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萍乡市中环路跨铁路大桥及萍水河大桥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ZC2-2-8一、项目背景萍乡市中环路工程起于安源大道(320国道)硖石段,终于迎宾大道(319国道)樟树下,连接青山镇、安源区主城区,跨萍水河,经五陂镇和安源镇,是萍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安源区城区道路规划环形加十字型交通主干道的西部和南部部分。该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安源区西部和南部的建设和开发,对扩大城市范围,加强安源区城区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塑造城市形象,推进萍乡市红色旅游基地的实施将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本设计共两册,第一册内容为:跨铁路一号、二号桥;第二册内容为:K0+000K3+200道路部分、绿化、亮化,以及萍水河大桥。二、编制依据1、萍乡市安源区中环路项目建设办公室委托的设计合同2、现场考察及参考资料3、国家及行业有关法律法规4、地矿新余地质工程勘察院地质报告三、采用的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7、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GBJ08-39-94)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9、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三、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I级;按双向6车道建设;桥面横坡2.0%。2、计算行车速度:60Km/h;3、道路全长:12067米(本册设计全长3200米);4、主线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56米宽路基标准横断面(两边各预留5米绿化带)为: 3.0米(人行道) +7.0米(辅道)+ 2.5米(绿化带)+11.75米(机动车道)+7.5米(中央分隔带) +11.75米(机动车道) +7.0米(辅道) + 2.5米(绿化带)+ 3.0米(人行道)。5、桥梁宽度:1)、跨铁路一号桥和二号桥均分左右两幅桥,全桥宽均为39.5m:划分为1.5米(人行道)+14.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墙)+6.5米(分隔带)+0.5米(防撞墙)+14.5米(机动车道)+1.5米(人行道);2)、萍水河桥分左右幅桥,桥宽为56米:划分为3.0米(人行道)+7.0米(辅道)+2.5米(绿化带)+11.7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墙)+6.5米(分隔带)+0.5米(防撞墙)+11.75米(机动车道)+2.5米(绿化带)+7.0米(辅道)+3.0米(人行道);6、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3.5KN/m2;7、桥梁抗震等级为级,地震动锋值加速度0.05g;8、萍水河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9、建筑界限:新场西牵线净空8.50m, 沪昆铁路线净空8.50m,萍乡联络甲线净空8.50m,青山煤矿铁路专用线铁路线净空8.06m,萍青公路及沿河路净空 5.0m;10、跨铁路一号桥和二号桥平面处于半径R=600m的圆曲线和直线段上,萍水河大桥处于直线上。11、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百年一遇(设计采用黄海高程系统);12、路面面层采用沥青砼路面;13、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14、平曲线最小半径:主线:600米;15、竖曲线最小半径:主线凹型:1500m,凸型:5000m;四、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萍乡市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平原交叉分布,地形比较复杂;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占全市面积的61.7;其次为山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7.1%,河谷平地面积约占11.2。安源区地处江西西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34711404,北纬27382801之间,总面积724.67km2,安源区属湘赣丘陵山区地貌,境内东南多山,地势较高,西北丘垄相间,地势低平。2、气候萍乡市地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霜期短的气候特征。3、地质萍乡市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聚敛带南侧,属华夏板块北缘赣中构造碰撞带,次级苑坑-神山倒转背斜的南西翼-倒转翼。自加里东运动以来,遭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不同层次的构造形迹交织在一起,具有复杂造山带的特征。