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本田节能赛车车架静态受力分析.pdf_第1页
基于ANSYS的本田节能赛车车架静态受力分析.pdf_第2页
基于ANSYS的本田节能赛车车架静态受力分析.pdf_第3页
基于ANSYS的本田节能赛车车架静态受力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 1 卷第2 期 V 0 1 5 lN o 2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Q U I P M E N T V E H I C L E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3 年2 月 F e b r u a r y2 0 1 3 d 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6 7 3 3 1 4 2 2 0 1 3 0 0 2 0 0 4 基于A N S Y S 的本田节能赛车车架静态受力分析 谭哲颖 蔡劲辉 51 0 6 4 2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摘要 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的安装载体 不仅要支撑固定车上各个部件 还要承受着来自道路的各种复杂载荷 的作用 是整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 因而 车架的强度和剐度在汽车总体设计中显得非常重要 其 中 三轮车车架是一个多自由度弹性振动系统 稳定性一般比四轮车差 对车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更高 本文以 我校参加本田节能竞技大赛的三轮赛车车架为研究对象 按照一定的模型简化原则 以有限元分析方法为基 础 利用A N S Y S 软件建立节能赛车车架有限元模型 为了在简化计算的同时获得可靠的计算结果 单元类型采 用梁单元B E A M l8 9 j 同时 文章中对赛车实车静止状态进行了受力分析 关键词 三轮节能赛车 车架 有限元法 静力分析 A N S Y S 软件 中图分类号 U 4 6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3 1 4 2 2 0 1 3 0 2 0 0 1 4 0 4 T h eS t r u ct u r a l A n a ly s iso nt h eF r a m eo fH o n d aE n e r g y s a v in gV e h icleB a s e do nA N S Y S T a nZ h e y in g C a iJ in h u i C o lle g eo fE n g in e e r in g S o u t hC h in aA g r icu lt u r a lU n iv e r s it y G u a n g z h o uC it y 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n ce5 1 0 6 4 2 C h in a A b s t r a ct A st h eb a s eo fav e h icle t h ef r a m e o nw h ichm o s to ft h ep a r t sa n dco m p o n e n t sa lea s s e m b le d s u p p o r t sa ll k in d s o fco m p lica t e dlo a d sco m in gf r o mt h er o a d S ot h ein t e n s it ya n dt h er ig id it yo ft h ef r a m ea r eo fg r e a ts ig n if ica n ceint h ev e h icle s d e s ig n B e ca u s et h ef r a m eo ft h r e e w h e e l v e h icle sisa ne la s t icv ib r a t io ns y s t e mw it hs e v e r a l d e g r e e so ff r e e d o m it ss t a b ilit yis w o r s et h a nf o u r w h e e lv e h icle s T h e r e f o r e itr e q u e s t st h ein t e n s it ya n dt h er ig id it ym u chh ig h e r I nt h isp a p e r t h er e s e a r ch o b j e ctist h ef r a m eo fH o n d ae n e r g y s a v in gv e h icle A cco r d in gt ot h er u le st os im p lif