量份额为14.91%、14.60%、12.84%、 12.23%、6.85%、6.72%、5.07%、4.66%、4.43%、3.23%。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1427376台,占柴油机累计生产总量的 85.53%。2014年1-5月,柴油机生产前十家企业累计产量与上年同期累计比较,有六家企业均处于增长趋势,四家企业产量同比下降。处于增长趋势的 企业情况:北汽福田柴油机产量累计增幅依旧最大,为17.66%,较上月累计增长下降了2.67个百分点。增幅在10%以上的有四家企业,分别为:江铃控 股增长16.37%;云内动力增长16.05%;中国一汽增长12.98%;东风汽车增长11.06%。潍柴产量累计增幅为0.33%。产量累计下降的企 业情况:朝柴产量累计降幅最大,为15.34%,其他三家企业降幅不到10%,全柴下降8.24%;山东华源莱动下降3.20%;玉柴下降2.49%。销量从2014年5月份的柴油机销量来看:玉柴、潍柴、中国一汽、全柴、江铃控股、云内动力、东风汽车、北汽福 田、山东华源莱动、中国重汽分别位居柴油机销量的前十位,销量分别为45239台、40895台、35707台、23071台、21632台、17813 台、17435台、15532台、11758台、8970台,分别占柴油机总销量份额为15.83%、14.31%、12.50%、8.07%、 7.57%、6.23%、6.10%、5.44%、4.12%、3.14%。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柴油机238052台,占柴油机总销量的83.31%。从2014年1-5月的柴油机销量来看:玉柴、潍柴、中国一汽、全柴、江铃控股、云内动力、东风汽车、北汽福 田、山东华源莱动、朝柴柴油机分别位居累计销量的前十位,销量分别为272597台、246068台、204918台、203617台、111544台、 105009台、84733台、75817台、75234台、53219台,分别占柴油机累计总销量份额为16.32%、14.73%、12.27%、 12.19%、6.68%、6.29%、5.07%、4.54%、4.50%、3.19%。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柴油机1432756台,占柴油机累计销售 总量的85.77%。2014年1-5月,柴油机销售前十家企业累计销量与上年同期累计比较,保持有七家企业增长,三家企业下降。处于增长趋势的企业情 况:江铃控股累计增幅依旧是前十企业最大,为15.71%,较上月累计增幅下降了1.54个百分点。北汽福田紧随其后,增幅降至15.25%。增幅在 10%以上的只有一家,为东风汽车增长11.63%,增幅在5-10%之间的企业有三家,分别为中国一汽增长9.80%;玉柴增长6.11%;云内动力增 长5.57%。另一家企业是潍柴,增长4.46%。处于下降趋势的企业情况:朝柴降幅为17.89%;全柴降幅为8.90%;山东华源莱动降幅为 3.62%。二、车用汽油机产销情况5月份我国车用汽油机市场虽然也出现变淡,但整体发展走势要稍好于柴油机市场。具体看,5月,我国车用汽油机 产销分别完成1523012台和1499468台,2014年1-5月,累计完成产销7317319 台和7364949台,比上年同期累计分别增长8.86%和9.90%,产销增幅稍有扩大。受惠于旺盛的私家车供求市场,车用汽油机需求市场持续走高。产量从2014年5月份的汽油机产量来看: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动力、上海通用东岳、重庆长安、北 京现代、神龙汽车、东风日产、东本发动机、航天三菱名列汽油机生产企业前十位,产量分别为163210台、129495台、124073台、116674 台、90037台、70890台、66241台、61844台、49230台、47242台,分别占汽油机总产量份额为10.72%、8.50%、 8.15%、7.66%、5.91%、4.65%、4.35%、4.06%、3.23%、3.10%。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汽油机918936台,占汽油机 总产量的60.34%。从2014年1-5月的汽油机产量来看: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海大众动力、上海通用东岳、重庆长安、北京现代、神龙汽车、东风日产、航天三菱、上海大众名列汽油机生产企业前十位,产量分别为728476台、639543台、559706台、544935 台、463658台、321744台、294154台、290980台、233382台、214019台,分别占汽油机总产量份额为9.96%、 8.74%、7.65%、7.45%、6.34%、4.40%、4.02%、3.98%、3.19%、2.92%。上述十家企业共生产汽油机 4290597台,占汽油机生产累计总量的58.64%。2014年1-5月国内汽油机生产市场中,与上年同期累计比较,前十家企业生产累计处于增长趋势 的企业有八家,两家企业产量累计继续下降。其中,产量累计增幅最大的企业依旧是上海大众动力,增幅为38.55%,较上月累计增长扩大0.61个百分点; 累计增幅最小的企业是北京现代,增幅为10.25%,较上月累计增长扩大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