即存在与俯冲-碰撞造山带有关的压缩构造体系,又有多期岩浆体构造作用引起的多层次、多序次伸展滑覆构造系统。致使本区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构造图案。4、水系萍乡市域境内主要河流有五条,即袁水、萍水、栗水、草水、琴水。袁水发源于武功山北麓,自南向北再东折流入赣江。萍水发源于武功山与罗霄山之间,草水发源于广寒寨北麓。两河最终均注入湘江。栗水源出于宜春西部,经上栗和湖南醴陵向西流入湘江。琴水河发源于武功山,向南流入禾水,汇入赣江。项目境内河流主要有萍水河和南坑河,均属湘江水系。而影响萍水河中下游答口集居区防洪治涝安全的河注主要是萍水河及其支流南坑河。5、地震路线经过该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即对应原地震烈度小于度,沿线构造物设计采用简易抗震设防。五、路线设计本路线起于安源大道(320国道),终于迎宾大道(319国道)。本册路线设计范围K0+000K3+200,路线经过开发区、硖石、青山镇,平交一条规划路、城北路及建设路,跨铁路一号桥上跨沪昆线、萍乡联络甲线、萍青路,跨铁路二号桥上跨青山煤矿专用铁路及老站西路。本册路线长3200米,道路宽56米,跨铁路桥宽39.5米,萍水河大桥宽56米,路幅形式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Km/h。设计路线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高标准的线型指标,平曲线最小半径为600米,最大道路纵坡3.99%,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5000m,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500m。六、路基设计(一)、一般路基设计主线路基横断面:按双向6车道标准设计,采用整体式断面,路基宽56米(两侧各预留5米绿化带宽度未计入56米中),横断面布置为:K0+000K3+200段:56米宽路基标准横断面(两边各预留5米绿化带)为: 3.0米(人行道) +7.0米(辅道)+ 2.5.0米(绿化带)+11.75米(机动车道)+7.5米(中央分隔带) +11.75米(机动车道) +7.0米(辅道)+ 3.0米(人行道)。路拱横坡:机动车道采用2.0%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向路内侧反向1%的横坡。萍水河大桥桥梁宽56米,其横断面布置为:3.0米(人行道)+7.0米(辅道)+2.5米(绿化带)+11.75米(机动车道)+0.5米(防撞墙)+6.5米(分隔带)+0.5米(防撞墙)+11.75米(机动车道)+2.5米(绿化带)+7.0米(辅道)+3.0米(人行道);跨铁路桥梁宽39.5米,其横断面布置为:1.5米(人行道)+14.5米(机动车道)+7.5米(中央分隔带)+14.5米(机动车道)+1.5米(人行道)全线主线路基均不设置超高和加宽。填方路基:主线路基高度根据百年一遇路基桥梁设计水位,当填方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为1:1.5;当填方高度大于8m时,在8m处变坡,变坡上部8m坡度为1:1.5,下部为1:1.75,变坡处设2.0m填方平台,护坡道宽度取1.0m,填方平台、护坡道表面外倾横坡3%。挖方路基:挖方边坡坡度根据坡高、地质情况,结合防护、排水工程,并考虑边坡的过渡、线形美观综合确定;当挖高小于8米以下时,边坡坡率为1:0.75,挖高在8米16米之间时,边坡坡率为1:1,挖高在16米24米之间时,边坡坡率为1:1.25,挖高大于24米时,边坡坡率为1:1.5,全线路基挖方段每隔8m高设平台一道,平台宽度为2.0m,根据防护情况在平台处设平台沟。挖方路基在边沟外侧设置碎落台,宽度为1.0m。路基征用地按路基边坡边沟外侧3米为用地范围,桥梁段以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外侧3米以内为用地范围。沿线清表、水鱼塘清淤、施工加宽刷坡等的弃方,应合理利用,减少废方,不可乱弃乱堆,弃方利用原则如下:1、尽量远调利用填筑路基;2、根据土质类别可部分留作桥涵台背填筑的用料。3、清表土方可作为培路肩、培中央分隔带用土及开发区的场地平整用等。路基填料要求路基不同部位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规定或参照下表执行。填土路基填料强度及粒径要求 项目分类路槽底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cm)填土路堤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上路堤80150415下路堤150以下315路基填筑前,应先进行填前碾压和夯实处理,对基底夯实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路基应分层填筑、碾压。本路段区内地形起伏较小,沿线地势低洼开阔平坦,河沟密布,湖泊、鱼塘众多,水网发达,路线经过多为稻田耕种区,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其路基填筑分述如下:I、一般路段(路基填深H0.8)时,路床(080cm)压实度95%,上路堤(80150cm)压实度93%,下路堤(150cm以下)压实度90%,清表及填前压实30cm压实度90%,清表后基底压实度88%;填石路基石料最大的粒径不大于分层填筑层厚的2/3。