yam o d e l a n dt h ef in it ee le m e n tm e t h o d s o f t w a r eA N S Y Sisa p p lie dt ob u ildt h eF E Mm o d e lo ft h ef r a m e I no r d e rt os im p lif yt h eca lcu la t io na n de n s u r et h er e lia b ilit yo f ca lcu la t io nr e s u lt s B E A M l8 9iss e le ct e da sb a s e de le m e n t A n ds t a t icf o r cew illb ea n a ly z e dint h isp a p e r K e yw o r d s e n e r g y s a v in gv e h iclew it ht h r e e w h e e l f r a m e F E M s t a t ica n a ly s is A N S Y S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 汽车消费和保有量不断增加 人均一台轿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能源与汽车消 费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 同时城市交通负荷也 日益增加 因此 现代轿车在发展新型环保能源的 同时 汽车必将向轻型化 小形化发展 两前轮单 后轮的三轮式轿车不仅具有上述特点 而且能省 去后桥差速器 结构更简单 降低能耗的损失 是 新型轿车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 车架作为承载件承担着发动机 车身 底盘 货物和乘客的重量 其可靠性关系到整车能否正 常运行 而三轮车车架是一个多自由度弹性振动 系统 稳定性一般比四轮车差 对车架的强度和刚 度要求更高 1 I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本田节能 赛车的三轮式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静强度进行分 收稿日期 2 0 1 2 1 1 1 5修回1 3 期 2 0 1 2 1 2 0 3 析计算 利用有限元法准确地分析车架在静态载 荷下的应力分布状况和变形状况 方便找出薄弱 环节 为车架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三 轮式的本田节能赛车 为后续进行三轮式轿车车 架的研究设计奠定基础 1 车架有限元建模 2 3 1 1 车架C A D 模型的建立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 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 性以及减小计算规模 在尽可能如实地反映车身 结构主要力学特性的前提下 应该尽量简化车身 骨架结构的几何模型 在简化的过程中 对承载件 应尽量保留其原结构形状 位置 才能比较真实反 映汽车的应力分布 辅助承载件一般可以保留原 力学性质即单元刚度矩阵的主要特征 为减少计 算工作量 突出主要矛盾 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合 并等效 而工艺装饰件的作用不是着眼于增加结 第5 1 卷第2 期谭哲颖等 基于A N S Y S 的本田节能赛车车架静态受力分析1 5 构强度 计算时可以简化略去 建立的C A D 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C A D 模型 F ig 1C A Dm o d e l 1 2 车架结构有限元确定 节能赛车采用空腹矩形截面型钢 由材料力学 可知 这些杆件不但要发生弯曲变形 而且还要发 生扭转变形 薄壁杆件的抗扭能力较差 当赛车在 高速转弯时 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必须考虑到 杆件的扭转变形 在车架有限元分析中 根据不同 的计算目的 可选用不同的计算模型 常用的计算 模型一般有梁单元模型 板单元模型和组合单元模 型等 本文在车架分析过程中采用精度较高的梁单 元模型作为基本离散单元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 梁单元有好几种类型的单元 在建立梁单元刚 度矩阵时 由于要考虑组成车架的各个钢管的扭转 情况 必须运用B E A M l8 8 或B E A M l8 9 单元才能 满足要求 矧 为了在减少计算时间的同时保证结 果的精度 所以运用3 节点的B E A M l8 9 单元 2 车架有限元分析 2 1 车架静态载荷工况的确定 本田节能赛车车架是主要的承载部件 在工 作中不仅要支承本田节能赛车上各部件如车壳 发动机和驾驶员的重量等载荷 还要承受地面传 来的支反力 