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发展简史.doc_第1页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doc_第2页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doc_第3页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国诗歌发展简史:1、萌芽与产生(先秦两汉)两大源头: 诗经 “国风” 风体诗 楚辞 离骚 骚体诗两大风格: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屈原2、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曹氏三父子 建安文学 风骨遒劲 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 开创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田园诗派 陶渊明 闲适冲淡南北朝 山水诗派 谢灵运 借景抒怀 诗歌 乐府民歌 “乐府双璧” 南照北信 鲍照(七言)、庾信(边塞)曹氏三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 陈琳 王粲 徐干 阮禹 应炀刘桢竹林七贤:阮籍 嵇康 山涛 向秀 刘伶 阮咸 王戎3、繁荣与鼎盛(唐宋时期)古体高峰格律兴起 绝句、律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押韵(1.2.4.6.8句)、对仗(3对4、 5对6 ) 平仄韵律流派蜂起 初唐四杰、边塞诗派、山水诗派、韩孟诗派、新乐府派 诗人辈出 初唐四杰、陈子昂、吴中四士、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杜牧、李商隐艺术颠峰4、式微与没落(元明清时期) “诗”向“词”的转变 唐宋诗歌形式的变革 “诗词”向“曲”的转变 元代 新的文学体裁的繁荣 明清寥若星辰的诗 马致远(小令)、龚自珍、 秋 瑾、中国现代诗歌5、嬗变与新兴(“五四”1949年)(自由诗n 形成:“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诗”n 开拓者:胡适、刘半农n 早期代表:郭沫若(女神)n 新月诗派:徐志摩(再别康桥)、 闻一多(红烛死水)n 革命诗人:鲁迅(野草)、艾青、臧克家、 田间、何其芳、胡风等n 民歌体新诗人:李季6、再度繁荣与发展(1949)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诗人众多、经典少见二、诗歌的简单分类:按表达手法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按格律 古体诗 近体诗(格律诗) 新体诗(自由诗)按作者 民歌 文人诗按内容 爱情诗 送别诗 咏古诗 战争诗 思乡诗 咏物言志诗 闺怨诗 羁旅行役诗按字数 四言诗 五言诗 七言诗 杂言诗三、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一)内容表层 明白词语含义(典故、语境 ) 理清句子结构(省略、语序)深层 语境意义 作者的真正意思 (上下文有关词语、作者或事件背景) 意境意义 所叙之事、所写之景 想象 所抒之情(二)艺术语言:精练、含蓄、跳跃性手法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事) 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 以小见大 虚实结合 修辞方式 比喻 对偶 对比 照应 象征四、高考主要考点诗词语言 (清新 含蓄 平淡 简洁 绚丽)诗词形象 (意象领悟、物象作用、形象意义)诗词内容(迷恋 忧愁 惆怅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闲适 欢乐 仰慕 坚守节操 忧国)表达技巧 修辞方法:比喻、反讽、排比、对比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