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人群结构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他们拥有优良的科学文化修养,富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意识,具备难能可贵的激情与活力。但由于他们处于个性与观念的成长期,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使得社会急剧的变革在他们心中引起的波澜也最为明显、强烈和动荡。据报道,自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自杀行为有比率上升和范围蔓延之势。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武汉地区高校700余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现状,为了保障调查问卷所反映信息的科学性和代表性,调查对象兼顾了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群体,具体样本构成见表一。(二)研究方法本调研组采取问卷调查与部分个体访谈结合的方式,运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访谈记录。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539份,有效回收率达77%,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运用SPSS 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二、数据统计描述与分析生命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对生命及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信仰和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表一)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是积极向上的,并呈现显著的多元趋势,凸显自我的主体意识,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追求,但其中也不乏消极负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具体来讲,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在对待自我和他人生命价值的态度上,强调生命责任,注重自我实现,但不同群体对自我成功的定义和对他人生命的认识有一定差异。生命个体对成功的定义和价值追求直接影响其对自己Frequen cy Percent 性别男28653%女25647%年级一年级7313.5%二年级28352.5%三年级11521.3%四年级417.6%研究生275.1%专业文史类24044.5%理工类29955.5%2008年12月第21卷第4期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Dec.2008Vol.21,No.4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与探讨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分析陈圆,谭学艳,吴海龙,章吕静,沈永东(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调研小组, 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调研报告通过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所进行实地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剖析,探讨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改善与促进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以及心理健康发展有所裨益。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8)04-0001-03主要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四所重点高校学生。问卷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两种类型。以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1生命的珍视程度。调研结果显示:73%的同学把成功定义为“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成就”,而对人际关系和名利地位的追求只是一种补充的角色。这体现了多数大学生注重自我实现,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事业发展需求来定位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价值追求方面,91%的大学生选择了道德与法律这两种社会规范中的至少一种,但同时还有9%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法律道德”,而且选择“只要不违法,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比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见图一分别从大一的15%攀升到大四的32%),而高年级学生相对低年级学生对社会的接触要多一点。这反映了当代社会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追求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大学生群体对同一问题的价值倾向性波动较大。例如,45%的90后(大一)同学认为成功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成就”,而大四同学选择此项的仅为24%。许多同学坦言:对于成功的定义在不同阶段变动极大,经常会有人生无常的感慨。笔者认为:正是这种强烈的波动性,加剧了大学生的迷茫,导致了大学生对自我的怀疑,使得40%的同学在对待“如果遭遇巨大挫折,是否会自杀”这一严肃话题上选择了“会的”(占5%)和“说不准”,可见产生过自杀念头的大学生也并非少数。图一:选择“只要不违法,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同学在同年级中所占的比例图二:选择“救灾是国家、政府的事、与我无关”的同学在本学科类别中所占的比例在对待他人生命价值的态度上,被问及“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你的态度是什么”时,96%的同学对珍爱他人生命财产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只是在具体手段和途径的选择上有所差异,体现出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悲天悯人情怀。但也应看到,仍有部分同学秉承“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认为救灾与我无关。而且调查显示:理工类的同学选择此选项的比例高出文史类同学3.66个百分点(前者比例为5.39%,后者比例为1.73%)。(见图二)(二 在大学生对自我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的评估上,自我认同度普遍较高,但受制于个体不同的生命体验,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努力程度有所差异古希腊哲学家曾经说过最困难的事莫过于“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要实现身心健康成长,首先要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我。24%的同学认为“非常了解自己”,65%的同学“对自己一般了解”,还有11%的同学“根本不了解自己”。心理专家表示:个体对自身了解和认识的不足,往往会导致对自我的怀疑、困惑,甚至是不自信,而这恰恰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根源之一。据统计,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在对自我生存状态进行评估时,认为自己“有理想,有抱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的同学所占的比重占到了50%;此外还有38%的同学尽管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努力的途径和方法,但仍表示自己正在努力不会虚度青春。真正感到生活空虚、没有意义,放弃努力和奋斗的大学生占了12%的比例。(见图三)图三:你觉得自己是哪一类的大学生虽然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生存状态评价比较消极,但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度还是普遍较高的。92%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能够爱惜自己,尊重自己,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对于自己的前途,78%的大学生表示相当有信心,对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有较高满意度(见表一)。考察大学生对自己前途缺乏信心的原因,对低年级同学而言多在于对自己专业的不满意;对高年级同学而言,则主要是对自身素质能力的不自信。表一:你对自己的前途有信心吗 ?