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导学案.doc_第1页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导学案.doc_第2页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导学案.doc_第3页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导学案 第一节 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了解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说出在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了解可再生资源 的概 念及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 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问题;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巩固练习:读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格涨幅图,回答12题。1依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5年铁矿石的价格最高B2008年铁矿石的价格最高C从2000年2008年铁矿石的价格一直持续上涨D从2000年2008年铁矿石的价格上涨幅度持续上升2近年来,中国钢铁产量持续高增长,使得铁矿石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从2006年起,我国铁矿石进口依存度超过50%,从我国铁矿资源的供应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 )A铁矿资源储量少 B铁矿贫矿多,富矿少C铁矿产量不断减少 D铁矿开采难度增大下图为近年来影响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回答34题。3图中因素对农业用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有( )A B C D4下列地区中退耕因素与图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B三江平原退耕还湿C云贵高原退耕还林D河西走廊退耕还湖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 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据此完成56题。 5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改造不稳定径流 B排干湖泊和沼泽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6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 D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下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据此判断78题。 7图中、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 C天然气 、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8图中所示能源在本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居首位的国家是( )A瑞士 B法国 C中国 D英国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完成910题。9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 、河 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 湖泊水、 沼泽水10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11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图,完成下列 各题。(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与世界可耕地面积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是_,该图间接反映出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是_。(2)世界可耕地面积全部开垦完毕的时间已大大推后了,这主 要因为_。(3)与世界整体情况相比,我国的可耕地面积变化趋势更加明显与突出,近几年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土地资源的政策措施。试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土地政策出台的原因。 (4)读图后,你对末来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请谈谈你的看法。12.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世界经济运转的动力。经济的增长总是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在20世纪的100年时间里,世界能源消耗量增加了约9倍。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在未来25年内,世界能源需 求还要增加近1倍。我国石油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的1/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国情。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十几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变化示意图(右图)。材料二 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就大力倡导“煤变油”技术的应用。所谓 “煤变油”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加工成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等液体燃料的煤液化技术。(1)目前我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中亚和俄罗斯等地区,从上述三地进口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什么? (2 )我国将“煤变油”技术列为国家重要课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1【答案】 (1)随人口不断增长,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缩小 粮食安全问题(2)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耕地出现供需矛盾的时间延缓。(3)一是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农村住房面积扩大、非农业用地增加等,使耕地面积减少。二是由于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盐碱化等原因使耕地退化。(4)乐观的理 由:第一控制人口增长;第二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第三发展科技,提高单产;第四无土栽培,工厂化生长。悲观的理由:当科技发展水平远远无法抵消人口爆炸、耕地锐减所带来的农产品总量不足时,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