驱动力等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 四轮 支撑的车架常选扭曲工况为危险工况 即让三只 车轮着地 一只车轮悬空的情况下 计算车架的应 力及变形状况 6 而三轮车不存在这种危险工况 节能赛车各参数见表l 表1 节能车参数 T a b 1E n e r g y s a v in gv e h iclep a r a m e t e r s 车壳质量驾驶员质量发动机车架质量满载整车质量轮胎半径 m l k gr r h k g m 3 k g k gM k g r m 3 54 5 1 01 01 0 0 0 2 5 4 发动机性能参数见表2 臻然岁裟 黧蓊蔫 刑县相应转速凡 其相麟速n 蒜统传动传动 型了 k W L m in N L m in 比ig比如 s 咖聊M s 9 70 0 09 6 8 40 0 0 警s 3 s 2 7 2 2 实车静止工况下车架的结构分析 2 2 1 车架的受力分析 在该工况下 整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 车架只 受到各部件竖直向下的重力和车轮对车架竖直向 上的支撑力的作用 节能赛车车壳用玻璃钢制作而成 通过螺栓 与车架伸出的4 根横梁固定 现对车壳进行受力 分析 见图2 A我 B 凡R 围2 车秃受力分析 F ig 2 F o r cea n a ly s iso ns h e ll 车壳重心与支撑梁A 梁水平距离Z t 0 11 0 m 垂直距离I ll 0 1 7 5m 因为车壳左右对称 因此 A B 梁的支撑力满足方程组 1 只 晕 毒 10 F P B 孚 乃 Z 1 Z 2 一G 1 1 2 0 B Z I Z 2 C lZ l o 代人数据解得 P A 1 4 7 9 2N P B 2 3 5 8N 由于驾驶员几乎横躺在车架上 所以可以把 驾驶员看作由以臀部为界 下身与上身两部分质 量m 砌块组成 经测量得m 2 O 5 嘞 驾驶员与 车架之间的作用力可看作集中力形式传递 7 其 受力见图3 叶 酉i 么 蒜 O 笠l 1 2 1 0 g p 嘲 C D 豫 E k nr lg B 图3 车架受力分析 F ig 3F o r cea n a ly s is0 1 3f r a m e 1 6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 0 1 3 年 由于驾驶员下身重心位于D 点与C 点的水 平距离中心 上身重心离D 点水平距离 为0 4 4 m 所以其受力满足方程组 2 F c F o l 谬 F 萨F E m n g F o F o l 如 路争 2 蹄争 蹄争 代人数据解得P c 3 6 7 5N P D 1 1 0 2 5N B 7 3 5 0N 发动机通过8 根螺栓固定在发动机支架上 发动机的重力均匀分布在8 个连接点上 各点受 力为 肛学 1 2 2 5N 3 2 2 2 车架的载荷与约束处理 进行有限元分析时 为了使数值解存在并唯 一 必须消除车架结构的刚体位移以保证车架结 构总刚度矩阵非奇异 正确适当地选择一些节点 自由度给以边界约束 是有限元分析的一项重要 技能 对车架这个空间梁结构 由于其在正常工作 时车轮所受的激励直接传递到车架上 同时为简 化模型 把后轮铝合金架看作刚体 所以后轮所受 的激励直接通过铝合金架传到钢管焊接的车架 上 故边界约束点确定前轮与车架连接处和后轮 铝合金架与钢管车架连接处 将前轮与车架连接 处y 方向的平移自由度设定为刚性约束 同时将 后轮铝合金支架与车架连接点的x 方向和y 方 向的平移自由度也设定为刚性约束 就可以限制 整体车架在水平面上的刚性位移 根据静止工况 下车架的受力分析 对各节点施加力的作用 并对 车架施加y 方向上的重力加速度 定义车架材料 参数 该节能车车架由2 0 2 号不锈钢焊接而成 其 弹性模量为2 1 0 x 1 0 1 1P a 材料密度78 5 0k g m 3 泊松比0 2 7 车架载荷与约束见图4 2 2 3 计算结果及分析 在完成了网格划分 约束处理 工况确定和受 力分析后 就可以进行车架的有限元静力分析了 实车静止工况下车架的应力分布见图5 图7 图4 车架载荷与约束 F ig 4L o a da n dco n s t r a in to ff r a m e I 一 岩 l L 曼茎翌茎兰三 图5 实车静止工况下等效应力分布图 F ig 5E q u iv a le n ts t r e s sd is t r ib u t io na t s t a t ics t a t e 图6 实车静止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位置 F ig 6M a x e q u iv a le n ts t r e s sp o s it io na ts t a t ic s t a t e 翼S 譬藿羹 三 图7 实车静止7 况下等效应力集中位置 F ig 7E q u iv a le n ts t r e s sco n ce n t r a t io np o s it io na ts t a t ic s t a t e 从车架应力分布情况来看 车架应力总体分 布比较均匀 最大应力出现在车架中部支撑车壳 的横梁和车架两边纵梁连接位置附近 应力集中 