、路基填土高度(路基填深H0.8m)时,沿原地面下挖至路基填深H=0.8m,路槽深度080cm压实度96%;路基填筑压实度参见如下:填土路基填料厚实度要求(重型击实标准) 填挖类别路槽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土路堤路床08095上路堤8015093下路堤150以下90零填及挖方08095、桥涵台背回填应15cm一层逐层填筑,台后的路基填料,要求采用内摩擦角35度以上,粒径不大于5cm的透水性材料填筑。台后应在大于10米范围内的填筑,建议采用水密法进行施工,重型压实(固体体积率)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厘米范围内密实度97%,80150厘米范围内95%,150厘米以下93%。由于本路段淤泥、软土不深,不良地质地段主要采用换填、抛石挤淤法处理。(二)、特殊路基设计本路段特殊路基主要存在形式为水田、水塘段,其淤泥软土不深,主要采用换填、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三)、路基防护设计根据本路段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以及路基填料特征,为确保路基的稳定性,视具体情况分别对各部采用不同的防护形式,分述如下:1、护坡道防护路堤护坡道采用植草防护,并适当的配以常绿乔木进行绿化点缀,株距5米。2、路基边坡防护1)路堤边坡防护为防止路基边坡风蚀及雨水冲刷的影响,确保路基边坡的稳定,推荐防护形式如下:路基高度4米时,采用边坡喷播草籽植草防护。路基高度在46米时,采用三维土工网植草防护,土工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一般路基高度大于6米时,采用人字形骨架护坡防护,骨架内满铺植草。水田、水塘段路基,下部护坡道外迎水侧边坡至设计水位以上0.5m,采用M7.5号浆砌片石,厚度30cm,其下设10cm砂砾垫层;基础用顶宽1.1m,底宽0.5m,高度0.6m的浆砌片石。2)路堑边坡防护路基高度4米时,采用边坡喷播草籽植草防护。路基高度在46米时,采用三维土工网植草防护,土工网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边坡高度大于6米时,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防护,拱圈内挂三维网客土喷播植草绿化,边坡平台均采用喷播植草绿化。(四)挡土墙为保证新建道路的建设不占用原有道路的用地,使原有道路能正常安全使用。在新建道路K2+435K2+538段左侧设置107米悬臂式挡土墙。墙高为2.04.5m。挡土墙墙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间距1015米或墙身高度变化处设2cm宽沉降缝,用沥青麻絮填实或用防水性能好的材料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充实。塞入深度不宜小于20cm。并用40厘米土工布沿缝铺一层,以防粉土流失。为防止墙背渗水对挡土墙造成破坏,在挡土墙身预埋dn80PVC管,泄水孔向外坡度为5%。采用2*2m梅花形布置,最低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不小于20cm,泄水孔应保持直通无阻。墙背采用砂夹卵石反滤层。墙背墙身填料宜尽量选用抗剪强度高和透水性强的砂土,不得选用膨胀土、淤泥质土、耕植土作填料。挡土墙基础采用带凸榫扩展基础与墙身总体现浇。采用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顶埋深不小于30cm。七、路面设计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缘带和加减速车道的路面结构、厚度与机动车道相同,设计采用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结构达到临界状态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路面结构为: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l3C)中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封 层:1cm沥青封层(1cm为计量用厚度)上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5%)下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3.5%)垫层:19cm级配碎石总厚度:76cm八、排水设计根据本项目道路等级,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及桥涵设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路基排水系统由管道排水、排水沟、边沟、急流槽、截水沟等组成。其总管道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管道收集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中,污水由管道收集,统一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中。排水沟一般用于填方路堤段,边沟一般用于挖方路段,均采用梯形断面;在填方挖方交界路段,设置急流槽,在桥头锥坡间设置桥头急流槽;路堑段落结合地面坡度和坡面汇水情况,局部路段边坡坡顶外设置截水沟,至坡顶5米,采用梯形沟,坡率1:1。在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超高路段,采用中央分隔带分段开口的形式横向排水。