很有信心比较有信心一般没有信心Fre quency 1442769920Percent27%51%18%4%2(三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念追求恬淡安适的生存状态,强调自我主体意识,但受制于自身所处阶段的局限,萌生空虚与茫然的无奈社会学家们认为:如何获取、保存以及恢复幸福是所有时代绝大多数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大学生个体对幸福的认识决定了他们对生活学习的满意程度,也决定了外界事物变化对他们内心状况的刺激弹性。调研数据显示:在定位自身幸福的时候,大学生价值取向虽是多元,但选择相对集中而平均。39%的同学看重的是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其余关乎知心朋友、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人生信仰等三类各占20%左右。深入访谈中大学生表示:自己对幸福的选择,一方面是受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导向作用。在对大学生奋斗追求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健康、家庭、事业和爱情是大学生们最看重的,而金钱、社会地位、权利、名誉等相对靠后。大学生在憧憬自己生活方式时也变得理性和现实,并彰显出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5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所钟爱的生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追求个性和风格独立的生活”,27%追求“平静恬淡的生活”。另有10%愿意“把精神生活摆在首位”,仍有8%的大学生选择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受学业、就业、情感等诸方面压力的影响,大学生情绪波动往往较大。当他们受到外界积极因素刺激时,往往充满了奋斗和前进的动力;反之则容易沮丧和自我否定。调查显示: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和孝敬父母的责任感激励了80%的大学生努力奋斗,此外信仰、理想与责任、美好的生活也是一部分同学被激励个人奋斗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大学生的奋斗目标与人生价值观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应看到少数同学把金钱视作奋斗的动力,同时“为中华之振兴而奋斗”的口号对大学生奋斗的激励作用在下降,这是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和“拜金主义”意识的体现。另一方面,让大学生感到沮丧的因素主要是对未来的迷茫,空虚的生活感受和紧张的人际关系:46%的大学生因为对未来的迷茫而感到空虚,这与当前大学生所承受的各方面压力有关;人际关系的紧张让23%的同学感到意志消沉,可见大学生亟需他人理解和关爱。(四)当代大学生主张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兼顾实现,在对待个体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抉择方式,但绝大多数能对此有理智选择调查显示:个体应该多为社会做贡献,人生应该以奉献为主的价值理念得到了78%的同学的肯定,很多同学表示:自己会尽可能兼顾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而且集体利益是高于个体利益的。在需要的情况下,愿意牺牲个体利益以保全集体利益。但在对待个体利益与他人利益冲突矛盾的时候,选择的取向却有了极大分歧。大多数学生是能够理性对待这个问题的:确信不会伤害他人的有38%,而偶尔会的占39%的比例,即使19%的同学会伤害他人,但也表示会尽量减轻伤害程度。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在处理与他人利益冲突关系的时候,既注重自我利益的实现,同时尽量减少对他人利益的损害。一方面大多数同学强调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兼顾,另一方面他们信奉着“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理念,积极地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对待得失问题的心态上,大学生心态显得比较成熟和理智:52%同学认为“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51%的同学选择了“但尽人事,各尽天命”,大多数人是抱着积极豁达的胸怀来理智而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得失成败,且能理性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一方面反映了现实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另一方面也反映绝大多数学生是积极应对外部竞争,冷静做出自己决策。三、调研综述与措施建议上述调研结果分析显示: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和心理状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主流积极向上且价值观多元趋势日渐显著,较多地体现了大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但也不乏消极负面的思想观念。针对大学生群体特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以期能为推动高校生命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一)高校应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造“两个平台”1. 高校要繁荣学术研究氛围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学生提升专业素养,能力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平台。在当前多元价值的社会体系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相对优势与核心竞争力。2. 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力度,强化预警机制,并鼓励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打造一个学生有效化解心理问题、积极恢复心理健康的平台。当前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人员对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同学进行专业指导。(二)高校应关注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积极引导,有效预防,合理化解”高校一方面要引导90后大学生客观分析自己,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另一方面要针对他们的特点,积极开展校园活动,让90后大学生通过群体活动克服自身缺点,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努力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三)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高校还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态,引导大学生以开阔的心胸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救援物资物资损耗控制方案
- 2025河南格林循环电子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枣庄市山亭区青年见习招募15人(第四批)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
- 购车合同模板
- 2025年陵水黎族自治县下半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产科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视力测试表题目及答案
- 2025湖南张家界桑植县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昆明市官渡区东站实验学校聘用制教师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肩关节运动康复新策略-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卡车修理知识培训课件
- 神奇的艾草教学课件
- 《耳念珠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2025)》解读 2
- 2026届广州市高三年级阶段训练(8月市调研摸底) 语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5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篇)
- 2025-2026学年湘科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微量物证检验技术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西医结合医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专家共识】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