第5 1 卷第2 期 谭哲颖等 基于A N S Y S 的本田节能赛车车架静态受力分析 1 7 比较明显 最大应力值为6 0 3M P a 车架尾部和车 架A 柱应力值较小 平均应力在1 3M P a 以下 这 些部位的材料没有充分应用 在车架前部的第一 根纵梁和第二根横梁连接处 也出现应力集中的 情况 同样属于危险区域 图8 为车架的变形分布 最大位移发生在车 架前部第一根横梁顶端 位移值为4 4 2m m 主要 原因在于 第一根纵梁较长 所以在驾驶员腿部的 重力下 在第一根纵梁与第二根横梁的连接点上 产生较大的力矩 所以第一根纵梁发生向下扭曲 各位移相对较大的点发生在车架中部 车壳支撑 梁上 主要原因是 在满载下 车架中部承受的车 厢重量及车壳重量远大于后端承受的发动机与车 壳等的重量 因而在车架中部主要发生向下弯曲 图8 实车静止工况下的变形分布 F ig 8D is t r ib u t io no fd e f o r m a t io na ts t a t ic s t a t e 3车架强度校核 7 根据车架静力学分析得到各个典型工况下的 最大应力 可以对车架强度进行校核 由材料力学 可知 材料安全系数为 n 旦L 其中 cr s 为材料 的屈服极限 盯一为不同工况下计算出的最大等 效应力 当安全系数n l 说明在静载作用下车架 强度是符合要求的 否则 车架强度不符合要求 会因强度不足发生强度破坏 4总结 本文以本田节能竞技大赛赛车的车架作为研 究对象 用仿真的研究方法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了 研究 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 在分析节能三轮车车架结构特点的基础 上 进行了合理简化 在A N S Y S 软件中建立车架 C A D 模型 2 用梁单元B E A M l8 9 对车架进行网格划 分 定义了实车加速牵引和实车匀速曲线牵引两 种工况下的边界约束条件 并计算了两者的载荷 完成了车架有限元建模 总结了单元划分的原则 及提高有限元建模精度的措施 3 完成车架的实车静载工况下静态应力分 析 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 找出车架薄弱环节 结果表明 车架应力总体分布比较均匀 在研究的 工况下车架的应力是有较大的富余的 本文所阐述的节能三轮车车架的结构性能仿 真分析方法适用于其他类型车辆车架或相似结构 的性能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李波 王立成 郭泰 农用三轮运输车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农 业机械学报 J 1 9 9 3 2 4 3 1 2 1 3 L i B o W a n gL ich e n g G u oT a i A s r icu lt u r a lt h r e e w h e e le d t r a n s p o r tv e h icles t a b ilit ya n a ly s is J T r a n s a ct io n so ft h eC h i n e s eS o cie t yf o rA g r icu lt u r a lM a ch in e r y 1 9 9 3 2 4 3 1 2 1 3 张洪信 赵清海 等 A N S Y S 有限元分析完全自学手册 M 北京 机械 r 4 k 出版社 2 0 0 8 Z h a n gH o n g x in Z h a nQ in g h a i e ta 1 A N S Y S f in it ee le m e n ta n a l y s iss t u d yH a n d b o o k M B e ij in g C h in aM a ch in eP r e s s 2 0 0 8 张朝晖 A N S Y S 结构分析工程应用实例解析 M 2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8 Z h a n gZ h a o h u i A n a ly s iso fA N S Y Sa p p lica t io ne x a m p lea n a l y s is M 2 n de d B e ij in g C h in aM a ch in eP r e s s 2 0 0 8 黄贵东 沈光烈 黄昶春 等 汽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改 进 J 机械设计 2 0 0 7 2 4 1 2 5 4 5 6 H u a n gG u id o n g S h e nG u a n g lie H u a n gC h a n g ch u n e ta 1 I m p r o v e m e n to fv e h iclef r a ln eF E Am o d e l J M a ch in eD e s ig n 2 0 0 7 2 4 1 2 5 4 5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