注意各种排水设施、排水构造物之间的联系,使全线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与当地排灌系统协调,防止冲毁农田及其它水利设施,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穿越城镇的公路,其排水设计应与城镇现有或规划的排水系统和设施相协调。另外考虑到近期发展状况,本次设计采用边沟+管道排水。雨水量公式采用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起点集水时间为5分钟,重现期:路面3.0,区内1.0,雨水径流系数:路面0.9、区内0.6。暴雨强度公式为:q=2619(1+0.78lgP)/(t+10)0.74九、桥涵工程(一)、采用的主要材料1、混凝土C50砼:主梁、伸缩缝槽口(钢纤维砼);C40砼:跨铁路一号桥和二号桥盖梁,桥面铺装(防水砼)、孔道压浆、支座垫石;C35砼:实体墩墩身,柱式墩盖梁;C30砼:台帽、台身、侧墙、耳背墙,肋板,承台、柱式墩墩柱,搭板、防撞墙、人行道板、挡土墙、栏杆地梁等;C25砼:钻孔桩(水下砼),扩大基础;C15砼:承台的垫层素砼;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制、运输、浇筑、振捣、施工缝、养生以及砼配合料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材料的要求,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满足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标准。除桩基、垫层采用砾石混凝土外,其它各类构件均应采用碎石混凝土,以提高结构抗剪、抗裂性能。桥面铺装沥青砼抗滑面层的骨料要求采用玄武岩。2、钢筋普通钢筋标准应符合GB13013-91、GB1499-98、GB13788-92,以及GB701-1997的要求。受力主筋直径20mm的螺纹钢筋应采用焊接或套筒挤压连接方式。桥面铺装采用的钢筋焊接网应符合JGJ114-2003和J276-200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3、钢材钢板、型钢除注明外,均为A3钢材,技术标准必须符合GB700-88的规定,选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GB981-76的要求,并与所采用的钢材材质和强度相适应。4、 预应力钢材公称直径为15.20 mm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105Mpa,松驰率为2.5%,技术标准应符合的规定。所有锚具均须采用成套产品,包括锚杯、锚垫板、螺旋筋等;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并要求采用真空压浆技术和整体张拉施工,以减少预应力损失。5、支座和伸缩缝支座、伸缩缝均采用厂家生产合格的成品产品。组合箱梁支座采用圆形板式橡胶支座;现浇梁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其位移参数为e100mm。伸缩缝采用模数伸缩缝,建议由厂家安装,以确保平顺。6、钢纤维伸缩缝槽口和主桥主梁合拢段所用钢纤维混凝土均采用盾铃型钢纤维,其掺入量为56Kg/m3。7、桥面铺装材料桥面铺装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砼+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砼+CJC139-2000型防水层+8厘米厚C40防水砼。沥青采用AC-13C进口改性沥青(壳牌或埃索),以提高桥面使用的寿命。沥青砼下设置防水层,采用CJC139-2000型防水层,施工时应按照产品指定施工工序进行。防水砼抗渗等级必须大于8级。(二)、桥梁总体设计1、方案总体设计原则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进行多方案、同深度桥型方案比选。在满足桥上使用功能和桥下沪昆铁路、萍青公路、沿河路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选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和施工上可行的方案。桥面标高:考虑沪昆铁路和联络甲线净空要求加桥梁建筑高度来控制桥面最高标高,同时考虑到为跨越萍青公路衔接留足条件。根据桥位处地质情况,岩层为泥质岩层和灰岩,端桩承载力均不大,因此桩基均按摩擦桩考虑,桥梁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2、桥型方案本项目一号桥须上跨沪昆铁路、联络甲线、新场西牵线及萍青公路,二号桥上跨青山煤矿铁路专用线铁路,萍水河大桥上跨萍水河及沿河路,考虑到一号桥和二号桥的特殊性,且要避开沿线附近的建筑及道路,结合既有道路线形,经过与规划、业主、铁路相关部分等多轮沟通汇报,确定了本桥位,在同一桥位上布置了两种桥型方案,方案一为推荐方案,方案二为比较方案 。(1)、上部构造a.方案一(推荐方案):中环路跨铁路一号桥,桥左幅起止桩号: ZK1+565.460ZK2+082.540,采用(40+40+35+35)+(35+40+35)+435+(35+40+35)米预应力砼组合箱梁,箱梁高均为2.0米,左幅桥全长517.08米;桥右幅起址桩号YK1+569.460YK2+061.540,采用340+340+435+335m预应力砼组合箱梁,右幅桥全长492.08米。中环路跨铁路二号桥,桥左右幅起止桩号:K2+689.460K3+116.540,采用335+335+335+335m预应力砼组合箱梁,梁高为2.0米,桥梁全长427.08米; 萍水河大桥,桥左右幅起止桩号: K7+912.0K8+078.0,采用530m预应力砼组合箱梁,梁高1.6米,左右幅桥全长166米;b.