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第1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第2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第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第4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手迹 目录 一 写作背景与出版二 异化劳动理论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之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一 写作背景与出版 1844年夏写于巴黎历史背景直接原因 1932年首次全文公开发表中文有两个 全集 版本 即 全集 第1版第42卷的版本和 全集 第2版第3卷的版本 单行本共有三个 即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丕坤译本 1985年人民出版社根据 全集 第1版第42卷译文排印的版本 以及2000年人民出版社根据 全集 第2版第3卷译文排印的版本 手稿 的结构这是部未完成的著作一个序言 三个笔记 一个附录序言 说明写作的计划及马克思对鲍威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态度第一笔记 共四章 前三章分析工资 资本的利润 地租资本主义社会三大基本阶级三种收入来源 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揭示劳动与资本对立的经济根源 第四章主要分析 异化劳动 批判资本主义雇用劳动的本质 入选集 这一章是第一手稿也是整个手稿的中心 第二笔记 现仅存最后4页 继续论述了第一手稿提出的两个问题 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 即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地产的问题 第三笔记 涉及到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批判各种观点 并正面论述 需要 生产 分工 货币 从而进一步论述劳动问题 对第二手稿的补充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附录 注释 贯穿全书的两个基本概念 私有财产和劳动 二 异化劳动理论 1 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异化 德文Entfremdung 英文alienationEntfremdung一词译自希腊文 意为分离 疏远 陌生化 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 黑格尔仍是在该词固有的基本涵义上 在外化和分离的意义上来使用它的 黑格尔 在费尔巴哈那里 异化才第一次被赋予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 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 客体 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 成为主体的异在 而且 反转过来束缚 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费尔巴哈 上帝越是万能 人就越是无能 上帝越是无所不知 人就越是愚昧无知 总之 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 人就成了无 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 然后 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的 转换成为主体 人格的本质的对象 这就是宗教之秘密 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的独特贡献 是对经济领域中异化现象的揭示 马克思把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将异化与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 异化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 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 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 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 客体 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 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2 异化劳动的基本规定 所谓异化劳动 指工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活动 劳动反过来统治工人自己的 不以工人为转移的和根本不属于工人的劳动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 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2 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 3 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4 人与人相异化 1 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的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 物化为对象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 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 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 占有表现为异化 外化 MN选P41 1995年版 2 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 首先 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 因此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 精神遭摧残 因此 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 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 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 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 因此 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 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MN选P41 1995年版 3 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是类存在物 类生活从肉体方面说来就在于 人 和动物一样 靠无机界生活 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 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MN选P45 1995年版 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 人的身体 MN选P45 1995年版 4 人与人相异化 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 他也同他人相对立 凡是适用于人同自己的劳动 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的关系的东西 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 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MN选P47 1995年版 一般地说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 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 MN选P48 1995年版 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之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1 用新的术语和概念来替代异化的职能 个人力量 关系 由于分工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 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词 讲的是同一件事情 一个是就活动而言 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 保留了异化概念 但不是中心范畴 失去了先前出发点的意义 资本论 及一系列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 完成了对早期异化劳动理论的改造 再次大量启用了异化话语 尖锐地批判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 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和物的主客观关系颠倒 即物对人的奴役 人和人的主体间关系的物化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异化取得了典型的形态 即资本主义是典型的 全面的 深刻的异化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前提 生产过程本身及生产成果的异化 再生产过程则进一步表现为劳动者的自我异化的过程 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 工人是人格化的劳动力商品 工人不仅是被剥削者 被压迫者 而最根本的是他被剥夺了生产者的主体地位 被贬低为物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 更是社会地位上的 人的存在和发展权利上的 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拜物教 货币拜物教 资本拜物教观念 三大拜物教观念正是这种异化了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是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深刻表现 人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 受自己的创造物奴役 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 作为社会的人物 同时直接作为单纯的物 在兴妖作怪 拜物教思想 1 商品拜物教拜物教 马克思在宗教世界的幻境中找到的对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变成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虚幻形式这一现象的比喻 在商品世界中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劳动产品的社会性是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 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的等价交换 他的劳动产品能否顺利地成为商品 给他带来的是盈利还是亏损 是幸福还是苦难 是由商品生产和交换规律控制的 因此商品的命运决定着它的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也就成了被崇拜的神 2 货币拜物教 正是商品世界的这个完成的形式 货币形式 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 而不是把他们揭示出来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可是它一经产生 就立即成为一般商品的代表 表现为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 作为纯抽象的财富 货币成为具有支配人的活动的真实的权力 赋予个人作为他的私人权力的普遍的权力 成为真正的上帝 货币 因为具有购买一切东西 占有一切对象的特征 所以是最突出的对象 货币的这种特性的普遍性是货币的本质的万能 所以它被当成万能之物 3 资本拜物教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资本却给人一种自我生产的错觉 似乎它本身就具有增殖的能力 能动地生产出财富来 特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