方案二(比较方案):跨铁路一号桥,左幅起止桩号:ZK1+566.460ZK2+081.540,采用240+334+240+434+(36+38+36)m预应力砼箱梁,其中第一联和第三联为预应力砼组合箱梁,第二联、第四联和第五联为现浇连续箱梁,梁高均为2.0米,左幅桥全长515.08米;右幅起止桩号YK1+566.460YK2+067.540,采用340+340+436+(36+38+36)m预应力砼箱梁;其中第一联、第二联为预应力砼组合箱梁,第三联和第四联为现浇连续箱梁,梁高均2.0米,右幅桥全长501.08米;本桥左右幅桥现浇连续梁均采用三个箱室。 跨铁路二号桥,左右幅起止桩号:K2+702.46K3+109.54,采用(340m)+ (340m)+(440m)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梁高均为2.0米,左右幅桥桥长407.08米。萍水河大桥左右幅起止点桩号: K7+907.0 K8+083.0,采用440m预应力砼组合箱梁,梁高均为2.0米,左右幅桥桥长176米。 (2)、下部构造跨铁路一号桥和二号桥桥墩均采用Y形实体墩,肋板式桥台;萍水河大桥采用桩柱式桥墩,重力式U型桥台;一号桥和二号桥单幅桥桥墩采用2根直径为2.0米的钻孔桩基础,萍水河桥单幅桥桥墩采用4根直径为2.0米的钻孔桩基础,横向用系梁连接。4、桥面系所有桥桥面铺装均采用4厘米厚细粒式沥青砼+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砼+ CJC139-2000型防水层+8厘米厚C40防水砼。 伸缩缝布置:桥墩分联处D160型伸缩缝、桥台处均设D80型伸缩缝。人行道系:采用2.5厘米芝麻白花岗岩+2.5厘米水泥砂浆+8厘米C30砼人行道板。5、桥梁结构分析内力计算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并用梁格法进行检算。桥面板计算按单向板和悬臂板计算。组合箱梁均按A类预应力构件进行计算,基本参数如下: 活载:公路-级,人群3.5KN/m2; 温度: a、体系温差:体系升温25,体系降温20;b、主梁温差: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4.3.10条梯度温度效应内差计算, T1=15.2,T2=5.74; 风力参照抗风设计指南,根据当地情况按24.5m/s风速计算的风载进行各种荷载组合计算,按瞬时最大风速35m/s计算的风载作为偶然荷载只与恒载组合进行验算。支座不均匀沉降墩、台不均匀沉降考虑为L/3000。制动力按同一方向行驶的四行车队计算,计入横向折减,每一个车道的制动力为一行汽车车队总重力的10,制动力作用在桥面以上1.2m处。结构分析主要采用同济大学桥梁博士V3.0和MIDAS/civil软件及SUPER SAP空间有限元程序等多个软件进行结构静力、动力分析。 (三)、涵洞(一)结构型式:(1) 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盖板涵,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径为1.5m,盖板涵的净跨为2.0m,3.0,4.0m,钢筋混凝土的盖板的两台基础为分离式基础;(2) 圆管涵的管节主要有1.0m和0.5m两种,前者为基本管节,后者为调整管节,对于斜涵,还有端部斜管节。(二)主要材料: (1)圆管涵:管节混凝土采用C30,管基混凝土采用C20,螺旋形主钢筋:管顶填土高度10m采用HRB335钢筋,直径14mm。 (2)盖板涵:盖板采用C30混凝土。台身及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台帽采用C25混凝土;受力钢筋为HRB335钢筋,箍筋为R235钢筋。(三) 设计要点1、圆管涵1) 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2)管基混凝土可分为两次浇筑。先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做混凝土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3) 涵洞顶以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6。4)管节采用对头并接,管节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外面用10号砂浆抹环,然后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5)圆管涵全长范围内35m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在端墙结构分段处必须设置沉降缝;高路堤下的涵洞,在路基边缘下的洞身及基础应设沉降缝;土质变化及基础填挖交界处均应设沉降缝。2、盖板涵1)上部盖板应与台墙顶紧,涵洞涵身与基础做成整体式,成为四铰钢构体系。台后填土应在上部盖板施工完毕后进行,并对称分层加强压实。2)预制板必须在砼达到设计强度80后,才能脱底模、移运和堆放。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用亮点搁支,不得把上下面倒置。3)盖板涵沉降缝每46m设一道,宽12cm,缝内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防水材料填塞,盖板采用钢丝绳捆绑起吊安装。5)盖板顶设防水三角混凝土垫层,板端厚5cm,垂直板宽方向设1.5双向坡。6)涵顶填土应在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要求分层、两侧对称夯实,不得采用机械推土筑高一次压实。7)涵洞基础地基容许承载力要求详见有关设计图表。十、交通工程1、标志全线布设的标志种类有:导向标志、限速标志、指路标志。标志的结构形式有单柱式、单悬臂式。标志结构设计强度按40米/秒风速考虑。标志采用2-3mm厚铝合金板制作,版面贴三级反光膜(高强级、优质产品)。版面颜色与字体符合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有关规定。标志汉字字高为40cm。2、标线主线车道边缘线为20cm宽的白色实线,车道分界线为15cm宽的虚线,主线虚实比为4:2。标线厚度为2.22.5mm。为提高夜间标线的反光效果,标线材料全部采用热熔反光型标线漆且加入玻璃珠。标线涂料应符合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的相关要求。十一、绿化工程萍乡市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条件较好,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选择余地大。绿化形式以植物造型成流畅而自由的曲线,形成轻松、流畅、丰富多彩的环境,乔、灌、地被结合,进行复层混合式立体绿化景观。因此,本设计采用本地乔木、灌木为主的树种(木槿、银杏、桂花、夹竹桃、山茶、紫玉兰、贴梗海棠、花石榴、木芙蓉、碧桃、紫薇、红叶石楠球、苏铁、红枫、金叶女贞、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大叶黄杨、火棘、丰花月季、八角金盘、小叶女贞、龙柏、茶梅、台湾青、草籽)。十二、道路照明设计(一)采用TN-S接地形式,要求所有的金属管外皮、灯具金属外皮、安装支架外皮、配电箱壳体等均应接于PE线上,并与总接地连接,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穿线钢管,均应与PE保护线可靠连接,电缆线路在每个建筑物的进线处,均应重复接地。每个建筑物都要采用总等电位联结,重复接地通过总接地母线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超过15米的灯杆应设避雷针,安装在电杆顶部,通过金属杆与接地相连,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欧姆,联接扁钢应与配电柜的PE母线排、毛孔井内的角钢支架、配电柜的外皮联接成一体,接地极应设置于绿地中,可根据现场安装位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应尽量使接地极、联接扁钢在同一水平标高上。(二)从配电柜引出的各分支回路均采用YJV电缆,穿管敷设,各回路在过伸缩缝、沉降处均应单独处理,对局部线槽或保护管外露部分,表面应刷与安装位置装饰材料颜色相同的表面漆,各分支线末端线路敷设可视其功率适当减小电缆线径及线数。十三、环境保护1、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噪声和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在施工中推行有效的规章制度,采取道路洒水,废水、废渣按指定地点排放等一切合理的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废水、废渣、有害气体、噪声等对环境的超标污染;采取可靠的措施保证原有水上路上交通的正常运行和维持沿线居民的饮水、生产生活及通讯等管线的正常使用,对施工中造成的地表破坏,应采取复原和绿化措施。2、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气、粉尘等污染物,通过规划的绿化环境保护措施可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运营期间的噪声将对两岸居民区、办公区产生影响。除加强对城市噪声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重点控制交通干线噪声,限制交通车辆鸣笛外,还应对有居民区和办公区处设置保护林或绿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应急管理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试注意事项及经验
- 2025年应急管理局安全员资格重点题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设备专项试卷
- 深圳市税务知识培训课件
- 薪酬核算培训课件
- 淘宝直播行业相关课件
- 设备日常巡查培训课件
- 2025年智能硬件工程师全职劳动合同定制范本
- 2025年农业生物技术新品种推广与应用合同
- 广美毕业论文答辩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日本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医院招聘16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T-CBDA 86-2025 建筑幕墙、采光顶及金属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云南昭通昭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新高一数学暑假检测卷(学生版)-2025年新高一数学暑假衔接讲练 (人教A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建筑膜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